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张大千被誉为当代第一大画家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张大千作品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精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4张)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50岁进于“瑰丽”,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⑵ 张大千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他有哪些重要的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著作
张大千是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山水画大家,国画大师,与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画派”)。
可以回答艺术上最大成就在山水画方面吗?...总之网络介绍,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重要的绘画作品《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晴麓横云》
⑶ 张大千的个人简介
张大千,生于1899年,去世于1983年,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原名张正权,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影响巨大,又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他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开创泼墨与泼彩,发展了中国画新的艺术风格。
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都在中国绘画历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他是中国画史上少见的最具全方位的画家。由于其技法独到,创立了名闻尔的大风堂画派,俗称“大千画派”。
(3)张大千山水画创造了新的技法称为扩展阅读
张大千的主要作品有:1971年《可以横绝峨嵋巅》(泼彩山水图);1973年《青城天下幽》泼彩山水图;1979年《阔浦遥山系列》泼彩山水图、《摩耶精舍外双溪》泼彩山水图、巨幅金笺《金碧泼彩红荷花图》;1981年《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泼彩山水图。
1982年《人家在仙堂》泼彩山水图、《春云晓霭》泼彩山水图、大风堂作泼彩山水图、《水殿幽香荷花图》、《水墨红荷图》等作品。
⑷ 张大千为了临摹敦煌壁画,成为艺术的“破坏者”,为何这么说呢
张大千,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和各国艺术大师切磋绘画,并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术绘画界称赞为"东方之笔",与画家齐白石称为"南张北齐。"
1983年4月2日,张大千在台湾因心脏病发离开人世,在他临终前,将所有的收藏品都捐给了海峡两岸的博物馆,就连她的住所房子都捐献出来。
爱国艺术大师黄泽金评价:"张大千先生,最伟大的艺术,不是他创作的泼墨山水画,而是他临摹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他让临摹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宏伟的辉煌的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
张大千之所以成为张大千,除了他画艺高超,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他用他的博爱完成了文化艺术的最佳传承方式。
⑸ 国画大师张大千有什么艺术成就
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生于1899年。他的家世很大,是内江的望族。原籍广东番禺,先世于康熙年间迁徙入蜀,定居内江,从事盐业。幼年时,张大千就在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临摹历代名画外,他还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刻苦钻研。
青年时期,张大千就能画出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乎可以乱真,有“南方石涛”之称。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这足以证明,张大千临摹古人绘画的功力十分惊人。
1940年前后,张大千用两年半的时间,对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并进行临摹。这不仅丰富了绘画技法,也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艺术品。这时,张大千的画风以临古、仿古为多。他从隋唐到清代,逐一研究古人的作品。
1949年,张大千定居海外。远离故土,乡恋之情久而愈深。他慨叹道:“看山还是故乡青。”他在海外创作讴歌祖国山河的作品难以数计;如1968年所作的《长江万里图》,自灌县至崇明,万里江山,收于一卷,节奏跌宕,激情满纸,为极难得的巨制。
另外,张大千还为保护国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很爱收藏古字画,无论中国人或外国人,给多少钱他都不卖。而1951年他却决定出售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南唐董源的《潇湘图》和元代方从义的《武夷山放棹图》三幅无价国宝,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他的一位朋友。原来,张大千怕自己寓居海外,国宝难保不会流失。于是他决定将画留在大陆。不久,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当时任国家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赶赴香港,从张大千那位朋友手中购回这三幅国宝。
在海外的30多年中,张大千还来往于亚、欧各国,举办画展,声噪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他也为宣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早在30年代初,张大千的作品初次参加赴欧展出时,徐悲鸿先生就曾说他的画“实令欧人神往”、“为国人脸上增色”。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池的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身。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张大千57岁时创立泼彩画法,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这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光色关系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几度改变,30岁以前可谓“清新俊逸”;50岁时“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除绘画外,张大千还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等方面有所涉猎。他的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⑹ 张大千的泼墨彩画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如何论述,急求。。。
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是对传统形式因素的继承与发展。
张大千在晚年所创造的“泼墨泼彩”绘画,极大地发挥了色彩的能量, 丽、绚烂。泼墨泼彩画不仅是一种结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新型艺术形式,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抽象表现艺术元素。它不仅是张大千一生绘画艺术的高峰,更是中国艺术和世界文明的重要财富。
艺术特色: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呈现出来的是浓墨、淡墨与色彩的互破互融。在他的泼墨泼彩作品中,线的减少是以色墨的面的扩大为前提的,张大千大胆突破了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原则,将面作为主体在画面中铺开,通过不同颜色的块面穿插来经营画面。这种艺术形式是他长期研究中国画墨法的结果,张大千对传统的设色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泼墨泼彩山水画色彩单纯明丽,画面以冷色调为主,其中又最重石青和石绿,这种色彩是中国画中青绿山水所特有的。
艺术形式:其泼墨泼彩山水画在经营布局上,一方面承继了文人画尤其是董其昌以来的文人画通过画面虚实、黑白的对比的空间布局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师造化,打破了文人画通过“组合”与“填充”式构图模式。根据他对自然的体验,将自身的感受通过墨与色自由地展现。对比更多的张大千的绘画,此种感受更加强烈,在他的笔下,山水树石都是自由的,各有其独特的形态。
⑺ 张大千山水画+评论
张大千善于模仿古画
⑻ 张大千擅长画什么
山水画。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8)张大千山水画创造了新的技法称为扩展阅读
主要作品:
1、乔木高士
一九八二年,八十四岁高龄的张大千仍然作画不止,此图为张大千带病绘之。在简笔淡墨的山石上以花青重染,色调清新淡雅,遒劲苍老的乔木却茂然有生气;一持杖高士仰望乔木,似对生命几何若有感悟。从此图也可看出大千晚年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2、阿里山浮云
为张大千八十二岁时忆游之作,以泼墨为主,几不见勾勒皴擦,然山脚几笔房屋的勾勒,顿使抽象笔墨转化为万千气象,实乃“笔简意周”、意趣天成。
大千还曾作《阿里山晓色》,其忆游作品在简化实景的同时却增强了对神气的表现,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更有真情的流露。
3、峨嵋金顶图
为大千八十一岁时在台湾摩耶精舍所作,此图是大千梦中的峨嵋胜景,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虚实相生,在墨线立骨的山石形体上挥洒石青石绿,更让画面显得“瑰丽雄奇”,流淌出山之神韵和浓烈的思乡情绪。
⑼ 张大千的绘画特点是什么
张大千的绘画特点:
1、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特点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2、画家张大千在早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他耗尽了将近大半生的精力与时间,从清朝到隋唐,一个个的专研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
3、画家张大千的画风在57岁的时候自创了泼彩的画法,在继承了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并且还融入了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进而发展成了另一种的山水画笔墨技法。难得可贵的是技法的变化一直保持着中国画的特点,并创造了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的绘画特点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然而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孤独的。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绘画创作特点“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⑽ 张大千山水赏析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山水画最为出名,工笔画最为精细,一树一花一叶都不能马虎,在张大千山水花中,从险峻突兀的山石、状若虬龙的奇松、苍皮嶙峋的枝干、勃勃生机的松枝等等都表现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