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了里程碑

创造了里程碑

发布时间:2021-08-13 18:38:03

A. 里程碑的定义、作用、以及项目里程碑是什么

里程碑是设于道路旁边,用以指示公路里程的标志。也常常把它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如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里程碑)。

项目里程碑(milestone)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各个定义的核心基本上都是围绕事件(event)、项目活动(activity)、检查点(checkpoint)或决策点,以及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这些概念来展开的。
里程碑是项目中的重大事件,在项目过程中不占资源,是一个时间点,通常指一个可支付成果的完成。编制里程碑计划对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的管理很重要,协助范围的审核,给项目执行提供指导,好的里程碑计划就像一张地图指导您该怎么走。

里程碑目标一定要明确。通过这种集体参与的方式比项目经理独自制定里程碑计划并强行要求项目组执行要好得多,它可以使里程碑计划获得更大范围的支持。完成阶段性工作的标志,不同类型的项目里程碑不同。里程碑在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B. 中国田径史上,哪些人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提起中国田径就不得不提起刘翔,他给中国田径史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他是我国田径史乃至亚洲田径史上都是第一个拥有那么多荣誉的运动员,他曾获得奥运会、室内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也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我国的田径也是在刘翔的那个阶段而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国家队的经历

刘翔从小就开始接触田径并进行专业训练,并在1999年的时候就加入国家队,那时候的他年仅16岁,但是对于体育运动员来说,运动的黄金年龄还是非常有限的,刘翔加入国家队之后也丝毫没有松懈下来,不断进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速度,那么,他最终的成绩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留下的奇迹也是得到世界的认可,他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C. 科学发展史上里程碑的发现和创造

柏林大学的诞生被称为人类教育和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柏林大学(Universität zu Berlin)是内德国的一所综容合性高等学校。 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学,设于柏林。1809 年由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威廉·冯·洪堡负责筹建,1810年10月正式开学。是人类教育和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D. 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是

应该是郭沫若的《女神》
不过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可被称作里程碑的作品很多,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就开始了对于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艺作品的改革,在新诗中郭沫若的女神是头一部,也是起到领军作用的一部!之后出现了许多诗歌流派,比如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创造社(代表人物郭沫若,郁达夫等)现代派、九叶派、朦胧诗、新生代诗歌等

E. 开启一个新的里程碑是病句吗

病句:开启一个新的里程碑
病因:成分残缺
改为:这将开启一个新的里程碑

F. 里程碑的由来

是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劳动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某个人说的

里程碑
里程碑

lǐchéngbēi

[milestone]

设置在路旁记录里数的标志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用咱们诗人的话来说,这将是我生命的里程碑

G. 如何在 Project 里设置(创建)里程碑

很简单,创建一个零工期的任务,Project 会自动显示为里程碑。 在“视图”菜单上,单击“甘特图”。 在要更改的任务的“工期”域中键入0,按Enter。 当为任务输入零工期时,Microsoft Project将在当天的甘特图中显示里程碑符号。 注释 有时,您需要跟踪项目以外的事件。如果由于这些事件不在Project计划内而无法链接到它们,可以在项目中创建里程碑来表示它们。例如,如果只有在其他公司完成您需要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后,您才能开始某项任务,那么可以在项目中创建里程碑来表示应用程序的完成时间并提醒您跟踪其进度。 有些里程碑可能需要工期。例如,您的项目在某个阶段的末尾有一个批准里程碑,您知道批准过程将持续一周。若要将某项任务标记为工期多于0个工作日的里程碑,请单击“任务信息”,再单击“高级”选项卡。在“工期”框中输入任务工期,再选中“标记为里程碑”复选框。 任务:一种有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的操作。项目计划由任务组成。 工期:完成任务所需的有效工作时间的总范围。通常按照项目日历和资源日历的定义,为从任务的开始时间到完成时间的工作时间总量。 图表:以图形方式表示项目信息的视图或视图的一部分。例如,“甘特图”视图由一个工作表和一个图表窗格构成,其中任务表示为水平条形图。 里程碑:一个标志项目中的主要事件,并用于监视项目进度的参考点。任何工期为零的任务都自动显示为里程碑,也可以将具有任意工期的其他任务标记为里程碑。 链接:在项目中建立任务之间的相关性。链接任务可定义其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之间的相关性。在OLE中建立程序之间的连接,以便在一个文档中更改数据时,其他文档中的这些数据也会得到更新。 阶段:完成项目主要步骤的一组相关任务。 项目管理:是指如何在有限的经费,时间,原料,设备或人力等资源条件下,以最有效的管理的控制方式来实现某项既定的计划。 项目生命周期: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计划表,发布计划表,跟踪项目过程和根据变化作调整,完成项目与文档。 所谓任务:是指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的具体工作,它是日程的组成单元。项目通常由相互关联的任务构成。 资源:是指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人员、设备和原材料等。资源负责实际完成项目中的任务。有两种类型的资料:工时资源和材料资源。当要指定由谁来完成日程中的任务或需要什么来完成任务时,可以使用资源。 关键路径:指为保证项目如期完工而必须按时完成的任务序列。关键路径上的每个任务都是关键任务,所以关键路径上的所有关键任务工期之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资源驱动:对于项目中的一些任务,如果多分配资源给它,这些任务可以缩短工期,那么这就叫做资源驱动;反之,如果无论资源分配方式如何变化都不影响任务的工期,那么就叫非资源驱动。

