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钩针发明人

钩针发明人

发布时间:2021-08-10 00:21:16

Ⅰ 钩针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呢

网络抄一下 也没确切答案钩针编织普及化的时间,可能是1800年代左右的欧洲,透过文献的了解,最早的钩针编织可能根本是没有钩针而使用手指的,以至于没有人工工具留下来的痕迹,也无法考据其历史。某些作家以这些手指编织的图片推测钩针编织的历史必定相当悠久,此论点同样也没有证据支持。其他的作家则认为,编结、编织这些方法,都是非常早期的编织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在有发现织品的考古年代中,发现以钩针编织法所织成的织物。

Ⅱ 钩编的简介

“crochet” 一词来自于 “croc” 或 “croche”,法国文字曾叫做“ hook” ,古时候挪威文字的“krokr”都是相同的含义 。据美国钩针编织专家和世界旅行家Annie Potter 考证:当代钩针编织艺术起源于16世纪期间。在法国和英国分别被人们称做“crochet lace”和“chain lace”。并且她还发现, 1916 Walter Edmund Roth在拜访了圭亚那印第安人的后裔时首次发现了钩针编织的实物。

Ⅲ 钩针编织的早期发展

爱尔兰蕾丝钩针的早期发展可说是家庭手工业兴旺时期的重要推手,特别是在爱尔兰与法国北部某些传统农耕或畜牧产业被战争、土地变更改变的地区。另外也跟中产阶级的兴起息息相关,他们是家庭手工钩针编织的大买家之一,加以钩针编织易学易懂,在任何地方只要有针跟线就可以工作的特性,也使得它越来越普及,但普及的同时,也逐渐有廉价的隐忧,由于类似的钩针编织产品越来越多,使得它变成了一种便宜的量产品。幸好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钩针编织所给人廉价品的印象逐渐薄弱,由购买爱尔兰生产的钩针编织蕾丝品和自学蕾丝编织逐渐盛行起来,最早的爱尔兰蕾丝编织法传到法国之后,花样就变得更为丰富,1842年,Riego de la Branchardiere出版的蕾丝钩针编织花样中,就有更多的片盘状蕾丝花样,进而发展到用羊毛毛线来编织衣物的立体构成和花样,早期钩针编织的发展在1840年代形成了复杂且丰富的时期,不仅线料种类繁复,花样也层出不穷,今日1840年代的维多利亚蕾丝作品也成为收藏家的喜好之一。

Ⅳ 钩针编织的简介

钩针是进行钩针编织的重要工具,有相当多种尺寸与规格,大至3.5公厘、小至0.75公厘者都有(美制为00到14吋)。在材质上,铝制与塑胶制是较常见到的,最常用的钩针大小是2.5mm到19mm(美制为B到S号),比较特殊的长钩针被称为突尼斯钩针,织法混合了钩针编织与棒针编织。钩针所编织的织物充满了无数个小环,透过钩子将线打活结,充做一环,接着将钩子从第一环穿入,钩头勾线,勾出另外一环,就能逐渐组成一排线串,最后一排会仅有一个活动环串在钩针上,新的一排可再返回勾在旧的一排上,于是线串上的环钩出无数排,就形成了一片钩针编织。与棒针编织的逻辑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不同在于钩针编织的花样比较自由,从头到尾仅有一支钩针与一根线,可钩出许多自由型与花型、圆型,甚至很容易钩出小型的立体织物,如手指玩偶等。

Ⅳ 钩针疗法是什么

中国钩针疗法
钩针因其针头带有一定弯曲度,而被称之为“钩针”。
钩针的特点
1.造型特殊,手法新颖
它的针体比较坚硬,针头有不同的弯曲度,造型特别;此外,还带有特殊的结构,可用作深部按摩,局部分离和松解粘连的组织等。由于它弥补了毫针的某些不足,使得它的结构更趋合理,更切合临床实用,加上它还有多种特别的操作方法,可用于不同疾病和不同部位,因而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2.见效快,疗效显著
钩针对于痛证的治疗及运动系统疾病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副韧带损伤等,疗效显著,有的仅1-2次,症状即可消失,其疗效高于封闭、针灸、推拿等疗法。
3.适用病种多,范围广
凡适应针灸治疗的疾病,几乎都适合钩针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
4.使用方便,安全稳妥
没有弯针,折针的危险。
[钩针针具]
一、 钩针的形状、制作和应用
(一)钩针的形状及制作要求
钩针是由针柄、针头和针体3部分组成,一套有6套型号。针体呈圆柱形,有不同弯度的钩形针头,头部具有治疗需要的特殊造型。其制作材料以取优质不锈钢材为佳,制作要求是针体笔直,光滑,针尖尖而不锐,弯度合适,利于操作。
2.不同型号钩针的应用
取决于治疗上的需要,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胖瘦、病证的部位,病位的深浅,加以灵活运用。
1号钩针:主要适用于形体较胖者,以及针刺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
1/6页

