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2010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0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1-08-12 15:21:04

① 煤制烯烃为什么能摘下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煤制烯烃为什么能摘下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5-01-12 09:08:43 科技日报



甲醇制烯烃技术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甲醇、烯烃等名词真是陌生,但如果说甲醇制成的是烯烃是塑料等生活用品的原料,则大多数人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用长镜头聚焦今年的技术发明一等奖,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画面。

人物:走上主席台领奖的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他代表研究团队和已经退休的老前辈受此殊荣。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这些科研人员终于将一项实验室技术变成了工业生产流程;工厂:从甲醇制烯烃技术在内蒙古包头成功投产以来,已先后在国内建成或开工建设了十几套大型工业装置,总共能解决17000人的就业问题;效益:预计将为国家新增产值1200亿元,可拉动上下游投资约2500亿元;战略布局:以前我们的烯烃主要从石油中提炼制取,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剧增,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直接或潜在地对我国石化工业产生影响。而依靠我国相对富有的煤炭资源制取烯烃,将使我国在石化工业发展和能源安全战略上有一定的保障。

可以说,甲醇制烯烃技术获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是实至名归。

技术路线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传统生产技术严重地依赖石油资源,而我国石油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及石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院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3年,我国原油产量2.08亿吨,消费量则达到近5亿吨,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以煤为原料制取石油类产品的煤化工技术,实施石油替代战略,是关系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课题。而煤制烯烃技术就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技术途径和战略发展方向。

在煤制烯烃的技术链条中,只有甲醇→乙烯丙烯在国际上没有实现工业生产。

今天,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煤制烯烃是我国的战略发展方向,但是在30多年前,在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不足10美元时,并非所有人都能看清这一方向。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烃研究就是在那种大背景下起步的。

经济效益

甲醇制烯烃是实现煤制烯烃的核心技术,属于世界性难题,必须解决与反应原理、催化剂、反应工艺相关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难题。

本次技术发明奖的第一获奖人刘中民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连化物所就围绕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开展创新研发工作。

在走通实验室技术的基础上,2004年,大连化物所、XXNY公司和ZSHLYYX公司合作,进行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成套工业技术开发(工艺名称:DMTO),建成了世界第一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装置,于2006年完成了试验,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年后,DMTO技术又完成了从工业性试验到工业化的跨越。2010年8月8日,在内蒙古包头,利用DMTO技术,我国建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

DMTO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是丰厚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装置运行到2014年底,新增利润43.4亿元;NBHY装置在运行了不到十个月时,全厂净利润就达到4.3亿元。

2014年,DMTO工业装置进入开工的高潮期,全年有5套工业装相继投产运行,新增烯烃产能280万吨/年,新增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已投产的7套DMTO装置的烯烃总产能已经达到400万吨烯烃/年,带动了我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形成。

30年坚守

在煤制烯烃技术30多年的研发过程中,石油价格一直牵动着大连化物所研究人员的神经。当油价较低时,煤制烯烃技术研究是否必要的质疑就会产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连化物所在完成“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烯烃工艺”技术年产60吨烯烃的中试试验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每桶最低时不到10美元。刘中民说,那时,我们的技术发展进入了困难期。但是团队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4年,国际油价开始回升。陕西省计划建设煤制烯烃项目,并为此成立了XXNY公司。大连化物所结合甲醇制烯烃的技术特点,联合该公司以及ZSHLYGCYX公司,成立了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为最终取得DMTO技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技术超前的部署,坚持不懈的追求,优势互补的合作,这是DMTO技术走向成功的缘由。

② 2010中国取得的十项科技成就 并谈300字感想!!!

由山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有果网、山东新闻网、科技信息报、科技信息杂志评选的“2010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新闻”揭晓。它们是:

1. 山东实施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

全省科技奖励暨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大会上,山东省政府决定三年内安排20亿元的专项资金,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重点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半导体照明、高端电子信息、新型数字化装备、高速列车、船舶制造及海洋新兴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十大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确立全省新兴产业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2.烟台、济宁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

2010年底,国务院批准烟台高新区、济宁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此,烟台高新区、济宁高新区正式进入高新区序列的“国家队”,跨入了创新发展的崭新阶段。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3.山东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项目多分量重成就“科技大年”

在2009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山东省的科技成果出现井喷:获得仅有的2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中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奖总数达33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20项,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质量都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名列全国各省市区前茅,从而成就了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年”。

4.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济南开工

11月7日,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和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济南中心区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济南举行,这标志着我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将以集聚国内外优势名牌、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和集团总部为重点,以完善服务体系、法律保障、融资机制、基础设施为支撑,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争取建成创新能力强、产业配套完善的“中国药谷”。