H. 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的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被称为什么

北宋时期的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开创了印刷史上的新纪元呗。开创了印刷行业的向前发展,也标志着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很好的延续下来。

I. 请问我国新歌剧创作的里程碑是什么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是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1934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从三十年代中期起,上海、重庆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陈歌辛,1935)、《桃花源》(陈田鹤,1939)、《上海之歌》(张昊,1939)、《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宾,1942)等作品,其中大多借鉴西洋大歌剧的创作经验,力图解决音乐戏剧化问题。在这些作品中,成就较高、影响最大者,当推黄源洛的《秋子》。在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向隅等作曲)和《军民进行曲》(星海作曲)这两部作品。1943年,延安兴起了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运动。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安波作曲)、《夫妻识字》(马可作曲)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

1945年1-4月,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根据晋察冀边区河北民间传奇故事“白毛仙姑”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该剧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作曲,经3个月努力,于1945年4月首演于延安。该剧曾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继《白毛女》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作曲)等优秀剧目。后来歌剧史家把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我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

《小二黑结婚》这是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集体改编的五场歌剧,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作曲。该剧创作于1952年,1953年1月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首演于北京实验剧场,并为1956年第-届全国音乐周的上演剧目。《红霞》由石汉编剧,张锐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歌剧团于1957年首演于江苏南京。

《红珊瑚》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王锡仁、胡士平曲。赵忠、钟立兵、林荫语、单文编剧。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初演于北京,获得成功。还有陈紫等创作的《窦娥冤》等歌剧。

(二)、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

(三)、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文革”后出现的《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

(四)、是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 (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望夫云》(郑律成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

(五)、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和《江姐》足可证明其卓有建树。
洪湖赤卫队》由张敬安、欧阳谦叔曲,朱本知、张敬安、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编剧。1959年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于武汉。

《江姐》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剧团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的,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这部歌剧创作于1962-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剧团于1964年首演于北京。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的早期成果是《护花神》(黄安伦曲)、《伤逝》和《原野》。

歌剧《伤逝》是由王泉、韩伟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施光南作曲而成的,中国歌剧舞剧院1981年秋首演于北京。

歌剧《芳草心》由王祖皆、张卓娅曲,前线歌舞团根据评弹和话剧《真情假意》集体改编,向彤、何兆华执笔。1983年由前线歌舞团在南京初演。

《原野》由万方根据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金湘作曲, 1987年7月中国歌舞剧院首演于北京。《原野》是第一部被搬上国外舞台的中国歌剧,1992年1月,该剧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艾森豪威尔剧院上演,剧中人物由旅美的华裔歌唱家扮演,指挥、导演、乐队和合唱队员由美方人员担任,演出获得成功。还有《阿里郎》(崔三明等曲)、《归去来》(徐占海曲)等。

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又有《党的女儿》改编,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1991年首演于北京,阎肃、贺东久作词,王祖皆、张卓娅作曲。《马可孛罗》(王世光曲)、《安重根》(刘振球曲)、《楚霸王》(金湘曲)、《孙武》(崔新曲)、《张骞》、《苍原》(徐占海等曲)、《鹰》(刘锡金曲)、《阿美姑娘》(石夫曲)等作品。就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歌剧综合美的高层次营杂邙论,《原野》、《苍原》、《张骞》可视为新时期严肃大歌剧创作的高峰。

