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既然有巨人族存在的证据那就一定有巨大的人类不过可能在远古时代的巨人应该就灭绝了
其实随着时代的这样的这个发展有一些东西包括民族因为他不适应一些气候方面就慢慢就陨落了可能是巨人族也是如
『贰』 巨人族传说是怎么回事
古老而动人的希腊神话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它其中就有关于泰坦巨人族的传说。泰坦是侍奉司时神克罗诺斯的巨人神,后来克罗诺斯背叛了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因此,泰坦的巨人们便被投入地狱或藏匿到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带。
其实,有关巨人的传说不仅在古希腊,在印加文化中或其他国家的流传故事中都有所记载。例如在公元前400年希罗多德所著的《波斯战史》里,就说曾发现过2.5米身高的完整人体骨骼。前几年,巴西的科学家奥兰多·维托里奥在其本国北部罗赖马山附近的圭亚那高原的原始森林之中探险时,发现了6个平均身高2米的巨人。他试图接近他们,可那些巨人朝他投掷石块,防止他靠近。
在爪哇、非洲东南部、中国南部、蒙古及印度等地先后发现过直立猿人和大型猿人的遗骨。人类学家的见解是,这些是类人猿的一种,但不是人类的祖先。
前苏联人类学家雅基莫夫博士根据这些骨骼的大小,推算出它们的体重在500千克以上。大概由于头盖骨和大脑的生长跟不上躯体的发达程度,所以它们的进化停止了。
1966年印度生物学家在德里附近,发现了身高4米、肋骨长1米的酷似人类的骨骼,后来鉴定证实这是生活在100万年前的猿人骨骼。
19世纪末,在马来半岛探险的一位学者听说在半岛的腹地有巨人族,便前往调查。结果并未见到巨人族,但发现了他们使用过的棍棒,一根棍棒,由好几个人都拿不起来。
还有,不靠种族遗传而由普通的父母生育出来的巨人也很多,如公元1511年,一名巨大的男子被送到罗马皇帝马克西来安一世那里,此人一顿饭就吃了一头小牛和一只羊。
公元1576年,一个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男子也是身高3米。这些巨人的父母是否也是巨人呢?当初法国有一个贵族,出钱撮合几对巨人夫妇,但生下的孩子却是普通身材。
那么巨人族是否现在还生存呢?对于这一科学上的疑问,很多人类学家的答复还是肯定的,他们认为在地球的某一角落,巨人族继续生存还是可能的。
古希腊神话常提到“巨人”家族,如泰坦巨人和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等。古代巴比伦的胶泥板上也记载有祭主向巨人学习天文学知识的传说。还传说在非洲的古代基督教父奥格斯底斯和古希腊历史学家海洛特斯分别发现过“巨人”的牙和骨架。此外,巴西的胡伊拉斯著文写道:“在辛格鸟山附近的强格鲁地方发现7个‘巨人’家族的群体,他们平均身高2.5米,体力超群。”上述传说一直使人将信将疑。自从“巨猿”化石问世以后,人们产生一种想法,在众多“巨人”传说中或许包含着某些确凿的证据。
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于1935年在香港中药铺买了很多龙骨,从中首次发现了3枚“巨猿”牙化石的故事已成为古生物学界人人皆知的一段佳话。孔尼华深入观察、测量了一枚巨猿的右下第三齿,认为它明显是一种灵长类的牙,长22毫米、宽18毫米,这样大的尺寸,比现代体格最大的山地大猩猩(长、宽只有19和16毫米)的同类牙还要大。巨猿牙化石除尺寸“巨大”之外,其他的形状,如牙体的轮廓、牙尖和纹饰等与人类的非常相似。孔尼华认为它是近代较晚的一种灭绝了的大型类人猿,命名为步氏巨猿。此后,孔尼华非常热衷于对“龙骨”的寻求,到1943年他已收集到四枚巨猿牙,牙上都粘有黄褐色的土,推测这种土质的堆积物可能分布在华南珠江流域的石灰岩地带。20世纪50年代始,中国发现大量巨猿化石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推测的正确性。
