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辟谷发明人

辟谷发明人

发布时间:2021-08-11 03:19:03

A. 问题: 辟谷起源于哪里是中国的吗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在科学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辟谷,确实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其功效不应过分夸大,其中的科学原理仍有待研究。

B. 辟谷的历史起源

辟谷又叫却谷、却粒、绝谷、去谷、断谷。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古人也常把辟谷当做一种养生保健法则,《洗髓经》有“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之说,说明辟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史记·留侯传》:“张良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说的是以导引辟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凡行辟谷,一是要坚持食气,二是仍得食用谷麦饭食以外的杂食药饵。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气功文物: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前者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后者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是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据考证,帛书是汉初的写本,大约在高祖惠帝时期(公元前206—188年)。详其内容,可能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古逸书。

C. 自然辟谷的作者刘昕明简介

1、个人简介
刘昕明—昕明。原北京自然养生研究院顾问;自然健康文化和心能量养生创始人;全国辟谷养生师职业培训课程发起人;全国辟谷养生师职业培训课程总基地首席顾问;全国排毒养生指导师职业培训课程总基地首席顾问;自然养生倡导者;高级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排毒养生指导师(高级、师资);辟谷养生指导师(高级、师资);养生保健师(师资);养生经营管理师;自然养生专家。全国辟谷养生(初、中、高级、师资)职业培训指导教材主编,在养生保健行业中获国家专利证书四项。
2、出版著作
刘昕明老师先后出版《自然身心健康》《自然养生》《心理健康文化》《自然心灵释放》《自然催眠》《自然辟谷》《心场能理疗》《自然无为能量》《自然健康文化》《心能量养生》《自然健康智慧》。主要编写《辟谷养生师职业培训教材初级》《辟谷养生师职业培训教材中级》《辟谷养生师职业培训教材高级》、《辟谷养生师职业培训教材师资》《排毒养生指导师职业培训教材》等心理健康专著和养生保健专著。
3、谱写创作
刘昕明老师根据所见所闻知识和自然健康文化理念,运用人体潜能学说,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健康智慧、无为心境、古圣先贤文化等结合现代心理学知识,将所思、所悟、所获,以美景、自然、情悦、无为、智慧意境创作出歌词有《辟谷减肥歌》、《辟谷能量歌》、《辟谷歌》《辟谷养生歌》、《排毒歌》、《排毒养生歌》、《无为心境》、《铁炉村换新貌》、《圣泉养生情怀》、《大道似水》、《道法自然》、《心灵自由飞翔》、《自然催眠歌》、《自我催眠歌》、《自然灵性歌》、《自然释放歌》、《心灵释放歌》、《自然之歌》、《自然能量歌》、《自然养生健身心》、《和谐自然之歌》、《富乐养生情怀》、《心能量》、《心灵之光》、《快乐歌》、《星星之火》、《解开心灵的束缚》,《做真实的自己》、《生命之歌》、《自然健康智慧》、《告别昨日的伤痛》、《圣泉山之歌》、《感恩天地之歌》、《做一个感恩的人》等歌词30余首。刘昕明老师创作的歌词统一命名为“自然健康歌”。

D. 辟谷都有哪些名人喜欢

辟谷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自今,喜欢辟谷养生的历史名人也不在少数。
(1) 《张三丰传》曰: “张三丰, 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 人, 名全一, 一名君宝, 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 又号张邋遢。欣而伟, 龟形鹤背, 大耳圆目, 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 所啖升斗辄尽, 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 游处无恒, 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
1314年张三丰六十七岁时在全真道祖庭所在地——陕西终南山,辟谷三年,创立太极拳。后其成为武当派镇派之宝,集道家武学之大成的拳法,讲究太极圆转,永无止境,用意而不用力。
(2) 西汉谋臣张良晚年曾闭门谢客,专心于辟谷。《史记》载,张良在迁都关中后,“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因此留下了许多有关张良的胜迹,如陕西汉中的紫柏山汉张留侯祠。
(3) 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75岁离世,其长寿秘诀与“休粮清肠”不无关系。他的一位好友坚持辟谷,他也非常赞同,并留诗:“仪客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
内道场。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饿死为休粮。”
(4) 苏东坡认为“淡而有味”、“淡而轻身”、“淡而益寿”。曾在《辟谷说》中记述道:一人堕入洞中不能出,效龟息,“遂不复饥,身强力壮。后,卒还家,
不食”。还曾在杂记中记载食阳光止饿。
(5) 印度的圣人甘地,一生中断食无数次,当他70岁高龄时,还曾经一次断食70多天。
(6) 近代学者李叔同曾因神经系统疾病,痛苦不堪。为此,他到西湖的大慈山坚持三周的辟谷疗法。这一方法,不仅治愈了疾病,还使其有如“脱胎换骨”一样感到身心愉快,“明心见性”。从此,归依佛门,法号为弘一而名闻天下。