另一种是俗化趋势,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八十年代初的《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刘振球曲)、《风流年华》(商易曲)和《友谊与爱情的传说》(徐克曲),此后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公演过的新剧目不下百部,但鲜有成功者。

J. 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几个里程碑是什么

35年前的昨天,即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阿波罗”登月计划只是一个起点,它留下了许多未竟的事业 。许多宏伟设想还有待实现,许多突破还有待完成。 登月35年后的美国载人航天35年前的今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了月球。35年过去了,美国虽然没有再登上其他星球,但仍保持了世界载人航天和宇宙探索强国的地位。它不仅建立了实验型空间站,研制出航天飞机,而且制定了重返月球并从月球出发,将人类送上火星的庞大载人航天计划。建立国际空间站让人成为太空居民1972年12月阿波罗进行最后一次登月飞行后,美国开始将航天重点转向建立太空据点———“天空实验室”。“天空实验室”原称阿波罗应用计划,其目的是用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开展实验性航天站活动。在随后的两年中,美国利用阿波罗号飞船将3批宇航员送入“天空实验室”,让他们在上面开展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实验270项。“天空实验室”的建立使人类第一次成为可数月生活在太空中的居民。“天空实验室”创下了连续载人航天84天的纪录。但美国在建立国际空间站方面的努力,很快被欧洲和当时的苏联超过。它们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纪录。美国于1993年提出,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由美国自己建造改为国际合作建造,以吸收西欧和俄罗斯的技术并分担成本。国际空间站工程于1998年底正式启动,目前参与建设国际空间站的国家有16个,来自北美、欧洲和日本。最终建成的国际空间站,将包括6个实验舱和1个居住舱,可供7名宇航员长期居住,最多时可容纳15人从事考察活动。美国目前的目标是在2010年建成国际空间站。发射航天飞机激发太空探索幻想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项新的重大突破,研制成一种可重复使用,从而可望大幅度降低往返太空成本的航天器———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激发了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和期望。其实美国早在1972年就开始研制航天飞机。1981年4月对航天飞机进行了首次试验,次年11月投入使用。虽然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激发了无限的想象,但20多年来,航天飞机从未证明自己是最省钱的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发射费用一直高于传统的火箭。航天飞机宇航员的太空行走曾引起过美国媒体的普遍喝彩,但作用仅限于对航天器进行小型维修。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爆炸,包括1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员丧生。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球途中失事,7名宇航员罹难。高成本加高风险,终于使美国人开始进行反省,对航天飞机是否是一种像自己所宣称的那样理想的航天器产生怀疑。目前,美国准备在年底前恢复航天飞机的飞行。在今后几年中,航天飞机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但在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后,航天飞机将退出历史舞台。宣布返月计划要将人类送上火星美国总统布什在今年1月推出一项新的载人太空探索计划,计划分为四步。第一步,在2010年建成国际空间站。第二步,在2008年前研制出一种新的宇宙飞船,并且在2014年前用这种新型飞船进行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把宇航员送入空间站。第三步,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作为登上火星的基地。第四步,于2030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布什称,对太空的探索使美国在天气预报、通信、计算机、搜寻营救、机器人和电子等方面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显然,美国通过将人送上火星,不仅将促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还将进一步推动美国高科技的全面发展。新华社记者司久岳(据新华社洛杉矶7月20日电)欧洲为火星登陆“摩拳擦掌”欧洲过去发展航天业一直是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色,比如着重在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方面积聚了较雄厚的实力。但基于整体实力水平的限制,欧洲国家曾一直避免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方面与美国和俄罗斯竞赛。但近两年来,欧洲航天局几乎全面出击,创下了其历史上的许多首次,显示了欧洲目前在太空领域的实力及其希望赶超美俄,实现火星登陆的强烈愿望。就星际探测来说,欧洲在去年和今年集中实施了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2003年9月,欧洲航天局的“SMART-1”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如果顺利,它将在今年年底前后成为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飞赴月球并围绕其运转的航天器。