20世纪50年代,以斐文中为核心的中国科学院的古生物学者开始进行发掘和研究巨猿的工作。他们也从调查中药铺入手,仅1956年这一年,就收集到巨猿牙47枚,其产地果然与孔尼华的推测吻合,在珠江流域。以后连续的调查工作辗转于广西省中酉部,主要在柳城县和大新县等地,所到之处都是重重林立的塔形石灰岩构造地形,调查的总面积约为日本本州岛的3倍。1956年在广西大新县的石灰岩洞穴首次发掘到3枚巨猿牙化石。同年,还在柳城县的石灰岩洞穴首次挖掘到3枚巨猿下颌骨。1956年又发现了两个巨猿下颌,这时累积牙齿已近千枚。不可思议的是巨猿的其他体骨和股骨化石均未发现。1968年在印度新德里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皮拉斯普,发现了一个巨猿下颌化石,其时代比中国的早,为距今630万年的中新世晚期。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南部又涌现出几处巨猿化石地点,1970年,在湖北靠近长江南边恩施州的建始县发现了巨猿化石;1973年,广西的巴马县也发现了巨猿化石;特别是在长期沿岸的三峡地区也发现了巨猿化石,进一步证实了巨猿的分布范围大于珠江流域,可扩大到长江流域。
以研究中国猿人而闻名的美国学者魏郭瑞,最初(1937年)曾认为巨猿牙代表一种体格魁梧的猩猩。1945年他深入研究了巨猿牙,认为它与人类的牙齿很相似。魏郭瑞把它重新命名为“巨人”,并认为它是爪哇猿人和中国猿人的直接祖先。他进而把“巨人”化石与在爪哇发现的魁人和爪哇猿人的牙作比较,发现巨猿牙比原来认为牙齿很粗壮的魁人的牙还要大,时代上也早于魁人;魁人的牙又比爪哇猿人的大,时代也早于爪哇猿人。于是他得出结论:人类牙齿演变的规律是由大变小,人类演化的进程是从巨猿开始,经过魁人、爪哇猿人,直到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这就是所谓人类进化理论上的“巨人说”。
1952年起孔尼华接受了魏郭瑞的观点,认为巨猿确是“巨人”,是第四纪时生活在华南的一种原始人类,但它是特化的旁支,而不是人类的直系。“巨人说”短暂地流行了一段时间,又很快被否定。孔尼华根据巨猿的伴生哺乳动物化石,得出巨猿生活的时代为距今200万~5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至中期。
分析巨猿的下颌和牙,有助于对它的食性、生活方式及躯体大小的了解。
巨猿的齿式与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灵长类的一样,全部齿数为32。从牙齿的形成和磨耗情况看,它与人类的很相似。它的前部齿(门齿和犬齿)和颊齿(前臼齿和臼齿)都以研磨方式进行咀嚼,特别是颊齿的釉质很厚、耐磨,适应于咀嚼稻科植物的叶子。
巨猿的下颌支(与上颚相关节的部分)非常高、宽、粗壮,并且垂直于下颌体,表明它附有咀嚼力很强的肌肉。它是以吃草为主的、摄取植物性食物的动物。由下颌的大小估测其体重为270千克,身高为2.7米。这样的庞然大物必然具有高效率的进食本领,对它而言,强大的咀嚼力是至关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有人将巨猿与和它伴生的大熊猫的咀嚼器进行对比,企图寻找它们“灭”与“存”的原因。大熊猫是由食肉类的某种熊演化来的,如今已成为素食者。由于食性大变,它的咀嚼器乃至头形也随之大变,变得与巨猿的很接近。它的牙排列拥挤,无间隙,而且颊齿也变得较宽大,失去食肉类齿系的特征,下颌也较高和宽。
由此推想,大熊猫的食性可能与巨猿的较相似,生活于同一环境,食类似的食物,它们互为对方的竞争者。更新世中期开始,中国南部气候逐渐干燥化,大熊猫可能慢慢向主要食竹叶的食性转变,迁移到稍湿润的竹子丛生的地方,直到今日,勉强生存下来。而巨猿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仍然需求大量草本食物,随着气候干燥化的加剧,可供它食用的植物日趋不足,最后导致其灭绝,成为生存竞争的失败者。
