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说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保存或转移价值
咱们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下:
具体劳动是你具体的行为,你在做什么,比方说,我是种地的,我的具体劳动就是种地,没错吧?
抽象劳动是什么?是把n多行业的具体劳动归纳起来,统称为一个词:干(莫想歪少年),至于干什么,每个人所做的事情是不相同的,但都在付出努力,这叫抽象劳动。
——手动割——
理解了这个,我们回看一下你问的问题:具体劳动保存或转移价值?
这就好比方说,我是个裁缝,我做的这个具体的活,是要把布变成衣服,在这个过程里面,我需要用到的东西是:布、线、针等。当随着布和线一点点消耗,衣服做好了。
说白了,布跟线用光了,价值就没有了,但它们本身价值去哪了呢,去衣服里面了,对吧,所以在缝衣服(具体劳动)中,布和线“转移”了自身的价值去了衣服里(准确的来说是布和线的交换价值转移成了衣服的使用价值,当然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价值转移好了之后呢,这个衣服不管你放10年,20年,100年,你之后都可以拿出来穿(只要它使用寿命没有到),而不是说这个衣服我上身穿一次它就凭空消失(你说游戏里的附魔装备我也没办法),所以劳动过程让生产资料发生了价值转移到产品,同时保存了价值。
——手动割——
接下来咱们讲讲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应该定义为使用价值):
不管你干什么,只要是干活,就会有结果,而这个结果没有你的劳动行为,也不会从无到有的,结果是你用你自己本身劳动创造出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
所以说,我们在消耗自身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把“自身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个东西,加在了结果(产品)上,一块布,一根针,几根线,经过我们的劳动,变成了一件可以穿的衣服。如果没有劳动,那永远只是一块布,一根针和几根线而已了。
而一件衣服比一块布,一根针,几根线有用多了,这个额外的使用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呢,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一样,只要合理利用生产资料,通过劳动行为,而生产出对人有用的产品,这里面的所有劳动,都是会创造价值的。
——手动割——
理论有点绕,我尽我所能给你讲简单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B.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能否举个例子
政治经济学里,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版力的耗费(抽象权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其自身的价值当然就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回复楼上的评论: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而这种有用物品只有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劳动创造价值,是基于你把劳动创造的产品作为商品时,它就具有价值,故才说这个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也是生产者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你拿你做笔的劳动换别人做包子的劳动。
烦请多读几遍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那一章节,再来发言吧
C.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啥意思
因为具体劳动是直接生产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是直接作用于实体内的劳动,是可以容观察的劳动,它把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转移到新产生的商品中;而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3)抽象劳动再创造扩展阅读:
在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被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脑和体力的消耗(抽象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确立了劳动二元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的唯一价值来源。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成为一种商品,劳动本身的价值当然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D. 为什么抽象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答案尽量简短,在此谢过)
所谓抽象劳动是指来脑力劳自动,简单说即是智慧财富,要创新只要通过智慧思考,才有灵感,才有创新的突发点,才能得到价值创造,无论是怎么样的物质劳动都是不可能得到创新灵感和动力的,只有人类的思考才会有创新的存在,所以说抽象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E. 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
正确答案:ABCE
F. 商品的全部价值由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对吗
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不是唯一源泉。是因为具体劳动转移了原材料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唯一就是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原材料的价值是由生产原材料的抽象劳动创造的,通过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形成使用价值,为什么不是形成价值请参考价值定义。
G. 为什么说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最好举个例子
与抽象劳动相对的,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的是具体的商品,创造的是使用回价答值。
抽象劳动,体力与脑力的耗费,通俗地说,花了功夫,以天然的时间来衡量,是可以比较的。这就是价值。
举例,纯手工做一双布鞋,假设需要一天,你觉得这双鞋子,该值多少钱呢?
H.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为什么劳动力的价值是借助于抽象劳动再创造出来而增殖的呢
具体劳动看得见,我们所能想到的每种劳动(干活,动脑子等等)都是具体劳动,也就是实际上发生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
当然,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劳动还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家政公司中进行的家务劳动就是具体劳动,而妈妈(或你自己哦)在家中做家务,就不算是劳动,呵呵。
抽象劳动的定义说: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你不妨想一下,各种各样的劳动林林总总,从他们中找出劳动的共同点,就是耗费了人的智力、体力,于是我们就试图用这些给劳动定个量,定个性,以耗费的智力体力来把劳动统一起来,成为所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有“工”的概念,或者叫“工分”。就是一个人干多少活,然后记多少分(妇女做一天工就比男人记的分少),然后再按工分多少分配产品。这里的工分在思维上能大概反映这一点。所以说以前人们说“你做了多少工啊?”就是再说你创造了多少“无差别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
当然,用工分来衡量劳动的事件最终失败了,人类也很难真正在实践中衡量“无差别人类劳动”,但是在哲学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抽象劳动”的存在。
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货币表示的价值就是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商品值多少钱,就是创造一件商品所耗费的人类的智力、体力,也就是抽象劳动。
这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它是建立在“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础上的,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有很大分歧的。
个人见解而已,很多东西(比如说工分的比喻)并没有得到老师或别人的认可,只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可能会有谬误和浅薄之处,还希望大家多多探讨,多多指教。
参考资料:高中政治课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I.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啥意思
具体劳动是指具体的劳动行为,实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作为某种用途来使用,抽象劳动是指做专事的属行为特点或者说是脑力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指货币价值或附加价值.
在这里是在对比两种不同的创造能力所获得的结果,旨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劳动才是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