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质量管理中的六要素(人、机、料、环、法、测)具体概念是什么
在质量管理中,六要素分别表示:
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机: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法: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环: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测: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㈡ 创造思维能力测量简称是什么
创造思维能力测量简称是TTCT,创造性思维测验是研究者们编制的用于测量个体的创造性思维的测验工具。科学界普遍采用的是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
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托兰斯等人于1966年编制而成,是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主要考察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确性这几个变量。托兰斯测验由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思维测验以及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构成。
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包括12个分测验,称之为“活动”,以缓解被试紧张心理,它适合于幼儿园直至成人被试。主要有三套测验,每套皆有两个复本。
㈢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三个定位元素是X、Y、H,此外的可认为不在其中。
㈣ 一行发明了的测量工具有什么实用价值
一行还创造了一种测量北极出地高度(即所测地的地理纬度)的专用新仪器——“覆矩”(又叫“覆矩图”)。关于覆矩的式样,史料没有详细记载。
根据我们的考证,“矩”在中国古代天算典籍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形似木工曲尺的平面区域,即所谓的“积矩”;一是勾股形中的勾边加股边夹一直角构成的直角折线,即所谓的“矩线”。“覆矩”当理解为将积矩开口向下。
《旧唐书·天文志》有“以覆矩斜视,北极出地”多少度的记载,又说:“以图(即覆矩图)校安南,日在天顶北二度四分”。这说明一行的覆矩是一种用“角度”表示地平高度的测量工具。在覆矩的直角顶点系以重锤,在两直角边间安装一个0度到91.31度(因中国古代历法多取圆周为365.25度,故直角当为91.31度)的量角器。使用时,把覆矩的一个特定边指向北极,使此边恰好在人眼和北极的连线上,则重锤线即能在量角器上直接读出北极的地平高度。
一行发明的覆矩是一种简便的测量北极高度的仪器,它在一行领导的开元年间天文大地测量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行受诏改历后组织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这次测量,用实测数据彻底地否定了历史上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错误理论,提供了相当精确的地球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
一行发起这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主要目的有二。
其一,中国古代有一种传统理论:“日影一寸,地差千里。”刘宋时期的天算家何承天根据当时在交州(今越南河内一带)的测量数据,开始对此提出了怀疑,但长期未能得到证实。
隋朝天算家刘焯则提出了用实测结果来否定这一错误说法的具体计划,他说:“交爱之州,表北无影,计无万里,南过戴日,是千里一寸,非其实差。”他建议:“请一水工,并解算术士,取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数百里,南北使正。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则天地无所匿其形,辰象无所逃其数,超前显圣,效象除疑。”但这个建议在隋朝没有被采纳。一行的测量则实现了这一计划。
其二,当时发现,观测地点不同,日食发生的时刻和所见食象都不同,各节气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也不相同。这种现象是过去的历法所没有考虑到的。这就需要到各地进行实地测量。
这次测量过程中,由太史监南宫说及太史官大相元太等人分赴各地,“测候日影,回日奏闻”。而一行“则以南北日影较量,用勾股法算之”。可见,一行不仅负责组织领导了这次测量工作,而且亲自承担了测量数据的分析计算工作。
当时测量的范围很广,北到北纬51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到约北纬18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等十三处,超出了现在中国南北的陆地疆界。这样的规模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的。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由南宫说亲自率领的测量队,按刘焯的计划在黄河两岸平原地区测量的四个点,由北向南有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汴州浚仪太岳台(今开封西北)、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豫州上蔡武津馆(今河南上蔡)。其中白马在黄河北,其他三点都在黄河以南。它们均介于东经114.2度—114.5度之间,差不多在同一经度上(即刘焯所说的“南北使正”)。总计白马至上蔡526里270步,北极高度相差1.5度,从而得出大约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这实际上给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
由于对唐尺数值的大小,人们目前的看法还不一致,故评价一行这次子午线测量的精度受到限制。初步的估计结果是,一行的测量值与现代值相比,相对误差大约为11.8%。
