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发明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0 08:55:35

❶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什么国家的,是什么之父

俄国(前苏联)科学家(1857.9.5~1935.9.19 )
好像是多级火箭之父,这个拿不准!

❷ 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的概述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写成的《利用火箭装置研究宇宙空间》一书,在宇宙航行方面具有开拓性。他推论出在不考虑空气动力和地球引力的理想情况下计算火箭在发动机工作期间获得速度增量的公式,即
V=v0ln(m0/mk)
式中V为速度增量,v0为喷流相对火箭的速度,m0和mk分别为发动机工作开始和结束时的火箭质量。速度增量称为理想速度或特征速度。用这个公式可以近似地估计火箭需要携带的推进剂的数量以及发动机参数对理想速度的影响。
当火箭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计算理想速度则须利用相对论的原理,相应的公式是:
V=[1-(mk/m0)^(2v0/c)]/[1+(mk/m0)^(2v0/c)]
式中c=299792.458m/s,为光速。这个公式称为阿克莱公式,又称广义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只有以接近光速的星际航行,相对论效应不可忽略时才会用到它。

❸ 齐奥尔科夫斯基凭什么被称为“航天之父”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决不会永远躺 在这个摇篮里,而会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
间。人类首先将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 后再去征服太阳空间。”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 科夫斯基(1857〜1935年)曾经这样为我们预 言。现在,他的预言已经开始实现。

在人类航天历史上,有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他们是:苏联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和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❹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谁

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俄国梁赞州的伊热夫斯基村。父亲是护林员,母亲出身工匠之家,家境贫寒,儿时过着艰辛的生活。更不幸的是,齐奥尔科夫斯基10岁时患上严重的猩红热病,双耳失聪,尚未读完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在家。在父母的辅导下,他靠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和初中课程,并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14岁时,他从物理书中获得知识,尝试着做风箱扇风推动的车模型,做纸袋充氢气飞行,绘制想像中的飞行器草图。

1873年,16岁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怀着强烈的渴望,只身到莫斯科开始3年的求学生涯。由于耳聋无法进入学校读书,只能每天到图书馆自学。他不论寒暑,早出晚归,整天泡在图书馆刻苦攻读,靠父亲寄钱维持起码的生活,3年竟学完了大学理科的课程。在求学期间,他对星际航行产生了浓厚兴趣,自己动手制造金属飞行器,开始研究有关火箭飞行的问题。他后来回忆说:“我很少系统地学习过,只读过使我产生兴趣的和自认为重要的一些书。可以说,我一面学习,一面创造,尽管也经常耽误学习和创造失败。我也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著名的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使我在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

1879年,齐奥尔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取得中学教师的资格。他一边在波罗沃斯克中学教数学和物理,一边独立研究星际航行问题。他对宇航的研究倾注了全部热情,把课余时间都投在了没有引力的世界,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这一时期的笔记本里,画有太阳系的天文图,描绘了能悬挂在太空的“纺锤形塔”和“人造圈”,这可能就是他关于人造卫星和空间站的最早构想。1883年,他写出了《自由空间》论文手稿,指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动力的可能性,在地球之外人类受到失重的考验,火箭能在太空中飞行,还绘出了一幅征服太空的火箭发动机原理图。1887年,他应邀去莫斯科作了关于金属飞行器的学术讲演,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一些科学家的关注。1891年,他从理论上研究了星际航行问题,进一步明确指出只有火箭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这时发生了两件令齐奥尔科夫斯基十分痛心的事情:一件是邻居的草屋失火,将齐奥尔科夫斯基家的图书、工具、模型和手稿焚毁,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另一件是他的才华和正直受到嫉妒,未能再去莫斯科工作,给他的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难。1892年,他愤然离开波罗沃斯克城,举家迁居卡卢加小镇。在那里他仍然是一边在中学教物理,一边潜心于他的研究实验工作。1893年,他发表了科幻小说《在月球上》,两年后又出版了《关于地球和天空的幻想及万有引力效应》一书,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他不仅利用学校破旧的物理实验室做小蒸汽机喷气实验;而且还在自家的房顶上用废弃的铁筒制成一个“风洞”,用这种简陋的送风机来测定空气的阻力,获得有关火箭和航天原理的数据,为他创立航天理论打下了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几乎涉及到实现太空飞行从火箭燃料选择到人如何克服失重影响的各种课题,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898年,他完成了《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的经典论文。这篇论文凝结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但几经周折,这一划时代著作5年后才在莫斯科的《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随后,他又在《航空报告》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几篇关于火箭和太空飞行的论文,奠定了航天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确立了齐奥尔科夫斯基作为航天理论奠基者的地位。

