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内酯怎么做豆腐
材料
黄豆:适量;
内酯: 适量;
水:适量;
内酯豆腐的做法
1
将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0小时左右(天气热的时候要放入冰箱)
2
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搅拌机中,按比例加入适量的水,搅成生豆浆;用网目很密的纱布将豆浆过滤一次(黄豆与清水的比例约为1:10)
3
用勺子将生豆浆上面的泡泡舀出不要,然后将豆浆煮开(豆浆煮开之后还会有一些泡泡,将这些泡泡也尽量舀干净),转中小火,让豆浆保持微沸的状态约5分钟
4
内酯(内酯与豆浆的比例为500:1.25,即500毫升豆浆放1.25克内酯)放入小碗中,加入少许温水,搅拌至内酯完全溶化后倒入干净的能保温的容器中(我用的是电饭锅)
5
将煮好的豆浆倒入有内酯溶液的容器中,迅速地搅拌均匀后盖上锅盖,按下电饭锅的保温功能键,让其静置15分钟左右
6
待15分钟后打开锅盖,可用竹签插入已形成的豆腐中,看,竹签可牢牢的站立不会倒,这样豆腐就做成啦
7
将纱布铺在漏网中,将豆腐花倒进去,让水分沥干一些,最后将纱布将其包起来,上面用重物压一压,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就可以了
⑵ 内酯豆腐制作方法
1、选豆选择果粒饱满整齐的新鲜大豆,清除杂质和去除已变质的黄豆。
2、浸泡用多于大豆重3~5倍的清水浸没大豆,浸泡时间一般春季12~14小时,夏季6~8小时,冬季14~16小时,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以扭开豆瓣,内侧平行,中间稍留一线凹度为宜。
3、磨浆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均匀磨碎大豆,要求磨匀、磨细,多出浆、少出渣、细度以能通过100目筛为宜。最好采用滴水法磨浆,也可采用二次磨浆法
盒装内酯豆腐
。
4、过滤过滤是保证豆腐成品质量的前提,如使用离心机过滤,要先粗后细,分段进行。一般每公斤豆滤浆控制在15~16公斤。
5、煮浆煮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敞开大锅,另一种是使用密封煮浆。使用敞开锅煮浆要快,时间要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锅三开后,立即放出浆液备用。如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但应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00℃,否则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6、点浆点浆是保证成品率的重要一环。待豆浆温度至80℃左右时进行点浆。其方法是:将葡萄糖酸内酯先溶于水中,然后尽快加入冷却好的豆浆中,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豆浆的0.3%~0.4%,加入后搅匀。
7、装盒加入葡萄糖酸内脂后,即可装入盒中,制成盒装内酯豆腐,稳定成型后,便可食用或出售。如要制成板块豆腐,则按常规方法压窄滤水即可。
1.撕去豆腐盒上的塑料膜,将豆腐盒倒扣在盘子上,用刀子在豆腐盒的一角上划开一个小口子,往里面吹一口气。然后用手轻轻拍拍盒子的四壁,将盒子提起来,你就会发现,豆腐已经完整地“躺”在盘子里了。
2.把豆腐在反面轻轻拍打几下,然后四个小角,切两个小口,撕去豆腐盒上的塑料就可以轻松取出来了。
3.准备一个长盘,刮胡刀片一片,内脂豆腐一盒。用刀片小心的在豆腐盒四周切开,掀起盒盖,将豆腐倒扣在长盘上,再在豆腐盒的一角横切一刀,豆腐盒一见空气,就会自动掉出在盘上了。
⑶ 关于内酯豆腐的制作,
1、选料。选用新鲜黄豆,并剔除有虫眼的干瘪豆和杂质。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豆粒膨胀,吸足水分,以利于提取蛋白质。膨胀后的黄豆体积是干黄豆的2-3倍,一般每千克黄豆用水2.5千克。如气温在5℃时泡24小时,18℃左右时泡12小时,27℃以上泡6-8小时。为了提取更多的蛋白质,在浸泡时还可加入干黄豆重量的0.3%的纯碱。
3、磨浆。加水磨碎黄豆。一般磨得越细,蛋白质提取率越高,但过滤性差;浆磨粗了,过滤容易,但蛋白质提取率低,影响产量。浆的细度以通过80目箩筛为宜。