E. 辟谷最长时间是那个国家的那个人呢

1.辟谷最长时间的人没有记载。
2.基本内容: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
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
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3.时间长短:
《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
《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F. 辟谷领域的专家有哪些真的存在辟谷之术吗

盛紫玟,123生命工程创始人
中国易经养生创始人
国际易经养生协会 会长
现代辟谷养生 创始人
清华大学总裁班 特聘导师
北京大学总裁班 特聘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总裁班 特聘导师
上海交大客座教授

G. 辟谷疗法的辟谷的历史

辟谷是现代养生中的一种自然养生修炼法门,与导引、服气、辟谷养生等并称于世。辟谷修炼的层次较高,对调理疾病、强身健体、开慧长功、激发内在潜能都有相当好的效果,因而受到古今一些修炼名家的重视。辟谷有却谷、绝谷、绝粒、休粮、清肠的别称,即不吃五谷饭食之意,但并不是不吃任何东西,更不是绝食或不饮不食,而是吞纳气,食气,有能量作为保证。同时可以参考《宗源辟谷养生》一书,对辟谷疗法的历史文化和理论、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学员心得交流进行了研究。
明白这一点,可以打消许多人对辟谷的恐惧,消除其心理负担。辟谷起源于宗教,宗教家们多有为“明心见性”、“体悟真理”而绝食辟谷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释迦牟尼、摩西、耶稣和穆罕默德,这些圣哲都曾一次辟谷达40天之久,获得体力、智力和灵力的飞速跃进,终于悟道。在中国,西藏密宗的密勒日巴尊者,因学法入山苦修多年,饱受饥寒的煎熬。道家的邱长春真人,在山中修道时,曾大饿72次,小饿无数次。他们在度过这个关口后,成就了崇高的功业。这样,辟谷作为宗教家们修行炼道的范例和垂训,一直流传下来。今天世界上各教派的信徒,为了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灵性,都有定期和不定期的辟谷。
根据前人的经验,进行正确的辟谷,对身体是没有损害的。人体有着强大的储备能量,远不至于被饿死。请看下面的例子:1910年左右英国爱尔兰发生叛乱,克尔库市市长摩克与另外10位同志被收容于狱中,大家团结在“反对在爱尔兰实施英国法”的口号下绝食。绝食至20日左右,当局便征召了神父,并通知囚犯们的家属准备后事。可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到了第30天,40天,50天,一切安然无恙,最后持续到第70日,报纸上登出的消息仍然是——没人死亡。第74天摩克市长才死亡,但他并不是死于饥饿或营养不良,而是医师误将休克当作死亡,在慌乱中过速地注射药物加重休克而造成的,真是荒唐之极。到第88天才又死了一位。其余9位在第94天中止了绝食,不久皆恢复了健康。请各位注意,上面写到的那些人并不是在进行辟谷,而是在绝食,辟谷和绝食是有一定区别的,绝食是对身体的摧残,正确的辟谷却对身体有利。狱中那些人绝食尚且能坚持近百日不死,辟谷对于一般人而言,少则三五日,多则七八日、十数日,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H. 历史上有人辟谷成功过吗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说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用进食,而且很好的活到七老八十(看你这意思目前不过二十几岁),那你真是历史第一人啊.饿死可不算.如果是短时期,几天甚至十几天,那没什么稀罕,绝食疗法的信徒有不少可以做到.

I. 辟谷的历史起源于哪里

辟谷又叫却谷、却粒、绝谷、去谷、断谷。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古人也常把辟谷当做一种养生保健法则,《洗髓经》有“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之说,说明辟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史记·留侯传》:“张良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说的是以导引辟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凡行辟谷,一是要坚持食气,二是仍得食用谷麦饭食以外的杂食药饵。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气功文物: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前者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后者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是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据考证,帛书是汉初的写本,大约在高祖惠帝时期(公元前206—188年)。详其内容,可能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古逸书。

阅读全文

与辟谷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