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的《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为人类飞向太空开辟了道路。在这本科学著作中,他论证了火箭作为星际航行工具的可能性,推导出了火箭运动的基本方程。这个方程后来被命名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它引出了火箭质量比,即火箭起飞前的质量与火箭所携带燃料耗尽后的质量之比的概念,还首次提出了火箭推进剂比冲的概念。质量比越大,比冲越高,火箭性能就越好。因此,火箭质量比和推进剂比冲对于利用火箭实现太空飞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推算出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首次明确提出液体火箭是实现星际航行的理想工具。这标志着火箭飞行理论的真正开端,是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努力,1911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又完成了《火箭与太空探索》的研究论著,更加丰富了他的航天理论。在此书以连载形式发表的前言中,他写道:“开始必须有理想、幻想甚至神话,接着便进行科学计算。这样,最后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关宇宙航行的著作便属于创造性阶段。”确实如此,齐奥尔科夫斯基进一步描绘了宇宙飞船发射和飞行,超重对航天员的影响,人在太空中的失重效应,登天观看地球的迷人景象等。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计算基础上,充分展示出了他的创造才能,揭示了利用火箭探索太空的基本原理。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担任中学教员的十分艰难的日子里,他大约写了130篇论文,但只自费发表了近50篇,还不被人们所理解。俄国十月革命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工作受到信任和重视,而且逐步有了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他的关于征服宇宙空间的思想也迅速传播开来。他在以后的18年时间里,写了《飞往宇宙空间的火箭》、《宇宙飞船》等450篇手稿,继续阐述他关于星际航行的认识和思想。特别是1929年完成的《宇宙火箭列车》,对多级火箭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证,证明了化学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能够达到宇宙速度。1930年发表的《致航天学家》和1932年发表的《达到同温层》著作,则进一步论证了火箭推进剂的性能和对火箭的各种设计要求。他晚年写成的《宇宙火箭工作》一文,则系统地总结了他在火箭和航天学领域的工作和成绩,论及了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太空基地、星际航行的几乎所有问题,为航天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这篇自述的文章中说:“在我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我发表了利用类似于火箭的反作用装置实现太空飞行的理论。基于已被检验的数据推导表明,人类进入太空甚至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移民都是可能的。也许当我的思想获得应用,人类不仅在地球表面上活动,而且飞到宇宙空间时,上百年已经过去了。”这一预言不是已经并正在变成现实吗!

从20世纪30年代起,齐奥尔科夫斯基已不再是个人摸索和孤军奋战,而是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成立了专门机构,培养出了一批火箭专家,专门研究他所开创的火箭和太空飞行问题。1932年,苏联政府为表彰齐奥尔科夫斯基为促进航天科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34年还选他为喷气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把火箭推进剂质量与无推进剂时的火箭质量之比值命名为齐奥尔科夫斯基数值。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卡卢加逝世,享年78岁。

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看到航天已经不再是神秘而被嘲讽为“怪人”的幻想,人类不仅频繁地到太空活动甚至登临月球漫步,而且正在向着一个更远的目标进军。这就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在1933年“五一”劳动节向公众发表的广播讲演中所期望的未来:“40年来,我一直从事有关火箭原理的研究。我始终都坚定地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将可能飞向火星。尽管时代在变,但星际航行的理想总要继续下去。今天我确信,你们之中将有人到星际中航行。”

❺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对火箭有什么贡献

1857年9月17日,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俄国梁赞省伊山夫斯克村的小村庄,父亲是一个守林人。他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事情都想弄个明白。但不幸的是,9岁那年他患猩红热病,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几乎完全丧失了听觉。这使他不能继续上学,只能靠母亲教他学一些简单的知识。两年后,母亲又因病去世。但是,他丝毫也没有气馁,逆境培养了他顽强拼搏的意志。从14岁开始,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利用父亲仅有的几本自然科学书籍,进行艰难而又刻苦的自学,把书本作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和助手,渐渐地尝到了掌握知识的乐趣。16岁时,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离开家乡,去莫斯科寻找学习的机会。他上不起正规的学校,只好住在一位贫苦的洗衣妇家中,每天早晨去鲁勉柴夫斯基博物院的公共图书馆读书。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图书馆里像海绵吸水一样,废寝忘食地攻读,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以惊人的毅力,先后自学了物理、数学、微积分、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球面三角学,以及他最感兴趣的航空科学,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充实了他的大脑。

