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浅析幼儿创造力在角色游戏中的培养

浅析幼儿创造力在角色游戏中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8-09 19:49:08

『壹』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
幼儿园中的游戏有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如区域活动、集体游戏活动,有幼儿自发的游戏,如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自己组织、创造出的游戏,还有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游戏形式,即“寓教于乐”。其中任何一种游戏,都有内在的价值,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语言等的提高都有帮助。游戏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人们越来越发现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实践,我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这里主要对教师在游戏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一点体会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是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投放幼儿游戏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要赋予启发性、层次性,并能构成丰富的游戏情景。如我班开展的“超市”,投放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有各种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诗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个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来作秤,一边称东西,一边还说“这个×斤”。可见,幼儿在丰富的游戏环境中就能萌发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行为。二是要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只有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才会有愉悦的心态,才会大胆的创造、 [b] 1活动。

其次,要肯定幼儿的大胆创造。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师应肯定他们的想法,不能否定或进行反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另外,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应使用正面评价性的语言。如我班的梁凯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时,遇到了娃娃要过生日但没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议,没有蛋糕我们就自己做。老师听到后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凯雯,你的办法真好!”接着,娃娃家里的成员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们个个都很认真,娃娃家进行了热闹的生日庆祝会。

再次,教师应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进行指导。

我们知道,教师在游戏中的身份是环境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适时的改变角色,以相应的身份适时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如当幼儿在无目的的摆弄操作材料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师和你来一起玩好吗?想想这些拼板能做什么?”幼儿拿了一块梯形的拼板说:“可以用来做手枪。”“好,那手枪是谁拿的?”“是拿的。”“那你想不想来当?”“想。”教师就引导了幼儿利用手里的玩具当,并告诉他要再想出新的点子。

最后,要及时的鼓励、表扬幼儿,给幼儿成功的体验。

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幼儿再创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今后的游戏中能继续主动的创造和想象。我班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会组织 [b] 1幼儿来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并给一些有创造性行为的幼儿以五角星奖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幼儿。

创造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相信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幼儿的创造力能获得可喜的发展和进步。

『贰』 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论文的参考文献

角色
培养,幼儿,创造力
毕竟多

『叁』 如何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幼儿园中,自主性游戏有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好的途径。美国创造学研究专家罗杰在《当头棒喝》一书中指出,游戏是打开阻碍创新能力发展心智枷锁的重要方法。在游戏中,幼儿怀着好奇心去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这些理论知识的支持下,萌生了我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探索和研究。创造力是运用已知信息,创造出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自主性游戏增加了幼儿在相似的情景中做出多样性反应的可能性,可以促进幼儿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我认为,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教师在了解各个幼儿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丰富角色情景,按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游戏材料,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适时适度进行自主性游戏指导,评价幼儿的游戏过程……因此,教师使用的方式和手段极其重要,不光是一味地空谈空想,而是依据实际经验,准确地、完善地为幼儿提供一切机会,发展、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根据文献及个人补充,总结出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创造力。
一、通过创设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加强对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有利于为幼儿释放更大的游戏空间,体现环境对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启发价值,体现教师、幼儿与环境三者之间的联系,体现“孩子是环境的主人”,通过环境激发幼儿的潜能,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首先就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其次,平等开放的环境也非常重要。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和选择游戏的权利,教师与幼儿之间也应该没有界限,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处处限制他。这样才更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自由、平等开放的游戏环境。
二、通过投放自主性游戏的材料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参与自主性游戏。让他们投入角色扮演,操作游戏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并且合理有效的材料,才能将自主性游戏和创造力间建立起良好的桥梁。
1.提供丰富多样的自主性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联想和行动。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包括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游戏材料之间的搭配。
2.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自主性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存在交叉关系,例如小班的幼儿游戏时需要同类的材料要多一些,中大班的幼儿需要不同类的游戏材料要多一些。因此,我们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不同的材料途径,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实际需求。随着游戏情景过程的发展,再继而添加游戏材料,这样可以继续保持幼儿的兴趣。
三、通过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游戏时间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游戏的保障,游戏时间的多少也直接影响游戏的数量和质量。幼儿开展自主性游戏的时间一般不能低于30分钟,时间充分会导致高社会性水平和高认知水平游戏的出现,使幼儿可以从事更有创造性的游戏,也会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游戏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自由参与各区域的游戏。
四、通过适时适度的游戏指导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教师适时适度地指导幼儿游戏,即是教师适时适度地介入幼儿游戏,根据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帮助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是自主性游戏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游戏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当幼儿对游戏材料不会玩、不喜欢玩时,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平行介入,给予幼儿语言暗示或动作暗示,根据幼儿游戏的情节发展,提出相关问题,促使幼儿去思考。当幼儿豁然开朗时,教师就该退场了,时间不能待得太久。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和客人们正在品尝着“妈妈”准备的“美味佳肴”,可是孩子在一旁没人搭理,见状,我忙扮演客人进入游戏:“请问家里有人吗?”“爸爸”和“妈妈”很高兴地请我进去了,并请我吃饭,我又说:“咦,我们在吃饭,那宝宝呢?”爸爸妈妈这才想起宝宝,连忙一个抱一个喂,我匆匆“吃完”就悄悄地退出了游戏。
五、通过评价幼儿的游戏过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后的评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这是给孩子创造了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游戏进行讲述、讨论和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零散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幼儿重新思考自己的游戏过程和发现,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更好的准备。
总之,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可以有很多种途径,也可以是渗透在幼儿园的各个活动中,而通过自主性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这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大胆创新,积极为幼儿创设各种能对其发展潜能提出挑战的机会和环境,支持和丰富他们的各项活动,促进他们的学习、游戏和生活全方面进步。

