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弗朗索瓦·古诺的成功作品有哪些
1818年6月17日,弗朗索瓦·古诺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
古诺自幼随母亲学习音乐,18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839年,他以一部大合唱《斐尔南德》获罗马大奖,从而得到公费去意大利深造的机会。
在罗马,古诺热衷于宗教音乐的研究。回国后,他在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并组织了“古诺合唱团”。出于对天主教的信仰,他谱写了大量宗教音乐。
从1850年起,古诺开始致力于歌剧的创作。他一生共写了12部歌剧,其中最成功的是《浮土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除歌剧以外,古诺还写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小品。其中,根据巴赫《C大调前奏曲》而创作的《圣母颂》博得了人们广泛的赞誉。此外,受到欢迎的小品还包括:《小夜曲》、《山谷》和《春之歌》。
1893年11月17日,古诺病逝于巴黎,享年75岁。
㈡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具体年份)
我们公认的第一辆汽车是德国~卡尔.本茨发明的。也就是现在的奔驰公司。希望能帮助到您!
㈢ 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是( )a古诺b戴姆勒c奥托d本茨
是d 本茨创立了奔驰,以他名字的谐音命名
㈣ 古诺的介绍
古诺 (1818~1893),男,法国作曲家1818年6月18日生于巴黎1893 年10月18日卒于圣克卢。
㈤ 介绍一下法国作曲家古诺
夏尔·弗朗索瓦·吉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年生于巴黎,1893年卒于圣克卢,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指挥家、管风琴家。1839年获罗马大奖;罗马给他留下深刻影响。曾对帕莱斯特里那进行专门研究。在巴黎教堂任管风琴师,并学习神学,准备谋求神父职,但最后决定从事作曲。1851年开始创作歌剧数部,均未能取行成功;1859年《浮士德》(Faust)一鸣惊人,成为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其后的歌剧都未能有此成就,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et Juliette)得以留传至今,欢乐的《鸽子》(La Colombe)也被重新发现。尚作有大量合唱作品。1870-75年寓居英国,担任现在的皇家合唱协会的第一位指挥。清唱剧《赎罪》(La Redemption)与《生与死》(Mors et Vita)分别是为1882年与1885年的伯明翰与诺里奇音乐节所作。古诺的音乐,旋律秀媚妙丽,配器令人叹绝。他并不擅长于写作辉煌的大型曲式的作品,在这方面也许可称是法国的萨利文。
㈥ 古诺模型的简介
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库尔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寡头模型”。该模型阐述了相互竞争而没有相互协调的厂商的产量决策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位于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之间的结果。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㈦ 古诺 生平简介
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 <法>1818-1893
-----法国作曲家。1818年6月17日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古诺从小热爱音乐,并受到母亲的关怀和引导。183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随雷哈和勒叙厄尔(Lesueur)学习音乐理论,后又随阿莱维(Halévy)和帕埃尔(Paer)学习对位和作曲。1839年以康塔塔《斐尔南德》(Fernand)获罗马作曲大奖,得以公费在罗马学习三年,此间他接触到了大量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艺术,他也热衷于宗教音乐的研究,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离开意大利后,他访问了维也纳,在那里写下了一些宗教作品,并自己担任指挥,在圣查尔斯教堂演奏。1842年返回巴黎后,被任命为外国传教团(Missions Etrangeres)合唱指挥,还组织过“古诺合唱团”。此后,由于宗教的责任感,他在圣叙尔皮斯(Saint-Sulpice)神学院参加了两个学习的神学学习,但并没有接受神职,1848年结束学习后继续担任合唱指挥。而出于对天主教的信仰,他谱写了大量宗教作品。1851年起,古诺开始致力于歌剧的创作,写下了《萨福》(Sapho)、《突变的医生》(Le médecin malgré lui)、《浮士德》(Faust)、《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等成功的歌剧。1852年起,他担任了俄耳菲昂联合合唱协会的指挥。1870年的普法战争使他不得不离开巴黎,到伦敦住了几年。1875年返回法国后,潜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1882年完成了宗教剧《救赎》(The Redemption),1885年完成了他最后的一部优秀歌剧《生与死》(Mors et Vita)。1893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圣克卢(St. Cloud)。
古诺是法国知名的歌剧作家,一生写了12部歌剧,这些作品高下不一,最成功的是《浮士德》,音乐朴实平易,配器丰富巧妙,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歌剧以外,他还写了许多歌曲,其中根据巴赫《C大调前奏曲》而创作的《圣母颂》,至今传唱不衰。梵蒂冈的国歌《教皇进行曲》,也是他的作品。
-----主要作品列表:
微风圆舞曲 (1859) Valse “Faust” <法>
士兵进行曲 (1859)
圣母颂 (1859) Are Maria
小夜曲(1855) Serenade <法>
浮士德 Faust
罗米欧与朱丽叶 Romro and Juliet
㈧ 世界最早的车是什么样的
1763年,法国陆军的技术军官古诺 所在的兵工厂生产一种炮身由生铁铸成的大炮,需要几匹强壮的马才能拉动。古诺希望将蒸汽力作为拉大炮车辆的牵引力,并且向陆军部提出了制造一台样机的建议。他很快得到了法国陆军大臣肖瓦兹尔公爵的支持,拨给他20000英镑进行试制。经过6年努力,1769年,古诺制成了他设想中的蒸汽车。 蒸汽车车身是很重的木制框架,前面支撑着一个大锅炉,后面是两个汽缸,锅炉产生的蒸汽送进汽缸,推动着装在里面的活塞上下运动,再通过曲柄把活塞的运动传给装在车框架下面的前轮,操纵前轮转动前进。 古诺驾着他的蒸汽车真的走起来了!不过它的速度1小时只有4000米,比马车慢得多。而且蒸汽车走了15分钟就停下来了,原来锅炉里的蒸汽已经用完了。古诺只好下车给锅炉添水加煤,等到锅炉里重新喷出蒸汽以后才能继续行走。古诺的这辆蒸汽动力车在陆地上行驶,并不依赖木轨或铁轨运行,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马车之后汽车出现之前的动力车辆,而不能看作是火车的前身。 又经过反复改进,这台蒸汽车上已经可以乘坐4个人,速度也提高到每小时9000米了。陆军部下令古诺制造更大的蒸汽车,要求达到载重4580千克的标准。1771年,一台更大型的蒸汽车经过改进,已经可以达到牵引4~5吨重物的水平。但这辆车造成后,法国政府对此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尽管如此,古诺的试验蒸汽动力车却是自车轮发明以来,有关陆地运输的最大事件。在此之前,车轮只是一种被动性装置,用以减少车辆与地面之间的磨擦。只有古诺的机器是将蒸汽机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到车轮本身,使车轮变成实际推动车辆运行的工具。这是今日所有火车,汽车与货车行驶时的基本原理。车轮第一次可借人力或畜力以外的动力向任何方向行驶,而且车轮的基本作用已完全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