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们因观察历史而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
出自霍金《大设计》 这句话涉及到唯物史观问题
观察历史既尊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这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去创造历史(这是主观能动性)
这句话想表达的是 我们人类尊重自然的规律 尊重历史前进的轨迹 但绝不允许历史成为人类思想的枷锁 ,去不断重复历史的脚步 而是走出自己的道路
这本书里开头讲到 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而且将是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意思很明显了)
Ⅱ 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古史传说没有遗址、文物等加以印证,只是人们口头相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误。而史实则可以用遗址与文物,史书等加以证明,更具说服力来说明是事实。
Ⅲ 为什么说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非英雄
首先,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不是某个英雄就能推动起来的,而是人类共同推动生产力的进步。第二,英雄是应时代而产生的,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英雄,英雄的背景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面。第三,每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是长时间的萌芽、发展,到了旧制度不得不被推翻的时候,英雄才会出现,英雄是顺应了人类的意愿,而不是人类顺应了英雄的意愿。
Ⅳ 以黄帝的某项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代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例子)
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种种力量人格化,以人拟神,在古代神话中,黄帝为中央天帝,是神国中一位最伟大的天神,他长着四张脸,可以全面地照看着四面八方。在上古历史传说中,“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他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英明无比的部落联盟领袖,是华夏文明的开创着和奠基者。在道教中,黄帝又成为一位炼丹修道的仙界教主。在民间俗信中,黄帝与炎帝并列,是中国人民群众几千年来共同崇信的始祖神。可见关于黄帝的传说是集神话、传说、仙话、民间俗信为一体的故事群。它们经长期流传演变,有些已经溶为一体,很难把它区别开来。
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所叙述的是人,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在历史传说中,黄帝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他和他的臣子们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制丝,黄帝的粮官杜康发明了造酒,黄帝的陶正宁封子发明了烧陶,黄帝的医官雷公、岐伯发明了医术。此外黄帝本人还发明了造车、修建宫室、算术、音律等。这些传说多不胜举,黄帝几乎成了上古创造发明的万能博士。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发扬黄帝和他的臣子们的这种不断创新精神,看来是大有必要的。其实这些发明创造绝非一人一时之功,中国向有‘功归圣人“的传统,黄帝既是华夏之祖神,自然也将一切远古的发明成果都归于他和他的臣子了。这些传说在民间影响甚大,他们许多先贤又成了各行各业的祖师神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这是史学界带有权威性的结论。因此,华夏儿女一年一度总是集聚黄陵扫墓祭祖。如今桥山黄帝陵不断得到扩展修整,正以崭新容貌,接受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祭拜。桥山黄帝陵世称“天下第一陵”。这里不仅流传着黄帝驭龙升天——“桥山龙驭”的古老神话,就地理形势看,人们也把桥山看作龙脉龙岗。围绕着黄帝陵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与陵墓环境相关的地方风物传说群。如关于黄帝黄城的传说,金鸡的传说,凤凰的传说,聚宝盆的传说,屈轶草的传说,麻花柏的传说等等。其中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古代神话的因子,还有民间祖灵俗信以及风水宝地的浓郁成分,成为陕西黄帝传说故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一部分。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pí,皮)、貅(xiū,休)、(chū,初)、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 yù,薰玉)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师)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的传说故事是主要围绕黄帝的精神品格和卓著功德所拓展的故事群,有描述黄帝本人盖世奇功的,有描述生产生活的,有描述风土人情的,有描述地理地貌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黄陵当地的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了如下特征:
1、黄帝的传说故事在黄陵及相邻县域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受众面,可谓家喻户晓,妇儒皆知,所以具有普遍性特征。
