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男主发明一种可以催眠别人的东西后就那他们公司的一名女员工实验
真悲催
❷ 数数字催眠法是谁发明的是哪国人
这就是自我催眠的方式,也就是潜意识里对自我的暗示。自古就有,最早是人为了平复自己心情,抵触外来不良境遇,去通过自我催眠来缓解。而将催眠这种方法引入医学治疗,是在是17,8世纪之交,当时德国医生弗朗茨·梅斯梅尔博士把催眠作为一种神奇诊疗手段,通过它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❸ 催眠科学吗
我自己是学经济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方向的,偏应用方向。催眠和人的认知、脑、意识,以及医学、健康甚至是犯罪等方面结合较多~所以我本人对于催眠这个领域是没有太多话语权的:) 以上是铺垫,下面的内容建议您批判性地看,哈哈 心理学上比较讲究对概念进行精确的定义,即“操作性定义”(可能因为心理学本身研究的东西太不精确了……)。所以说“催眠科学嘛”确实不好直接回答。 “科学”的特征是“可重复”,本质是”可证伪“,也就是说这个结论得存在被证明是错误的可能,才能算是科学。所以梦、算命、死后的世界这样的主题就很难进入科学的领域,因为不好重复也很难证伪。但不是科学的,不等于就是伪科学,也有可能是准科学。即我们暂时没有找到有效的研究方法,但不排除将来也不能找到——纯理论探讨,不代表我个人认为算命将来会变成科学。 影视作品中的催眠,一般是比较夸张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嘛~而且催眠作为一个离理性范畴较远的主题,本身在现代社会里就有一点猎奇的味道,被夸大演绎也实在是太正常了。 下面的问题,是自己看一些催眠方面的教材和书籍后的总结(纯个人兴趣涉猎,一般心理学专业都不会学这玩艺儿),不一定全面,估且看之: 1,专业的心理医生真的能让大多数病人进入催眠状态吗?成功率高吗?容易吗?(是的,大多数,不能是极少的个案,否则,催眠就成了不可捉摸不能大规模临床应用了) ——能,较高,是否容易depends。 主要影响因素有: a) 当时的环境是否合适(一般来说,要给被催眠者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才能放心地进入意识转换的状态) b) 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是否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与上面的原因相同。但建立信任有很多方法,最有效的两种是充分交流和权威感) d) 个体差异(有的人天生就容易受暗示受影响,有的人则不然。没有哪种好哪种不好的区分,只是个体的差异而已。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容易被催眠) 催眠除了个体催眠,还有更凶残的群体催眠,网上也有很多视频。其中北师大心理系张日晟教授就在某节目现场进行过类似的展示,我认识这个人,所以知道这不是表演。 能。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既不完全算有意识,也不是潜意识。人能接受指令、进行交流、完成动作等等,但也有一些限制。 催眠状态下,人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所以个体虽然会受暗示去做一些哪怕看似奇怪的事(比如莫名其妙站起来开窗户),甚至一些正常状态下无法完成的事(比如只有头和脚跟搭在椅子上像僵尸一样),但首先无法违反物理定律(笑),其次一般不会违背自己的底限(比如不会去杀人放火、自杀跳楼之类的) 不可靠。如2所述,既然记忆可以被修改,那也可以被扭曲。 人的记忆本身就很不靠谱,而催眠的时候你都很难弄清楚被催眠者是在”回忆“还是在”虚构“,所以就更不靠谱。 原先有过一些经典案例,被催眠者在审问中供认了平时不会承认的罪行,但事后又发现这些罪行完全是被催眠者虚构出来的……所以催眠被用于审问是件不太靠谱的事情。再加上催眠是基于信任而建立的关系,很容易受催眠师引导,就更不靠谱了。 至于说催眠和测谎相比,很难说哪个更不靠谱~测谎是人在有意识状态下,对个体一般无法控制的一些指标进行测量(比如皮肤电、血压、心跳,高端一些的脑电波、充血量等等),但有的人经过严格训练后是可以欺骗测谎仪的,甚至部分”天赋异秉“的人天生就可以(当然,脑电还是很难伪造的)。但个体也可以通过自我催眠来通过欺骗自己而实现欺骗测谎仪,当然这就很困难了,听起来就像是谍战肥皂剧里杜撰的情节~ 实际情况中,催眠和测谎都只是辅助手段,甚至可能是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心理压力的道具而已~测谎仪用的要多一些,因为它不太需要对方配合(强行按在椅子上接通电源就行)。但要发现事实真相,还是要看客观证据,太主观的结论都不靠谱。友情PS: 催眠有风险,尝试须谨慎!被催眠过第一次之后,再进入催眠状态就会变得更容易。嗯,很难说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另外,请找专业靠谱人士进行尝试,以免出现各种诡异情况,造成个人生命财产损失~
