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避雷针是谁发明的
避雷针是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
富兰克林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
避雷针的主要作用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原理是:
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
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实际上,避雷针是引雷针,可把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把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
② 有一种什么雷帽子
雷锋帽,属于冬季帽子,具有防风护耳的功能
③ 撞击式雷帽枪的发射方法,比如装药或者清理枪管
装药还是前装式的,取消了火石,变成了一次性铜质的雷帽发火。因为不需要外露火药,密闭性更好。燧石枪因为要预留火药,也不是瞬发的。据说雷帽是一个英国猎人打鸭子的时候因为燧石枪不能瞬发而发明的。
装药和装弹的步骤都不变,但是先拉击锤还是先放雷帽,不太清楚。
④ 避雷针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
1744—1750年富兰克林进行的关于一系列实验,例如著名的风筝实验,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雷电只不过是一种大气火花放电现象的秘密。1749年富兰克林创议:接地的高耸的尖形铁棒可以用来保护建筑物,并设计了避雷针的实验。到18世纪末,避雷针获得公认,被普遍采用
⑤ 雷管是谁发明的
雷管是于1865年瑞典化学家,发明家,诺贝尔(全名: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发明的。
⑥ 雷锋发明过什么东西
雷锋不是发明家,没发明过什么东西。
一、雷锋的个人信息: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今望城区雷锋镇)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曾为他三次题词。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人无数,一部《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他发扬了社会主义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1962年8月15日雷锋被一根杆子砸到,当场昏倒,经202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年仅22岁。
二、雷锋的格言:
1、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2、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3、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4、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5、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6、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7、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 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8、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9、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毫不留情,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0、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11、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2、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13、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14、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15、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16、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17、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18、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19、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20、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21、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22、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23、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24、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5、我们要真正的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的,像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里是空的,就能装进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像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雷锋留言手迹。
三、雷锋帮助过的人:
雷锋帮助过的人有名有姓的不多,更多的是没有名字的平民百姓。
示例1: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子,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示例2: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如今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⑦ 雷电是谁发明的
是人发明的!因为它叫雷电!
记得采纳啊
⑧ 手榴弹是谁发明的呢
出现在彝族居住的西南边境地区。云南哀牢山彝族人民曾发明一种“葫芦飞雷”。其造法是,将晒干的葫芦掏尽籽实,然后把火药、铅块,铁矿渣、碎铁片等物装进去,再在葫芦的颈里塞上火草作引信。火草是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有大叶和细叶两种。人们把叶背上的一层白色皮棉剥下来晒干,捻成线,投入木炭热灰中炮制成一种一点即燃的火草。狩猎时,先将葫芦放在网兜中,点燃火草,抡起来,甩出去。关键是掌握好火草燃烧的时间,有经验的猎人甩出去的葫芦飞雷是在最接近目标的时候爆炸,其杀伤力很大。葫芦飞雷也是一种手榴弹。
1856年,哀牢山地区以彝族雇农李文学为首的彝、汉、白、傣、苗各族人民举行联合反清大起义。1858年秋末,起义军两三千人进攻
嘉城。
嘉城位于哀牢山中断东麓。那里盛产铁、铅、铜等矿物,有官绅经营的矿场。
嘉是滇西哀牢山的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塞。防守
嘉城的清军有六七千人,他们不仅人多势众,又拥有火炮、火枪等先进武器,根本不把手持刀矛的两三千起义军放在眼里。起义军进据
嘉城西和城北外围三四十里的地方,迟迟不发动攻击,清军误以为起义军害怕他们的火枪火炮。其实,起义军是派人专门赶制葫芦飞雷,同时专门培训一批使用葫芦飞雷的战士。起义军完成战前准备工作以后,趁清军守备松懈,接近
嘉城。守城清军见起义军战士每人腰里都系着大葫芦,他们误以为彝族人爱喝酒,是酒葫芦,根本不在意。黎明前,起义军突然向西门和北门发起猛攻。一时间,葫芦飞雷满天飞,剧烈的爆炸声连成一片,震天动地,铅块、铁片、矿渣,横飞四射,清军守城的炮手、枪手被炸得头破血流,不战自乱。城里的内应迅速打开城门,起义军一拥而入,清军如落花流水,溃败而逃。起义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
嘉城。这大概是手榴弹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外国人使用手榴弹,始于1904年日俄战争。手榴弹无论是用于生产上,还是战争中,外国人都要比我们中国人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