关于巨猿的系统位置,现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巨猿的牙与人类的很相似,它与人类处于同类系统地位;另一种见解认为,巨猿与人相似的特点只是外形上雷同,本质上还相差很远,所以它是一种类人猿。对巨猿来说,尚未发现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特征——两足直立行走的证据,所以将它纳入人类范畴的根据是不足的。它的分类位置在何处?又为何突然灭绝?……这些疑团尚未解开,有待科学家们进步的探索和发现。
『叁』 北欧神话中世界的创造者是谁
洛德
洛德是北欧神话中创造人类的神明之一。北欧神话中只有在最早的人类回亚斯克和答恩布拉受造时才看得到他的名字,从那以后就再也不见他出现在神话之中。“洛德”这个名字的原意是“诱惑者”。太古时代合称“包尔的儿子们”的奥丁、威利与菲,从虚空中降临到叫做中庭(Midgard)的大地上,而洛德则是最早聚集在依达威尔草原上的阿萨神族的一员。关于洛德的出生,北欧神话从未提及。
众神先用巨人族的始祖依米尔的血和骨肉创造了住在地底的黑色小矮人,然后用海边捡来的两根树枝创造了最早的人类。过程中先是奥丁对他们吹入了气息,使他们能呼吸,然后由海尼尔给了他们一颗心,让他们有了情绪,最后才由洛德赐给他们体温与轻巧的外形,让他们有所感觉,得以行动。
神话中奥丁与海尼尔经常与洛奇(恶神)同行出游。由于洛德有个“诱惑者”的别名,一般认为他和众神世界中的恶神其实是同一位神明。
『肆』 远古时期真的存在巨人族吗,人类接触过吗
许多古文明都有关于远古时期存在过巨人的传说,在瑞士的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个高大6.5米的巨人遗骸,这是上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南美洲厄瓜多尔一处山洞中发现的,由于保存十分完整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由于现代科学认为人类的身高是受到了地球引力的限制很难突破两米,不过在南美洲发现的一些远古建筑可能证实了史前巨人曾经存在过。
『伍』 北欧神话中,是谁创造。在北欧神话中,是谁创造了人类
与大多数神话中所示的不同,北欧神话的人类起源不是泥土,而是树木。奥丁三兄弟是创造者,兄弟们创造世界后沿着海边散步,在那里发现了两棵树并用来创造一对男女。但在其它版本,人类男女是奥丁与洛德、海尼尔等三位神在陆上找到并且赐予了礼物。
巨人是最早的生命,直到出现了诸神,尤弥尔是巨人始祖。同时它们是众神最大的敌人,可以理解为人格化的自然力量。在神话中,巨人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山地巨人、冰霜巨人以及火焰巨人。
神明分为两个部族,以奥丁(Odin)为首的阿萨神族、以尼奥尔德为首的华纳神族,双方曾有过战争,但最终和解。巨人也会混入神族并成为其中一员,例如诡计之神洛基。
世界初开之际,没有天也没有地,在浓雾中,只有一道金伦加 鸿沟,鸿沟之北为“雾之国”尼福尔海姆,其中有泉名赫瓦格密尔,是所有河水的源头,据说其中一条河的水带有剧毒“Eitr”。鸿沟之南是“火之国”穆斯贝尔海姆。Eitr随河流动到金伦加鸿沟后变成了冰,最终停止流动后从冰冒出的冷雾结成霜。在热汽与寒冰的交错中,诞生了尤弥尔,巨人之祖。不久,诞生了一头名为欧德姆布拉的母牛。
尤弥尔吃着欧德姆布拉分泌的奶水维生,而欧德姆布拉则舔食寒冰上的盐粒。在母牛的舔舐下,冰中则出现诸神之祖布利。布利生下包尔,包尔和女巨人贝斯特拉生下了三兄弟奥丁、威利、维。巨人族和诸神相当不合,双方挑起战火。后来尤弥尔被诸神所杀,巨人族战败,剩下的巨人逃往约顿海姆并继续对诸神抱持着恨意。
诸神拿尤弥尔的身体来布置出大地和天空。尤弥尔的头颅化为天空,脑髓为云,身体成了大地,血液成为海洋,骨骼变成山脉,毛发变成树木。当尤弥尔尸身腐烂长出蛆虫,这些蛆就变成了光明精灵和黑暗精灵。奥丁用布里米尔的血液和布林恩的四肢制造了侏儒,命令四个具有怪力的侏儒Nordri、Sudri、Austri、Westri支撑着天空的四角。尤弥尔的眉毛则被用来造成墙壁用来围住中间世界米德加尔特。然后奥丁又捕捉穆斯贝尔海姆的火花,将他们化为星星、月亮、太阳,并订定了四季的运行。
