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家化科学技术为生产力

发明家化科学技术为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1-08-12 15:54:49

㈠ 求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 )

选择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有关专家认为,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下列公式表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上述公式表明,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新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㈡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㈢ 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继续提高发明级别,完善技术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制作具有完善保护的专利文件并申请专利。
3、制作样品并持续提高其功能。
4、寻找市场化的模式和路线。
5、进入小试阶段,小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
6、收集市场反馈,产品定型并大批量投放市场。
7、持续解决产品、设备和工艺流程中必然存在的大量技术矛盾,不断取得新的专利保护。
8、在产品的衰退期前开发出基于新的科学原理或技术成果的、更先进的新产品。

㈣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原因有三: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㈤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

v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构成的,而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又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又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旨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高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其一,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发燕尾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其二,现代工业实际上是由新兴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行业,“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三,现代战争是由新兴科技武装起来的立体式战争,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部队组成、战斗部署和指挥等,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创造的技术手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㈥ 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力要素。
科学技术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科学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很多科学技术都是在后来的技术水平发展后才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很多转化所需的特殊的生产设备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去研发的。比如核弹技术,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全部的科学研究,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差不多十年时间。
科学技术是一种理论,现实生产力是一种实践,理论指导实践

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的背景是

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

㈧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选ACD

㈨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有哪些作用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3066780.html

阅读全文

与发明家化科学技术为生产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