『肆』 浅谈角色游戏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的提纲怎么写

1、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中孕育创造性 2、自主的游戏空间能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机会 3、自主的游戏空间能让幼儿充分的融入游戏情景中发展创造1、强调游戏的自发性。2、注意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3、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注意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5、注意保护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伍』 如何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论文

创造力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对幼儿来说不是一定要有创造发明,而是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幼儿的创造潜能表现在幼儿的动作、语言、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更为显露,游戏与幼儿的创造发展密不可分。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可见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创造性于一体,和幼儿好奇、好玩、好动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幼儿每天在游戏,但游戏的内容、层次,每天都有变化,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也在游戏中提高,游戏是幼儿的学习也是幼儿的工作,他们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永远是积极参与,大胆尝试,他们在游戏中发展着自己的头脑和肌肉,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能力,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好奇心能促使人去思考,激发对未知事物的兴趣,从而增强开展创造力活动的动力。幼儿面对缤纷复杂的社会,对周围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和疑惑,由于受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又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而幼儿理解事物的过程正是他创造的过程,即创造性地在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或顺应了未知的知识、经验。
比如玩色游戏,孩子们一边玩水粉颜色,一边口中念念有词:“黄的、蓝的……”有些孩子把黄色盖在未干的蓝色上面,黄的不再是纯色的黄,蓝的也不在是纯色的蓝,颜色变绿了。幼儿的好奇心开始激发,创作的欲望开始强烈,他又把红色盖在黄色上,颜色又有了变化,奇怪真奇怪,颜色会“变”的。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对此活动的兴趣,促使他继续探究,一会儿他又创造出紫色、灰色等好几种颜色。幼儿一边玩一边创造出了他未知的色彩,丰富了对色彩的认识。
二、在游戏中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探索了了解周围事物,同时在自身参与操作,摆弄玩具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认知,完善自己的能力,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尽情发挥。因此,可以让幼儿探索的活动,应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大胆操作,使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又可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玩沙时,他们“筑城堡”“挖河”“拦篱笆”主动探索着沙的特性,平常的沙孩子们却能千变万化地玩,他们新颖独特地创造着一件件佳品。
在“沉浮”的科学游戏中,幼儿主动探索把各种材料投放到水中,看到有些物体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沉入水中,发现了水是有浮力的,然后给他们一块橡皮泥,怎样让它浮在水面上。幼儿在反复地摆弄、操作中终于创造了把橡皮泥做成了船形浮在上面上。在这过程中,幼儿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解决了问题,从而促进了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共同参与下实现的,要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既要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幼儿多向思考,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集中思维。
角色游戏“饮食店”中,给幼儿一堆橡皮泥,小小服务员们做汤圆、油条、大饼,又做肯得鸡腿和面包,孩子们兴奋地揉着、搓着,有的还借助其他辅导材料,如:“盒子、小棒等做成精美的蛋糕、可口的点心,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体现,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不断表露。
户外游戏玩绸带时,幼儿四人一组,每人各持绸带的一角,创造性的变换玩法玩“气球伞”上升、降落、旋转、翻浪等幼儿创造性的一物多玩,不正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吗?
一次体育游戏玩纸,怎样才能不用手帮忙让纸贴在胸前不落下来?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效果不是最佳。发现有个孩子把纸放在胸前拼命往前跑,结果纸真的没落下来;而且他继续奔跑,发现跑得越快,纸在胸前贴得越紧。在这一游戏中,幼儿的集中思维又经历了一次锻炼,同时也正是游戏促成了他的创造。
四、在游戏中支持幼儿的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幼儿的创造萌生于天真烂漫的想象中,轻松愉悦的游戏是幼儿现象的自由王国。因此,支持幼儿的现象,甚至是异想天开,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次角色游戏玩“开汽车”。一位幼儿大声叫喊:“汽车着火了,汽车着爆炸了!”一位老师听到了,不假思索地批评:“你怎么玩的,好好地开汽车。”可另一位教师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她认为这是幼儿游戏的意愿性、创造性的充分体现,是孩子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她马上引导孩子:“汽车着火了,怎么办?”孩子们创造性地提议把“乘客”转移,再派“消防车”控制失火现场,游戏的情节转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这里,正是教师支持了孩子的大胆想象,才创造出“救火”这一轰轰烈烈场景,孩子们的想象不正体现了孩子的“创造”吗?
在进行“快乐的轮子”活动后,幼儿理解了给汽车装上轮子可以提高速度、省力,由此展开想象,要给笨重的电器、家具装上轮子,使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少一份辛劳,更有的设计了“轮子房子”,想上哪儿就上哪儿。
孩子们的想象真是独特,牛顿不也看到苹果落地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不也看到茶壶的蒸汽顶开了茶壶盖,才发明了蒸汽机吗?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让我们正确认识孩子的想象,让孩子在想象王国里自由驰骋,才是对幼儿创造力的最大支持。
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力的培养对未来孩子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让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进一步创造吧!