❹ 催眠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德国
催眠术起源于18世纪,最初带有欺骗性质,被称为“江湖魔术”。当时德国医生弗朗茨·梅斯梅尔博士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疗法,可以治愈各种无法解释的怪病。在昏暗的灯光和虚无缥缈的音乐中,他向病人灌输一种只有他可以控制的看不见的“催眠气流”
❺ 人类根据什么发明了催眠药
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很多人都得了失眠症,相关治疗疾病得产品就孕育而生了
❻ 世上真有"催眠术"吗
催眠是一种治疗的方法
通过催眠的方法
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只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
才能进行
70%的人可以进行催眠
如果无法进入催眠状态
可以使用药物进行催眠
催眠治疗是18世纪发明的治疗精神疾病的新方法
❼ 催眠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教案
网上找了一些 先看看再说哦 催眠由来已久,尽管很多时候并不用催眠这个名字。催眠同时是一门艺术与科学。 (古代催眠景象描绘) 催眠的使用在原始文明中非常普遍,证据显示催眠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存在,在仪式里透过口述而流传。事实上,早在3000年前,在古墓里找到的象形文字里就记载了埃及人把催眠用在结合治疗与宗教的睡眠神殿里。古希腊人,马亚人,印度人与中国宗教里的导师,古波斯僧侣,凯尔特人的督依德僧侣,非洲女巫,在药物与仪式中了解与使用催眠术。 犹太圣典<<塔木德经>>,印度吠陀,都记载了现今被我们认为是催眠的详细引导过程。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也写下了许多关於催眠的事件。 从久远以前到现代,催眠知识的科学与艺术,催眠性的治疗是独特并且有确实的益处。关於下意识与潜意识的知识被精英份子把持著,不过没有很久。 很有可能,第一个催眠师就是第一个巫师,求道者与圣人,智者与医师。大祭司等等。然而,猜忌与荒谬的信念蒙蔽了它,而被冠上神秘,魔法,动物磁性,神力,唯灵论,宗教以及今日的信仰疗法。 (古代催眠图) 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过程中,有成千上万的人研究,修正与共同发展催眠与催眠治疗。 这些研究催眠的名人有: 最受争议的催眠先驱是18世纪的医师,同时也是生活家的麦斯麦尔。大多数的人称他为催眠之父。当时的催眠被称为麦斯麦尔术(Mesmerism)就是来自他的姓,并沿用至今。 莫札特是麦斯麦尔的推手,他鼓励麦斯麦尔在巴黎买下一栋旅馆。并且成为一个表演者去展现他的治疗。成为一种艺术与事业。麦斯麦尔精确的抓住重点。麦斯麦尔在他戏剧化的表现中使用音乐,并且旋转著磁化过的铁棒,在高度敏感暗示的自愿者与灯光之下,展现神奇的魔力。 (麦斯麦尔治疗图) 周围环绕著磁化过的水,铁屑,玻璃,患者抓住铁棒的一端等待麦斯麦尔的治癒。麦斯麦尔的戏剧化引起了法国一阵风暴,所以法国国王路易16世在被砍头之前,派遣了委员会去调查麦斯麦尔。其中还包括了知名的班杰明.富兰克林(电的发现者)。这位科学家决定了麦斯麦尔的命运,他宣称麦斯麦尔的磁力只是一场骗局。并且宣告麦斯麦尔的治癒,不过是基於想像而已。但是没有解释为何那些进入恍惚的人们为何会被治癒。 而现代人可以从这份具有伤害性的报告了解到,治疗的效果不是来自於麦斯麦尔或者是磁力,而是在催眠的引导下所产生的。 非常悲哀的,麦斯麦尔并不了解他的治癒力来自於催眠的语言所引起对方潜意识。因此麦斯麦尔被赶出了奥地利的维也纳,被迫离开巴黎而来到瑞士,他在那寂静且谦虚的生活著,一直到他过世为止(1815年)。 1780年,Chastenet de Puysegur 必斯奎侯爵 是麦斯麦尔的学生与追随者,他做了许多催眠的实验,但如同麦斯麦尔,他也相信催眠是来自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磁力。在脉斯麦尔之後继续研究催眠,他以梦游(somnambulism)命名他所发现的梦游状态,也就是即为深度的催眠状态。这个字也被沿用至今,并且深深的影响催眠。 西元1800年的催眠 约1815年左右,在巴黎,修道院长Jose Castodi de Faria是以科学研究催眠的第一位实验者,他也告知其他人,违反个人意愿的状态下对方是不会进入恍惚状态。换句话说,在两百年前人们就知道催眠并不能控制任何人。 他也发展了固定-凝视法。它是基於眼睛固定法,这项技巧到现在仍然被继续使用,而且非常好用。 在1930~1950年代被普遍用在舞台催眠,电视与电影。