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兵器的发明

兵器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1 14:44:55

Ⅰ 武器是谁发明

人类最早的工具和武器是同一类物品!

作为最早期的人类,主要以渔猎为主。棍棒、石块就是最早的武器,也是最早的工具!

Ⅱ 兵器的发展

《百年兵器•百年战争》集合了百年来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历次重要战争以及百年来(战争中)所出现和使用的主要兵器,全部由珍贵历史纪录片组合而成,绝大多数 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出现。编者以科学扎实的研究功底以及详尽生动的阐述,尝试着从科技、历史、现实及发展的角度,对战争、兵器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全景式的展 现。
机枪大炮飞机战舰导弹卫星核武器 百年兵器全面再现兵器威力与神秘
陆战海战空战电子战网络战信息战 百年战争淋漓演绎战争血腥与残酷

百年兵器大全(32片)
第一集:枪械 兵器家族中最大的一个家族,威力"射穿百孔,声动九天"!
第二集:火炮 现代战争中最主要的武器。火药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促进了火炮的发展。
第三集:地雷 地雷是战场上防不胜防的"隐形杀手",是"坦克的天敌",地雷是一种造价低廉、杀伤力强和战术效果显着的常规武器,
第四集:坦克 "钢铁怪物"的产生,成为陆战之王,并扬名于世。坦克攻击力高,防御力低,移动力低,发射速度快。
第五集:外军坦克 "陆占新主角"向您一一介绐,英、德、意、韩、日、等国家的现代坦克型号。
第六集:中国坦克 1959年,中国拥有了自己生产制造的坦克,使得中国的坦克史由传奇变为神奇……从"功勋坦克"与"人民英雄坦克"等"坦克元老",到国产59式、62式、63式以及国产80式主战坦克,逐一展示中国强劲的新型装甲系列。
第七集:外军装甲车 仅次于坦克的战车,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自古: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第八集:中国装甲车 本片将从第一辆国产军车的诞生开始,逐一推介火箭装弹车、火箭布雷扫雷车、重型舟桥车、防化侦察洗消车等用于作战的特种车辆以及其它用途的军车系列;详细 公开展示81式装甲指挥车、01型履带式装甲补给车、轮式装甲车、坦克架桥车、装甲输送抢修车以及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装甲战车,剖析它们各自的战术技术性 能与特点,全貌显现中国装甲战车的威武形象
第九集:水面舰艇 快舰、护卫舰 驱逐舰 巡洋舰 战列舰 两栖战舰艇以及航空母舰。向您展示'水上兵器家族"。
第十集:潜艇 潜艇是人类仿生学在海战兵器研制中的杰出创作,而"遨游大海"则是对潜艇巡航的最恰当的比喻。自它问世之日起,便成为令海战对手惊心动魄的"隐形杀手",成为大中型水面舰只的天然克星。
第十一集:航空母舰 海上霸王航空母舰有"大海上的飞鸟"之称,航母战斗群,其海威力无穷。
第十二集:二战时期的日美舰船 通过"中途岛屿战役"和"莱特湾战役",展示日、双方海的舰船和战法。
第十三集:美国舰船 向您介绐美国的护卫舰 驱逐舰 巡洋舰 战列舰 两栖战舰艇以及航空母舰等。
第十四集:俄美等国舰船 向您介绐俄美的护卫舰 驱逐舰 巡洋舰 战列舰 两栖战舰艇以及航空母舰等。
第十五集:中国舰船 中国海军从昨天的白马庙到现在走向世界,从当年的小木船到当今的威武舰队,开辟了一条举世震惊的新航线。从先锋号、长江号及海上"四大金钢"、"济南舰"等战斗序列到人民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及其姊妹舰"青岛舰",显示了现代中国海军强大的海上打击威力。
第十六集:高技术海战武器 有"海上影子"之称。导弹,雷达,隐形技术,电子技术等新技术也应用于现代海上军事设备.
第十七集:军用飞机 飞机在军事领域里是打开制空权的钥匙。向您介绐飞机的起源和各种军事飞机的特点和威力.
第十八集::美国军用飞机 向您介绍飞机强国美国的F11战斗机为主的系列军用飞机。全面展示美国航空及武器供应系统中最先进的技术,遍览三个主要空军司令部,熟悉各种飞机的性能,观看梦幻般的飞行表演,让你全面了解当今的美国空军
第十九集:俄罗斯军用飞机 从前苏联军用(喷式)飞机到现代全新一代攻击型军用飞机同时与西方飞机的对比,介绍了各个时期的战争机特点和空军实力.
第二十集:各国军用飞机 二战时期著名的空战--不列颠之战,揭开了战争历史的新篇章,军用飞机成为空战的致胜武器。 目前世界的军用飞机,五花八门,它们是争夺制空权的主要角色。本片解说各国飞机的命名和代号,是您全面了解军用飞机的知识宝库。
第二十一集:各国武装直升飞机 军用武装直升飞机以西欧国家具有领先地位,美英法意国的"眼镜蛇、小羚羊、小黑豹"等一一向您介绍。
第二十二集:中国航空兵器 回顾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沿革,解述中国各种飞机的试验定型,让您充分了解我国航空兵器的必要知识。向您介绍中国空军的飞天之梦,和人民空军的光辉历程。
第二十三集:中国军用飞机 是航空兵的主要装配之一。系统向您介绐:歼机机、轰炸机、歼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战斗机、直升机等,揭开中国新型战机的神秘面纱,真正体现中国空军的强大威力。
第二十四集:空中争夺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近四分之三世纪的空中争夺战,是一部鲜活的军用飞机发展史。从二战时期的低空低速的慢镜头 "空中芭蕾"、到现代高科技空战及科学幻想小说般的未来空战。向您一一介绍各国空军力量,从"海盗船"、"B-1B"" B-52"" 鹞""隐身飞机"等,各国之间的技术竞争,也表明了战斗机将继续发展,末来空战将是科学幻想小说。
第二十五集:数字化空战武器 制空者胜,现代的空战将从原来的有形至无形,电子干扰,数字化等高科技武器装配将是现代空中战斗机的主流。
第二十六集:导弹 尾喷火焰的怪物,具强超强的爆炸性,就是导弹,它成为兵器家庭中的新成员。(本片介绍了导弹的首次亮相,导弹发展沿革,各种制导方式及导弹的分类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并全面展示了各类导弹的性能特点及执行任务的神威,是您了解导弹的必看选。)
第二十七集:各国导弹 导弹是现代战争中以最小的代换取最大的胜利的武器,向你展示各国高科技制导原理及相关导弹。
第二十八集:中国导弹 本片将带你走进中国的空空导弹研制基地,看清中国近距离格斗利锐--"霹雳"九型空空导弹;详细介绍中国第一代导弹"东风一号",地对空导弹"红旗二号 ";展示中国的地对舰、舰对舰导弹,中国的战略、战术导弹的发展全貌;走近梁守盘、黄先祥、唐西生、黄秉华等等一大批火箭专家和火箭官兵,整体认识打破超 级大国核垄断、核讹诈的中国"天盾"!
第二十九集:雷达和军用卫星 雷达是战场上获得各种信息的"千里眼",军用卫星有现代战争中的"侦察兵"之美称。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第三十集:激光和粒子束武器 激光武器是兵嚣家族中最令人畏惧的死光;粒子束武器是热核武器的克星。(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第三十一集:电子战和夜视武器 电子战是现代战争中"致命的捉迷藏"游戏,如果你能发现它,你就能消灭它!夜视武器是征服黑暗的红外光源,是不为内眼所见的神奇之光。(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第三十二集:核武器 核武器是兵嚣家族中超极神秘的武嚣,堪称世界超极"炸弹",它足以使整个地球振颤,"小男孩""胖子"在日本上空的爆炸,核武器得到了严酷的报偿,令世人瞠目结舌。

