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不引起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增減變動
按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取得的已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專開發項目,在取得後發屬生的支出應當再次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按照研究與開發費用的處理方法進行確認。在開發階段,可將有關支出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但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開發階段的支出不能全部資本化,必須符合相關的條件):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作為管理費用,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即然後續支出計入當期損益。那麼當然不引起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發生增減變化
⑵ 請教: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問題
新准則的表述是將初始支出和後續支出的資本化按照同一原則處理。所以後續支出在符合準則第三至第五條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資本化增加無形資產價值的,並不是全部費用化。
准則第六條:「企業無形項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一)符合本准則規定的確認條件、構成無形資產成本的部分;(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取得的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構成購買日確認的商譽的部分。」。這里只是提到「無形項目的支出」,沒有區分初始支出還是後續支出。
⑶ 購軟體時入了無形資產,再次升級入什麼科目
軟體升級是企業中較為常見的業務,一般是舊版本的軟體折價,加一定補價升回級成新版本軟體。或者舊版答本的軟體不折價,直接購入新版本軟體。
根據《新會計准則-無形資產》規定,軟體升級業務應該按照無形資產的處置處理,分錄如下:
一、舊版本折價的處理
借:無形資產--新版本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舊版本
銀行存款(補付的差價)
(新版本軟體要重新估計使用年限)
二、若舊版本軟體不折價
1、報廢就版本軟體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舊版本
2、新購新版本軟體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等
⑷ 無形資產的後續維護費用是否要與其一起確認為無形資產謝謝!
後續維護費用以不屬於為取得該項無形資產而發生的費用 所以不能確認
應計入當期損益
⑸ 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應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嗎
無形資產後續支出是否資本化 :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六條規定:
企業無形項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一)符合本准則規定的確認條件、構成無形資產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取得的、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構成購買日確認的商譽的部分。
根據這條,可以理解為無形資產後續支出應計入當期損益,不得將其資本化處理。
對無形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方法,國際上普遍採用了費用化的處理方法,但同時對一些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後續支出允許資本化,這一點上與我國現行規定有一定的差異。
1.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
在1998年頒布的《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無形資產》中規定,無形資產在其購置或完成後發生的支出應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除非:該支出很可能使資產產生超過其原來預定的績效水平的未來經濟利益;該支出可以可靠地計量和分攤至該資產。若這些條件滿足,後續支出應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在1997年《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常設解釋委員會(SIC)解釋公告第6號——修改現用軟體的費用》中規定,修改現用軟體系統的後續費用應在其發生時確認為費用,除非這些費用很可能使軟體產生超過其原定業績標準的可具體歸屬的未來經濟利益;以及這些費用可以可靠地計量並分配到資產。由此可見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對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逐步重視,在採用費用化的同時,規定了符合條件的後續支出予以資本化。
2.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的相關規定
美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在公認會計原則(GAAP)一般准則的第17章關於無形資產的一般原則中規定:企業除了購買無形資產,還可能發生用於開發、恢復、維護無形資產的費用。企業內部形成的無形資產所發生的費用應予以資本化,但它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1)這些費用應是可確指的無形資產的費用。
(2)可確指的無形資產有明確的有效期。
(3)這項無形資產不能是企業繼續經營所固有的,也不是企業整體的一部分。
由此可見,在美國會計實務中普遍採用的做法是,對於可辨認無形資產,允許資本化的後續支出通常僅限於那些能夠延長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支出。即:在符合某些條件時,後續支出可以資本化。
⑹ 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應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嗎
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不應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應該記入當期損益,後續支出是回為確保該無形資答產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支出,如宣傳費用等必要支出。
⑺ 無形資產後續支出問題
二次開發費用一般來說都不是很大,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若金額較大,也可計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⑻ 無形資產延續的後續成本支出計入哪裡
無形資產後續支出是否資本化 :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六條規定:
企業無形項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一)符合本准則規定的確認條件、構成無形資產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取得的、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構成購買日確認的商譽的部分。
根據這條,可以理解為無形資產後續支出應計入當期損益,不得將其資本化處理。
對無形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方法,國際上普遍採用了費用化的處理方法,但同時對一些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後續支出允許資本化,這一點上與我國現行規定有一定的差異。
1.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
在1998年頒布的《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無形資產》中規定,無形資產在其購置或完成後發生的支出應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除非:該支出很可能使資產產生超過其原來預定的績效水平的未來經濟利益;該支出可以可靠地計量和分攤至該資產。若這些條件滿足,後續支出應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在1997年《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常設解釋委員會(SIC)解釋公告第6號——修改現用軟體的費用》中規定,修改現用軟體系統的後續費用應在其發生時確認為費用,除非這些費用很可能使軟體產生超過其原定業績標準的可具體歸屬的未來經濟利益;以及這些費用可以可靠地計量並分配到資產。由此可見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對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逐步重視,在採用費用化的同時,規定了符合條件的後續支出予以資本化。
2.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的相關規定
美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在公認會計原則(GAAP)一般准則的第17章關於無形資產的一般原則中規定:企業除了購買無形資產,還可能發生用於開發、恢復、維護無形資產的費用。企業內部形成的無形資產所發生的費用應予以資本化,但它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1)這些費用應是可確指的無形資產的費用。
(2)可確指的無形資產有明確的有效期。
(3)這項無形資產不能是企業繼續經營所固有的,也不是企業整體的一部分。
由此可見,在美國會計實務中普遍採用的做法是,對於可辨認無形資產,允許資本化的後續支出通常僅限於那些能夠延長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支出。即:在符合某些條件時,後續支出可以資本化。
⑼ 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會不會引起賬面價值的變動為什麼
對於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需要計入管理費用,不能計入無形資產。也就不會引起賬面價值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