2、黄帝的传说故事,主要是引导人们战胜自然,发展生产,传颂崇高精神品德,具有教育性特征。
3、黄帝的传说故事是后世子孙为纪念黄帝,缅怀黄帝功德而产生的,所以具有追思性特征。
4、黄帝的传说故事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故事性强,具有艺术性特征。
5、黄帝的传说故事,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一直传承至今,具有久远性特征。
6、黄帝在一代一代的传颂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注入了其它新的形式和内容,所以具有演绎性特征。
7、黄帝的传说故事,听起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所以具有趣味性特征。
8、黄帝的传说故事主要是靠一代一代口传心授的方法流传传承至今,所以具有传承性特征。
9、黄帝的传说故事在描述黄帝统一各民族部落的战争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曲折离奇,所以具有传奇性特征。
10、黄帝的传说故事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陵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风土人情,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是黄陵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具有地域性特征
历史价值:黄帝的传说故事寄寓着民众对黄帝无比敬仰之情,以及对黄帝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代又一代黄陵人追远敬祖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又一次升华和诠释,人们在不断的口头讲述和传颂中,注入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因素,是黄陵人超越时空,追求美好生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先祖精神,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历史延续。挖掘、抢救、保护黄帝的传说故事,不仅对丰富和完善黄陵民俗文化以及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必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实用价值:黄帝的传说故事不仅过去曾激发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旅游业的发展,围绕黄帝的传说故事更能拉近人们的思想感情,使逝去的伟大人物依然倘徉在人们的思维之中,由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黄帝的传说故事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黄陵当地乡土文化和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Ⅳ 创造一个人,让他出现在隋唐到明清之间的任意一个历史环境中.描述他的生活.描述时不可违背史实,不少于500字
隋唐五代时期发达的城市,黄河流域有长安、洛阳、太原、开封、定州、滑州、兰州,长江流域有成都、江陵、荆州、潭州、越州、扬州,沿海一带有登州、杭州、泉州、广州、交州,西北有凉州,西南有桂林。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发达的商业城市。长安城内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划出108个坊,其中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长、宽各约1000米。市内有两条南北大街和两条东西大街,相交成“井”字形,四面立邸,中间则是各类行业的店肆,同类行业的店肆往往集中于同一区域。东市有220行,西市则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是对外贸易中心,发达程度不减东市。
乡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每户平均人口基本保持在5—6口之间。同姓宗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起重要作用。尽管分户析产,但同一宗族仍有公认的长辈族长,协调族内事务和调解纠纷。白居易诗:“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全唐诗》卷四三三,白居易《朱陈村》),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常见的家族式村落。
唐代婚姻形式与礼俗基本与前代相同。受士族崇尚婚姻的影响,唐代社会上层极重择婚时的门当户对。旧的士族以门第自高,互相结为婚姻,门第低的人家,往往要付出很高的“陪门财”。唐朝人的贞节观念比较淡漠,妇女离异后再嫁也不受舆论指责,公主再嫁者23人,其中三嫁者4人,民间拘束就更少了。
隋唐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在南方为稻米,北方为粟麦。北部畜牧地区则以羊肉、牛肉、马肉为主食。这一时期,人们通常栽培和食用的蔬菜已达数十种。菠菜等外国蔬菜也陆续传入中国并进入当时的食谱。中国原有的枣、栗、桃、樱桃、李、梅、杏、梨、橘和岭南的荔枝、香蕉等果品,均被大量生产和消费。核桃、石榴、葡萄等从汉代以来传入的果品被进一步推广。五代时又有西瓜从西北地区传入中原。酒类仍是最重要的饮品,唐代在谷物酿制的曲酒之外,又增加了葡萄酒。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灭高昌,将葡萄良种和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引入内地,葡萄酒很快传播开来。隋唐以前,饮茶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自中唐开始,饮茶风气逐渐在北方普及,并流传到塞外游牧民族地区。研究茶的学问也应运而生。湖北天门人陆羽(约733—804年)研究茶的起源、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以及饮茶方法,撰写成《茶经》一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
