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炮弹的是谁
随 着 火 药 的 发 明,中 国 于 唐 末宋 初 ,人们 在 石版 炮 的 基 础 上 , 用 火 药 代 替 石 块 发 射出 去 ,成权 了 原 始 的 火 炮。
公元1044年,北 宋 曾 公 亮 等 编 写 的 军 事 著 作 《武 经 总 要 》中,就 有 火 炮 火 药 复 杂 的 配 制 方 法 记 载 。 到 了 元 代 , 进 一 步 发 展 成 金 属 铸 成 的 火 铳,即 火 炮。现 藏 北 京 中 国 历 史 博物 馆 的 至 顺 三 年(公元1332年)铜 火 铳,是 世 界 上 现 存 最 早 的 金 属 火 炮,它 重6,94公 斤,长 35,3厘 米,火 炮 口 径 为 10,5厘 米,铳 筒 中 部 盖 面 镌 有 “ 至 顺 三 年 二 月 十 四 日,绥 边 讨 寇 军,第 三 百 号 马 山 ”三 行 铭 文 。
❷ 炮弹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所有早期的炮弹都不能爆炸,而是靠冲力来破坏或摧毁单个的目标。能爆炸的炮弹大约14世纪末才出现,但性能很差。在1421年攻克科西嘉的圣博尼法斯的战斗中使用了安有导爆索的炮弹,威尼斯人1376年在贾德拉也使用了这种炮弹。使用这种带导爆索的炮弹对炮手来说是极其冒险的:首先要在铜制或铁制的炮弹壳内装上炸药,再安上引线,将其点燃,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炮膛内。结果是许多炮筒部爆炸了,炮手也当即丧命。
1510年,又出现了铸造的整发弹和球形实心弹。这些炮弹由称作“榴弹炮”的特种火炮发射,弹上装有弹托装置,可以使“弹眼”和引信准确地对准炮膛轴线,朝向炮口。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开始研究榴霰弹。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都把炮弹称为“枪榴弹”,这个词原意指“石榴”,因为弹壳内的炸药看起来像无数的石榴籽。
英国人施拉普内尔于1784年发明了子母弹,里面装的炸药不多。而在此以前设计的炮弹都装药甚多,因为人们认为是用爆炸力量使弹片向四面八方飞散的。施拉普内尔的想法是只用足够的炸药炸开弹壳,让弹壳内的若干子弹以炮弹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飞。子母弹于1804年在苏里南的阿姆斯特丹堡首次得到应用,但由于炮弹在离开炮筒时要点燃炸药,给子母弹预点火,所以很难掌握时机。1852年,博克塞上校改进了这种炮弹,用铁片隔膜把炸药和引信与弹头隔开。他的炮弹在1864年开始使用,称为“隔膜弹”。
由于博克塞引进了时间准确的引信,从1867年起,标准炮弹有了很大的改进。1882年,黑色炸药首次为苦味酸所取代,接着梯恩梯又取代了苦味酸。1891年开始用无烟火药。至此,炮弹已发展成熟了。
❸ 子弹是谁先发明的
最早进行爆炸式点火技术激发试验的是苏格兰人亚历山大·福希斯。最初使用器皿装雷粉,后来通把雷粉夹在两张纸之间而制成了纸卷“火帽”。
1814年,美国首先试验将击发药装于铁盂中用于枪械。1817年,美国人艾格把击发药压入铜盂中,发明了火帽,火帽的应用对后膛装填射击武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1821年,伯明翰的理查斯发明了一种使用纸火帽的“引爆弹”。后来,有人在长纸条或亚麻布上压装“爆弹”自动供弹,由击锤击发。
对于子弹来说,无论是用于什么用途,国际上通用的发射药都大多为无烟火药:无烟火药可分为(单基,双基,三基)(其主要成分为硝化棉),枪械多用单基药。对于不同的枪械用弹有不同的要求。如:手枪多采用多孔速燃单基药。步枪为表面采用加光并钝化的单孔颗粒单基药。
底火是由:传火孔、发火砧及击发剂组成。其作用是击发时产生火焰,迅速而确实的点燃发射药。击发时,击发剂受击针与发火砧的冲击而发火,火焰通过传火孔点燃发射药。