2号钩针:中等胖瘦,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2号构针:一般形体患者的肘、膝关节以上部位及腰背部穴位。
4号钩针:形体偏瘦者的,肘,膝关节部位。
5号钩针:应用范围较广,如肩颈部、四肢部及腰背部输穴等。
6号钩针:适用于头面部、督脉输穴、关节间隙、肌肉丰满之处及四肢之末端部位。
(二)钩针的保管和维修
钩针在被消毒、挪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碰撞而使针体和针尖损伤;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针尖变秃变钝。可用下法修理:用细磨石轻轻地磨圆针尖,针尖应既不太尖锐又不太钝,以圆尖为好;针体有锈蚀、陈旧污染物沾染,可用左手拿细砂纸包住针体,右手平持针上下抽动并左右捻转,达到圆润光滑为止。 针具要善保养,因为针具易坏,用时必然会增加患者地痛苦。保养地重点是避免针尖受损、变钝、及针体锈蚀。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消毒时应用纱布包裹待消毒的钩针,以避免针体和针尖被擦伤。
2. 放针的盘内应垫衬纱布,针应放平。
3. 暂不用的钩针,洗净后应用纱布或其他柔软纱布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有绒布衬垫的扁长形针盒内。放时针尖朝下,使针尖朝下,使针尖针体互不碰撞和摩擦。
二、指力和手法的练习
1、指力练习
(1)空手练指法 手中无针,右手呈执笔状,作持针操作的姿势。拇指、食指合拢捏紧,并靠于中指桡侧面,手腕微伸,以肘关节为轴心,似前方为欲刺之穴位,要求全神贯注,以臂领腕,带动拇、食、中指。每天练习应不少于20分钟,练习中注意不采用全臂的力量如敲锤状。
(2)纸垫练针法 将卫生纸折叠成7*8cm大小,30cm厚,用线绕扎而成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针尖抵触纸垫。针体与纸垫呈75度。左手挟
2/6页

住纸垫,随着加压,右手做提插等操作。如此反复练习。指力练习时用针不宜太长,一般以6号针为宜。随着指力的提高,可逐渐改用长针,纸的质地也应由软改成稍硬的纸。

Ⅵ 科学家怎么把细胞核取出来,那什么显微镜钩针是什么

各种细胞器的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多都是无意发现 在试验中进行染色时无意发现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般光学显微镜看不到内部 电子显微镜可以