两部电影影响了民众对催眠错误的认知,Svengali (1931)与The Search的Bridey Murphy (1956)。也就是说,现代大多数人对於催眠的认知,大多数是错误的。 John Elliotson 约翰·伊利欧森 John Elliotson是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的教授,伦敦皇家医学暨外科手术协会主席。约在1837年他在实验中发现患者在催眠状态下进行重要外科手术却没有痛苦。他有许多运用催眠来进行手术的成功报告,计有1834例。 Emile Coue 艾米尔·寇 Emile Coue,一位药剂师。众所皆知的自我暗示之父。他相信没有暗示,只有自我暗示,用另外一种说法;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所有的催眠都是引导对方自我催眠。他也发展了最著名的自我建议与有益的肯定句:每一天,在各方面,我都会越来越好。 Dr. James Braid (1785-1860) 詹姆士·布莱德 Dr. James Braid大幅度的提升了催眠,他发展了另一种的眼睛固定技巧,运用灯光来制造眼睛疲劳。他相信催眠是依赖在个人的暗示敏感性。实验让他发现了如何去提高与影响恍惚的程度。藉著催眠师的声音暗示。这被称为暗示模式,在今天依然广泛的被使用著。 他於1843年首次发表了催眠(hypnosis)这个字,并在1848年发现了清醒催眠(waking hypnosis) 这是来自希腊文的睡眠一词。後来他尝试改变这个名称,但没有成功。他在上千的手术案例中只使用催眠止痛。 (1825-1893 Jean Charcot)尚·沙考 法国神经学家,萨尔佩替耶学派(Salpetriere)的创始人,後与南西学院创始人伯明汉共组新南西学院研究催眠。但两学派争执不休,沙考曾认为催眠的现象只会发生在精神病患者,沙考於一八九三年去世前承认他看法是错的,但与南西学派的争论之间,引发了现代心理动力学的成长与建立。 沙考的理论虽然错误,但对佛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甚钜。佛洛伊德所提的潜意识理论,其核心概念来自於其第二心灵(Second Mind)的观念。对於性的研究,也是无意间受到沙考的启发。更详细的部分将另撰专文-催眠与精神分析的恩怨情仇。 (1837-1919 Hippolyte Bernheim)希伯列特·伯明汉 法国神经学家,南西大学的医学教授。认为催眠是睡眠的特殊形式。在催眠,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催眠者的建议上,从而强化了催眠过程的心理天性。证明了催眠现象的发生是与暗示有关,因此无论精神病患者或正常人都可进入催眠状态。 他所提出的「暗示」理论来解释萨满与在当时盛行的奇迹治疗。他指出宗教与医学的主要差别在於後者如今能科学地解释治疗的机制,并将以往病患不可控制的「可暗示性」加以增强运用,以对抗疾病。也对现代的催眠技术产生重大的影响与改变。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安勃罗斯.奥古斯.赖波(Ambroise August Liebeault)医生诊症时,病人可选择服药治病需要缴费,或接受催眠治病则免费。有一个坐骨神痛病人,原本由大学的医院教授伯明汉治疗,久不见效,後来他用催眠方法治好了。於是,德高望重的柏恩罕开始和赖波合作。他们催眠诊治疗过一万二千余名病人,还吸引了不少重要人物来前访问参观, 二十世纪的催眠 在20世纪发生了二次世界大战,当战争结束後许多士兵们因战争而受到创伤,产生极大的精神况扰。当时心理治疗费时又漫长,导致治疗师不足,而催眠的快速有效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牙医师在治疗中使用催眠麻醉,并且有一些国家中的牙医与医疗协会在有管理的情况认可催眠的使用。事实上,英国医学协会(BHA)与英国催眠协会许可催眠治疗使用在医疗用途上。 1958年,美国医学协会(AMA)发表声明支持催眠治疗与医学上的催眠使用。 在20世纪的催眠研究者中,不乏博士,医师与真正科学上的大师,这些人都充满著传奇的故事。包括:,一位精神科医师。会话催眠治疗之父。麦可吉尔博士(Ormond McGill , PhD)美国知名催眠师。大卫.艾尔曼(Dave Elman)一位催眠治疗师,教导医师与牙医师使用催眠。 Dr.Milton Erickson 米尔顿.艾瑞克森医学博士 艾瑞克森为正规的精神科医师,最早研究精神分析,後又研究催眠。毕生推广催眠在精神医学上,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对议员演讲催眠的催眠师。 十七岁时罹患严重的小儿麻痹,几乎丧命。本身同时有著色盲的先天残疾以及无法理解音韵的障碍。凭著自己坚韧的求生意志,不但恢复健康,甚至能够行走。许多人相信,他使用了自我催眠的技术帮助自己复健。并且拒绝了家里的资助,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医学院的训练。 其特殊的经验与天资,发展出了非古典的催眠技术。