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商登记变革五个方面是哪五个
改革涉及五个方面内容
2月28日,市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市直及驻漯新闻媒体通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相关情况。据了解,本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由公司
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
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二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不再限制公
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
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登记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三是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四是简
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
手续,由地方政府具体规定条件。
五是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同时,根据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登记注册的新变化,工商部 门对《内资企业登记提交材料规范》《外资企业登记提交材料规范》《内资企业登记文书规范》《外资企业登
记文书规范》等登记申请提交材料和文书表格进行了修订,同时精简了企业营业执照样式。将各类市场主体原有的15种营业执照样式统一为8种,版式统一为一种,并将应用二维码技术推行电子执照,方便公众辨认。
改革后影响有哪些
改革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科科长阮征向记者做了解答。
阮征表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由过去的实缴制变为认缴制,意味着公司注册门槛和创业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大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缩短注册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自主决定资本投入的时机与数量,将企业资本运用的自主权还给了企业,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各方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只需按年度在规定期限内,
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即可。同时,增强了企业披露信息的主动性,方便社会各界了解企业情况。
工商部门将如何监管
阮征告诉记者,他们建立完善宽进严管信用监管机制,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信用监管等手段,变传统的市场主体向监管部门负责为市场主体通过有关信息的公示向社会负责,推动企业自律自治、强化社会监督和部门协同监管。在建立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查询企业的有关信息。同时,工商部门将通过投诉举报,抽查等方式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管,并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将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公示,达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制”,促进企业自律和社会的共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记者陶小敏
2.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如何确保企业信息的真实性
工商管理登记制度复改制革是我国政府管理转向宽准入,严监管 ”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包括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先照后证 用年度报告公示制代替工商年检制度,以及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制度等措施。
在年度报告公示下,企业要在规定期限内,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工商部门将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根据规定,企业要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 合法性负责。一是信息公开 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转自福建自贸区官网)
3. 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
一是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市场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二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三是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后,如何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为商事登记改革稳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实行宽进严管。认真落实“宽进”要求,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转变监管理念、厘清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夯实监管基础,努力在推动“宽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
三是要加快构建服务型工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共同治理、共担责任。
四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工商职能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4.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之后怎么样更好为企业服务
1、简化住所登记手续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自行或者授权下级人民政府作出具体规定。
“现实中,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新业态等,对住所(经营场所)的要求很低。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简化登记手续,有利于释放场地资源,方便市场主体准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住所(经营场所)的条件不能“一刀切”。但出于社会治理的需要,并非任何场所都可以注册为住所。
2、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2013年底,工商总局发文暂停了个体户验照工作。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同时,将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也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并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制度。