当发射时,击针激发火帽(底火)。底火迅速燃烧引燃药筒(弹壳)内的发射药,发射药产生瞬燃,同时产生高温和高压,将弹丸(弹头)从药筒内挤出,这时的弹丸在发射药产生的高压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受到膛线的挤压,产生旋转,最终被推出弹膛。
❹ 世界第一炮弹是谁发明出来的
首先炮弹是相对于炮而言的。没有炮,何来炮弹一说?所以要知道炮弹何时发明的,先得搞清楚炮是何时发明的。
有资料记载:我国元朝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的铜炮是现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大炮。能装小铅弹几十枚至百枚。这种所谓的“小铅弹”应该算是炮弹的老祖宗了!~~
至于说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炮弹应该是核炮弹。
核炮弹体积小,分为裂变型和增强辐射型。裂变型核炮弹,杀伤威力一般在几百吨至一万吨TNT当量,常作为战术武器使用,主要用于打击敌机场、桥梁、部队集结地和集群坦克等目标。增强辐射型核炮弹杀伤威力约1000-2000吨TNT当量,主要用于攻击敌部队集结地和集群坦克中的人,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便于在战场上灵活使用。
世界上第一枚核炮弹具体是哪一年发明的,缺乏具体的资料。但最早有记载的应该是美国于1953年做过核炮弹发射实验。
❺ 火炮是何时发明的
据目前史料记载,早在1163年,中国南宋军队就发明了最早的火炮——火石炮(霹雳炮),但仍有争议。黑龙江出土的元大德二年火炮则是目前最早的火炮文物。
宋代是我国古炮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公元12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射器火枪。13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北宋仁宗时期编纂而成的《武经总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古炮大全”。该书遍收历代上好的攻城兵器,其中辑录了10多种古代样炮,并附有火炮图形。
据考证,我国最古老的火炮要比欧洲现存最古老的火炮早半个世纪。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帝国军队挥师征战,能够打败交战国的主要原因,就是火炮武器的发展使用。
(5)炮弹的发明扩展阅读:
火炮的发明过程:
东汉时期,魏国曾发明过一种抛石的机械,它可以把石块抛出很远以杀伤敌人。这种炮也称之为“石炮”,它是火炮的前身。
火炮的最初形式是火药箭,火药箭始于唐末宋初年间。即在箭头上附上火药,点燃后发射出去。我国历史上试制火炮的先驱者是公元1000 年的唐福和1002 年的石普,他们所制造的火箭、火球、火蒺藜,都是十分成功的。
金属炮的发明和制造,中间经过了100 多年的时间。由于火枪和突火枪的射程有限,人们想通过提高枪膛里的爆炸力,来延长其射程。但由于突火枪的枪管是由竹管做成的,爆炸力太小,装多了又会炸伤自己人。迟至元朝,终于出现用铜或铁铸成的筒式火炮,这类炮统称“火铣”,又因为它威力大,被人尊称为“铁将军”。
❻ 炮弹的发明和完善的特性是什么
所有早期的炮弹都不能爆炸,而是靠冲力来破坏或摧毁单个的目标。能爆炸的炮弹大约14世纪末才出现,但性能很差。在1421年攻克科西嘉的圣博尼法斯的战斗中使用了安有导爆索的炮弹,威尼斯人1376年在贾德拉也使用了这种炮弹。使用这种带导爆索的炮弹对炮手来说是极其冒险的:首先要在铜制或铁制的炮弹壳内装上炸药,再安上引线,将其点燃,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炮膛内。结果是许多炮筒部爆炸了,炮手也当即丧命。