被称为沟通式催眠或艾瑞克森式催眠治疗。但本身不愿意创立任何学派,只是单纯的在教学。他深深了後现代心理治疗的创立。如:NLP,隐喻故事疗法,家族系统排列,结构派家族治疗,策略派家族治疗....等等。为合作学派催眠的代表性人物。 Dave Elman 大卫.艾尔曼 为古典催眠学派的代表,本身没有任何医学背景,但追随他的学生都是医师,精神科医师,牙医师,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士。发展出爱尔曼引导法(Elman Indction )与重复引导法(Rpid Indction),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深度催眠的技巧。撰有催眠治疗一书,被称为催眠圣经。并提及很多人催眠治疗失败的原因,在於认为催眠只做一次就好了,以及没有足够的催眠深度。 艾尔曼学习催眠的动机来自於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罹患癌症。每天为癌症的疼痛所苦。一次,一位舞台催眠师拜访艾尔曼家,并在短短的时间内,止住了老艾尔曼的疼痛。艾尔曼能够与父亲一同玩耍。 艾尔曼被这神奇的效果所深深吸引,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追随著舞台催眠师学习催眠。後来运用在协助人们解除身心痛苦之上。 而近代催眠已被广泛接受,在很多国家的大学院校中都有专门学科开办,被归类於"自然疗法"或"另类疗法",在欧、美、澳、日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催眠当然不止於学说的研究范畴,在各国都有应用於医疗、心理及精神治疗、协助培训人才等。 催眠组织发展的过程: 1925-1947:美国牙医诊所采用催眠法。 1950-1960:英国医师协会和美国医师协会宣布了对於催眠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有效性的支援声明。 1958:英国催眠诊所成立。 1962: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了一例大脑手术。 1968:英国外科及牙科催眠师协会成立,独立于外科医生及牙科医生。 1973:在英国成立了国家催眠理事会。 1978:心理学和超心理学会成立,後改为催眠和超心理学会,是建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 1980:国立催眠与心理治疗学院及高级催眠治疗师注册中心成立。 1982:高级催眠治疗协会及Atkinson-Ball催眠疗法学院成立。 1983:Proudfoot催眠学院成立。 1984:伦敦临床催眠学院和不列颠临床催眠治疗师协会成立。 1989/90:催眠与超心理学协会升级为心理压力调节协会及学院。 1991:成立商业性的PSI服务公司为患者提供压力调节方法和催眠技术。 1995:国家催眠治疗协会在英国成立。 1997:查利博士建立了第一个有关催眠的网站,将催眠疗法进一步推广,并使大家认可。 历史上使用催眠的名人: 历史上使用催眠与自我催眠的名人: 哥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著名音乐家 萧邦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 著名音乐家 汤玛士.爱迪生Thomas Edison (1847-1931) 发明之王,电灯发明者。终生发明专利产品超过一千多种。 西格蒙.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开业医师,精神分析之父。将心理治疗带入科学的先锋。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1863-1947) 汽车发明人,福特汽车创始人。 邱吉尔 Winston S. Churchill (1874-1965) 英国首相,率领英国人民与希特勒对抗。 卡尔.荣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知名心理学家,荣格学派创始人。被视为新时代思想的开拓者。 艾柏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诺贝尔奖得主,提出相对论。天才般的科学家。 老虎.伍兹 Tiger Woods 世界高尔夫球冠军,十三岁起即有专属之催眠教练。 席维斯.史特龙 Sylvester Stallone 国际巨星。
❽ 是谁发明的催眠术
