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万福发明火箭

万福发明火箭

发布时间:2021-08-10 04:46:06

『壹』 写万福河作文400字

困难之所以为困难,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畏惧之
如果你不怕,你就赢了第一步,起点就可以甩掉很多人
生活,学习,工作的困难总是会有,特别是刚刚开始接触新事物时,即使再多新鲜刺激的兴奋感也抵充不了那一份迷茫
困难总是会有,要是世间没有困难,何以区分人的成功失败
容易的事情大家都去做,那么困难的事情就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做成功了、
我们成长的意义就在于越来越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我看来,成功没有偶然一说,全都是必然
如果你勇敢,困难摆在面前能去挑战并克服之,那么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相应提升,机会来了,你敢去抓住它,舍弃一些你愿意舍弃的,你肯定比那些不能克服困难的人要更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去施展你的才华,私底下花比别人更多的工夫去积累知识和经验,你只会一步步迈向辉煌。成功从来都是必然,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效率不一样花的时间也会不一样
做人要朝前看,不要鼠目寸光,一时的得失就能把你的信心消磨得一干二净
谁没有过失败?谁成功的路上一帆风顺?成功者不是没有风雨,只是他们风雨无阻
不要想困难有多么难,要满怀希望地祈求上天: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想想渡过难关后,你又把多少对手抛在了后面,你的目标始终可以是把第二名抛得远远的,让她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哪怕坐上火箭也追不上你!
困难,是区分人优劣的唯一方法。
什么考试,都是浮云,我相信我昼夜不舍地复习,有方法地总结知识点,总有办法攻克所有知识点并取得考试的胜利
门关了我就找钥匙,没有门我就

『贰』 广西天等县火箭一级落区有什么 意义

作为落区,向都镇在整个天等县都是有名的。按照落点向前20公里,向后30公里,左右各15公里(50公里×30公里)的区域都是理论落区———向都镇往往是按照预定轨道的一级火箭落区,作为中心落区,会有80%-90%可能落到这里来。有个醉汗在大街上喊:“像金鱼游泳一样,翅膀一下一下摆起掉下来。”
向都镇一共设立了97个观察点,3个在高山上的观察哨
当时在万福山高地观察眼看着残骸在空中冒着火花,空中的“嗡嗡嗡”爆炸声,好像飞机飞过的声音,仅仅几十秒后,残骸就落在离观察哨250米左右的地方,落地后的残骸发出巨大的爆裂声,燃烧的火焰把周围60米的草全部都迅速烧[ft=,+0,]黑。望到这种情况,疏散在观察哨山坡上的200多名村民中已经有人开始哭喊,有人在尖叫,领导立刻喊:“大家不要怕,不要乱跑———它飞过去了。”
一村民说,我才知道,真的落在这个位置,你躲是躲不开的,根本跑不掉的,残骸下落的速度特别特别快。”他说。
当时掉下来的残骸撞在了一块石头上,已经分裂,残骸长达10米,“当时如果……如果稍微偏移点点,我已经不能在这里说话了。”

纯粹就是拿村民的人生安全不负责任的···

『叁』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史有哪些 有知道的告诉一下 3Q 万福!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回忆理想斜面实验)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于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热学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电磁学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转化)
2、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2.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3.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4.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5.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6.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7.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8.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834年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9.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即在研究感应电流的同时,发现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10.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后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注意第二册P243的图)。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υ成正比。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
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
28、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
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

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
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33. 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4.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1.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3.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由赫兹证实。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量子力学的说明在第三册P56)
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电磁波、概率波、横波(光的偏振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光的电磁说中要注意电磁波谱(第三册P31),还要注意原子光谱(涉及光谱分析第三册P50)
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确其局限性)
6.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肆』 春天东明的万福公园作文600字