为了生计,他回到家乡,参加了招收教师的考核,校长对他渊博的知识深表佩服,聘任他为县初级技术学校的教师。他一边教学,一边还继续坚持自学。他始终不忘小时候母亲给他买的那个氢气球,一撒手就飞上了天空。对,应当发明一种可以飞到大气层外面的飞行器。母亲的氢气球,成了鼓舞他大胆设想和忘我实验的动力。于是他大胆设想了一种金属飞船飞上蓝天的情景,并写成文章寄到莫斯科,这引起了著名物理学家斯托列夫的高度重视,特请他到莫斯科做了专场报告和讲演。

正当齐奥尔科夫斯基从莫斯科回来的第二天,他的家遭到火灾,图书、仪器、模型和手稿全部化为灰烬。这突然的打击,使他病了好长时间。但他坚忍不拔,病好后,又开始了新的奋斗。有人说他是“疯子”、“空想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毫不在意,他针锋相对地回答说:“没有疯子的空想,是飞不上天空的!”他在研究金属飞船时,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开始的思索、幻想、推想,到后来的科学计算,一步步推进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1883年,他在《自由空间》一文中提出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方案。1895年出版了《关于地球与天空的梦想》。在研究飞船如何飞上天空的同时,他还注意到火箭问题,并着手对宇宙飞船的动力进行了研究。1896年他开始写最重要的论文《用喷气装置探索宇宙空间》,论述了航天飞行中使用火箭发动机的理论问题,包括热传导、导航设备、空气摩擦升温和燃料等。1903年,完成了《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火箭运动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这篇论文在火箭科学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29年发表的《火箭列车》的论文,又首次提出多级火箭的设想,后来还提出建立星际站的大胆设想。这些都对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为此,他被誉为“火箭之父”、“宇宙航行之父”。

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知识和成果使人们实现了征服月球、征服太空、征服宇宙的愿望和理想。

❻ 大家认为火箭是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明。但是中国早就有放流星的像焰火那样的游戏了

都是大国主义在作祟 作为高科技的产物 楼主敢游戏而之

❼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谁一生有何作为

1857年9月17日,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俄国梁赞省伊山夫斯克村的小村庄,父亲是一个守林人。他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事情都想弄个明白。但不幸的是,9岁那年他患猩红热病,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几乎完全丧失了听觉。这使他不能继续上学,只能靠母亲教他学一些简单的知识。两年后,母亲又因病去世。但是,他丝毫也没有气馁,逆境培养了他顽强拼搏的意志。从14岁开始,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利用父亲仅有的几本自然科学书籍,进行艰难而又刻苦的自学,把书本作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和助手,渐渐地尝到了掌握知识的乐趣。16岁时,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离开家乡,去莫斯科寻找学习的机会。他上不起正规的学校,只好住在一位贫苦的洗衣妇家中,每天早晨去鲁勉柴夫斯基博物院的公共图书馆读书。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图书馆里像海绵吸水一样,废寝忘食地攻读,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以惊人的毅力,先后自学了物理、数学、微积分、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球面三角学,以及他最感兴趣的航空科学,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充实了他的大脑。
为了生计,他回到家乡,参加了招收教师的考核,校长对他渊博的知识深表佩服,聘任他为县初级技术学校的教师。他一边教学,一边还继续坚持自学。他始终不忘小时候母亲给他买的那个氢气球,一撒手就飞上了天空。对,应当发明一种可以飞到大气层外面的飞行器。母亲的氢气球,成了鼓舞他大胆设想和忘我实验的动力。于是他大胆设想了一种金属飞船飞上蓝天的情景,并写成文章寄到莫斯科,这引起了著名物理学家斯托列夫的高度重视,特请他到莫斯科做了专场报告和讲演。
正当齐奥尔科夫斯基从莫斯科回来的第二天,他的家遭到火灾,图书、仪器、模型和手稿全部化为灰烬。这突然的打击,使他病了好长时间。但他坚忍不拔,病好后,又开始了新的奋斗。有人说他是“疯子”、“空想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毫不在意,他针锋相对地回答说:“没有疯子的空想,是飞不上天空的!”他在研究金属飞船时,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开始的思索、幻想、推想,到后来的科学计算,一步步推进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1883年,他在《自由空间》一文中提出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方案。1895年出版了《关于地球与天空的梦想》。在研究飞船如何飞上天空的同时,他还注意到火箭问题,并着手对宇宙飞船的动力进行了研究。1896年他开始写最重要的论文《用喷气装置探索宇宙空间》,论述了航天飞行中使用火箭发动机的理论问题,包括热传导、导航设备、空气摩擦升温和燃料等。1903年,完成了《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火箭运动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这篇论文在火箭科学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29年发表的《火箭列车》的论文,又首次提出多级火箭的设想,后来还提出建立星际站的大胆设想。这些都对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为此,他被誉为“火箭之父”、“宇宙航行之父”。
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知识和成果使人们实现了征服月球、征服太空、征服宇宙的愿望和理想。