1510年,又出现了铸造的整发弹和球形实心弹。这些炮弹由称作“榴弹炮”的特种火炮发射,弹上装有弹托装置,可以使“弹眼”和引信准确地对准炮膛轴线,朝向炮口。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开始研究榴霰弹。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都把炮弹称为“枪榴弹”,这个词原意指“石榴”,因为弹壳内的炸药看起来像无数的石榴籽。
英国人施拉普内尔于1784年发明了子母弹,里面装的炸药不多。而在此以前设计的炮弹都装药甚多,因为人们认为是用爆炸力量使弹片向四面八方飞散的。施拉普内尔的想法是只用足够的炸药炸开弹壳,让弹壳内的若干子弹以炮弹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飞。子母弹于1804年在苏里南的阿姆斯特丹堡首次得到应用,但由于炮弹在离开炮筒时要点燃炸药,给子母弹预点火,所以很难掌握时机。1852年,博克塞上校改进了这种炮弹,用铁片隔膜把炸药和引信与弹头隔开。他的炮弹在1864年开始使用,称为“隔膜弹”。
由于博克塞引进了时间准确的引信,从1867年起,标准炮弹有了很大的改进。1882年,黑色炸药首次为苦味酸所取代,接着梯恩梯又取代了苦味酸。1891年开始用无烟火药。至此,炮弹已发展成熟了。
❼ 爱因斯坦发明炮弹的过程
爱因斯坦没有发明炮弹。他只是通过长期计算和公式应用,爱因斯坦推断出一组他自己的版物体质权量和能量。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明并发表了核心中存在巨大能量的结论。有必要知道,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原子核中的能量,但只有爱因斯坦的理论已经传下来,这足以说明他的理论和先进思想的成功。
❽ 古代能爆炸的炮弹,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最早的火药始于古老炼丹术,一开始是用于杂技表演,后来在金宋时期运用于军事,当时最早会爆炸的炮弹,叫震天雷。之后到了康熙时期才再次出现,叫子母炮,会发射爆炸性空心炮弹的炮,大部分炮弹在康熙之前都是铁蛋子石弹子。最早的象棋里面的炮字,是石字旁的,也就是抛石器的石头弹子。后来演变成球形的铸铁炮弹,这种会爆炸的弹丸最早是由咱们中国人随着火药的发明而出现的。
❾ 炮弹的发展和过程
01.炮弹最开始是铅铁砂,铁搓屑制成的散弹;
02.然后随着铸造工艺提升,可以制造和炮膛吻合的圆实心炮弹,同时散弹发展成小钢珠形式;
03.实心炮弹穿透力不足,破坏力不足,出现了卵形炮弹,包括实心弹和开花弹;
04.卵形炮弹发射出去弹道不稳定,出现膛线;
05.为了提高射速,出现后膛炮;
06.后膛炮出现后,为了简化装填,较小口径的弹丸和发射药被制造在一起,出现定装弹药;
07.由于定装弹药工艺的发展,弹丸最后定型为近似锥形的形状
08.实心弹作为实弹消失(枪弹仍然存在),开花弹发展成为早期穿甲弹(AP)和早期榴弹(HE);
09.满足海军炮的需要,穿甲爆破弹被研制出来,本质是穿甲弹和榴弹的中间形态,使用延时引信,出现马卡洛夫弹帽(增强穿甲能力);
10.满足坦克炮的需要,出现了坦克用实心穿甲弹,炮弹为类似于实心弹的钢芯或钨芯穿甲弹,同时高爆弹定型(HE),并限定榴弹炮(包括迫击炮)发射,穿甲弹限定加农炮发射;
11.根据瑞士某科学家的理论(忘记谁了),出现空心装药破甲弹(主要用于火箭筒,反坦克导弹,详情见网络空心装药破甲弹词条),金属射流描述的就是破甲弹的攻击方式;
12.出现脱壳穿甲弹(一般是钨芯),同时出现碎甲弹;
13.由废弃核燃料制成贫铀穿甲弹,实质是贫铀合金为弹芯制造的穿甲弹;
14.实心弹作为电磁炮弹再登场,同时出现激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