5.山东实施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

山东省目前正在实施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用5至10年时间,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人才。山东计划建设100个左右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决定每位引进人才将享受一次性100万元的经费资助、授予其“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等待遇。

6.山东新建48个院士工作站

9月1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10年院士工作站名单。本年度山东省新建院士工作站48处,共有49位院士进站工作, 院士与企业合作项目82项,其中中科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4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 位,美国工程院院士1位;吸引院士团队266人次在各合作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合作项目已申报专利196项,其中发明专利81项。

7.《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审议通过 7月1日施行

5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山东在新的形势下贯彻实施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条例》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8.山东开建千万亿次超级计算平台

从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获悉,随着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高效能计算机及网络服务环境”重大项目通过科技部审批,“神威蓝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将于近期落户该院。通过该项目,我省将打造一个千万亿次级的超级计算平台,济南将与深圳、天津一起成为 3个国内领先的超级

9.济麦22何以成就“双冠王”?

12月10日,山东省科技厅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于振文等国内小麦知名专家组成鉴定专家委员会,对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主持完成的“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的选育与应用”成果在济南进行了鉴定。经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我国首套“东岳离子膜”万吨氯碱装置成功运行

6月30日,经过东岳集团离子膜研发团队和万吨级国产电解槽项目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首套装配国产离子膜的万吨级氯碱电解槽在东岳成功进行首次工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氯碱离子膜在国产电解槽上进行工业应用的开始,是我国氯碱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③ 2010年我国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载人深潜器3500米级海试成功

. 山东实施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

全省科技奖励暨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大会上,山东省政府决定三年内安排20亿元的专项资金,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重点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半导体照明、高端电子信息、新型数字化装备、高速列车、船舶制造及海洋新兴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十大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确立全省新兴产业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2.烟台、济宁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

2010年底,国务院批准烟台高新区、济宁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此,烟台高新区、济宁高新区正式进入高新区序列的“国家队”,跨入了创新发展的崭新阶段。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3.山东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项目多分量重成就“科技大年”

在2009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山东省的科技成果出现井喷:获得仅有的2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中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奖总数达33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20项,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质量都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名列全国各省市区前茅,从而成就了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年”。

4.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济南开工

11月7日,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和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济南中心区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济南举行,这标志着我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将以集聚国内外优势名牌、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和集团总部为重点,以完善服务体系、法律保障、融资机制、基础设施为支撑,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争取建成创新能力强、产业配套完善的“中国药谷”。

5.山东实施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

山东省目前正在实施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用5至10年时间,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人才。山东计划建设100个左右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决定每位引进人才将享受一次性100万元的经费资助、授予其“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等待遇。

6.山东新建48个院士工作站

9月1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10年院士工作站名单。本年度山东省新建院士工作站48处,共有49位院士进站工作, 院士与企业合作项目82项,其中中科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4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 位,美国工程院院士1位;吸引院士团队266人次在各合作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合作项目已申报专利196项,其中发明专利81项。

7.《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审议通过 7月1日施行

5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山东在新的形势下贯彻实施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条例》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8.山东开建千万亿次超级计算平台

从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获悉,随着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高效能计算机及网络服务环境”重大项目通过科技部审批,“神威蓝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将于近期落户该院。通过该项目,我省将打造一个千万亿次级的超级计算平台,济南将与深圳、天津一起成为 3个国内领先的超级

9.济麦22何以成就“双冠王”?

12月10日,山东省科技厅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于振文等国内小麦知名专家组成鉴定专家委员会,对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主持完成的“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的选育与应用”成果在济南进行了鉴定。经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我国首套“东岳离子膜”万吨氯碱装置成功运行

6月30日,经过东岳集团离子膜研发团队和万吨级国产电解槽项目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首套装配国产离子膜的万吨级氯碱电解槽在东岳成功进行首次工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氯碱离子膜在国产电解槽上进行工业应用的开始,是我国氯碱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④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高校获奖