此外,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在2003年12月已抵达环绕火星的轨道。法国媒体普遍认为,无论探测月球还是火星,这都是欧洲人在补过去的课。在载人航天方面,欧洲航天局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也曾研制过“使神”号小型航天飞机,后因资金和成员国意见不一等原因中途夭折。欧洲航天局后来参加了多国参与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想以这种“省力”的方法,提升其载人航天技术水平。然而国际空间站的计划建设规模很可能远远超过600多亿美元的预算,加上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直接影响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进度,欧洲的部分载人航天活动不能按原计划实施。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欧洲航天局已把未来长期发展的重心再次转向了开发航天飞机。今年5月10日,欧洲航天局位于瑞典北部的北欧航空航天实验中心宣布,该中心于5月8日成功试飞了未来欧洲航天飞机的原型样机,预计首架欧洲航天飞机将于2015年到2020年间诞生。此外,欧洲航天局在今年2月3日正式宣布了其雄心勃勃的“曙光”超大规模星际探索计划的目标:力争在2030年到2035年间向火星发射一艘载人飞船,实现欧洲宇航员登上这颗红色星球的梦想,零距离探索这颗行星,揭示其历史上的沧海桑田。欧洲航天局负责“曙光”计划的主任弗朗克·奥加罗说,在实现火星登陆之前欧洲要先实现月球登陆。为此,欧洲航天局制定了“路线图”:在2007年试验一种飞行速度更快的航天器,这是实现在其他星球登陆所必需的;在2010年,向火星发射无人飞船,获取火星上的物质并运回地球研究;2020年到2025年间,欧洲宇航员将登上月球,为人类在外星球生存积累经验;从2026年开始,欧洲火星登陆的准备工作将陆续完成;2030年至2035年,欧洲宇航员将登上火星。欧洲航天局的官员在宣布上述火星探测计划时称,这个计划与美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时间表相一致。这表明欧洲在探索火星方面不愿落后,希望迎头赶上美国。新华社记者杨骏(据新华社巴黎7月19日电)回首登月前后 话说苏俄航天自从1957年原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原苏联和美国便基于当时的多重时代背景,在航天领域展开竞赛,并都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作为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标志。在以后的岁月中,原苏联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之路上又留下了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为了实现登月,原苏联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整个60年代向月球发射了多个无人飞行器,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无人航天器携带动物环月飞行、为月球背面拍照、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研制出多辆月球车。但原苏联航天专家在用于发射月球飞船的运载火箭设计上出现分歧:原苏联航天总设计师科罗廖夫主张采用新型火箭“H1”,而航天设计师切洛梅等人主张对“质子”型运载火箭进行改进。对两种火箭的试验均未成功,耽误了原苏联登月的时间。与此同时,美国启动了“阿波罗”计划,发动了约30万工作人员,先后耗资约255亿美元,抢先于1968年实现了载人飞船绕月飞行。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率先登月,使美国在这一轮竞赛中胜出。经历这一挫折的原苏联,此后又陆续对用于发射月球飞船的“H1”运载火箭进行了4次试验,但均告失败。1976年原苏联终于放弃了月球载人飞行计划。在随后的航天飞机开发方面,原苏联比美国晚了7年半,于1988年发射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但是,原苏联和俄罗斯在轨道空间站建设及其载人飞行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71年,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至1986年又有6个“礼炮”系列空间站和1个“和平”号空间站先后入轨。特别是“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连续飞行15年,接待了108名各国宇航员,为人类在近地空间生活积累了大量经验。原苏联解体后,为了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有重点地发展航天业,俄罗斯加入了最早由美国提出的国际空间站计划。自1998年开始空间站的装配以来,俄罗斯利用其“进步”货运飞船和“联盟”载人飞船,与多国一起建设国际空间站。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美暂停其所有航天飞机飞行之后,依然注重载人航天项目的俄罗斯决定,将2004年航天预算的42%用于保证国际空间站的运转,额外制造为空间站送货的飞船,建议让长期考察组延期半年返回,推迟部分空间站太空舱的发射。与此同时,俄继续向空间站运送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开发太空旅游,以补贴预算,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为了实现火星载人飞行,俄将开发原本为国际空间站设计的新型载人飞船———“快速帆船”。该型号飞船于2000年在俄“联盟”系列飞船的基础上开始研制,预计可载6名乘客。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快速帆船”可在2010年前完成制造。为保证计划的实施,俄还建议同西方国家合作开发“快速帆船”。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将帮助人类无止境地探索未知的太空,拓展知识的边界,在新的世界中铸就不断延伸的登天之路。

阅读全文

与创造了里程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