百年战争(34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西洋海战 地中海角逐 马恩河战役 凡尔赛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大海战 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双方面1400余艘舰船被击沉,伤亡人数3000余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闪击战 英法对德宣战 大西洋海战爆发 邱吉尔幸免遇难 苏芬战争 德军入侵丹麦挪威 德国入侵荷兰 敦刻尔克大撤退
德国法西斯战略进攻 德国闪击苏联(巴巴罗萨计划 ) 苏西南方面军血战 英美苏反法西斯联盟 希特勒重大指挥失误 德军功占基辅 莫斯科对空防御战 真假总统 英意锡尔特湾海战 德国实施"戴希曼方案"
日本法西斯战略进攻 日本实施南进计划 日本偷袭珍珠港 日本进功菲律宾 日军攻陷马丹半岛 日本占领同新加坡 珊瑚岛航母大战瓜岛战役
反法西斯战场(上) 美首次轰炸日本东京 中途岛海战 英美"火炬行动" 商船巧夺顿河大桥 丹麦人民反纳粹 阿拉曼战役 真假蒙哥马利 山本五十六毙命
反法西斯战场(下) "狼群战术"失败 朱可夫实施火力反功准备 坦克大会战 盟军功战突尼斯海峡 英美对德轰炸 营救墨索里尼 日本惨败瓜岛
盟军的战略反功(上) 苏军发起基辅战役 德黑兰会议 刺杀希特勒 "桑树A"和"桑树B" 诺曼底登陆 苏军发起白俄罗斯战役 戴高乐率军解放巴黎 日本"神风敢死队" 美对日本实施"饥饿战术" 中国远征军
盟军的战略反功(下) 东普鲁士战役 雅尔塔会议 莱茵河大空降 希特勒发布"尼禄命令" 美用燃烧弹轰炸东京冲绳岛战役"苏军进功柏林" 墨索里尼被处决 希特勒自杀
法兰西战役 1940年5月,德国纳粹希特勒向法国发动起一系列势不可挡的战争攻略,改写了战争史上空战的新篇章,此战役是纳粹德国成为“可怕的战争机器”的第一步,从此,锋火绵绵,硝烟四起!
不列颠战役 1940年6月至10月,纳粹德国为了打开入侵英国的通道,同英国争夺制空权,在英国和英吉利海峡上空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高科技水平空战。此战役纳粹德国栽在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手上。
苏德战争 本世纪规模最大的闪击战 德军谋划17周内完成对苏联的占领

Ⅲ 汉代的兵器是什么做的,哪国发明的

钢铁。 在战国时代钢铁就渐渐取代青铜武器, 鉴于楼上几位答案不全,我补充下,世界上专最早使用铁器的事中属国,而最早发明铁的是在 “西商” 。 只是那时也没几把铁做的武器全世界也没几把。 所以很多人以为是战国发明的。
补充一句,汉朝以前的工业,中国绝对处于世界顶尖(你可以理解为现在的M国)。基本你能想到的在那时基本就是中国发明的。

Ⅳ 中国发明的武器有哪些

北斗卫星导航(全球只有三个)
歼20,歼31隐形战斗机(全球只有三个国家有)回

答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Ⅳ 武器是谁发明的他受到什么启发发明

首先你说的是什么武器,冷武器的出现可就早了,原始社会就有了,启发当然是为了生存了,用木棍或者石头可以打猎,慢慢的武器越来越先进。

Ⅵ 古代的武器是怎么发明的!