4、过滤。过滤的目的是把蛋白质与纤维素分开。用80目萝筛制作的吊包过滤。一般洗3次渣。内酯豆腐每千克黄豆制作成6千克左右的豆浆为好。
5、煮浆。煮浆的目的是除去黄豆中对人有害的物质,如凝血剂和豆腥味,将豆浆煮到100℃,维持3-5分钟。加热过程中,由于皂角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可用消泡剂或植物油进行杀沫,以减少豆浆损失。
6、内酯点浆。先将内酯溶于水中。当豆浆温度降到80℃左右时,一手用勺上下翻动豆浆,一手慢慢地加入内酯,5分钟内完成。内酯的用量:每千克黄豆用内酯15克,超过18克,豆腐的口感有酸味,且增加了成本,少于12克,豆浆凝固不好。实践证明,采用内酯和石膏的混合凝固剂做出的豆腐和内酯豆腐基本相同。方法是:按加内酯的剂量加1/3的石膏、2/3的内酯。
7、成品。加入内酯的豆浆保温30分钟,成型稳定后即为成品。
8、工艺特点。⑴产量高。每千克黄豆比传统方法多出2-3千克豆腐。⑵贮存期长。内酯豆腐在12℃条件下能自然存放5天,即使在25℃高温条件下也可自然存放2天不变味。而传统豆腐5-6小时就会变质。⑶技术简单。该技术省去了传统方法中点脑、压包等繁杂工艺。⑷质量高。内酯豆腐的色、味均比普通豆腐好,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⑷ 制作内酯豆腐的全过程
我们都知道豆腐是用黄豆和绿豆做成的,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用豆腐做菜吃,不仅因为豆腐做菜的做法多种多样,还以为都是里面还有特别多的蛋白质和粗纤维,多吃一些豆腐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豆腐分为很多种,内脂豆腐,卤水豆腐,石膏豆腐,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内酯豆腐的制作过程。
内酯豆腐
1.精选
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
2.浸泡
根据大豆本身质量、含水量、季节、室温来确定浸泡时间。一般春季浸泡12小时—14小时,夏季6内酯豆腐小时—8小时,冬季14小时—16小时。加水量以没过料面10厘米—15厘米为宜。大豆泡至搓开豆瓣中间稍有凹心,中心色泽稍暗即可。冬季可泡至十成开,即搓开豆瓣呈乳白色,中心浅黄色。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约1倍左右。
3.磨碎
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均匀磨碎大直。磨料期间滴水、下料要协调一致,不得中途断水或断料。磨成的豆糊光滑,粗细适当,稀稠合适,前后均匀。要尽量磨细。
4.过滤
过滤是保证豆腐成品质量的前提。豆制品厂多使用离心机。使用离心机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效率高,质量好。使用离心机过滤,要先粗后细,分段进行。尼龙滤网先用80目—100目的,后两次用80目的。通过三遍洗渣过滤,使渣内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5%。过滤后边合并滤液,但注意加水量。一般1千克大豆加水总量(包括前几道工序)为7千克—8千克。
5.煮浆
煮浆对豆腐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煮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敞开锅,另一种是内酯豆腐
机使用密封煮罐。使用敞开锅煮浆,煮浆速度要快,时间要短,不超过15分钟。锅开三次后,立即放出浆液备用。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但应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00℃,否则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将浆煮至90℃—100℃会产生泡沫,可加入消泡剂消泡。
6.加入凝固剂
待豆浆冷却到70℃—80℃时,加入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豆浆量的0.2%—0.4%,搅拌均匀。