国外最早的子午线实测是在公元814年,由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米(约783—850)参与组织,在幼发拉底河平原进行了一次大地测量,测算结果得出子午线一度长为111.815公里(现代理论值为110.6公里),相当精确。但这已在一行之后九十年了。
中国古代历法从东汉《四分历》开始,就有各节气初日晷影长度和太阳去极度的观测记录,漏刻、晷影成为古代历法的重要计算项目。隋朝刘焯发明二次等间距插值法之后,李淳风首先将二次插值法引入到漏刻计算中,由每气初日的漏刻、晷影长度数求该气各日的漏刻、晷影数。
但是,各历法中所记载和计算的漏刻和晷影大多是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的数值。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曾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测量,通过观测知道,随去极度变化的影长,又因地方而异,但同太阳的天顶距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一行在《大衍历》中发明了求任何地方每日影长和去极度的计算方法,叫做“九服晷影”。
历法中已给出阳城各气初日的太阳去极度,则各气的去极度差即为已知,同样各气的太阳天顶距差亦为已知,而这个差数对于任一地点都是相等的。
这样一来,对于任一地方,只要知道某一节气(如夏至)的太阳天顶距,其他各气的太阳天顶距都可以通过加减这个差数求出。剩下还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如何求某地夏至(或冬至)的太阳天顶距;其二,已知天顶距如何换算出晷影长。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影长与太阳天顶距的对应数表来解决。
如果列出一张以天顶距为引数,每隔一度的影长的数值表,则以上两个问题都可以解决:先在所测地测出(冬)夏至晷影长度(在一行领导的大地测量中,在每处都进行了这样的测量),由影长查表得出太阳天顶距,再加减一个如前所述的差数即可求出该地各气的天顶距,返回再查表得影长。
一行在《大衍历》“步晷漏术”中就建立了这样一个从0度到80度的每度影长与太阳天顶距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一张正切函数表。
在国外,大约920年左右,阿拉伯学者阿尔·巴坦尼(约858年—929年)根据影长与太阳仰角之间的关系,编制了0度—90度每隔一度时12尺竿子的影长表,这实际上是一个12ctgα的数表。另一位阿拉伯学者阿尔·威发(940—998)在980年左右编成了正切和余切函数表,每隔15度和10度给出一个值。他还首次引进了正割和余割函数。
一行和阿尔·巴坦尼差不多沿着相同的途径编成正切和余切函数表。一行用太阳天顶距,阿尔·巴坦尼用太阳仰角,两者互为余角,所以他们两人的发现是相同的。而一行的正切函数表比阿尔·巴坦尼的余切函数表早近两百年,比阿尔·威发的正切表要早二百五十年。尽管一行的正切函数表只从0度到80度,误差也相应大一些,但它毕竟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切函数表。
㈤ 关于测量的名言名句
人的生活象广阔的海洋一样深,在它未经测量的深度中,保存着无数的奇迹
四季测量着一年的行程——济慈
人和动物真正的区别,在于他内在的、无形的力量和价值。——泰戈尔《民族主义》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飞鸟集》)
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来贡献于人世,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要不冒点危险,人也要闷死了。和喜欢像我们的大白牛那样,晚上反刍白天吃过的东西。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捡到的东西,拿来像吃的东西一样摸摸、捏捏、揉揉,这多么惬意呵!——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我越活下去越聪明,越活下去越有趣……虽然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糟,可是他们的想头一天比一天高。——高尔基《下屋》
人不能不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泰戈尔《飞鸟集》
生活的唯一目的是,为无限修筑一条有限的堤坝。——《泰戈尔评传》
人是“大地之子”是“天国的继承者”。(《泰戈尔评传》)
人类是控制陆地和海洋的主人,
天赋的智慧胜过一切走兽飞禽。——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
人是世界的主人,年轻,美丽,征服了世界,改造了大地,会使草木生长,能和树木、野兽、天神谈心。——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世界上只有人才是最有趣的,而且只有人才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和生活的创造者。——高尔基《与世隔绝》
人的价值表现在心灵上。——高尔基《好闹事的人》
㈥ 测量创造力的工具是什么
可以着一些关于创造力的问卷,网上是有的!!!
㈦ 测量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测量的基本要素如下: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我国国务院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
3、测量方法:
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7)测量重点在于创造的量上扩展阅读
测量的注意事项
1、正确读出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最小分度值)、测量范围(量程);
2、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4、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
5、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测量
㈧ 急求测量创造力的量表!!