『陆』 如何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是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游戏又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而幼儿期又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在游戏中,教师要重视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 对幼儿来说,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其价值不亚于甚至超过创造成果本身。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支持鼓励幼儿创造的萌芽,哪怕他们的创造是极其简单、粗糙的,他们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是错误的,都应十分重视。在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创新,包括语言创新、情节发展创新、构造设计、材料制作创新等,让幼儿动手实践,教师要变成幼儿的顾问,留给幼儿充足的思维空间和实践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创造,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唤醒幼儿的创造意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又是创造的起点,也是创造的核心。幼儿好奇心强,他们不仅会用想象认识外界环境的特点,而且还企图用行动来“改造”环境。因此,对幼儿萌发的这种可贵的想象力,我们应重视它,扶持它,积极创设能激发幼儿想象力的环境,促进创造意识的发展。如,我们充分利用室内外的边边角角,为幼儿创适合适的游戏空间。这里所说的边边角角,指的是教室、走廊、楼道、阳台等场所中所利用的空间。像大班和中班的走廊里开辟了超市、烧烤店、理发店,在阳台上开辟娃娃家、自然角。在教室里开辟了手工区、图书角、小舞台、饭店、医院等。在每个游戏角尽量为幼儿提供具有想象因素的画面、材料,并利用其中的想象因素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如一些玩具、自然材料和一些废旧的物品,就隐藏着一定的想象因素。一天,我在娃娃家为幼儿准备了废点心盒、果冻壳、冰糕棒、弄坏了的乒乓球等,在娃娃家,有几个小朋友用废乒乓球当碗、锅、勺用,用冰糕棒当刀,玩起了做菜的游戏。另有几个小朋友,把果冻壳球当成了娃娃的小帽子。由此可见,创设一定的游戏环境对激发幼儿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还鼓励幼儿自己积极收集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这样在收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幼儿才能放开手脚,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游戏,他们才能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游戏,才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创造意识的发展。 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