从《方案》看,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要求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强化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治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格局。“强调企业在享有改革赋予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要依法承担相应的信息公示等义务和责任。”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体系不仅要在工商系统内部实现跨地区互联互通,更应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基础信用数据库、税务机关和最高法院的信用系统联网。“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黑名单,让违法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3、推行电子化登记管理
《方案》提出,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积极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更多便利。
5. 浅析如何强化工商部门信息化数据处理应用
○灌南工商局 王淮 罗东来 随着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化数据的综合处理与分析利用,为工商工作和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当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信息化数据处理应用现状 总体来看,目前工商系统信息化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分析利用的工作主要限于两个层次:一是通过信息系统软件采集市场主体原始的、基本的登记事项信息数据,并进行简单计算处理加以利用,以支撑整个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及各个软件系统的运转。二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一些市场主体信息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和加工,产生出符合一定条件和格式的报表,并进行一些初步的数据查询与统计。因此,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数据应用系统的开发机制有待加强;数据利用工作还属于初级或者是比较低层次的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应用涉及面窄,层次较浅,手段单一,作用有限;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业务支持,数据应用职责不明确;数据来源渠道单一,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加大。 二、深化信息化数据处理应用的方向 (一)强化基础信息数据利用。要开发市场主体信息资源综合管理系统,采取数据抽取和信息交换的方式构建基于各主要应用系统数据源的信息基础平台,在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再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应用。建立健全数据分发机制,市局定时将数据以区县局为单位自动分发回馈给各基层局。各基层局以市局回馈的数据为基础,从加强区域管理出发,对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二)强化区域经济综合研究。要依托工商信息数据资源,为政府、企业提供经济信息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发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实现对所有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生成各类经济主体的数量、发展趋势、行业分布状况、注册资金情况等经济信息报表,从而为市场主体调研和生产经营提供支持。 (三)强化重点行业分类管理。注重条线数据分析工作,要在宏观层面上重点加强按行业、按经济类型、按规模等分类,研究制定各类分类管理办法,把信息数据处理细化到各项管理工作中。要依托案件系统对一段期限内查办案件进行分类分析,掌握辖区内经济主体一定时间内违法违章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以便基层制定相应的监管防控措施。 三、如何开展好信息化数据处理应用工作 (一)确保数据质量。目前,系统中仍然存在数据项采集不全、关键项录入错误等问题,导致信息系统生成的数据的可信度不高、可用性不强。因此,要把数据质量看成系统软件运行的生命线,在基础数据录入时,做好比对,加强前台数据录入监控,从源头上保证数据无差错。 (二)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是确保系统软件协调高效运转,提高数据应用水平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要根据数据集中和管理责任上移的实际,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加大培训力度,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并能熟练地从各个信息系统获取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应用。 (三)搞好协调配合。要将信息系统软件运行管理的职责分解到各级机关的每一个机构,各司其职,业务部门负责业务牵头和数据质量管理,信息中心负责技术保障,通过运管例会制度等形式,集中研究解决各类软件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各类软件协调运转。 (四)注重实际需求。要充分了解各类业务需求,了解各个层次对数据利用的不同需求,了解在各自的工作流程和环节中所需用到的各类数据要求,并进行相对固定,需求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进行修正。要对各类数据应用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对现有系统能够提供相关功能的,通过现有软件进行加工提取,对现有软件不能提供的,专门开发软件进行处理加工。要对各类数据进行加工预处理,形成固定的格式和表单,储存在数据库中,下次使用时可以直接调用,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6.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公司登记时,除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专司外,均无需提交验资属报告。
股东(发起人)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变更时,公司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章程备案。
7. 企业体制改革,案例介绍
企业体制改革 1995年,广州市的企业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这一年试点企业的数目已从上年底的34户增加到46户,广钢等27户企业的试点方案已报经市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顺利进入实施阶段;各企业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准则,把企业的改革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余24户企业的试点方案制定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为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组织制订了13个配套规章。其中,《广州市改组转制企业职工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规章已经下发,《试点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年薪制办法》等4个规章正在报审,其余4个也在制订之中。 2.“解困转制”工作的力度加大。这一年实行“解困转制”的企业已从上年底的153户增加到205 户,其中,工业114户,交通11户,城建54户,商业26户。主要做法有:(1)关、停、并、转、破,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如对扭亏无望的37户工业企业,实行兼并合并30户,关闭5户,破产试点2户,减少了国有资产的继续流失。与此同时,注意行业内统筹规划,利用场地、人员、设备优势进行兼并合并,连环解困,已先后推出了9个较大的连环解困组合。