一、完整测量表
这是一份帮助你了解自己创造力的练习。在下列句子中,如果你发现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适合你,则请在题后的表格里“完全符合”的选项内打钩;若有些句子只是在部分时候适合你,则在“部分适合”的选项内打钩;如果有些句子对你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则在“完全不符”的选项内打钩。
注意:
1. 每一题都要做,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想。
2. 所有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凭你读完每一句的第一印象作答。
3. 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尽可能地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愈快愈好。
4. 切记:凭你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在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内打钩。
5. 每一题只能打一个钩。
1. 在学校里,我喜欢试着对事情或问题作猜测,即使不一定猜对也无所谓。
2. 我喜欢仔细观察我没有见过的东西,以了解详细的情形。
3. 我喜欢变化多端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4. 画图时我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
5. 我喜欢利用旧报纸、旧日历及旧罐头盒等废物来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
6. 我喜欢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
7. 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继续尝试,直到完成为止。
8. 做功课时我喜欢参考各种不同的资料,以便得到多方面的了解。
9. 我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欢去找其他新的方法。
10. 我喜欢探究事情的真相。
11. 我喜欢做许多新鲜的事。
12. 我不喜欢交新朋友。
13. 我喜欢想一些不会在我身上发生的事。
14. 我喜欢想象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
15. 我会因为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而忘了其他的事。
16. 我宁愿生活在太空站,也不愿生活在地球上。
17. 我认为所有问题都有固定答案。
18. 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事情。
19. 我常想要知道别人正在想什么。
20. 我喜欢故事或电视节目所描写的事。
21. 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和他们分享我的想法。
22. 如果一本故事书的最后一页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把结果补上去。
23. 我长大后,想做一些别人从没想过的事。
24. 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
25. 我不喜欢受太多规则限制。
26. 我喜欢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答案也没关系。
27. 有许多事情我都很想亲自去尝试。
28. 我喜欢唱没有人知道的新歌。
29. 我不喜欢在班上同学面前发表意见。
30. 当我读小说或看电视时,我喜欢把自己想成故事中的人物。
31. 我喜欢幻想200年前人类生活的情形。
32. 我常想自己编一首新歌。
33. 我喜欢翻箱倒柜,看看有些什么东西在里面。
34. 画图时,我很喜欢改变各种东西的颜色和形状。
35. 我不敢确定我对事情的看法都是对的。
36. 对于一件事情先猜猜看,然后再看是不是猜对了,这种方法很有趣。
37. 玩猜谜之类的游戏很有趣,因为我想知道结果如何。
38. 我对机器感兴趣,也很想知道它的里面是什么样子,以及它是怎样转动的。
39. 我喜欢可以拆开来玩的玩具。
40. 我喜欢想一些新点子,即使用不着也无所谓。
41.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包含许多不同的意见或观点。
42. 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找答案,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43. 我喜欢尝试新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想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44. 玩游戏时,我通常是有兴趣参加,而不在乎输赢。
45. 我喜欢想一些别人常常谈过的事情。
46. 当我看到一张陌生人的照片时,我喜欢去猜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47. 我喜欢翻阅书籍及杂志,但只想大致了解一下。
48. 我不喜欢探寻事情发生的各种原因。
49. 我喜欢问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
50.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总是喜欢做许多有趣的事。
题目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符 题目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符
1 26
2 27
3 28
4 29
5 30
6 31
7 32
8 33
9 34
10 35
11 36
12 37
13 38
14 39
15 40
16 41
17 42
18 43
19 44
20 45
21 46
22 47
23 48
24 49
25 50
二、评分方法
本量表共50题,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四项。
冒险性:1、5、21、24、25、28、29、35、36、43、44这11道题。其中29、35为反面题目,得分顺序分别为:正面题目:完全符合3分,部分符合2分,完全不符1分,反面题目:完全不符1分,部分符合2分,完全符合3分。
好奇性:包含2、8、11、12、19、27、33、34、37、38、39、47、48、49这14道题,其中12、14为反面题,其余为正面题目。计分方法同冒险部分。
想象力:包含6、13、14、16、20、22、23、30、31、32、40、45、46这13道题,其中45题为反面题,其余为正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部分。
挑战性:包含3、4、7、9、10、15、17、18、26、41、42、50这12道题,其中4、9、17为反面题,其余为正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部分。
计算自己的最后得分,得分高说明能力强,得分低说明能力差。
㈨ 工程测量学习心得
我也是学工程测量的,我认为要学好这个专业,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必须先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不要觉得我现在只是大一,还有几年的学习时间,其实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我们要自学的话,都能搞懂,但是为了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准确把握重难点,还是不要翘课的好
第二,要具备不派苦不怕累的意志,我们这学期最后三周都是实习,那几天都在四十度左右徘徊,我们早上六点半出发,晚上八点多回来,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们每天要写实习日记,苦死了 ,不过我们小组最后的地形图质量最高了,想想也值了
第三,一定要抓住“准备”这个环节,他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地基不牢,后患无穷。每次上室外课,都要准备充分。整个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走要做到心里有数,不能骑率驴看唱本一一走着瞧。
第四,要培养自己认真仔细的良好学风。拿闭和线路表的计算来说,那是一环扣一环,数字还多,还涉及到正负号问题,所以不但要思路正确,还要有耐心,细心和热心,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生活作风
第五,每一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要强,大家是一个整体,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尽全力在短时内高效完成任务,与此同时,队员之间也增进了了解,这也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好机会,实习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乐这一点,我由于一时疏忽,把一下午的数据都整错了,我很内疚,不停的在责备自己,但我们小组内每个人都来劝慰我,我很感动
第六,针对一些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想老师虚心求教,不能盲目向前,一个实验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一招不慎,可能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