隋唐时期的服饰有官服和民服、男衣和女装之分。官服等级森严,皇帝之服有大裘冕等14种,太子之服有衮冕等6种,皇后之服3种,皇太子妃之服3种。百官之服一品为衮冕,二品为冕,三品为毳冕,四品为绣冕,五品为玄冕,六品以下至九品为爵弁。服色皇帝用赤、黄,三品以上用紫,四品用绯,五品用浅绯,六品用深绿,七品用浅绿,八品用深青,九品用浅青。平民百姓多为白衣。唐代女装无论贵贱大都由衫、裙、帔三大件组成。上面衫子的下摆系在裙腰中,裙子多半肥大,裙长掩地。肩上披帛,称为“帔服”,飘垂在腰间。由于受胡风影响,贵妇人还时兴袒露装,衫裙宽松富丽,袒胸露乳。
唐代室内家具最有特色的变化是椅子。椅子自汉代从西域传入,初称“绳床”,坐位和靠背上有绳子编成的垫子,四脚很低。演化到唐代,取消了绳垫,四脚变高,成了常用坐具,它使人们生活习惯由过去的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唐代家用瓷器日益丰富,唐三彩瓷器中有很多适宜于民间的家用器皿。金银器使用也开始增多,尤其是唐后期,中上层人家使用金银器皿较为普遍。
隋唐五代时期,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除祖先崇拜、佛道崇拜之外,还信仰多种自然神灵,宗教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表现出若干新的时代特征。每个家庭都将供养、祭祀祖先置于宗教信仰活动的中心地位。佛事活动有写经、刻经、造像、建庙、修石窟、斋僧,各种法会也时常举行。这些活动,有的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进行,有的以集体的方式举行。主张修身养性、采饵服丹、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道教,在中上层社会人士中比较流行。摩尼教和景教信仰者主要是西域胡商和一些少数民族,汉族人信仰的不多。民间巫觋风俗非常流行,其中占卜、禳灾之风尤盛。
Ⅵ 霍金说:“我们用观测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生我们”。“宇宙经历所有可能的历史”。求这两句话的哲学解析
没看过《大设计》,看过《时间简史》,本人学哲学,只尝试提供一种解释,这是背景,呵。
“我们用自己的观测来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生我们。” 这句话里,历史的概念是时间性的概念,时间的概念有三个维度:过去,现在,未来。在这三个维度当中,过去与未来的维度的确立,都依赖于当下,这是时间概念的特性。如当下是2011年,那么2010是过去,而2012是未来。而如果当下是2012,那么2011是过去,而2013是未来。历史是当下的人对过去的事情的回溯与整理,这样历史是由当下的人确立的,用创造这样的词也可以。
宇宙大爆炸是在距离现在100多亿光年(注意是空间距离,非是时间单位)的远地发生的事,物质运动的空间距离展开为时间,于是变成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00多亿光年前。例如说,我们现在接收到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射线,是100多亿光年前产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其产生于距离我们100多亿光年的远地,经过了100多亿光年的传输,到现在为我们所接收,于是我们接收的是100多亿光年前的射线。当下,我们是用我们的观测到的过去的信息试图重建宇宙的历史,于是就有了“我们用自己的测量创造历史”这种说法。但霍金的第二句话,本人不太苟同。当下是对过去发生的物质运动的继承,如果没有过去的历史,就没有当下的物质运动状态,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历史,就没有我们”,可能霍金为了强调第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而说了“而非历史创生我们”。霍金的话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就容易认识了。
再说第二句,“宇宙经历所有可能的历史。”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我们当下的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这句话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霍金的话。先要理解,什么叫作可能世界,在哲学和逻辑中,可能世界的概念被用来表达模态断言。认同可能世界概念的人认为“实际”世界只是很多可能世界中的一个。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也可能是,我们现在的宇宙是经历了众多的可能性后剩下的唯一)。
由于量子运动的不确定原理,这样就使得宇宙大爆炸后,我们去形成宇宙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样就可能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之外,还存在的其它的宇宙,据我现在模糊的记忆,好象科学家一度相信,在我们的空间层次之外,还存在着其它的宇宙。在理论上,肯定还存在着其它的宇宙,但是其它的宇宙在哪呢?有的人相信其它的宇宙肯定在,只是我们无法认识,有的人相信,其它的宇宙曾经在过,但是由于什么原因(不稳定性?),这些其它的宇宙都不在了(崩塌了)。现在可能科学家更倾向于相信,我们现在的宇宙,是经历了其它的一切可能性后,剩下的唯一的必然性。所以霍金说:宇宙经历所有可能的历史。接着霍金的话说下半句应是“剩下必然的当下”。剩下的当下之所以存在下来,用莱布尼茨的话来说,是因为它是最好的。所以莱布尼茨认为,当下的世界的存在必然有其充足的理由,所以他提出了一逻辑的规律“充足理由律”。
先说这些吧,关于你提出的双缝干涉实验,你看一下薛定谔的猫的相关解释,可能有助于你理解,但这个问题是没有最终的答案的,哲学也提供不了,因为上升到最后,可能还是要用GOD才能最终解释。于是我们在很多时候,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不能不最后油然的敬仰这背后安排着所有这一切的“大手”,当然不一定非得用GOD这名称啦!