太多了,摘自 http://club.campus.sohu.com/r-144731910-82100-0-11-0.html 的部分内容

还有一些资料

http://www.gudai.org/html/gudaibingqi/

http://www.pinghesy.com/data/2006/0815/article_1217.htm

http://hi..com/aiwozhh/blog/item/91931d73728ca71d8701b0bd.html

中国到目前为止是世界上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最多的国家,在大约180万年前就出现了最早的原始先民。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和兵器并不分家,但由于生存竞争,氏族或部落之间常会发生流血的暴力冲突,于是具有杀伤力的生产工具,也被用于人类的战争。到后来,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富,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愈发激烈。以生产为目的的工具已经不能胜任越来越残酷的战争,人们开始研究制造专业格斗武器和防御卫体武装,从此,兵器逐渐与生产工具分离开来,出现了正式兵器。这一变化大约发生于原始社会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产生了众多的文化遗址。最典型的有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遗址。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旧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兵器有石刮刀,石锤,尖嘴石凿;石箭镞。古代文献《易经*系辞》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1)。弧,就是木制之弓;矢,就是箭的古称。虽然在考古发掘中,难以见到石器时代的弓和箭杆(弓和箭杆都是采用竹、木、藤之类的易腐物质,一般不能保存至今天),但出土的石器时代的箭镞却十分丰富,有石、骨、蚌壳、陶质等不同材料且大都经过磨制,形状多样。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于全国。最著名的文化遗址有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公元前5550~前4900年);其中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后),独具特色。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磨制石器的技能,能琢磨成锋利并且棱角分明的石质工具;同时也提高了用石质工具加工木器、骨器的技术,为制造兵器准备了工艺方面的条件。当时由生产工具转化成的兵器主要有:石刀,石箭镞,石矛,石斧,石锛,石戚,石钺;石锤,石戈,等等。箭镞的大量出土,表明弓箭的普遍应用和狩猎活动的普遍存在。弓箭的用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射向禽兽的箭镞,开始转向人类自己,成为人类自相残杀的武器。在山西、云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者都曾发现了被箭射中的人类骨骸;而在江苏邳县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一具成年男子的股骨被一枚骨镞深射进去达2.7厘米,至今那枚折断的骨制箭镞残段仍然嵌留在距今约5600年前的遗骨上。至于骨兵,蚌兵,角兵,一般在石兵出土地点都可以发现,但因为容易腐烂,所以完整的很少。主要种类有骨镞,骨锛,骨刀,骨斧,骨刺兵,贝镞,贝刮刀,蚌刀,角兵。原始玉兵是中国特有的兵器,深具特色,晶莹剔透,精美绝伦,是中国兵器中的瑰宝,作用为礼仪器或陪葬品,存世不多。主要品种:玉钺,玉刀。
夏商时期,服装、礼仪、语言、生产方式相近的族群逐渐认同,有了诸夏的概念。原来生存于诸夏中间而又外于诸夏的族群,即成为四夷。西周末至春秋,诸夏曾受到四夷严重的威胁。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2)”。诸夏不可能指望周王来保护,周王本身,正是由于挡不住犬戎而迁都的。这种现实刺激了华夏的民族情绪之高涨,夷夏之辩兴起,“尊王攘夷(3)”在神州大地上第一次被提出,春秋五霸出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存亡继绝,北伐山戎,以开燕路(4)”。齐国登高一呼,实际上代替周王承担天下共主的实际责任,使诸夏从各自为战、各个击破的可怕前景里解救了出来。这些成就的背后策划人便是管仲。有了霸主挺身而出,一度危亡的民族形势得以扭转。因此虽然管仲的道德并不完美,孔子仍要赞赏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5)”。有了管仲,华夏民族从第一次危机中挺了过来,并且不断壮大。生存在中土的四夷经过五霸及七雄的讨伐,逐渐消灭或融入华夏,中土农耕基本经济区趋于形成。大一统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古书上有“杼作甲”、“杼作矛(6)”说法,谓杼注意兵器的制造。,《国语·鲁语》也有“杼能禹者也,夏后氏报焉(7)”的说法,认为杼能继承禹所开创的事业,因此用隆重的“报”祭来祭祀杼,以怀念他的功绩。还有学者推测“二里头文化”中包括夏朝文化,由此推断当中出土的兵器为夏朝兵器。但缺乏有力的证据。夏朝存在着制作精良的兵器是毫无疑问的,关键是目前的研究资料还不能为确定夏朝兵器的存在拿出有力证据,实为一大憾事。但流传下来的夏代玉兵确是晶莹剔透,极为精美。《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在戎(8)”。在商代,青铜是用来制作祭祀用的礼容器及事关生死的兵器的。兵器攸关生死,所以其对新兴质材的运用,绝对要比祭祀礼容器要更敏感。在中国,最早尝试用红铜和铜锡合金者,就是兵器和工具,这是华夏文明进入青铜时代的重要标志。此外,它决定中央共主之兴替,以及列国存亡。中国幅员辽阔,青铜兵器的出土资料类别琐碎而庞杂,在名形,分类与分期上。研究成果粗精不一,各区域特性的探索也繁简不同,欲建立较客观的青铜兵器发展史殊非易事。就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二里头三期,中国已进入使用青铜兵器阶段。到商朝末年中国的青铜兵器至少已经出现了600年了。现在发现最早的铁兵器是西周时期的玉柄铁剑。到东汉末年青铜兵器已经完全被钢铁兵器所取代。因此,中国青铜兵器最少发展了约1500年。此期间,随着功能的复杂化以及杀伤力的增强,因时因地各具特色。它们反映了铸造技术的改进,作战方法的变迁,主力兵种的取代等等。青铜兵器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二里头三期商晚期、西周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到战国三个阶段。青铜兵器的器名,功能与分类一向并不统一。我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敌我双方的距离远近不同而对兵器有不同的设计与要求,区分为长兵:
长兵必须安装木柄才能完成其功能。戈是最主要器类。戈头,分为援、内、翻三部分。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邀兔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朗: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龋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宇圃,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瑚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圃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柄: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柄短,车战用的柄长。片尊:早期的片尊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蹲,并不能杀伤敌人。戈也可能用于刺击,但它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这种形制就是《周礼-考工记》中说称的“勾兵”。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宽度 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图}。中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青铜戈。·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据考古学家测定,其年代距今约五00年。曲内戈: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其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阑,装上柄以后,容易脱落,商以后被淘汰。直内戈: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它开始在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商以后,为了防止脱落,增添了阑,后来又增设了胡,不容易掉头。商以后。直内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区出土的2!件直内铜戈中,11件有胡。
戟的命名,来源于安徽舒城九里墩出土的“蔡口戟”。《说文》:“戟,刺兵也(9)。”古人经常将戈,矛或斧系缚在一起使用{也有铸为一体的},使其兼有钩、啄、刺、割四种功能,杀伤力强于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联装在木柄上。这种新型的兵器就叫做戟。但曾乙侯墓出土的多戈戟,有戈无矛,但自名为“戟”,这应该是戟的另一种形式。戟的木柄很长,约在330公分左右{注}。据《考工记》记载,西周时期的规格是:戳广寸半,内长4寸半。胡长6寸,援长7寸半,刺长6寸,重1斤4两,柄长1丈6寸(10)。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体铜戳。普遍使用于商、周以至汉、晋各代。南北朝后逐渐被枪代替,变为仪仗兵器,唐代以后被淘汰。整体铸戟是一种将“矛、戈合铸为一体的兵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以矛为主体,旁边生一横刃,柄装于矛体的骸部"这种戟杀伤力强,但钩啄时容易掉头。另一种则以戈体为主,突出前边的锋刺;有的戳把锋端铸成反卷的钩状。这两种戟的制造工艺都很复杂,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青铜质地易脆,折,使用起来总容易掉头,是商周时期制造的较原始的戟,后来很快地被战争实践所淘汰。分铸联装戟:戈矛分铸联装的戟。出现于春秋时期,它的戈,矛部分分别铸造再联装在同一木柄上。这种戟直刺有力,横钩也不容易脱落,因而杀伤力大大增强。其柄有木制的,也有竹制的。积竹柄戟:以竹、木、漆等复合材料为柄的戟。其构造是柄中心有一根较租约有棱木棒,茬木棒外用16片青皮竹蔑与木棒平行地包在木棒外边,然后用丝线缠紧,再涂上黑漆或红漆,使其光亮平滑。这种竹木兼用的柄,刚柔相济。比单纯的木柄坚韧而有弹性。1971年湖南长沙。溯城桥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青铜戟中有一部分这种积竹柄戟。钩戟:亦作勾戟、钩棘。古代兵器。《史记·秦始皇本纪》:“非淡于勾戳长镶也”。裴驱集解引如淳曰:“长刃矛也”。亦曰:“钩 似矛。刃下有铁,横方上钩曲也(11)。”“谢灵运《撰征赋》:“钩棘末耀,陨前禽于金塘。(12)”三戈戟是一种矛、戈分铸联装戟。战国时期出现。由三戈一矛安装在同一柄上,也有二戈一矛戟。它与春秋时期单戈戟的区别除了由单戈变为双戈、三戈外,戈身更加细雨尖锐,而且只有最上端的戈有内,其它戈无内。溯北随县曾候乙墓中曾出土。卜字戟:钢铁制成的戟。铁戟的戟刺尖锐细长,侧旁小枝由原来宽肥而有中脊变成象前锋一样窄长尖利。"内"已消失,用来缚柄的胡加长,整个戮近似于“卜“字形,故又称”卜字戟“。这种铁戟刃锋尖利,杀伤力强,是步骑兵的主要兵器。繁戟是中国古代仪仗用戟。根据汉代仪注将领重臣可以持戟侍立皇帝身边。皇帝命亲信大臣到外地巡视,或统兵征伐。常常赐以繁戟,“以代斧钺”。允许他专征、专伐,代表皇帝处决有罪官吏。为了表示隆重。在这艾皇帝新赐的戟上,罩以赤黑绸布制的戟衣,这种有衣的戟就叫做繁截。后来,繁戟成为高级官员表示崇高身份的仪仗物。根据隋制、唐制“三品以上,门皆列戟(13)”。唐以后,文武官员郡以门前列戟为荣。门戟是仪仗之物。用木头制成,设在门外的戟架上。天子宫殿门、国学、文宣王庙。武成王庙及各州公府门口都设门戟,以示隆重。仪仗闲的戟,造型华丽,多带戟刀,戏曲舞台上武将手持的“方天画戟”,就是按照这种戟的样子设计制造。
在中国。矛又名 销、镀,后进化为枪。矛由矛劈、骸、柄、韦尊四部分组成。矛劈,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 ,路呈圆锥形。用来安插矛柄。柄为竹制或木制,长为2丈或2丈4尺。为了防止矛头脱落,两旁常有两个环纽或留出两个小孔,以便用绳索将矛头绑牢在矛柄上,或用钉子钉牢。柄端有 [釜] ,用来插地。最初用尖形约石块或骨角做矛头,绑在竹木杆上,商周时期,矛头改用青铜制造,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以后,改为铁制。由于枪的出现和兴起,矛的作用减弱,晋以后矛逐渐演变为枪。酋矛:中国周代铜矛。史料记载,酋矛柄长2丈 (周制),是步卒使用的武器。中国已出土的春秋、战国步卒用于柄一般在165一220厘米之间,最长者达297厘米。夷矛:中国周代铜矛。夷矛柄长2丈4尺(周制),是兵车上使用的武器,是"五兵"中最长的一种兵器。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楚矛,柄长7米以上,折合周尺恰为“丈八长矛”。正是《周礼-考工记》中所称的“刺兵(14)”。