❽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生平简介

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Tsiolkovski,Konstantin Eardovich, 1857.9.17~1935.9.19 俄国和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1857年9月17日生于俄国伊热夫斯科耶镇(今属梁赞州)。童年因听觉几乎完全丧失辍学,14岁以后主要靠自学,读完中学和大学数理课程。1880年开始在卡卢加省博罗夫斯克县立学校任教并开始研究工作。研究课题有:金属气球(飞艇)、流线型飞机、气垫火车和星际火箭的基本原理等。
1903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喷气运动理论著作《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的构思和原理图,并推导出在不考虑空气动力和地球引力的理想情况下,计算火箭在发动机工作期间获得速度增量的公式,为研究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在研究喷气飞行原理方面卓有建树:提出了燃气涡轮发动机方案,解决了航天器在行星表面着陆的理论问题,研究大气层对火箭飞行的影响,首次探讨从火箭到人造地球卫星的诸问题。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撰写了730多篇论著。1932年苏联政府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35年9月19日在卡卢加逝世。

❾ 齐奥尔科夫斯基在火箭原理的研究中有哪些功绩

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俄国梁赞州的伊热夫斯基村。父亲是护林员,母亲出身工匠之家,家境贫寒,儿时过着艰辛的生活。更不幸的是,齐奥尔科夫斯基10岁时患上严重的猩红热病,双耳失聪,尚未读完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在家。在父母的辅导下,他靠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和初中课程,并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14岁时,他从物理书中获得知识,尝试着做风箱扇风推动的车模型,做纸袋充氢气飞行,绘制想像中的飞行器草图。

1873年,16岁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怀着强烈的渴望,只身到莫斯科开始3年的求学生涯。由于耳聋无法进入学校读书,只能每天到图书馆自学。他不论寒暑,早出晚归,整天泡在图书馆刻苦攻读,靠父亲寄钱维持起码的生活,3年竟学完了大学理科的课程。在求学期间,他对星际航行产生了浓厚兴趣,自己动手制造金属飞行器,开始研究有关火箭飞行的问题。他后来回忆说:“我很少系统地学习过,只读过使我产生兴趣的和自认为重要的一些书。可以说,我一面学习,一面创造,尽管也经常耽误学习和创造失败。我也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著名的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使我在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

1879年,齐奥尔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取得中学教师的资格。他一边在波罗沃斯克中学教数学和物理,一边独立研究星际航行问题。他对宇航的研究倾注了全部热情,把课余时间都投在了没有引力的世界,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这一时期的笔记本里,画有太阳系的天文图,描绘了能悬挂在太空的“纺锤形塔”和“人造圈”,这可能就是他关于人造卫星和空间站的最早构想。1883年,他写出了《自由空间》论文手稿,指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动力的可能性,在地球之外人类受到失重的考验,火箭能在太空中飞行,还绘出了一幅征服太空的火箭发动机原理图。1887年,他应邀去莫斯科作了关于金属飞行器的学术讲演,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一些科学家的关注。1891年,他从理论上研究了星际航行问题,进一步明确指出只有火箭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这时发生了两件令齐奥尔科夫斯基十分痛心的事情:一件是邻居的草屋失火,将齐奥尔科夫斯基家的图书、工具、模型和手稿焚毁,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另一件是他的才华和正直受到嫉妒,未能再去莫斯科工作,给他的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难。1892年,他愤然离开波罗沃斯克城,举家迁居卡卢加小镇。在那里他仍然是一边在中学教物理,一边潜心于他的研究实验工作。1893年,他发表了科幻小说《在月球上》,两年后又出版了《关于地球和天空的幻想及万有引力效应》一书,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他不仅利用学校破旧的物理实验室做小蒸汽机喷气实验;而且还在自家的房顶上用废弃的铁筒制成一个“风洞”,用这种简陋的送风机来测定空气的阻力,获得有关火箭和航天原理的数据,为他创立航天理论打下了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几乎涉及到实现太空飞行从火箭燃料选择到人如何克服失重影响的各种课题,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898年,他完成了《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的经典论文。这篇论文凝结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但几经周折,这一划时代著作5年后才在莫斯科的《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随后,他又在《航空报告》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几篇关于火箭和太空飞行的论文,奠定了航天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确立了齐奥尔科夫斯基作为航天理论奠基者的地位。