美丽的公园作文600字
我家的附近,有一个特别大的公园,坐落在亦庄镇政府的东北方向。从我家出发,步行五分钟就能到达,这也是平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
每天清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在去往公园的小路上。我就像只小鸟一样蹦蹦跳跳的跟随在父母的左右,感觉是那么幸福。
走进公园,迎面飘来阵阵扑鼻的花香。空气是那么清新,景色是那么迷人,时不时还传来阵阵鸟叫声。噢!原来那是老爷爷们提着鸟笼在遛鸟,小鸟的鸣叫声是那么动人、好听。小道的两旁是弯弯的柳枝,微风一吹,就像在翩翩起舞。
刚进入公园没多远,就是儿童的乐园。那里有小孩子们最爱玩的滑梯,我时不时的还会去温习一下这儿时最难忘的游戏。坐在上面,就像小火箭一样,嗖的一下,就滑到了最底下。抬头一看,原来爸爸妈妈他们已经走出很远,我一路小跑的去追上他们。
再往前看,好美的景色啊!那里有一个人造湖,湖的周围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芦苇,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湖边。近处看,那景色更好看了,碧波荡漾的湖水被阳光一照,闪闪发亮,真漂亮!湖的对岸还有一位叔叔在钓鱼,偶尔还会传来几声青蛙“呱呱”地叫声。湖水很清,仔细一看,里面还有金鱼、小蝌蚪呢,真是太好玩了!
我们往前走了走,哇!快看,这里有一个音乐喷泉。这个喷泉喷起的水柱有四层楼那么高!这些水柱还会随着音乐的变化,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在大喷泉的下面,有许多转着喷的小喷泉,只有一米多高,也很好玩。里面是花式水柱,有横排水柱,有竖排水柱,还有直喷水柱,来回交错,真是好看极了!
公园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很喜欢这里的风景,更喜欢这里的环境。这些都是辛勤的环卫工人用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最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公园。
美丽的公园作文600字
瑟瑟的秋风,无情地扫荡着地上的残枝败叶,把河边的苇草深深地压低了,但乐山公园的一切,还是那样生机,那样葱郁。
走进门口,在枯黄的草皮上,耸立着高高的电信塔。仰着头,它依旧是那么高,那么大。底下的草皮虽已枯黄,但却泛出一丝青绿,它们早早地萌发,仿佛要时刻唤醒沉睡的大地。
转过头,又一幅美景映入眼帘。那株快要枯竭的菊花,储蓄着最后一丝力量,绽放出那朵在瑟瑟风中独立的花儿。顿时,我感慨万千,菊花虽不似昙花一现那么美丽,也不胜桂花香飘千里,但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我呆呆着站着,似乎看到那花苞在渐渐地舒展开来,菊花的能量仿佛用竭,但那朵花,那朵菊黄色的花,却傲霜挺立着。我的心在颤抖,此时那朵菊花在我眼中,更艳了。微风吹来,菊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花在风中摇曳着,宛如仙女,它的脸上洋溢着微笑,那么洒脱,那么自由,那么与众不同。
又走了几步,烈士纪念碑在我眼前一亮,上面用红漆写着“沈乐山烈士永垂不朽”这几个令人敬畏的字。今日看来,这几个字在我眼里显得那么鲜红,红漆也不再是单纯的红漆,而是血,是先烈的血。清楚地记得,每次来扫墓,总是嘻笑着,打闹着,没有一点严肃感,内疚、惭愧,在我胸中产生,脸红红的,我庄重地向纪念碑敬了一个礼。
纪念碑四周种着几棵青松。还记得刚来这个公园时,我还只有八岁,旁边的那几棵青松,还只是小树苗,它们那时那么纤弱,那么不堪一击,仿佛一碰就能把它折断,风一吹就要把它吹倒,而现在像个魁梧的男人,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伴着秋风,已成为回忆,但在这棵树上却可以看见流逝的岁月,美好的回忆。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乐山公园。
美丽的公园作文600字
今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我就觉得这里又宽敞又美丽。