Ⅶ 勾针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吗

钩真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有许多都是值得应用的

Ⅷ 什么的钩针

精巧的钩针,细长的钩针。
钩针是一种最常见的编织艺术,简单易学,工具也不复杂,只需一根钩针,再加上钩针用的线或毛线等就行。

Ⅸ 针织是哪国发明的

这是一种不断演化的工艺怎么可能是某个人发明的呢。。。找的累死拉你看吧: 针织 knitting 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 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1982年在中国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丝织品中有带状单面纬编两色提花丝针织物,是至今已发现的最早手工针织品,距今约2200多年。根据这一文物可以推断中国手工针织的起源还要更早一些。机器针织始于1589年,英国人W.李从手工编织得到启示而创制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它有3500多个零件,钩针排列成行,一次可以编织16只线圈。中国第一家汗衫针织厂在1896年创建于上海。中国第一家织袜厂于1907年建立在广州。 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 ,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后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只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在经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经轴,然后上机生产。纱线从经轴上退解下来,各根纱线沿纵向各自垫放在经编针织机的一只或至多两只织针上,以形成经编织物。在某些针织机上也有把纬编和经编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时在针织机上配置有两组纱线,一组按经编方法垫纱,而另一组按纬编方法垫纱,织针把两组纱线一起构成线圈,形成针织物。由同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在纬编针织物中沿着纬向配置,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沿着经向配置。 成圈过程 纱线构成线圈,经过纵向串套和横向连接便成为针织物。所以成圈是针织的基本工艺。成圈过程可按顺序分解成下列几个阶段:退圈——把刚形成的线圈(称旧线圈)从针钩移至针杆;垫纱——把纱线喂到织针上;弯纱——把纱线弯曲成线圈的形状;带纱——把新垫上的纱线或刚弯成的线圈移至针钩内; 闭口——封闭织针针口;套圈——把旧线圈套到针口闭合的针钩上;连圈——新纱线或新线圈与旧线圈在针钩内外相遇;脱圈——旧线圈从针钩上脱下套在新线圈上;成圈——使纱线形成一只封闭的和规定大小的新线圈;牵拉——把新线圈拉离成圈区域。这只新线圈在下一成圈周期中即成为旧线圈。成圈过程有针织法和编结法两类。在针织法成圈过程中,成圈各阶段按上述顺序进行。在编结法成圈过程中,弯纱始于脱圈,并与成圈阶段同时进行。在有的针织机上各只织针依次顺序完成成圈过程;也有一些针织机的成圈过程各只织针整列地同时进行。 针织生产 除可织制成各种坯布,经裁剪、缝制而成各种针织品外,还可在机上直接编织成形产品,以制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产品。采用成形工艺可以节约原料,简化或取消裁剪和缝纫工序,并能改善产品的服用性能。针织生产因工艺过程短,原料适应性强,翻改品种快,产品使用范围广,噪声小,能源消耗少,而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织机的生产率大为提高,如圆型纬编针织机(舌针)每分钟约可编织3000个线圈横列,经编机的织幅大多为427厘米,每分钟最高可编织2000个线圈横列,单针筒圆袜机的转速最高可达每分钟1000转。利用电子技术控制针织机的工作,更提高了机器效率。在机器上安装各种积极式给纱装置,可以改善产品质量。在机器上附加一些机构可以编织各种组织结构和不同用途的针织物:如应用选针机构使织针按预先安排的程序投入工作,以编织提花针织物;应用梳毛机构把散纤维喂入织针,以编织长毛绒针织物;应用衬经衬纬装置,以编织衬经衬纬针织物 。针织机的品种繁多,已超过350种。随着化学纤维新品种和后整理工艺的发展,提高了针织物挺刮、免烫和耐磨等特性。拉绒、磨绒、剪毛、轧花和褶裥等整理技术的应用,使针织品的品种更为扩大。 针织技术已经扩展到其他纺织生产方面,如将针织成圈方法应用在织布机中进行分段引纬,并把各段纬纱用线圈加以串针织品套连接,以代替传统的投梭运动,使织造速度提高,这就是织、编结合的织编机。

满意请采纳

Ⅹ 钩针技艺的历史

钩针编织的起源有相当多种说法,某些理论认为钩针编织来自于阿拉伯半岛、南美洲、或是中国,但目前没有具体的考古证据证明钩针编织到底源自于上面哪一个地区。

钩针编织普及化的时间,可能是1800年代左右的欧洲,透过文献的了解,最早的钩针编织可能根本是没有钩针而使用手指的,以至于没有人工工具留下来的痕迹,也无法考据其历史。某些作家以这些手指编织的图片推测钩针编织的历史必定相当悠久,此论点同样也没有证据支持。其他的作家则认为,编结、编织这些方法,都是非常早期的编织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在有发现织品的考古年代中,发现以钩针编织法所织成的织物。

法国在18世纪时曾有一种在蹦圈上刺绣的手法称为“tambour”,这种刺绣的工具其实就是最早的钩针,只不过钩出的织品和现今钩针编织不同,因此没人注意到。另外,许多早于1800年之前的古老织品,声称是早期的钩针编织,但考据后其实是混合了棒针编织法与钩针编织法的古老织法“Nålebinding”(此字为丹麦语、意为束缚与针)。 19世纪,在英国、美国与法国;钩针编织逐渐的普及,多数人们将钩针编织用来补破掉的蕾丝,是一个较省钱的方案。因此以螺纹棉花线织成的蕾丝价格也受到影响而下降,导至后期扁平状以钩针编织法做成的蕾丝,比圆状的更为普及。扁平状的蕾丝也更快、更容易生产。

至于钩针针头最早是一支弯曲的针,被钉在木制把柄上,可见到早期爱尔兰蕾丝工人多用这种粗制的钩针,最昂贵的钩针,针头可能是有银制、黄铜制或是象牙、钢、骨头等,把柄也雕有许多经细的花纹,多为上流社会的夫人使用,并被视为装饰手部的一部份。在1840年代,第一本钩针编织法的书籍由英国出版,作者是Eleanor Riego de la Branchardiere 与 Frances Lambert。从书上看来,早期的钩针编织花样着重于生动的配色,以及线材与织品的搭配,例如棉花和螺纹亚麻质料的线材,最好拿来做蕾丝。而羊毛毛线,最好拿来做衣物。

详情参看网络:http://ke..com/view/1771863.htm

阅读全文

与钩针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