钺主要盛行于商后期及西周早期。自命名者极少。“钺”只是对这种直内弧刃的边刃器的习惯性称呼。而钺,斧,戚三器形制类似,所以古时这三种名称经常混用。从文献中看,钺的使用者及功能都非常特殊。钺与征伐之权息息相关,具有征伐权力的军事首长,可以被赐而持有钺,文献中更记载:钺的持有者最高是王。
大刀的典型形制是刀身长条形,上部厚而有脊,是为刀背,有的刀背上还有齿状扉;下部为刃,刀刃分为凸凹两种;刀尖前冲且微向上翘;刀柄如同扁茎剑一样,由刀背部向后延伸出一段柄舌,便于安装木或玉制刀柄;刀身上有时还铸有目雷、饕餮等商文化的代表纹饰。
殳是先秦时代的车战兵器,功能是用于撞击,是打击型兵器,不但用来防身自卫,还是装备军队的重要实战兵器。一般认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东周时期使用普遍,有的史书上称作“杵”或“杖”等。后来又称作“棍”“棒”。商周时代,车战盛行。早期的殳,是一根八棱形的坚实粗木棒,长度一般为一丈二尺左右。据史籍记载,商代末期战争中已大量使用殳。《尚书.武成》中有“血流漂杵(15)”等语,杵,就是商代士兵所使用的殳。史籍中有关殳之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16)”周朝把殳列入“车之五兵”,是实战兵器。帝王或诸侯出巡时,前导勇士也执殳开道,即所谓“旅贲以先驱(17)”。战国兵书《司马法》说“执羽从(18) ”,说明殳还同 旆并用,又是军事指挥的一种标帜。殳的形制与尺寸,据《考工记》载,“殳长寻有四尺”(19)。东汉人郑玄注曰:“八尺曰寻”(20)。因此,从古代文献上看,殳的长度“寻有四尺”(21),即为一丈二尺了(约3米)。殳柄为竹木混合制成(考古学术语称之为“积竹木 ”),呈八棱柱形或圆柱形,在柄端安有青铜殳头,称为“首”。在柄尾安装有起保护作用、使柄尾经久耐用不开裂的细长铜帽,称做铜 (这种铜 还广泛应用在东周时期的戈、戟、铍、矛等长柄兵器的末端,作用相同)。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华夏大地烽烟四起。随着车战的流行,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的殳,战斗力也大大提高。这一历史时期,是殳作为典型兵器的辉煌年代。《六韬.军用篇》有“方首铁(22) ”的记载,“方首铁 ”就是方形铁头的殳。《吕氏春秋.贵卒篇》也有关于中山国的力士穿着铁甲、手持铁杖作战的记载(23)。春秋晚期,楚、蔡等国出现了兼有砸击和刺杀功能的有刃铜殳,这种殳在3米多长的八棱形积竹柄顶端,装有一个青铜殳头,殳头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状、锋利异常,可以刺杀; 部厚重,带有尖刺或饰以浮雕纹饰,可以砸击。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还套装有第二个带刺的铜箍,是一种很有威力的车战兵器。从出土实物来看,殳的金属首多为青铜制,可分有尖锋的实战用“锐殳”和无尖锋的仪仗殳。曾侯乙墓共出土7件锐殳、14件晋殳。锐殳(器上铭文自称为“殳”)为前端似矛带刃、后端有刺球的青铜殳;晋殳(墓中出土的竹简上称之为“晋”)则无刃仅有铜套。两种兵器的杆均为积竹木 ,即以八棱形木杆为芯,每个棱面贴宽约1厘米左右的竹片,外面密缠丝线、革带或藤皮,再在表面髹上红漆或黑漆。杆通长3.29到3.4米,粗2.8至3厘米。其中3件锐殳刃部较长,顶端有尖锋,呈三棱矛状,并在锋后装有带尖刺的铜箍,一侧的刃上皆铸制鸟篆书一行:“曾侯越之用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惟一一次出土自铭为“殳”的兵器,真正彻底解开了殳的形制之谜。湖南省长沙市战国楚墓出土的殳首,像一个平顶的圆套筒。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殳首在圆套筒顶端呈三角锥状,长约10.5厘米,径2.3~3厘米,深8.9厘米,用以装长木柄。此种殳应为秦始皇卫队的仪仗兵器。以上两种殳都属于仪仗兵器类的晋殳。对于殳之名称的由来和殳实战作用,汉代刘熙的《释名》解释说:“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桎于车上使殊离也。(24)”这就是说,殳主要用于车战,在两军车马交错冲撞时使其分开,故有棱而无刃。今天考古学上东周墓葬的发掘证据表明,汉代刘熙的记载,是将礼仪用的“晋殳”误作先秦车战实用殳了,曾侯乙墓出土的实战用殳,不但有棱,而且有锋利无比的刃。从《释名》对殳的定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汉代,车战实用的锐殳已然不传。所以,殳的定义应为:殳,车战兵器,分为实战用“锐殳”和仪仗用“晋殳”两类。锐殳刃部较长,多为青铜制,一般呈三棱矛状、锋利异常,可以刺杀; 部厚重,带有尖刺或饰以浮雕纹饰,可以砸击。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还套装有第二个带刺的铜箍,晋殳(墓中出土的竹简上称之为“晋”)则无刃仅有铜套。两种兵器的杆均为积竹木 ,即以八棱形木杆为芯,每个棱面贴薄竹片,外面密缠丝线、革带或藤皮,再在表面髹上红漆或黑漆。杆通长3.29到3.4米,粗2.8至3厘米。
铍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过去很多出土的铍兵曾被误作短剑。我国最早的古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著)这样解释铍的概念——“铍者,剑刀镡也(25)”。 铍的外形极似短剑,铍之锋和短剑相同,平脊两刃,铍身断面为六边形,形制极像短剑,长约30~35厘米,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在长柄上。后装长约3~3.5米的积竹柄或木柄,是一种极其锐利的刺杀兵器。从文献资料看,铍可能起源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战国秦汉。铍最早被称为“夷矛”,春秋战国时期名称又演变为镁、铍、钛等,东周时代的宋、吴、秦、赵、燕等国长铍盛行,应用很广。这种兵器古书记载颇多,但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无完整实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铜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铜铍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銎)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铍的长柄末端装有铜镡,铍身还配有保护刃部的鞘。西汉时铁兵器逐渐取代青铜兵器,铍亦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铍之(即长柄)有积竹、木柄两类。而铍也有扁茎铜铍和铜铍两种,铜铍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赵、楚等国。扁茎铜铍主要流行于秦国。
短兵:
短兵不需要安装木柄就可以使用。剑,《说文》:“剑,人所带兵也。(26)” 《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27)”说明剑的功能是防身的。先秦时期,中国的兵器一般都用青铜铸造,实战用的都是铜兵器,特别是剑。数量庞大的出土实物证实,用青铜铸剑的历史一直延续到西汉前期,虽然铁器在西周晚期就已经问世了,但是从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绝大部分仍然是青铜剑,可以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青铜剑一统天下。根据全国各地出土的实物,归纳分析其长度、外形特点、装饰图案、花纹特征,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个系统。
中原系统
历史上把黄河中下游地区称为中原,包括河南、山东和山西、陕西等地区,汉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上述这些地区内出土的大量青铜剑,有着不同于殷商时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流行的特征,学术界把这类剑定义为中原古剑。中原古剑始于西周,原始形状为为直身、扁茎、尖锋,茎与身之间无剑格,剑柄需要另外安装。春秋战国时期,这类剑开始发生变化,剑的结构日趋完美,逐渐形成圆首圆茎、茎上有时有箍(箍是为了便于在柄上缠裹丝绳,握持更舒适有利),茎与身之间有剑格、剑身直而中间起脊、剑身的断面为扁三角形、剑锋圆尖的标准是扬。这类剑的另一种式样则保持了西周时扁茎无格的特征,剑身前部有的还略微收细,剑脊有时出现二条或三条,剑身断面为扁平型或菱形,与这类剑一起往往还同时出土很多雕琢精美的玉制品,经研究和复原,全都是剑身和剑鞘上的装饰,这类用玉制部件作装饰的剑称为玉具剑,在汉代十分盛行。玉具剑大部分仍是青铜剑,少数是铁剑或铜柄铁剑。
北方系统:北方系统的青铜剑分布地区很广泛,在今南起河北,北至吉林, 东至朝鲜半岛,西至内蒙古和山西北部等地区都有属于这一类型的出土实物。这一系统的剑内部变化比较多,按照外型特征的差异比较区分,基本可以分成三大类型,每一大型之内又可分为几种或几个支型。
曲柄剑
剑身平直,中脊起棱,曲柄,柄上多数饰几何纹,柄首作羊、马等兽首型,兽首下部一般都有环,柄与剑身之间有时一侧,有时两侧都有凸出的小尖齿,以此作为剑格。这一型剑的实物很少,根据同时出土的其他青铜器的纹饰、器型推测,其年代可以早到商代晚期,这种剑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剑,从以马、羊等动物头作装饰的特点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是西北草原游牧民族的物品。
柳叶剑
以其剑身形如柳叶而得名,剑刃平直,中脊起棱,剑身断面呈扁长菱形,与曲柄剑相同,剑身、首、茎都是一次铸成。按剑首、茎的特征,柳叶剑又可分为两种支型。第一种剑剑身和茎之尖有两个尖角外撇的小齿,小齿连两测剑刃处都有缺口,剑茎扁平,有的中间有沟槽,茎首作鸟兽头、蘑菇、梳齿、三蛇纠结等形,茎上饰锯齿、圆点方格、动物、兽面、夔龙等花纹。茎上花纹以前两种为最多,后两种只出现在极少的剑上。第二种剑剑身和茎之间有较明显的向两侧凸出的剑格,格呈长方、椭圆、半月、鸟兽首等形,茎首作椭圆、双环、兽面等形。
曲刃剑
这类剑剑身较宽,剑刃弧曲,茎与身之间没有剑格,根据外形也可分为两种:一种近似柳叶剑,茎与身连为一体,一次铸成;另一种无剑茎,剑脊前长出一段用于安装木柄,木柄的柄首(即茎首)很宽大,与柄成T字型,柄首顶部挖有凹槽,凹槽内嵌有用石料、赤铁矿、磁铁矿、青铜等材料磨制铸造的,或用泥捏烧制的剑柄段加重器,又称“枕状物”或“枕状器”。这两种的剑身都有些像拉长的葫芦,有的在剑身中部向两侧突起尖角,有的全部是曲线。
北方系统
北方系统的青铜剑,无论年代早晚,器型尺寸都比较短小,剑身加剑茎一般在35厘米左右,短的只有25厘米,最长的也没有超过40厘米,在长度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系统的剑。
巴蜀系统:今天的四川盆地,春秋战国时存在着巴、蜀两个奴隶制王国,流行于这一区域内的青铜剑即称为巴蜀剑。巴蜀剑都是扁茎无格,茎上一般有一至二个穿孔,便于安装木柄时钉钉之用。柄以两块木片夹在剑茎外,用小钉钉合后,外面缠以细绳并髹漆加固。剑身分为两种,一种较宽,中脊成圆柱形隆起,脊侧有的有较宽的血槽,剑身上大都铸有虎皮、半圆形、三瓣花等花纹和手心、花蒂、人头、虎、鸟等符号。另一种较窄、厚,表面无花纹、符号,也没有剑脊和血槽,这种剑有的是双剑,出土时两把插在同一个剑鞘内。巴蜀剑的剑柄都很长,有的剑出土时残存的剑柄就有16.5厘米,据考证最长的可达剑身长的二分之一,根据《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这种长柄剑不仅可以手握刺击,必要时还可以投掷杀敌。
西南夷系统
“西南夷”其名,取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战国至西汉中期,在今云南滇池地区和洱海地区是西南少数民族夜郎、且兰、滇、隽、昆明、邛都等民族的聚居地,汉帝国的统治者将其统称为西南夷。西南夷剑根据外差异最显著的特征可分为三大类。
没有剑格的剑、一字型剑格的剑和剑身与剑茎之间有三叉型脊棱的剑。这三个支型的剑,剑茎与剑身都是一体铸成的,茎大部分为圆柱形,少数是扁茎,剑茎的造型千变万化,有的直接用动物和人的形象组成,在剑茎和和身上一般都雕刻有虎、豹、猴、蛇、蛙、花草、人兽相搏等典型的滇池地区青铜文化图案花纹。西南夷剑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铜柄铁剑,尺寸一般比铜剑长,剑首与中原古剑接近,在铜剑茎与铁剑身之间还有一段铜剑身,这段铜剑身有的做成尖齿状剑格,有的在两侧铸有乳钉和小圈,表面铸有花纹,其作用很可能是为了加固铁剑身与铜剑柄的衔接,所以长度有时超过了剑茎。
吴、越、楚铜剑
吴,越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制剑诸侯国,史籍记载两国曾大量生产过“扁之诸剑”和“步光之剑(28)”,这两种剑都因精良绝伦而闻名于世。越灭吴后,又为楚所灭,但是其铸剑的技术代代相传,影响十分广大。七十年代在浙江长兴、雉城、李家巷、吴山一带出土的吴越楚铜剑,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二千余年,但依然光泽如新锋利无比,完全如史籍中所说的“锋锐锷利,以刺刺入,以击则断”。吴、越、楚铜剑按其外型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种剑在剑身、剑茎和剑格上都铸有花纹,剑格成方形或双耳形,有的接近于中原剑格,剑身有两种,一种从上至下直线收细,一种中部较宽,上部略窄。剑身中间有的起脊,有的脊变成了方棱,这一型剑与西南夷剑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二种剑外型与中原剑完全相同,但剑格装饰比较华丽,剑脊的两侧有血槽,或者是双脊;第三种剑具有西南夷剑的一字型剑格,这类剑外表朴素无任何装饰。
刀为边刃器,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於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的使用源远流长。《说文》:“刀,兵

