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渗透压的单位mOsm/kg如何念出来
渗透压单位,称为微渗透率/升。
实验观察显示,正常血浆渗透压约为290-310mmol/L。近似等于渗透压的溶液是等渗溶液。血浆、胃液、胰液、肠液、胆汁、脊髓液、泪液在体内的渗透压大致相等。
为了保持药物溶液与人体内各种液体之间的渗透压平衡,通常制备等渗透压溶液。常用的方法有渗透压法、氯化钠等渗等渗等值法和凝固点降数据法、容积价法和微渗透分子法。
(1)低渗法发明者扩展阅读:
在临床实践中,通常用渗透压的变化来表示水和盐的紊乱。
例如,失水大于失盐,血液钠浓度大于150mmol/L时,血浆渗透压>310mOsm/L称为高渗性脱水。
钠损失大于水分损失,血清钠浓度< 135mmol/L,血浆渗透压< 290mmol/L。
被称为低渗的脱水,当血液钠浓度在135~150mmol/L之间时,称为等渗脱水。
2. 为什么原生质体检验的方法是低渗涨破法,低渗涨破法的定义是
因为原生质体是指去除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细胞壁剩下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低渗涨破法 讲的是浓度问题:当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失水。也就是浓度平衡。举个例子:植物被“烧死”,就是由于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浓度使植物细胞失水造成的。综上所述即:低渗涨破
只有把原生质体放在低渗溶液中,它才会吸水,因为外侧无细胞壁保护,所以涨破
3. 5.由渗透压法测得的分子量为: A.重均分子量B.粘均分子量C.数均分子量D.上述都不是
C、数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求和各组分分子量*组分摩尔数/总摩尔数。常用聚合物稀溶液的冰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法和端基滴定法等依数性方法来测定,其意义是某体系的总质量m被分子总数所平均。
低分子量部分对数均分子链有较大的贡献。
(3)低渗法发明者扩展阅读
高聚物分子量的统计性:高分子由很大数目的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形成。在加成聚合过程中形成的高分子的分子量将是组成这个高分子的单体分子量的整倍数。
如果聚合是通过缩聚反应的,则由于反应中有某种小分子逸出,形成的高分子的分子量小于组成这个高分子的单体分子量的整倍数。由于聚合反应中高分子链的增长和终止受反应几率和可能存在的杂质的影响,高聚物中各个高分子并不是由相同数目的单体聚合而成的,因而试样中各个高分子的分子量将不完全相同。
在文献中通常将这种分子量的不均一性称作分子量的多分散性。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量有多分散性,要表征高分子的分子量就需要应用统计方法。最完整的表达形式应该是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因为它表明了试样中不同分子量组分的相对含量。
用一般分子量测定方法来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时,所得到的将是分子量的平均值。具体数值将决定于所用的方法和该方法的统计基础。
4. 什么是低渗离心法
800r左右的转速,为了防止
活细胞
在离心过程中破裂死亡
5. 低渗溶液的用法和用量
1.高渗性失水高渗性失水时患者脑细胞和脑脊液渗透浓度升高,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过快下降,可致脑水肿。故一般认为,在治疗开始的48小时内,血浆钠浓度每小时下降不超过0.5mmol/L。
若患者存在休克,应先予氯化钠注射液,并酌情补充胶体,待休克纠正,血钠>155mmol/L,血浆渗透浓度>350mOsm/L,可予0.6%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待血浆渗透浓度<330mOsm/L,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总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作为参考:
[血钠浓度(mmol/L)-142]
所需补液量(L)=-----------------------------×0.6×体重(Kg)
血钠浓度(mmol/L)
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
2.等渗性失水原则给予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但上述溶液氯浓度明显高于血浆,单独大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将0.9%氯化钠注射液和1.25%碳酸氢钠或1.86%(1/6M)乳酸钠以7:3的比例配制后补给。后者氯浓度为107mmol/L,并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给量可按体重或红细胞压积计算,作为参考。①按体重计算:补液量(L)=(体重下降(kg)×142)/154;②按红细胞压积计算: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体重(kg)×0.2)/正常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为42%。
3.低渗性失水严重低渗性失水时,脑细胞内溶质减少以维持细胞容积。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迅速回升,可致脑细胞损伤。一般认为,当血钠低于120mmol/L时,治疗使血钠上升速度在每小时0.5mmol/L,补超过每小时1.5mmol/L。
当血钠低于120mmol/L时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可给予3%~5%氯化钠注射液缓解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时内将血钠浓度提高至120mmol/L以上。补钠量(mmol/L)=[142-实际血钠浓度(mmol/L)]×体重(kg)×0.2。待血钠回升至120~125mmol/L以上,可改用等渗溶液或等渗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钠注射液。
4.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500~1000ml,以后根据碱中毒情况决定用量。
5.外用,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洗涤伤口、冲洗眼部。
6. "mOSM/L"是什么单位大神们帮帮忙
是渗透压的单位,简称毫渗/升。
实验观察,正常血浆渗透压约为290-310mmol/L。凡是和此渗透压近似相等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人体中的血浆、胃液、胰液、肠液、胆汁、脊髓液,以及泪液的渗透压都大致相等。
为使药液与人体内各种液体的渗透压保持平衡,常配制等渗溶液,常用的方法有渗透压法、氯化钠等渗等量法和冰点下降数据法、容积价法及毫渗分子法五种方法。
临床中人们习惯把水盐紊乱形式以渗透压的变化来表示。
例如,失水大于失盐,引起血钠浓度高于150mmol/L时,血浆渗透压>310mOsm/L,称为高渗性脱水;
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 < 135mmol/L ,血浆渗透压< 290mmol/L。
称为低渗性脱水;血钠浓度介于135~150mmol/L时,称为等渗性脱水。
7. 渗透压是什么看了百度百科还是不太懂,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吗
渗透压 也表现出压力差
渗透压一般指的是细胞,也是压强但不同于大气压,而是从浓度低到高的流动,比如一个植物细胞失水严重细胞的含盐度就高,放在清水里细胞就会吸水,放在高盐度的水里细胞会失水
8. 渗透压法为什么不能用来测小分子溶质的摩尔质量
首先建议你看看物理化学中关于导出渗透压公式的实验基础,实验的前提是,半透膜将纯溶剂和溶液分开,也就是说,纯溶剂和溶液之间除了溶剂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以外,没有其它的物质交换。另外,渗透压公式的导出要依据拉乌尔定律,拉乌尔定律的前提是稀溶液。
在这两个前提下,渗透压公式的后面所以才会附带使用条件,也就是“主要用途是求大分子,如人工合成的高聚物或天然产物,蛋白质等的摩尔质量。另外,溶液中的溶质都是非电解质,若溶液中含电解质,需考虑渗透过程中离子的电中性平衡。”
对于小分子溶质,第一要满足的条件是,它是非电解质。第二,小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也就是半透膜两侧不允许有溶质的跨膜传输。第三,这个小分子溶质所在的溶液体系还必须是稀溶液。
所以,我个人觉得,能否使用一个方法,必须要看它导出的依据和理论。至于渗透压法一般不用来测小分子摩尔质量,是因为小分子溶质所在的溶液体系一般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9. 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要用低渗涨破法
只有把原生质体放在低渗溶液中,它才会吸水,因为外侧无细胞壁保护,所以涨破!
10. 高中生物低渗涨破法是什么
讲的是浓度问题:当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失水。也就是浓度平衡。举个例子:植物被“烧死”,就是由于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浓度使植物细胞失水造成的。综上所述即:低渗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