『柒』 浅谈角色游戏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

供参考!!! 浅谈角色游戏对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角色游戏 创造力 创新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瑞士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事的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人的创新与发明的竞争;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综合实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吉尔富特也说:“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象创造问题那样,被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在当代,也只有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社会,创新和创造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言以蔽,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我们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因此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任重而道远。有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始于幼儿时代,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或正在萌发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这些品质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更多幼儿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自然也就成为了每个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问题。而创造潜能的挖掘就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游戏不仅是娱乐,而且还是学习。孩子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的虚构性、象征性、愉悦性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和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为此我们进行了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研究尝试。 二、实施过程 (一)克服模式化,发展创造力。在平时的游戏当中,不难发现教师在指导中存在着成人化、真实化、功利化的倾向。她们往往以自己的意图代替幼儿的意愿,过分追求游戏内容和替代物的真和像,而忽视幼儿象征性行为的发展。如有的孩子把学花片向上抛或向下掷,教师就认为这是不爱护玩具;有的孩子把娃娃家里的煤气灶拆掉了,教师就认为这是“破坏”行为,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重者禁止游戏。我通过观察、了解之后,将抛雪花片替代为“放鞭炮”,用掷雪花片替代为“种花”并予以肯定,引导他们在地上围上“栏杆”。以后,孩子们发挥了更大的创造性,不仅在地上围上“栏杆”,还分别用替代物做“一串红”、“花瓶”、“花篮”。可见,孩子们在赋予物品以象征性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拓宽游戏主题,为再创造准备。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所处的实际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感知生活,或者经过幼儿的思维加工以后所形成的生活经验的表现。所以幼儿所处的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的直接来源,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内容。如馨馨喜欢做医生的游戏,她打针的模仿动作很逼真,因为她经常看到当医生的妈妈给别人看病的情景,所以对医疗小器械及各种小器械的使用方法比较熟悉;而明明在玩汽车时,嘴里不断发出“呜——”的呼啸声,我经过了解发现,明明最近刚坐过火车,火车上的汽笛声音和感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坐火车的感受和经验用到了开汽车上。总之,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其次,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特点,我经常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和了解身边的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熟悉的成人的职业及生活方式,使幼儿对成人的日常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为角色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为再创造打下基础。 (三)自制游戏材料,培养创新意识。 著名的教授杨振宁曾提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因此,我经常组织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比如:新开设的“理发店”缺少各式发型,于是我便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发型”。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先讨论制作的材料,幼儿想出了制作发型的各式材料如尼龙袋、编织袋、泳帽等,最后通过大家一致讨论用浴帽来做发型既简便又容易装饰。接着我们一起分工合作,在画、折、剪、帖等操作中大家都发挥了超出预料的效果,最后在大家的精心设计下,一个个精美漂亮的发型就被制作出来了。另外,在游戏中替代物的使用,也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为此,我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启发幼儿积极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儿做到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玩具的材料,如纸、牙膏盒、棒冰棍、橡皮泥等分放在美工区里,让幼儿找找、想想、动动制作出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物品。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材料,既可以促进幼儿想像力、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还通过动手实践,可以使思维和想像变为现实,从而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制作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的创新能力逐渐发展,创新意识更加强烈。 (四)采用内指导,拓宽创造空间。开展角色游戏,要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合理的指导方式有助于实现这两者的结合。内指导是指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幼儿共同处于游戏情景中的指导。它虽然不是直白地传递教育意图,但它似乎更符合角色游戏的特征和幼儿的意愿,能充分体现教育者对幼儿的尊重,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影响。当教师观察到某个游戏主题情节单调、重复、缺乏新意时,可设计某些新的诱发情节,以引发幼儿进一步开展游戏,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或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在情节单调的“医院”游戏中,我以探病者为由给“病人送花”,从而产生“花店”主题;以货车司机的身份给气氛平淡的“动物园”送去两只“来自非洲的大象”,并告诉孩子“大象”会表演。幼儿就是这样不停地将角色游戏的主题处在动态的扩展、深化和转换之中,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地淋漓尽致,从而也拓宽了幼儿游戏的创造空间。另外,我还通过设置疑难情景,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克服困难。如我故意以顾客身份到“理发店”去“烫发”,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布条或纸条)来替代或制作头发;又如我还扮演乘客,要求“公交车”买票并报站,以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体会角色游戏是幼儿最自发、最普遍、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因为它是一种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维果斯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就好象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它可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得到能力的培养。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己设定目标、方法,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表达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同时,角色游戏又十分强调想象和创造的应用。我深感在游戏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游戏计划,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实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也是我此次尝试的价值。

『捌』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
幼儿园中的游戏有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如区域活动、集体游戏活动,有幼儿自发的游戏,如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自己组织、创造出的游戏,还有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游戏形式,即“寓教于乐”。其中任何一种游戏,都有内在的价值,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语言等的提高都有帮助。游戏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人们越来越发现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实践,我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这里主要对教师在游戏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一点体会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是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投放幼儿游戏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要赋予启发性、层次性,并能构成丰富的游戏情景。如我班开展的“超市”,投放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有各种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诗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个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来作秤,一边称东西,一边还说“这个×斤”。可见,幼儿在丰富的游戏环境中就能萌发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行为。二是要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只有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才会有愉悦的心态,才会大胆的创造、 [b] 1活动。