创造人类
诸神决定创造凡人,取来梣木枝造成男人,用榆树枝造了女人。男人取名“阿斯克”,女人叫做“恩布拉”。奥丁赐予生命和灵魂,威利赐予理性与动作(一说是海尼尔),维赐予感情、仪表和语言(一说是洛德)。他们就是第一代的人类始祖。
『陆』 《异性:契约》中巨人族被自己创造出的人类毁灭了,而人类也正在被自己创造出的新物种(生化人)毁灭着
是的,但巨人族并没有明确是否被毁灭了。
『柒』 巨人族真的存在吗
东方传说巨人族是——以夸父为首的种族
据说“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从世系上看,夸父族人原本是大神后土传下的子孙,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巨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条黄蛇。看样子很可怕,其实他们性情温顺善良,都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勤奋努力。
西方——巨人族有很多
北欧神话是个多神系统,大致上可分成四个体系:巨人(Giants)、诸神(Gods)、精灵(Elves)以及侏儒(Dwarves)。其中巨人创造了世界,生出了诸神,但同时也是众神最大的敌人,可以将之理解为人格化的自然力量。神分为两个部族,以主神奥丁(Odin)为首领的阿萨神族(Aesir)以及以大海之神尼约德(Njord)为首领的华纳神族(Vanir),其中主要神有十二个。精灵及侏儒属于半神,他们为神服务,属于日耳曼地区的特殊创造。
创世神话
世界初开之际,没有天也没有地,在浓雾中,只有一道金伦加 (Ginunaga) 鸿沟,鸿沟之北为「雾国」—尼福尔海姆,其中有泉名赫瓦格密尔(Hvergelmir),是所有河水的源头,据说其中一条河的水带有剧毒。鸿沟之南则是火焰国—穆斯贝尔海姆,有一个名为史尔特尔的巨人拿著燃烧的剑守护著。 在热气与寒冰的交错中,诞生了霜巨人之祖—尤弥尔(Ymir)和一头名为欧德姆布拉(Audhumbla)的巨大母牛。尤弥尔吃著欧德姆布拉分泌的奶水维生,而欧德姆布拉则舔食寒冰上的盐粒。之后,尤弥尔的身上变出了智慧巨人—密米尔(Mimir)和女巨人贝丝特拉(Bestla),这是霜巨人的家族。另外,在母牛的舔噬下,冰中则出现诸神之祖-布利(Buri)。
九个世界——
乔登海姆(Jothuheim)—巨人居住的地方。人类世界到「巨人国度」的路标是一个恐怖的「铁森林」(Jarnvid);也有传说海的那一边就是「巨人国度」。
至于现实——
一种说法是:考古发现证实了上古神话传说中存在过的巨人族。巨人的出现与消亡,是出于太空人生物试验的需要。
很多考古发现都证实了巨人的存在。
大型巨人族是在什么时候绝迹的呢?对此却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有迹象表明在一百万年以前,巨人族确实存在过。1966年,印度生物学家在离德里一百一十六公里的 地方,发现了酷似人类骨骼的骨头,其身长竟有四米,肋骨就长达一米。对这些骨头所做的 科学鉴定证实,这是一百万年前的大型猿人骨骼。看来似乎从一百万年前至距今数千年前的 这段时间里,巨人族是一直存在着的。
『捌』 巨人族传说是什么
古老而动人的希腊神话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它其中就有关于泰坦巨人族的传说。泰坦是侍奉司时神克罗诺斯的巨人神,后来克罗诺斯背叛了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因此,泰坦的巨人们便被投入地狱或藏匿到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带。
其实,有关巨人的传说不仅在古希腊,在印加文化中或其他国家的流传故事中都有所记载。例如在公元前400年希罗多德所著的《波斯战史》里,就说曾发现过2.5米身高的完整人体骨骼。前几年,巴西的科学家奥兰多·维托里奥在其本国北部罗赖马山附近的圭亚那高原的原始森林之中探险时,发现了6个平均身高2米的巨人。他试图接近他们,可那些巨人朝他投掷石块,防止他靠近。