(2)吸引外资,合资合作。如工业的“解困转制”企业共兴办合资企业27户,吸纳外资1亿多美元。(3)以地生财。利用级差地租进行房地产开发,所得资金用于安置人员、清偿债务、搬迁改造和结构调整等。(4)多渠道妥善安置人员。通过“解困转制”,已经使连续多年亏损的广州无线电厂等一批企业扭亏为盈。走出困境,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3.大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加紧进行。到1995年底,全市已登记注册的企业集团达75户,但大集团不多,有些集团还很不规范。为实施大集团战略,广州市提出了“5·8·10”工程规划,即到2005年要形成年销售额达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的企业集团分别有5个、8个和10个。作为第一步,市政府已决定通过资产一体化纽带组建广州汽车集团,即通过向集团核心企业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将骏达、羊城、金宝马等分散在市经委、建委、计委和交委4个系统的汽车企业全部纳入该集团,经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轿车、轻型车、大客车和汽车配件四大专业性公司,有关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此外,市政府还决定由广州摩托集团公司与五羊自行车公司和华南缝纫机公司共同组建新的广州摩托集团。 4.小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为推动小企业的改革,市政府下发了《广州市城镇股份合作制企业试行意见》,该意见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启动提出了必要的政策扶持。8月份,召开了广州市中小企业深化改革现场会,介绍了新塘造船厂全额转让国有资产、由小型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全市各区和县级市对小企业的改革都十分重视,结合本地实际真抓实干,创造了不少成功典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逐步规范。这一年,市政府批转了《关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局、行政性总公司改建为经济实体报批程序和国有资产投资(运营)主体运作中几个问题的意见》,结合市机构改革的全面展开,着重规范局和行政性总公司的转制行为,防止出现新的“翻牌公司”,全市共有22个局(总公司)要转为经济实体。该项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其中机电、医药、纺织、化工等12个原局(总公司)已改为经济实体,并被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结合企业改革,对一些大企业和集团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市政府已向广钢、广重、广东轻工机械、白云山等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授予了国有资产经营权,鼓励这些企业集团扩大规模,努力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广州市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
8.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可乐大战》案例
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两瓶可乐的碰撞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对实力派宿敌,奥运赛场再次狭路相逢。
作为国际饮料行业的传统老大,可口可乐牵手奥运已有80年之久,从名分上彻底堵住了百事可乐的路。
然而,以不走寻常路著称的百事可乐却并非是一个普通的对手,在可口可乐的正面战役之外,百事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战场。
明星对草根
作为老牌赞助商,可口可乐本次为北京奥运所策划的营销方案手笔宏大,其“奥运星阵容”包括姚明、刘翔、郭晶晶、王励勤、易建联和赵蕊蕊等当红运动员,以及中国男篮、中国女排、中国男女跳水队、中国男女体操队和中国男女田径队等梦幻团队。
这是可口可乐80年奥运赞助历史上最豪华的奥运明星阵容。看着这些炙手可热的名字,能够想象到可口可乐砸了多少真金白银。
在具体的营销上,这些明星会频繁亮相可口可乐的各种活动并出现在包装上,铺天盖地的广告也设计得幽默精彩,紧扣奥运主题外,也体现了每个明星的个性。
当可口可乐星光逼人的时候,百事与姚明四年合同到期,后者转投可口可乐做代言人,使得百事失去一个重量级的代言运动员。
百事干脆另辟蹊径,大胆启用“草根明星”。百事市场副总监梁敬成表示,“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营销策划要以消费者为本。”
他表示,百事的策划思路在于给每一个消费者展示自我的平台。消费者在三个月时间内浏览网站上亿次,这足以让百事感到满意。
为了避嫌,梁敬成一再强调百事的亚运赞助和奥运没有关系,百事也遵守国际游戏规则,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战争”就此结束。
当然,可口可乐也有自己的草根运动,去年夏天,可口可乐启动了一个可口可乐奥运火炬手选拔活动,向全国公众提供1188个火炬手/护跑手名额,这一历时4个月的活动为可口可乐的奥运营销增添浓重一笔。
比拼中国元素
2008年奥运在两乐最关键的战略市场举办,两乐不可避免地比拼起中国元素。
去年初,可口可乐启用了由中国团队设计的新包装并同期推出为北京奥运会特别设计的奥运组合标志,这也是可口可乐13年来首次换装。
可口可乐市场总监马昆当时介绍,早在2005年时,中国方面就开始为此做准备了,成型的奥运组合标志融入了风筝、祥云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也加速本土化产品的研发。
百事可乐也不甘落后,去年9月,百事摇身一变,蓝袍换红装,百事将此举称为“敢为中国红”。而这一举措打破了两乐原有的红蓝阵营的对局,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惊。
当月百事推出印有草根明星纪念罐,这些活动正是在夏秋饮料销售的旺季,百事斩获不少。梁敬成拒绝透露具体的销售数据,但并不掩饰自己的满意之情。在他看来,消费者在乎的不是是否拥有赞助商这一名分,“而是你的策划活动有没有意思,能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另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之双雄争霸1—7见 融资通 网站
http://www.rztong.com.cn/newshtml/2009522/ns33226.shtml
希望对你会有帮助~~~~~~~~
9.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什么改为商事制度改革
简单地说,商事制度改革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先照后证”的改革;二是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和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改革;三是加强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管管理,落实监管责任。
10.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你好:
你问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工商局的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现在相关文件版还没有传达出来。
但总体权上来说,对于公司的注册要方便很多。
1、不要注册资本金的审计。(这里要节约很多钱)认缴是说,你想注册多少就注册多少,没有时间限制你多久交清,但你对注册资本金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你认缴1亿,你就得承担1亿的有限责任,如果你认缴10元,你就承担10元的有限责任。
2、不强求要公司注册地址;
3、减少很多前置条件,并不是全都减了,现在好象还留了40多项。
意思是好,如果你是注册一个一般的公司应该一个小时内能搞定。现在不年验,搞年度报告制度,对于年度报告制度,现在工商局内部都还没有搞懂是个什么意思。这个报告是要做成什么样子。
目前就只能了解这么多了。
对于所谓的严管,这个问题只有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后,再知道管些什么,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