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的《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为人类飞向太空开辟了道路。在这本科学著作中,他论证了火箭作为星际航行工具的可能性,推导出了火箭运动的基本方程。这个方程后来被命名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它引出了火箭质量比,即火箭起飞前的质量与火箭所携带燃料耗尽后的质量之比的概念,还首次提出了火箭推进剂比冲的概念。质量比越大,比冲越高,火箭性能就越好。因此,火箭质量比和推进剂比冲对于利用火箭实现太空飞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推算出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首次明确提出液体火箭是实现星际航行的理想工具。这标志着火箭飞行理论的真正开端,是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努力,1911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又完成了《火箭与太空探索》的研究论著,更加丰富了他的航天理论。在此书以连载形式发表的前言中,他写道:“开始必须有理想、幻想甚至神话,接着便进行科学计算。这样,最后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关宇宙航行的著作便属于创造性阶段。”确实如此,齐奥尔科夫斯基进一步描绘了宇宙飞船发射和飞行,超重对航天员的影响,人在太空中的失重效应,登天观看地球的迷人景象等。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计算基础上,充分展示出了他的创造才能,揭示了利用火箭探索太空的基本原理。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担任中学教员的十分艰难的日子里,他大约写了130篇论文,但只自费发表了近50篇,还不被人们所理解。俄国十月革命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工作受到信任和重视,而且逐步有了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他的关于征服宇宙空间的思想也迅速传播开来。他在印岁以后的18年时间里,写了《飞往宇宙空间的火箭》、《宇宙飞船》等450篇手稿,继续阐述他关于星际航行的认识和思想。特别是1929年完成的《宇宙火箭列车》,对多级火箭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证,证明了化学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能够达到宇宙速度。1930年发表的《致航天学家》和1932年发表的《达到同温层》著作,则进一步论证了火箭推进剂的性能和对火箭的各种设计要求。他晚年写成的《宇宙火箭工作》一文,则系统地总结了他在火箭和航天学领域的工作和成绩,论及了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太空基地、星际航行的几乎所有问题,为航天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这篇自述的文章中说:“在我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我发表了利用类似于火箭的反作用装置实现太空飞行的理论。基于已被检验的数据推导表明,人类进入太空甚至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移民都是可能的。也许当我的思想获得应用,人类不仅在地球表面上活动,而且飞到宇宙空间时,上百年已经过去了。”这一预言不是已经并正在变成现实吗!

从20世纪30年代起,齐奥尔科夫斯基已不再是个人摸索和孤军奋战,而是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成立了专门机构,培养出了一批火箭专家,专门研究他所开创的火箭和太空飞行问题。1932年,苏联政府为表彰齐奥尔科夫斯基为促进航天科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34年还选他为喷气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把火箭推进剂质量与无推进剂时的火箭质量之比值命名为齐奥尔科夫斯基数值。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卡卢加逝世,享年78岁。

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看到航天已经不再是神秘而被嘲讽为“怪人”的幻想,人类不仅频繁地到太空活动甚至登临月球漫步,而且正在向着一个更远的目标进军。这就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在1933年“五一”劳动节向公众发表的广播讲演中所期望的未来:“40年来,我一直从事有关火箭原理的研究。我始终都坚定地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将可能飞向火星。尽管时代在变,但星际航行的理想总要继续下去。今天我确信,你们之中将有人到星际中航行。”

❿ 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根据火箭原理提出了什么设想

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最早提出利用火箭来探索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的设想和设计原理。但是第一个进行实验的则是美国人戈达德。1926年,他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自己研制的液体燃料推进火箭,飞行时间为2.5s。

阅读全文

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