在爪哇、非洲东南部、中国南部、蒙古及印度等地先后发现过直立猿人和大型猿人的遗骨。人类学家的见解是,这些是类人猿的一种,但不是人类的祖先。
前苏联人类学家雅基莫夫博士根据这些骨骼的大小,推算出它们的体重在500千克以上。大概由于头盖骨和大脑的生长跟不上躯体的发达程度,所以它们的进化停止了。
1966年印度生物学家在德里附近,发现了身高4米、肋骨长1米的酷似人类的骨骼,后来鉴定证实这是生活在100万年前的猿人骨骼。
19世纪末,在马来半岛探险的一位学者听说在半岛的腹地有巨人族,便前往调查。结果并未见到巨人族,但发现了他们使用过的棍棒,一根棍棒,由好几个人都拿不起来。
还有,不靠种族遗传而由普通的父母生育出来的巨人也很多,如公元1511年,一名巨大的男子被送到罗马皇帝马克西来安一世那里,此人一顿饭就吃了一头小牛和一只羊。
公元1576年,一个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男子也是身高3米。这些巨人的父母是否也是巨人呢?当初法国有一个贵族,出钱撮合几对巨人夫妇,但生下的孩子却是普通身材。
那么巨人族是否现在还生存呢?对于这一科学上的疑问,很多人类学家的答复还是肯定的,他们认为在地球的某一角落,巨人族继续生存还是可能的。
古希腊神话常提到“巨人”家族,如泰坦巨人和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等。古代巴比伦的胶泥板上也记载有祭主向巨人学习天文学知识的传说。还传说在非洲的古代基督教父奥格斯底斯和古希腊历史学家海洛特斯分别发现过“巨人”的牙和骨架。此外,巴西的胡伊拉斯著文写道:“在辛格鸟山附近的强格鲁地方发现7个‘巨人’家族的群体,他们平均身高2.5米,体力超群。”上述传说一直使人将信将疑。自从“巨猿”化石问世以后,人们产生一种想法,在众多“巨人”传说中或许包含着某些确凿的证据。
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于1935年在香港中药铺买了很多龙骨,从中首次发现了3枚“巨猿”牙化石的故事已成为古生物学界人人皆知的一段佳话。孔尼华深入观察、测量了一枚巨猿的右下第三齿,认为它明显是一种灵长类的牙,长22毫米、宽18毫米,这样大的尺寸,比现代体格最大的山地大猩猩(长、宽只有19和16毫米)的同类牙还要大。巨猿牙化石除尺寸“巨大”之外,其他的形状,如牙体的轮廓、牙尖和纹饰等与人类的非常相似。孔尼华认为它是近代较晚的一种灭绝了的大型类人猿,命名为步氏巨猿。此后,孔尼华非常热衷于对“龙骨”的寻求,到1943年他已收集到四枚巨猿牙,牙上都粘有黄褐色的土,推测这种土质的堆积物可能分布在华南珠江流域的石灰岩地带。20世纪50年代始,中国发现大量巨猿化石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推测的正确性。
20世纪50年代,以斐文中为核心的中国科学院的古生物学者开始进行发掘和研究巨猿的工作。他们也从调查中药铺入手,仅1956年这一年,就收集到巨猿牙47枚,其产地果然与孔尼华的推测吻合,在珠江流域。以后连续的调查工作辗转于广西省中酉部,主要在柳城县和大新县等地,所到之处都是重重林立的塔形石灰岩构造地形,调查的总面积约为日本本州岛的3倍。1956年在广西大新县的石灰岩洞穴首次发掘到3枚巨猿牙化石。同年,还在柳城县的石灰岩洞穴首次挖掘到3枚巨猿下颌骨。1956年又发现了两个巨猿下颌,这时累积牙齿已近千枚。不可思议的是巨猿的其他体骨和股骨化石均未发现。1968年在印度新德里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皮拉斯普,发现了一个巨猿下颌化石,其时代比中国的早,为距今630万年的中新世晚期。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南部又涌现出几处巨猿化石地点,1970年,在湖北靠近长江南边恩施州的建始县发现了巨猿化石;1973年,广西的巴马县也发现了巨猿化石;特别是在长期沿岸的三峡地区也发现了巨猿化石,进一步证实了巨猿的分布范围大于珠江流域,可扩大到长江流域。