⑸ 内酯豆腐的制作及原理
内酯豆腐,用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生产的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葡萄糖-δ-内酯在常温下缓慢水解,加热时水解速度加快,水解产物为葡萄糖酸。葡萄糖酸可使蛋白质凝固沉淀。水解速度受温度和PH的影响。温度越高凝固速度越快,凝胶强度也大。70℃时虽然也可凝固,但产品过嫩,弹性和韧性小;温度接近100℃时,豆浆处于微沸状态,产品易产生气泡,因此一般选择温度在90℃左右。PH在中性时内酯的水解速度快,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水解速度减慢。
⑹ 做豆腐脑的内酯是什么内酯是什么意思
做豆腐脑的内酯是,葡萄糖酸内脂,是一种最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内脂是一种无毒,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在25℃下分解缓慢的化学物质。它是决定豆腐脑成型与否的关键,不可缺少。
内酯:全名是葡萄糖酸内酯,在卖食品添加剂的地方就有,它属于新型产物、代替传统的卤水点豆腐。葡萄糖内脂(简称GDL或内脂)是由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或其盐类,经纯化脱盐、脱色、浓缩、结晶而制得,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
采用GDL作为蛋白质凝固剂生产豆腐,豆腐质地洁白细嫩,无用卤水或石膏所具有的苦涩味,无蛋白质流失,出豆腐率高,且使用方便。鉴于GDL单独使用时,豆腐有微酸味,因此常把GDL和CaSO4或其他凝固剂按1∶3~2∶3配比混合使用,其用量为干豆重的2.5%,温度控制4℃左右时效果很好。
(6)发明内酯豆扩展阅读:
内酯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酸味剂、保鲜剂和防腐剂。
内酯豆腐,它的制作工艺是二十世纪后期从日本引进的,凝固剂是β-葡萄糖酸内酯。β-葡萄糖酸内酯会使大豆蛋白凝胶的保水性能更好,成品豆腐的含水量更高,产量也更高,不过由于太过柔软易碎,加工时候是直接在包装盒里凝固的,不能在大容器中做好了再分装,料理时也要格外小心。
有些国内豆腐厂改进了生产工艺,同时使用氯化镁、硫酸钙和β-葡萄糖酸内酯三种凝固剂,生产出来的就是韧豆腐。
“内酯豆腐”是用一种叫“葡萄糖酸内酯”的东西作为凝固剂,也有商家采用日本名称“绢豆腐”。葡萄糖酸内酯引发的凝固进行得比较慢,所以可以先把豆浆进行超高温灭菌,加入葡萄糖酸内酯之后,再装盒密封。
内酯豆腐的含水量更高,质地明显要比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嫩滑、细腻。数据显示,100克内酯豆腐含蛋白质5克,脂肪1.9克,碳水化合物2.9克。因为凝固剂中不含钙和镁,所以内酯豆腐的钙镁含量很低,100豆腐中只有17毫克钙和24毫克镁。
⑺ 内酯豆腐的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新鲜黄豆,并剔除有虫眼的干瘪豆和杂质。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豆粒膨胀,吸足水分,以利于提取蛋白质。膨胀后的黄豆体积是干黄豆的2-3倍,一般每千克黄豆用水2.5千克。如气温在5℃时泡24小时,18℃左右时泡12小时,27℃以上泡6-8小时。为了提取更多的蛋白质,在浸泡时还可加入干黄豆重量的0.3%的纯碱。
3、磨浆。加水磨碎黄豆。一般磨得越细,蛋白质提取率越高,但过滤性差;浆磨粗了,过滤容易,但蛋白质提取率低,影响产量。浆的细度以通过80目箩筛为宜。
4、过滤。过滤的目的是把蛋白质与纤维素分开。用80目萝筛制作的吊包过滤。一般洗3次渣。内酯豆腐每千克黄豆制作成6千克左右的豆浆为好。
5、煮浆。煮浆的目的是除去黄豆中对人有害的物质,如凝血剂和豆腥味,将豆浆煮到100℃,维持3-5分钟。加热过程中,由于皂角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可用消泡剂或植物油进行杀沫,以减少豆浆损失。