2014年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统计表序号获奖单位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合计一等二等二等一等二等一等二等合计1清华大学12121561华中科技大学123663东南大学11121453浙江大学122555哈尔滨工业大学211446北京大学12336吉林大学12336上海交通大学12336武汉理工大学123310武汉大学11112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210复旦大学22210湖南大学112210华东理工大学112210江南大学22210南京大学112210山东大学112210太原理工大学11221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12210中南大学22210中山大学112222成都理工大学11122天津中医药大学11122北京建筑大学11122北京协和医学院11122北京交通大学11122北京科技大学11122北京理工大学11122北京体育大学11122北京邮电大学11122大连理工大学11122第二军医大学11122第三军医大学11122电子科技大学11122东北大学11122东北师范大学11122东华大学11122福建农林大学11122广东工业大学11122广东药学院11122贵州大学11122哈尔滨医科大学11122河海大学11122河南农业大学1112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1122华北电力大学11122华南理工大学11122华南农业大学11122江苏大学11122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1122昆明理工大学11122南京工业大学11122南京林业大学11122南京农业大学11122南京师范大学11122南京医科大学11122南开大学11122宁波大学11122山东建筑大学11122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1122深圳大学11122首都师范大学11122首都医科大学11122苏州大学11122天津工业大学11122同济大学111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12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1122西安交通大学11122西安理工大学11122香港大学11122香港科技大学11122新疆大学11122长安大学11122浙江工业大学11122浙江海洋学院11122郑州大学111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122中国矿业大学11122中国农业大学11122重庆大学111合计126384535117122注:1、此表中数据仅统计通用项目,按获奖项目总数排序,仅供参考;2、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仅统计了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科技进步奖仅统计了第一完成单位。 (附件2)推荐事项
为深化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做好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以及《关于受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规定》要求,推荐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采取推荐单位或专家推荐两种方式。各推荐单位于2012年12月20日起可以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按要求组织推荐。如专家推荐,请推荐专家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直接联系获取推荐号和密码。
(一)单位推荐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推荐指标不限,原则上每个推荐单位限推荐1人,请注重推荐一线工作的杰出科学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推荐指标不限,请注重推荐学术水平高、国际影响大并对我国长期友好的候选人或外国组织。
3.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各推荐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推荐本地区、本部门优秀项目和人选。推荐的项目应在本地区、本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并责成项目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进行相应公示。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核实处理后再次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推荐。各推荐单位请严格按照下达指标数(附件1)进行推荐,各奖种指标不得挪用,超指标推荐的,一律不予受理。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和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的推荐指标另行下达。
(二)专家推荐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每人每年可推荐1项(名)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人选)。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以上可共同推荐1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候选人(外国组织),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仅限1人独立完成的项目)。
3.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青年人员牵头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可由3名以上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至少有1名院士)共同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
专家应推荐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项目(人选),且每年只能推荐1次。当推荐项目(人选)出现异议时,有责任协助处理。项目公示时将公布推荐专家姓名。
(三)推荐项目和人选的基本条件
推荐项目(人选)必须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推荐要求,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主要论文论著公开发表时间应当于2010年1月31日前;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的整体技术应用时间应当于2010年1月31日前,并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2.推荐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如曾列入国家级计划,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后推荐。
3.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在一个推荐项目中作为前三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的评选。 (一)推荐材料截止时间
2013年1月31日前报送推荐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二)网络推荐截止时间
为了保障网络推荐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分类确定各推荐单位网络推荐截止时间,请积极配合。具体要求如下: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别行政区、计划单列市的科学技术主管部门,网络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29日上午八时。
2.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和专家推荐,网络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30日上午八时。
3.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大型行业协会、学会,大型企业及其他推荐单位的科学技术主管部门,网络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31日上午八时。

⑤ 获得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谁呀我们政治老师布的作业

2011年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延东宣读奖励决定。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
希望能帮到你,,

⑥ 2000-2011年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请言简意赅的介绍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得主

2000:吴文俊、袁隆平

吴文俊在代数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对国际数学领域的发展一直产生着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他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定理证明和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彻底改变了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为信息时代数学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现在中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2001:王选、黄昆

王选长期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形成产业,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中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
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推动了固体物理学的发展。

2002:金怡濂

他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中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推动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特别是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

2003:刘东生、王永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在黄土研究方面作出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研究方面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从1992年起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

2004:空缺

2005: 吴孟超 叶笃正

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了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2006年 李振声(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7年 闵恩泽(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 ,著名植物学家

2008年 两位科学家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位获奖者是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另外一位获奖者是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2009年:孙家栋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8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后,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谷超豪(1926-),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研究成果“规范场数学结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经典规范场”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王振义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年: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
2.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2: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⑦ 2010年中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 中国二00九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十一日在北京举行,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数学家谷超豪和中科院院士、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共同获得。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 中国二00九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十一日在北京举行,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数学家谷超豪和中科院院士、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共同获得。

⑧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最高科技奖简介

奖项名称:国家最高科技奖
创办时间:2000年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奖金:500万元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 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阅读全文

与2010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