Ⅶ 近百年来的兵器上有哪些重大发明

世界百年兵器史的十大发明 2007-06-19 08:25:26 大中小 标签:军事 兵器 发明 武器 装备 核武器 激光 导弹 航母 20世纪,是充满战火硝烟的世纪。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 战争的需求,科技的带动,使武器装备不断出现巨大的飞跃,新发明、新品种竞相问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种种新兵器的出现往往对军队编成、战争样式、战略战术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以,回眸百年兵器发明,尽管这些回眸是挂一漏万地概略扫瞄,但也不能不令人惊叹百年兵器的剧变,惊叹科学技术的无比神奇,惊叹人类的无穷智慧和巨大创造力。如果人类都把心思、智慧、创造力和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和平发展该是多么好啊!可惜这只是一种良好愿望。现实严峻地表明,战争的阴云仍远未散去,军事科研和武器装备仍在加速发展。因此,居安思危,强化国防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国防科研,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是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使命。 1、战鹰展翅飞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驾驶着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离地升空,标志着人类从此开始了航空新时代。 1911年意大利与土耳其的战争中,飞机第一次被用于空中侦察。从此人类开始进入空中战场。 1915年发明的机枪枪弹能从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叶中射击的装置,宣告了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问世。此后,伴随战场需求和航空技术的进步,军用飞机发展迅猛。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预警机、加油机、电子干扰飞机、无人机……品种繁多。飞机造型、结构、动力、火力、机上设备,日新月异,变化惊人。 军用飞机的发明与发展,导致了一个新的军种———空军的诞生与发展。依靠空军夺取制空权,进而开辟走向胜利之路,成为许多国家应用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空战、空袭作战、空降作战、防空袭作战、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样式应运而生。海湾战争42天,38天是空袭与反空袭作战,而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 78天全部是空袭与反空袭作战。 2、铁马显虎威 坦克是20世纪初叶最重大的兵器发明之一。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英国问世。最早的坦克尽管装甲很薄,行驶速度不快,但一投入战场,立即显示非凡威力。索姆河战役,英军将18辆坦克投入战场。这个钢铁怪物将步兵难以逾越的铁丝网、堑壕、机枪组成的阵地碾于履带之下,迅速摘取了“陆战之王”的桂冠。骄人的战果,推动坦克制造技术迅猛发展。 1917年,第一支坦克部队在英国诞生。英国人富勒总结一次大战中坦克作战经验,提出了“坦克制胜”和机械化战争的理论。二战中德国人运用以坦克为主要突击力量的闪电战,横扫欧洲。在苏联的库尔斯克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大会战,苏德双方动用坦克和自行火炮达1.3万多辆。 战后,主战坦克群雄并起,争奇斗艳。尤其是高技术进入坦克,更使这个陆地猛虎,如虎添翼。目前主战坦克已经发展了3代。1991年海湾战争交战双方共投入坦克8500辆。实战又一次证明,尽管坦克已经80高龄,但在地面战场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机动性更高、火力更强、防护能力更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仍在一些国家研制之中。 3、海上巨无霸 航母是20世纪初叶,继飞机发明之后问世的“浮动海上机场”。这个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兵器,“分娩”过程是比较艰难的。首先是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于1910年11月和1915年1月,先后驾机在军舰上成功进行了起飞和降落的试验,为航母诞生铺垫了第一块基石。接着1918年和1922年英国和美国经过反复探索试验,相继改装出了全通甲板的“百眼巨人”和“兰利”号,标志着第一代航母诞生。经过两次大战和战后现代化的发展,采用了蒸气弹射器、斜直两段式甲板、助降装置和核动力装置等4大关键技术,航母的突击威力和远洋机动力大大提高。如今航母成为某些军事大国海上兵力的核心、综合国力的象征和军事威慑力量的缩影。 航母作为海上攻防兼备的强大军事力量,在于它组成了以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通常情况下一个单航母战斗群配有2~4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4艘驱逐舰、2~4艘攻击型核潜艇和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 航母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弱点:目标太大;造价昂贵;携带大量燃料和弹药,一旦遭敌方攻击,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导致严重后果。 4、“神剑”可“穿杨” 1942年底导弹亲哥俩———V-1(巡航导弹)、V-2(弹道导弹)在德国降生,从此,拉开了世界制导武器大发展的序幕。导弹以其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的特点,迅速赢得军事家们的青睐,并成为各国发展军事装备的重点。战后50多年来,导弹已发展成为枝繁叶茂大家族。各国研制的在役、退役导弹超过 600种。制导方式越来越多,射程越来越远,命中精度越来越高,其精确程度有人比喻为可以“百步穿杨”。 目前,导弹武器已发展到第四代。导弹的种类大体分为防空导弹、空地(舰)导弹、空空导弹、地地导弹、反舰(潜)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等。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战术导弹、战略导弹。 导弹的发明与发展,引起部队编成的重大变革。许多国家专门建立了战略导弹部队。导弹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特征。80年代以来多次局部战争,尤其是 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北约轰炸科索沃的战争中以导弹为核心的精确制导武器使用量都不断跃升。 5、神奇蘑菇云 1938年末,德国物理学家证实了以高速中子撞击铀原子可以引起原子核分裂,同时可以放出巨大能量。根据这个发现,美、英、德等国开始研究原子弹。19 41年12月美国总统批准了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7月6日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8月6日,美国第一次把原子弹用于实战。日本广岛和长崎被夷为平地,45万多人伤亡。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多种杀伤破坏效应引起世界震惊。 如今核武器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为原子弹,第二代为氢弹,第三代为以中子弹为代表的可转换的特种弹。根据目标,突出某种核打击效应,出现了“冲击波弹”、“感生辐射弹”、“电磁脉冲弹”、“钻地核弹”等。而且核武器正走向小型化。核武器可以说是威慑力最大的高技术兵器。它的出现使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核武器时代。核威慑一直是某些核大国的基本国策。由于破坏力太大,核武器使用受到普遍反对。即使在核技术和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的某些核大国,也不敢为所欲为。于是二战后世界形成了长达几十年的“恐怖的和平”。 6、太空添群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运载火箭冲破地球引力的束缚,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此后,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卫星遨游太空,载人飞船驶进“天宫”,人类登上月球“漫步”,航天站太空“安家”,航天飞机往返天地之间。 航天技术迅速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军用卫星和天战兵器大发展。一是研制和使用光学成像侦察、雷达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导弹预警等卫星对军事目标进行侦察监视;二是研制和使用军用通信、测地、气象、导航定位系统等对地面海洋军事行动进行实时有效的支援和保障;三是研制和发展动能、激光、微波、粒子束等武器反导、反卫星等武器,发展天基攻防系统。 伴随军事航天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又一个新的军种———天军处在襁褓之中。有的国家已经建立航天司令部,组建了军事机关和航天部队。 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使战场从陆地、海洋、空中延伸升到太空,人们不仅要争夺制海权、制空权,而且要争夺制天权。 7、低空起“旋风”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飞行器的一大发明,比飞机晚了30多年。1936年德国人成功制造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直升机。二战中直升机被投入战场担负运输、救护和通信联络。二战后期的德国、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美国、阿尔及利亚战争中的法国开始在直升机上试装机枪、火箭。1965年美国研制出的绰号“眼镜蛇”武装直升机投入越南战场,先后飞行130多万架次,仅被地面炮火击落22架,充分显示出集攻击力、防护力、机动性于一身的武装直升机具有极大优越性。此后,许多国家竞相研制武装直升机。全世界现装备使用的军用直升机约有4万架。 武装直升机已发展到第三代。现代武装直升机正向着高速度、高机动性、高过载能力、高安全可靠性、高杀伤力和隐形化方向发展。 随着军用直升机的发明与发展,许多国家出现了在陆军编成内的直升机部队 ———陆军航空兵。陆战领域也从地面延伸到距地面100米的低空,陆军的机动速度大大提高,坦克这个“陆战之王”遇上了“天敌”。 8、兵器隐形术 面对雷达等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兵器隐形技术的研究,在美国50年代就开始起步。最早是对各种侦察机采用隐形技术,降低其对雷达波的反射。接受越南战争中飞机被大批击落的教训,70年代美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隐形技术研究。80 年代执行的“黑色”计划是一个高度机密的、全面综合的飞行器隐形计划。它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巡航导弹等一揽子进攻性武器,为对抗雷达、红外、光、声等各种探测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和分阶段地采用各种综合隐形技术。 隐形飞机由于拥有隐形性能,使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F-1 17A型隐形飞机在1989年12月20日,美军在入侵巴拿马作战中首次亮相,长途奔袭几千公里,躲过了高灵敏雷达的监视,一举炸毁巴拿马两个兵营。各国军界为之震惊。 隐形技术被迅速推广应用于舰船、潜艇、导弹、坦克、武装直升机等兵器之中,成为现代兵器装备系统全面对付声、光、电、磁等各种探测设备的综合手段,成为衡量武器装备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区分其电子对抗能力强弱的一个主要指标。 9、电子施魔法 电子战,或者叫电磁战,是利用电磁频谱进行的斗争和对抗。它随着电子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首先是无线电的发明并应用于军事,出现窃听与反窃听、破译与反破译的装备与对抗;伴随雷达的发明与发展,出现了雷达探测与反探测的对抗;光电技术在装备上的应用,出现光电对抗;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C3I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对抗。对抗基本形式是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 目前电子战武器已发展为两大类。一类为电子战软杀伤武器,包括各种信息侦察设备、干扰设备、欺骗设备以及计算机病毒等;一类为电子战硬摧毁武器,包括各种反辐射导弹、反辐射无人机、电磁脉冲弹等武器。 由于现代战争的情报、侦察、通信、指挥、控制和使用的飞机、舰艇、火炮、导弹等都离不开先进的电子设备,电子战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就可以乘机大施魔法,使对方通信中断、雷达迷盲、指挥失灵、火炮导弹等武器失控,使对方“中枢神经”遭到破坏,变为聋子、瞎子,同时掩护己方部队突破和攻击,实施干扰,保卫重要目标,使己方电子设备充分发挥效能。军事家们认为电子战是一个战略要素,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宣称现代战争夺取制电磁权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夺取制空权还重要。 10、致命的激光 人类很早就幻想用光作为武器。但这一幻想在20世纪70年代才变为现实。1960年,激光器问世,一种比太阳还亮千亿倍的威力巨大的光———激光诞生,将激光聚焦到钢刀片上,几毫秒就可将刀打穿。此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军用激光的开发和研究。 激光作为武器就是利用光束输送巨大的能量,与目标的材料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杀伤破坏效应,如烧蚀效应、微波效应、辐射效应等。目前比较成熟的激光武器主要有:激光干扰武器,用于迷惑和干扰敌方。比如用激光照射敌方导弹、炸弹引信或敌方光电侦察、通信、指挥、控制装置,使其过早引爆或使其功能失调。激光致盲武器,使敌方人员眼睛受损,使敌方光学系统、光电传感器遭到破坏。激光防空武器,使用高能激光武器,用于摧毁敌导弹、卫星、飞机等大型目标。 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还包括激光雷达、激光通信、激光制导等。激光制导,是继雷达、红外、电视制导之后当前精度最高的制导技术。它抗干扰能力强,能主动进攻,能极大提高武器命中精度。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有激光制导的各种炸弹、空地导弹、反坦克导弹、炮弹等。

