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形資產會計處理正確的是哪些
下列關於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是(B.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其經濟利版益的預期實現權方式
)。
答案如下:
A.當月增加的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從下月開始攤銷--當月增加的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從當月開始攤銷。
C.價款支付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以總價款確定初始成本。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簡稱《無形資產准則》)規定: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際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
D.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應採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攤銷--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攤銷,但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進行減值測試。
其減值測試的方法按照資產減值的原則進行處理,如經減值測試表明已發生減值,則需要計提相應的減值准備,其相關的賬務處理為: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
『貳』 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累計攤銷:2009年 300 2010年 3300+250 2011年 250*12=3000 2012年250*11=2750
合計 9600 注意提減值後,攤銷發生變化。
『叄』 關於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問題
政府與我公來司達成協議,將源大約十二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免費出讓給我們用於建造廠房:說明現在還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不能作為無形資產入賬。
要求我們補交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費約兩千萬。我們目前只交了一百來……一百來萬只能作為其他應收款……。等全部補交後並且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後,再借:無形資產 全部出讓費 貸:銀行存款 應補交款 貸:其他應收款100多萬
『肆』 無形資產的賬務處理應該怎麼做
1取得時,抄
購買的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非貨幣交換按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不具有商業實質的按賬面價值)加支付的補價減收到的補價加相關稅費
借:無形資產
貸:存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固定資產清理、銀行存款等
債務重組取得,按無形資產公允價值,自行開發,按歸集的開發支出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價值。
2、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3、計提減值准備(注意減值後要重新計算年攤銷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4、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或借方: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伍』 .購入無形資產時的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購入無形資產,帳務處理為
借
無形資產
貸
銀行存款等
按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在受益期內按月攤銷,計入當期管理費用,分錄為
借
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
無形資產
『陸』 無形資產 會計處理
關於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入帳的問題要涉及到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通俗地講,研究階段是為了獲取新的知識技術而進行的有計劃調查。開發階段是為了商業盈利而發生的新技術引進,改良的成本。我國規定的要求是,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一定條件的予以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價值。
本例中,費用化支出=100 0000-60 0000=400 0000
資本化支出=600 0000+2 3000+5000=602 8000
研發支出發生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400 0000
資本化支出602 8000
貸:原材料 500 0000
應付職工薪酬 200 0000
銀行存款 302 8000
研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時,
借:無形資產 602 8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2 8000
期末結轉費用化支出時,
借:管理費用 400 000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400 0000
『柒』 無形資產會計核算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內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容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1、注冊時候,無形資產入賬,
借:無形資產
2000
貸:銀行存款(現金)
2000
2、對無形資產評估增值,
按照相應的與原賬面差額做分錄
借:無形資產
500萬-2000
貸:資本公積
500萬-2000-遞延稅款
遞延稅款
計提因為增值要繳納的稅
實際繳納所得稅時:
借:遞延稅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捌』 無形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需注意什麼問題
無形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需注意以下問題:摘ZHO
HUA
會計網
一、無形資產專的出售
企業出屬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二、無形資產的出租
取得的收入通過「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核算,發生的支出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核算。
三、無形資產的報廢
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損益(營業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