以研究中国猿人而闻名的美国学者魏郭瑞,最初(1937年)曾认为巨猿牙代表一种体格魁梧的猩猩。1945年他深入研究了巨猿牙,认为它与人类的牙齿很相似。魏郭瑞把它重新命名为“巨人”,并认为它是爪哇猿人和中国猿人的直接祖先。他进而把“巨人”化石与在爪哇发现的魁人和爪哇猿人的牙作比较,发现巨猿牙比原来认为牙齿很粗壮的魁人的牙还要大,时代上也早于魁人;魁人的牙又比爪哇猿人的大,时代也早于爪哇猿人。于是他得出结论:人类牙齿演变的规律是由大变小,人类演化的进程是从巨猿开始,经过魁人、爪哇猿人,直到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这就是所谓人类进化理论上的“巨人说”。
1952年起孔尼华接受了魏郭瑞的观点,认为巨猿确是“巨人”,是第四纪时生活在华南的一种原始人类,但它是特化的旁支,而不是人类的直系。“巨人说”短暂地流行了一段时间,又很快被否定。孔尼华根据巨猿的伴生哺乳动物化石,得出巨猿生活的时代为距今200万年到5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至中期。
分析巨猿的下颌和牙,有助于对它的食性、生活方式及躯体大小的了解。
巨猿的齿式与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灵长类的一样,全部齿数为32。从牙齿的形成和磨耗情况看,它与人类的很相似。它的前部齿(门齿和犬齿)和颊齿(前臼齿和臼齿)都以研磨方式进行咀嚼,特别是颊齿的釉质很厚、耐磨,适应于咀嚼稻科植物的叶子。
巨猿的下颌支(与上颚相关节的部分)非常高、宽、粗壮,并且垂直于下颌体,表明它附有咀嚼力很强的肌肉。它是以吃草为主的、摄取植物性食物的动物。由下颌的大小估测其体重为270千克,身高为2.7米。这样的庞然大物必然具有高效率的进食本领,对它而言,强大的咀嚼力是至关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有人将巨猿与和它伴生的大熊猫的咀嚼器进行对比,企图寻找它们“灭”与“存”的原因。大熊猫是由食肉类的某种熊演化来的,如今已成为素食者。由于食性大变,它的咀嚼器乃至头形也随之大变,变得与巨猿的很接近。它的牙排列拥挤,无间隙,而且颊齿也变得较宽大,失去食肉类齿系的特征,下颌也较高和宽。
由此推想,大熊猫的食性可能与巨猿的较相似,生活于同一环境,食类似的食物,它们互为对方的竞争者。更新世中期开始,中国南部气候逐渐干燥化,大熊猫可能慢慢向主要食竹叶的食性转变,迁移到稍湿润的竹子丛生的地方,直到今日,勉强生存下来。而巨猿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仍然需求大量草本食物,随着气候干燥化的加剧,可供它食用的植物日趋不足,最后导致其灭绝,成为生存竞争的失败者。
关于巨猿的系统位置,现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巨猿的牙与人类的很相似,它与人类处于同类系统地位;另一种见解认为,巨猿与人相似的特点只是外形上雷同,本质上还相差很远,所以它是一种类人猿。对巨猿来说,尚未发现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特征——两足直立行走的证据,所以将它纳入人类范畴的根据是不足的。它的分类位置在何处?又为何突然灭绝?……这些疑团尚未解开,有待科学家们进步的探索和发现。
『玖』 普诺米修斯巨人族和铁血战士哪个更强
铁血战士再强,也没有创造出人类。而巨人族创造了人类,虽然自己被异形给灭了,但如果巨人族繁衍正常,他们都能创造人类了,还有什么武器造不出来的?他们应该可以造出完全超越铁血战士精良装备的武器。
『拾』 历史中古大陆上的巨人族是人类先祖吗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后裔
你说的是对的,古人类寿命九百岁左右。
国外早就淘汰进化论了。
人类在退化。
以前的地球没有雨,有大量的水在大气层里的。信上帝的科学家占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