6、内酯点浆。先将内酯溶于水中。当豆浆温度降到80℃左右时,一手用勺上下翻动豆浆,一手慢慢地加入内酯,5分钟内完成。内酯的用量:每千克黄豆用内酯15克,超过18克,豆腐的口感有酸味,且增加了成本,少于12克,豆浆凝固不好。实践证明,采用内酯和石膏的混合凝固剂做出的豆腐和内酯豆腐基本相同。方法是:按加内酯的剂量加1/3的石膏、2/3的内酯。
7、成品。加入内酯的豆浆保温30分钟,成型稳定后即为成品。
8、工艺特点。⑴产量高。每千克黄豆比传统方法多出2-3千克豆腐。⑵贮存期长。内酯豆腐在12℃条件下能自然存放5天,即使在25℃高温条件下也可自然存放2天不变味。而传统豆腐5-6小时就会变质。⑶技术简单。该技术省去了传统方法中点脑、压包等繁杂工艺。⑷质量高。内酯豆腐的色、味均比普通豆腐好,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http://www.sdcate.com/food/scjs/zhong/oil/20080926136203-3.shtml
http://www.foodmate.net/tech/jiagong/jiagong7/11406.html
http://www.bettyskitchen.com.cn/bbs/viewtopic.php?t=37883
⑻ 内酯豆腐制作及原理
许多人在平时都喜欢吃内酯豆腐,也知道内酯豆腐营养价值很高,因为内酯豆腐和普通豆腐口感不同,内酯豆腐会更加滑嫩,入口即化,很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使用,内酯豆腐的生产过程,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内酯豆腐并不是用我们平时常见的石膏做的,内酯豆腐中加入的石膏是可食用的凝固体。
凉拌内酯豆腐
材料
内酯豆腐一盒、海米、小葱、香菜、海鲜酱油、生抽、麻辣油、香油、糖。
做法
1、把内酯豆腐从盒中倒出,把水控干净,切成小方块。
2、把小葱和香菜切成末撒在豆腐上。
3、锅内放少许油,把海米略炸一下,捞出,撒在豆腐上。
4、调汁:海鲜酱油多一点、生抽少许、麻辣油(根据口味添加),一点糖、一滴香油,把汁搅匀。
5、把汁均匀的倒在豆腐上面即可。
肉末内脂豆腐
材料
内脂豆腐1盒,尖椒,胡罗卜,里脊肉,黄酒,盐,淀粉
做法
1.1内脂豆腐去盒切片,上开水锅蒸三分钟。
2.2里脊肉切碎末,胡萝卜木耳辣椒切小细丁。肉里加入黄酒盐,酱油腌制一会。
3.3炒锅内少许油,烧热后把肉炒散变色,加入胡萝卜和木耳丁,加入蚝油炒均。出锅前加入辣椒丁勾欠汁出锅,淋在豆腐上即可。
⑼ 内脂豆腐都含什么成份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
其原理是把豆浆中的葡萄糖凝固,比起卤水豆腐跟石膏豆腐更能保持原豆的营养。
做法:
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 20o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o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 5o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oC-70oC时放人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o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oC—85oC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希望可以帮助你啦 呵呵
⑽ 如何自制内酯豆腐
导读:自制内脂豆腐:家庭配方简单易学,细腻嫩滑,再也不用出去买了!
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已经有将近2000年了,是在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一开始的豆腐很难吃,经过了不断的改良才到了今天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高蛋白食品之一,目前主要分为最著名的卤水豆腐,石膏豆腐和内酯豆腐。做豆腐的主要食材就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和黑豆。在豆腐成型之前就是最受欢迎的就是豆腐脑,配上两根油条堪称完美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