Ⅶ 以皇帝的创造发明为例,说一说古代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热心问友2009-10-08黄帝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版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权箭,染五色衣服。他让妻子嫘祖教民养蚕。他命官仓颉观鸟兽之迹而造字,令大挠作干支甲子,以为纪年的准绳,让令伦制作乐器等。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份,不能全部信以为真。但是其中又含有真实的史实(历史),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的进步。检举
Ⅷ 为什么说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非英雄
人类历史的创造是以破坏生态自然为代价的,自私的行为不可能称为英雄
Ⅸ 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参与者(非创造者)分别举例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创造者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关于历史创造者的理论曾有许多论述,但由于
对这些有关论述人们理解不一,观点也各有不同。一种意
见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这是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
国家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的主
体。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主此说者强调“创造
者”是指历史的推动者,必须把创造历史活动同参与历史
活动区别开。社会实践的一切领域都是人参与的,但并不
意味着人人都创造了历史。只有站在历史潮流前面,推动
历史发展的人民群众(包括其领袖,还包括在历史活动中
起过积极作用的各阶级的成员)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阻碍
历史潮流前进的反动力量,则没有资格充当历史创造者。
一种意见认为,对历史创造者应从广狭两个含义来理解。
广义历史创造者是指那些在历史活动中起作用的力量,
因而任何参加历史活动的人都是历史创造者;狭义历史
创造者是指那种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因而
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一种意见认为人类历史
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提法
在马恩著作中并无根据,是由原苏联哲学家普·尤金
1939年首次提出,后被1959年根据苏共二十大决定重写
的《苏联共产党历史》正式肯定,然后再传入我国的。其实
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持此说者认为物质财
富的生产是创造历史的前提,也是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
然而它不能代替在此基础上相继发生的一切领域的历
史。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固然是一切科学文化艺术的源
泉,但它也不能代替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一切历史都是
具体的,英雄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创造一切历史;
人民群众也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创造一切历史。
所有的人都在既定条件的制约下参与了历史的创造。还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体系关于人类历史创造者的完整
认识应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类历史是由在一
定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人们自己创造的,是
方向不同的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冲突融合而成的历史合力
的结果。第二个层次是,在承认人们自己创造历史的前提
下,指出各种力量所起作用不同。历史创造者的主体是人
民群众,剥削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则从不同角度参与了历
史的创造。第三个层次是,在人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历
史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同时充分肯定英雄人物的重
大作用。人民领袖、英雄人物的作用可以包括在人民群众
创造历史这一范畴之内,或者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实
际即指人民群众在自己领袖领导之下创造历史。一种意
见认为凡是给人类社会系统信息量增殖做出贡献者,都
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即是给出新的综合的信息(包括
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选择。人类历史是人类社会系统信
息总量的增殖。谁为这种信息量的增殖做出了贡献,谁就
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一种意见认为人类历史是社会合
力共同创造的。社会的进步正在于借助、利用各种分力,
形成巨大的社会合力,共同创造人类历史。从创造历史力
量的体现者来说,是由各种社会力量和阶层力量交互作
用而共同创造的。
Ⅹ 创造为例,说一说古代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古代传说其实也有一定的史实,因为古人面对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时,总会用神话来解释这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