其次,要肯定幼儿的大胆创造。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师应肯定他们的想法,不能否定或进行反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另外,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应使用正面评价性的语言。如我班的梁凯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时,遇到了娃娃要过生日但没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议,没有蛋糕我们就自己做。老师听到后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凯雯,你的办法真好!”接着,娃娃家里的成员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们个个都很认真,娃娃家进行了热闹的生日庆祝会。

再次,教师应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进行指导。

我们知道,教师在游戏中的身份是环境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适时的改变角色,以相应的身份适时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如当幼儿在无目的的摆弄操作材料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师和你来一起玩好吗?想想这些拼板能做什么?”幼儿拿了一块梯形的拼板说:“可以用来做手枪。”“好,那手枪是谁拿的?”“是警察拿的。”“那你想不想来当警察?”“想。”教师就引导了幼儿利用手里的玩具当警察,并告诉他要再想出新的点子。

最后,要及时的鼓励、表扬幼儿,给幼儿成功的体验。

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幼儿再创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今后的游戏中能继续主动的创造和想象。我班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会组织 [b] 1幼儿来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并给一些有创造性行为的幼儿以五角星奖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幼儿。

创造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相信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幼儿的创造力能获得可喜的发展和进步。

『玖』 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一、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角色
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过程,游戏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运用创造性设想。
我们在观察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
有短暂的兴趣,一些孩子在角色游戏中大多时间停留在对一些现成材料的机械操
作等表面层次上。为此,我们在角色游戏中减少了成品玩具材料的投放,提供了
大量的半成品,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各种纸质材料、泡沫塑料、
海绵、彩带、吸管、各种碎布、花片等)分放在我们称之为“百宝箱”的材料箱
里,游戏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寻找、制作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新。在制作
过程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的创新能力逐渐发展,创新意
识更加强烈。比如:在我们开设的角色游戏“美美服装店”中,顾客们觉得服装
款式、数量都太少,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于是,我便鼓励服装店的孩子自己动
手设计、制作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出谋划策,自己设计了各种漂亮的款
式和美丽的图案。就这样,许多款式新颖的服装在孩子们的小巧手中诞生了,如:
背带裤、公主裙、超短裙、吊带衫等。因为服装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让幼儿充

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所以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都很投入。接着,我们一起分工
合作,从画、折、剪、贴等幼儿都积极参与并达到了超出预料的效果。最后,当
一套套款式各异、色彩鲜艳的服装挂进“美美服装店”之后,深受广大顾客们的
喜爱,服装店也因此更加热闹了。

可见,孩子们在自主参与游戏材料的制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
让幼儿看到了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创新意识也因此而更加强
烈了。

二、巧妙参与幼儿游戏,注重游戏过程的互动性,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杜威强调:
“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真正合作和相互作
用的过程。
”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不该是游戏的指导者,而应是游戏伙伴,
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产生互动。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寻找替代物来解决困难,
而替代物的巧妙运用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当幼儿在使用、制作替代
物时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及时参与,帮助幼儿巧妙使用替代物,并启发幼儿一
物多用,指导幼儿为自己的游戏设计、创作简易玩具,以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
力的发展。但教师如何参与幼儿的游戏也是值得研究的。

首先,我们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因为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
如果在游戏中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只是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中,
教师的干扰太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我们不应该让“主体”成了表演的工具。
当幼儿自发进行有主题、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时,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不要
任意打断、介入,就让幼儿的游戏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生、发展、结束。因
为,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创新意识极易被某件小事物启发而生。

其次,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游戏情境指角色游戏进行的物质
环境状况与心理气氛,它包括人和物这两大因素。游戏的主题只规定了情境的总
趋势,情境的具体细节是受游戏开展的时间、空间及游戏者个体特点的影响。在
角色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创设出可
以启发幼儿想象的情境。如:给

“娃娃家”打电话,告知“妈妈”请全家人外出
吃“肯德基”或去游乐场等。但是,在幼儿游戏前,教师应尽量少讲,
“讲”的时
间多了,
“动”的时间就少了;讲的规则多了,幼儿自由发挥的余地就少了,客观
上限制了幼儿的想象。

再次,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
教师的指导应该是
“参与”

而不是
“干

涉”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
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在实践中,教师除了承
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
是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
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与之互动。教师只
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
高教育的实效。

阅读全文

与浅析幼儿创造力在角色游戏中的培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