① 云南的“十三五”怎么干
经济新常态,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2015年,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了经济运行的平稳向好态势。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强调要做到“三个必须”、“十个更加注重”。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切实深化对新常态的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干?从V形反弹到L形增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常",就体现在要回归常识、尊重规律上,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② 十三五贫困村村内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需求数据采集
“十三五”贫困村村内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需求数据采集表
填制单位: 省 市 县 乡 村
村庄类型:按照发展方向(A1): 按照地形地貌(A2):
规划项目建设 单位 建设规模 投资估算(万元) 建设内容(B) 建设地点 覆盖范围
单价 总投入 自然村数 户数 贫困户数
1.村级道路畅通 村(组)路 公里
生产便道(机耕道) 公里
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路 公里
2.人饮和灌溉设施 集中供水点 处
灌溉渠道 公里
灌溉塘(堰、井) 口
地头水柜(水窖) 个
小型提灌站 个
3.生产生活用电 自然村生产用电输变电线路和设施 千米
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用电输变电线路和设施 千米
4.已通电自然村通宽带(20户以上) 移动基站 处
乡镇到自然村光缆线路 千米
自然村内光缆线路和接入设备 户
5.环境保护和改善 公共卫生厕所 个
垃圾集中收集点 处
污水处理 处
集中沼气池 口
两旁绿化 千米
旅游村停车场 处
6.防火避灾基础设施 防洪堤 千米
护坡 千米
填报说明:
1.村庄类型(A),其中:按照发展方向(A1):中心村镇填1、一般村镇填2、过渡村镇填3;
按照地形地貌(A2):山区村镇填1、丘陵村镇填2、平坝村镇填3;
2.建设规模:只能填数字;
3.投资估算(万元):其中:总投入=单价×建筑规模;
4.建设内容(B):其中:规划建设项目(1.村级道路通畅)分4类:新建填1、改建填2、扩建填3、硬化填4;
规划建设项目(2-5)建设内容分4类:新建填1、改建填2、扩建填3、硬化填4;
③ 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颁布时间
该《规划》第七章“基本医疗卫生”中第一节“重点版任务”中明确权:——妇幼健康和专计属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生育登记服务。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管理。
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项目检查覆盖范围。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计划生育服务范围。
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继续实施“少生快富”工程。
基本公共服务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部分,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从公众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投入及成果这两个维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考察。
主观评价主要是考察城市居民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在公平性、便利性以及整体性的满意程度,同时还着重考察了城市居民对政府公职服务水平的感受和看法;客观评价主要是考察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所做的财政投入以及取得的客观成果。
④ 聚焦《“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八大亮点
为人民服务,加油!
病有所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规划亮点】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对传染病、慢性病、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生育登记服务。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解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负责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花钱买防病”,即以财政投入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困有所帮:“兜底”困难群体
【规划亮点】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农村低保标准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统筹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全面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解读】民政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各级民政部门要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等领域推动基本社会服务发展,努力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住有所居: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
【规划亮点】转变公租房保障方式,实行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推进公租房货币化。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地城镇居民公租房准入条件的,应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具备净地出让条件的储备土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应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比例不低于10%。
【解读】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公租房在有效改善当地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的同时,要督促各地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文体有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
【规划亮点】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和有线网络等方式,推动数字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户户通。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支持足球场地设施、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解读】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负责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落差。实现城市和农村文化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是城乡一体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残有所助:加快建立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
【规划亮点】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仍有困难的重度残疾人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积极推进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等重点康复项目,建设康复大学。加强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的规范与推广。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解读】中国残联研究室负责人:目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近20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要以残疾人两项补贴为核心加快建立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
⑤ 如何推动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明确复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制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安排,推动各领域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清单》项目有效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行动计划或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科学确定服务范围和项目内容,分年足额落实财政投入,切实促进省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推进落实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及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办事指南,明确责任单位,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质量效率,保证清单项目落实到位,并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进展情况。
《规划》发布实施后,我们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推进统计信息库建设,开展年度统计监测,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组织开展规划评估,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措施和清单项目有效落实。
⑥ "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发展以什么为中心
“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发展以云南省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为中心。
一、“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对云南省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实现“三大战略定位”、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后五年,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在已经确定的目标要求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1、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全省经济年均增速8.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双向开放、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开放型、创新型经济新格局基本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脱贫攻坚实现新胜利。
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现行标准下全省57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3、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新提高。
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4、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高原生态湖泊水质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6、各方面制度建设实现新进展。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动力。
必须把人才作为支撑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营造创新环境,不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创新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2、协调是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绿色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
4、开放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化国际合作和国内区域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形成“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新格局,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5、共享是跨越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省各族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厚植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经济发展之源。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云南省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奋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⑦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有没有
体育总局正加快建立完善有关政策和标准,优化顶层设计。配合国家发展改回革委研究编答制“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十三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原则、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清单和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