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信用创造有一定的限度。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信用创造有一定的限度是不正确的。
B. 信用创造概念
在信用创造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
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纪的约翰.劳为先驱、以19世纪的麦克鲁德、韩以及20世纪的熊彼特等人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在这一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约翰•劳说:“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与货币量的增加有同样的效果,即它们同样能产生财富、兴盛商业。,“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得多。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在有求助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将陷入贫弱的状况。”“只要货币丰富,即能够创造一国之繁荣;只要有信用设施(他主要指银行等),即可以供应丰富之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能够为法国产出大量的财富。”约翰•劳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货币就是财富——货币不必是金银,而以土地、公债、股票等为保证所发行的纸币为最好——纸币是银行的一种信用——银行通过供给这种信用,就可提供丰富的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总之,信用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即资本。
麦克鲁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论》中指出:“人们以生产物与劳务和人交换,而换得货币,此货币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体,然而人们却乐于用其生产物与劳务换取货币,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换得货币以后,可在需要之时,凭以换取所需之物的缘故。所以,货币的本质不过是向他人要求生产物与劳务的权利或符号,从而实为一种信用”,“因此,金银货币也可以正确地称之为金属信用。”麦克鲁德认为信用与货币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信用的创造就是货币的增加,两者可以统一于“通货”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单一的价值,但是货币却有多数的价值或者一般的价值,信用只是对某个人的要求权,但是货币却是对一般商品的要求权;(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确定的价值(因为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信用就变得没有价值了),而货币则有持久的价值。
韩被公认为信用创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20年发表了《银行信用之国民经济的理论》,影响很大。他是这样论述信用就是货币的: “为了支付的目的,从一人转让给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划条,就法律的观点来看,自然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只要它需要兑换成本位货币而完成了货币的功能,则它就不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而实是货币本身。”“向银行兑取货币的凭证,只要它确实可靠,为任何人所愿意接受,则它就被当作货币而流通了。”韩的理论重点在于阐明了信用能够形成资本。他认为信用愈扩,利率愈低,资本商品的生产就愈多,从而资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缩,利率愈高,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题就是:“资本形成不是储蓄的结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结果。”“假如说需求对生产是第一性的,那么信用提供对资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没有信用提供则任何资本商品都不能够生产,因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给之能引起资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产一样”。
C. 货币为什么有信用创造功能
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
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信用创造是银行的特殊职能,即银行通过在其日常业务活动中发行银行卷和支票等信用工具,以及借助于支票流通,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和吸收的资金总额而扩大信用时所发挥的一种职能。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
D. 信用创造的基本理论
信用创造论认为: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货币。货币是一种交换手段,因此,凡是有交换手段职能的物品都是货币。信用既然被用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那么,信用就是货币。信用就是财富。因为货币就是财富,信用就是货币,故信用就是财富。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生产资本,通过这种生产资本的扩张即信用量的增加与扩展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商业,使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活力。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
约翰·劳认为,国家拥有的货币多,创造就业的机会就多,就能增加国民财富。他相信货币具有积极的力量,信用扩大,货币增加,就能促使工商业发展。英国银行家亨利·桑顿(Henry Thomton)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供求比例和通货的供求比例,商品增多对银行券的需求扩大,银行券增多对商品的需求扩大,所以当银行券增多而商品对银行券的需求未扩大时,就必然使物价随之上涨。物价上涨,工资缺乏弹性,一方面刺激生产,另一方面制约消费,从而造成作为资本的商品增多”。
麦克鲁德认为,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和信用都是财富,信用是生产资本,能带来利润,银行是信用的创造者,因而也是资本的创造者,银行所能创造的资本决定于它的存款准备率。
信用创造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信用理论,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E.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所特有的职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
错了。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惜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F. 信用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信用具有流通的职能、中介的职能、分配的职能和调节的职能。
信用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筹措发展资金,加速资本集中这是信用最重要的功能。
通过各种信用形式,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到一起。
资金所有者只是暂时将资金使用权让渡出来,却可以让分散的、小额的闲置资金聚少成多、形成信贷资金,服务社会再生产,加速了资本集中,也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成本信用工具的广泛运用成就了信用的这一经济功能。
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大量信用活动不涉及现金,而是使用在信用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各种信用结算工具进行,这就大大节约了货币流通的成本。
信用本身就加速了商品储存、保管和销售的速度,再加上非现金结算交易方式的出现,于是资金的流通时间大大缩短了,资金周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三)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效率信用的主要功能是将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转移给资金需求者,换言之,这就是社会资金的重新配置。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通过竞争机制,那些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总是更容易获得信用资金,使资金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于是社会资金得到了优化配置,整个国民资金效率大幅提高。
(四)有效宏观调控,经济平稳发展信用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总量,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各项金融政策来控制信用规模,从而达到控制货币总供应量(信用)的目的。
在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可以控制信用规模,通过减少信贷货币投放而紧缩货币供应量,使经济降温;在经济增长速度过慢时,可以扩大信用规模,通过释放信贷货币投放而扩大货币供应量,使经济加速。
G. 有关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的疑问
1.现实流通的货币量是一种功能性的定义,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货币供给量。一般所说的货币供给量是一种统计概念。
各个国家为了计量货币量,一般都把货币量分成不同的货币层次:M1、M2、M3。不同层次货币量有着不同的现实流通性,相应地,不同的货币层次与价格总水平有着不同的相关性。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与现实流通货币相近的不是M0、M2,而是M1。这是经验数据,而且理论层面上证实过的。所以这是中国的通用标准。世界上成熟的经济体也大都使用M1。
至于M2 and M3,肯定是存在货币创造的,因为它们都包括了M1。
2.正如我第一题的回答,用M1是最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如果你选择M2 or M3的话当然没意义。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都没有。
3.是的。可以理解为默认。我们看M1包括哪些:M1=流通中的现金+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公式可以看出,M1的特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4.有区别的。分别通过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来体现的,你学的乘数公式中就有这两个变量的。而它们具体的数值都是央行根据实际经济运行的状况来定的。
补充一个:看得出来你很关心M2与M3的作用。实际上它们是广义货币与更广义的货币,是经济学家研究通货膨胀相关的,更大的流行性时参考的指标,尤其是现在金融创新与衍生品如此发达,它们的作用更明显了。
5.不用谢了。这么好学,应该鼓励才对。
H. 什么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信用创造功能类似杠杆作用,通过准备金的留存派生更多的存款;比如商版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权100万,除留足法定准备金10万外,其余部分90万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接受贷款的客户并不完全支取现金甚至完全不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账户,以转移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使用。这样,由原来那笔存款经贷款后又形成一笔新的存款。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