催眠术(hypnotism,原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以一定程序的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采用特殊的的行为技术并结合言语暗示,使正常的人进入一种暂时的,类似睡眠的状态,催眠状态也可由药物诱发,分为自我催眠与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师的影响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唤起被压抑和遗忘的事情,说出病历,病情,内心冲突和紧张。催眠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既催眠疗法)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 在中国,可以说“催眠”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在《内经》中也有提及。古代的“祝由术”,宗教中的一些仪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过当时多是用来行骗的,或是一种迷信活动。在欧美,很早就有人倾力研究催眠。记录较早的是18世纪在巴黎有一位喜欢心理治疗的奥地利医生名叫麦斯麦尔 (FranzAntonMesmer)的“催眠”,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并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按现代理解那就是一种暗示力。据传法国政府准备出很多钱购买他的治疗方法,但他都不肯,这可能是由于他自己也不清楚。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James‘Braid)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能够给手术病人引起麻醉,于19世纪提出“催眠”一词,并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术有了广泛的传播,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后来,在前苏联生物科学家巴浦洛夫带领一班人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下,催眠有了长足的发展,催眠真正成为一门有理有用的应用科学。现在,在很多国家有名望的大学、医院里,都设有催眠研究室,并积极开展着把催眠应用于医学、教学、产业等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❾ 催眠术是真的吗什么原理
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具体可以应用在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减压放松、工作学习等,也可以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催眠虽然很神奇,但并不像影视里面那样夸张。
从现阶段所能解释的原理是,催眠利用了脑波的转换来进行!人的大脑有四种电波状态,是早已被检测到的。
第一种是贝塔波,BETA,当你处于贝塔波时,你是完全清醒的。
第二种是阿尔法波,ALPHA,这是人的意识第一个改变了的状态,是最轻微级别的恍惚状态,比如你在聚精会神的做一件事都正处在这个状态当中!例如当你在看电视剧,或者看一本书的时候等等。
第三种是西塔波,THETA ,这是最深层次的恍惚状态,它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每个人快要睡着的时候和刚醒来的时候的那一瞬间。在那一瞬间,意识状态的频率开始变化了。
第四种是德尔塔波,DELTA,在这个波的状态里,人就睡着了。意识状态在频率转换之后,就离开了被限制的意识状态。在睡觉的时刻,意识状态是被暂时“解放”于日常意识的一个状态。这就是每个人在每天不停进进出出,来来回回的四个脑波状态。而催眠所做的就是拿来一个脑波的自然状态,然后去运用它!
最有效的催眠通常运用了第三个脑波西塔波来进行,通过催眠方式固定住这个脑波状态!在这个脑波状态中,人的意识会进入一个被打破限制的境界!一个较于日常而言更加广阔而奇妙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而在打坐和冥想的情况下也会偶尔触碰到,或者达到这样的境界!比如在静坐中有人会看到一些非常奇妙的镜像,甚至感到身临其境。因为在有效的冥想和打坐中,我们所处的脑波状态也在西塔波。在那个波的意识形态影响下,意识会创造出与日常意识中不一样的【相】。所以在那里,被我们看作奇迹和不可思议的状况通常会发生。
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催眠是一件简单而非常有效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催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所以不能进入催眠状态的人是没有的!
———— 摘自:催眠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