公园中央有一个喷水池,池里面的水很清澈,像钻石、水晶一样透明、闪耀。池的中间有一头凶猛无比的巨龙。看起来十分威武,它有着数不清的闪闪发光的鳞片,,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铁柱一般高大的尾巴。从龙的嘴巴里喷出了亮晶晶的水珠,像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水娃娃在滑滑梯,更像一位位身穿透明礼服的仙女,急着要去参加舞会。太阳公公见了,就来帮帮“仙女们”,让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她们身上,把她们的裙子染的五颜六色,真漂亮呀!
南边的花坛美丽无比,让人目不暇接。有牡丹、玫瑰、葱兰等等,颜色有白的、有黄的、有紫的、有……它们把花坛装点得色彩斑斓,犹如五颜六色的大花园。
西边的假山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嘿!真是大同小异!假山上面有个小亭子,亭子里,人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在休息,有的在安静的看书。
东边有一排排柳树。柳树上的一根根枝条宛如许多少女的长发拖到了地面,风弟弟调皮地来了,他把柳树姐姐的长发吹得“沙沙”作响,形成了一部美妙的交响曲。翠绿的柳树下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里面,老人们有的在练太极拳,有的在聊天;大人们或看书,或看报;孩子们则在追逐,在打闹……这幅景象可真热闹!
公园里不仅景色迷人,而且热闹非凡,真是十全十美,真好!
美丽的公园作文600字
今天,我们三年级全体师生兴致勃勃地去九大湿地公园之一的长广溪湿地公园游玩。
还未走进公园,我们就听见几声清脆的鸟叫从芦苇中传出。循声望去,只见几只水鸟正漫步在水中,捕食鱼虾。刚进公园,我们就见到了一大片滩涂,浅浅的水塘中,到处是小鱼、蝌蚪。踏着小径,许多生物尽收眼底,池鹭、白鹭、树麻雀、樟树、水藻……看到这个情景,大家不禁赞叹道:“这里的生物品种真多,真不愧是九大湿地公园之一呀!”
沿着小路往前走,两旁的古树郁郁葱葱,好似一把把大伞。古树旁,一丛丛绿草,一簇簇鲜花很吸引人。顺着草丛向前望去,一个并不大的池塘吸引了我们。你瞧!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蜻蜓飞来了,轻盈地落在花苞上。我不禁吟诵起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长广溪公园不仅景色优美,它还是儿童戏嬉玩耍的乐园。一来到幸运桥,大家就像小鸟一样飞向了儿童游乐园。这时,儿童乐园里已有好多人了,大家有的滑滑梯,有的荡秋千,有的玩翘翘板,还有的爬网……大家玩得可开心了。
这次游览,我不仅看到了长广溪那繁多的生物品种,更感受到了湿地那别有的韵致。今日一游,快乐无限!

『伍』 哪位大佬有百度云万福求百度云高清资源链接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提取码:bol1

《万福》是日本放送协会制作播出的励志题材晨间剧,由渡边良雄、安达もじり、保坂庆太、中泉慧等人执导,福田靖编剧,安藤樱主演,长谷川博己共演,于2018年10月1日开播。该剧以日清食品的创始人安藤百福及其妻子仁子为原型,讲述福子和丈夫万平一起在不断重复失败与成功的生活中,探索出世纪大发明——“速食拉面”的故事。

『陆』 古代女子做万福是哪个发明的是哪个朝代的

道万福也是属于古代女子礼节。唐宋时妇女与人减免行礼之时常口道“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柒』 万户是哪朝人

明朝。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飞天垂青史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始,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富有创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有人说,中国人的“载人飞船研究”,其实从600多年前便开始了。而在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41年之后,这一伟大的进程,终于回到了人类登天的“祖国”——中国。“神舟”号,是为了完成万户没有实现的古老梦想。

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阅读全文

与万福发明火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