记得采纳啊

Ⅷ 各种武器是谁发明的

1 不好说 可能最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
2 英国海军
3 最早是某位荷兰工程师发明的
4 美国 莱特兄弟
5 我记得好像是德国人
6 可以追述到古代中国
7 德国人最早发明了V2导弹 美国人造出了核弹 核导弹应该是美国人发明的
8 最早的火箭出现在古代中国(万户飞天 听说过没?)
9 最早的坦克英国的 马克坦克
10 航空母舰最早出现在英国(将一艘巡洋舰改装后可以起降飞机,但是飞机回来只能在海面降落 然后回收)
11 汽车是德国的卡尔本次发明的
以上这些武器的最早发明人有些也许永远没有人能知道

Ⅸ 刀作为兵器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石器时代的石刀跟不装木柄的石斧,是难以区别的。到了斧头加上木柄之后,那些不装木柄而一边开刃的石质劈砍器,才能被称为石刀。这种东西在原始社会一般是作为工具使用的,当然也可以成为凶器。当铜器时代到来以后,人们开始尝试用铜制造刀,但是天然铜和人工冶炼的纯铜都比较软,不适合作为武器,所以直到青铜,也就是含锡铜发明以后,铜制刀才得到实际运用。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一王朝成为青铜时代的先驱。不久,青铜刀和青铜剑都问世了,从此刀剑开始了它们的竞争史。

阅读全文

与兵器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