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存款货币创造转账结算

存款货币创造转账结算

发布时间:2021-08-11 14:18:24

1.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是怎样的

银行为工商业者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存户可依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或通过其他方式将存款转到收款人账户上,这些方式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称为存款货币或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货币发行人信用为担保的货币,而存款货币是以发行该存款的储蓄机构的信用状况作为担保的信用货币。

(1)存款货币创造转账结算扩展阅读: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从商业银行总体而言,活期存款余额应视同货币,通常被视为“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主要体现在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活期存款,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内,可用于转账结算。存款货币来源于现金货币的存入和银行贷款派生机制。

2.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前提条件是:

一是实来行完全的信用货自币流通;

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

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货币结算方式。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又称存款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指为防止信用过度创造,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不得动用,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对银行信贷能力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2、非现金结算制度:个人可以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主要制约因素。



(2)存款货币创造转账结算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同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超额准备金越多,可贷资金就越少,商业银行存款派生的能力就越小;超额准备金越少,可用于贷放的资金就越多,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就越大。

可见,超额准备金和存款派生能力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对货币供给量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将力求比持有较少的超额储备;但超额准备过少又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因此,商业银行确定超额准备金率时需要进行综合权衡。

3. 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考试大题)

是在法定存来款准备金率小于1的情自况下发生的,银行在收到人们的存款后,按照法定存款金率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其余的可以全部以贷款的形式发放,投资者将贷款如果存入另一家银行,另一家银行同样会交出一部分法定准备金,贷出其余部分,这样一来,流通的货币量就是实际货币量的数倍

4. 什么事存款货币的创造

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又称存款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指为防止信用过度创造,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不得动用,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对银行信贷能力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2、非现金结算制度:
个人可以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往来通过转账结算,无须有现金。这样,银行可以通过记帐的方式发放贷款,从而进行信用扩张。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简单理解就是银行把存款(一般是定期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发放贷款,提高了流通货币的利用效率,如果流转速度越快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越大,所需的流通货币量就越少,银行通过信用杠杆创造了比实际流通中更多的货币量,这就是存款货币的创造。

5. 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存款货币创造是指同一枚货币能够变成数倍于自己的存款。主要是通过存款的存入、取出、再存入、再取出的存贷活动过程,使同一枚货币变成数倍的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同一枚货币是怎样创造为数倍的存款货币?这就是“如果货币原来的所有者A向B买,B向C买,C向D买,,D向E买,E向F买,”也就是,货币只是由于现实的买卖作媒介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都会停留较长时间,这就是没有信用介入时货币作为单纯流通手段的情形,但是,如果,B把A付给他的货币存到他的银行家那里,这个银行家为C的汇票贴现而把它贷给C,C向D买,D把他存到他的银行家那里,这个银行家再把它贷给E,E向F买,那么,货币作为单纯流通手段(购买手段)的速度本身,就取决于多次信用活动:B存款到他的银行家那里,这个银行家为C贴现,D存款到他的银行家那里,这个银行家为E贴现;就是说能决定四次信用活动。如果没有这些信用活动,同一货币就不会在一定时间内依次完成五次购买。
以上是同一张银行券怎样会在不向银行家那里形成存款。同样,它也会在一个银行家那里形成不同的存款。这个银行家用A存入的银行券,贴现B的汇票;B付给C,C再把同一张银行券存到发放它的那个银行家手里。
存款贷币的创造也不是无限的,前面提到它受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的制约。但经过多次存贷后,银行的存款货币总量可以得到成倍增长。

6. 存款货币创造的基本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又称存款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指为防止信用过度创造,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回商业银行的存答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不得动用,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对银行信贷能力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2、非现金结算制度:
个人可以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往来通过转账结算,无须有现金。这样,银行可以通过记帐的方式发放贷款,从而进行信用扩张。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简单理解就是银行把存款(一般是定期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发放贷款,提高了流通货币的利用效率,如果流转速度越快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越大,所需的流通货币量就越少,银行通过信用杠杆创造了比实际流通中更多的货币量,这就是存款货币的创造。

7. 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是什么

银行贷款产生存款,货币的创造就发生且仅发生在这一行为中。在银行贷款的瞬间,存回款货币就已经答被创造了,这就是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的转移相应带来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的等量转移,银行根据自身持有基础货币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贷款行为,这是银行创造货币之后的行为,是银行运行问题。

8.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过程和原理

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过程:

甲银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A客户发放贷款,形成客户在甲银行的贷款,A客户用所得贷款进行转帐支付,形成乙银行B客户的存款增加,乙银行继续前面过程。银行体系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原理:

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后,只按规定留一部分作现金准备应付提存,其余部分可用于放款和投资。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取得银行贷款或投资款项的客户并不(或不全)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帐户。

这样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笔新的存款。接受这笔新存款的商业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准备金外,其余部分又可用于放款和投资,从而又派生出存款。

(8)存款货币创造转账结算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条件:

1、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

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

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货币制造表现受法定准备金的影响,而实际是受客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2、部分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9. 求名词解释:“存款货币的创造”。

存款货币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先利用其自身吸收存款以及获取各项资金来源的有利条件,再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办理结算等业务活动,从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达到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10. 什么是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现金结算是转账结算的对称。指在商品交易、劳务供应等经济往来中直接使用现金进行应收应付款结算的行为,是货币结算的形式之一。在我国主要适用于单位与个人之 间的款项收付在现金结算起点金额以下的零星小额收付。

转账结算亦称“非现金结算”、“划拨结算”,是指各单位发生的款项往来,不用现金结算,而是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人账户划转到收款人账户的货币收付行为,主要用于单位和单位之间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资金调拨所发生的款项收付。

转账结算是货币结算的一种形式。可分为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两类。其特点是: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以存款账户为条件,用银行信用收支代替现金流动。

(10)存款货币创造转账结算扩展阅读:

和转帐结算相比,现金结算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和便利。

在现金结算方式下,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面钱货两清,无须通过中介,因而对买卖双方来说是最为直接和便利的。同样在劳务供应、信贷存放和资金调拨方面,现金结算也是最为直接和便利的,因而广泛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2、不安全性。

由于现金使用极为广泛和便利,因而便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最主要目标,很容易被偷盗、**、挪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极大多数的经济犯罪活动都和现金有关。此外,现金还容易因火灾、虫蛀、鼠咬等发生损失。

3、不易宏观控制和管理。

由于现金结算大部分不通过银行进行,因而使国家很难对其进行控制。过多的现金结算会使流通中的现钞过多,从而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增大对物价的压力。

4、费用较高。

使用现金结算各单位虽然可以减少银行的手续费用,但其清点、运送、保管的费用很大。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过多的现金结算会增大整个国家印制、保管、运送现金和回收废旧现钞等工作的费用和损失,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国家实行现金管理,限制现金结算的范围。

阅读全文

与存款货币创造转账结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