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家都來說說養電鏡花多少錢
按照最低的算吧
1、折舊費:一般是每年折舊總價的10%,100萬的電鏡,每年10萬元;內
2、場地費:正常容來說需要,制樣室,機械泵氣瓶隔離間,電鏡室,至少至少也要20平吧,轉化為租金吧,算少一點每年1萬;
3、人工費:只算一個人,掃描電鏡普通操作員4萬/年吧,透射電鏡至少翻倍10萬/年;
4、水電費:忽略吧
5、易耗品:導電膠,鍍金靶材,氮氣等,1萬吧
6、維護費:每年維護,單獨維修,簡單修修至少上萬,就算每年一次,1萬元
7、管理費:上層部門的管理費,因為是各個設備平攤,忽略吧
8、等等
每年將近20萬。這樣的話,假設每年工作日250天,這樣每天需要將近1000元的收入才能算是不虧損
❷ 透射電子顯微鏡使用時注意事項
透射電鏡的日常維抄護注意襲事項
1.常開機,多使用,這樣就能隨時掌握儀器工作情況,隨時注意觀察圖、光、聲、真空、氣壓、電源的變化情況,及時調節,作好記錄,時間長了肯定會積累很多經驗。
2.注意空氣濕度、防止老鼠撒潑、電壓要穩定、氣體要清潔乾燥、防止小樣品掉入,尤其是細顆粒,粉末、防止碰撞
3.監視電子槍內的氟里昂是否降低,監視機械泵里的油是否降低到水平線以下,空氣壓縮機時常放放氣,循環水裝置內的水要定期更換,保持室內濕度在40~70%,溫度在15~25度。電鏡的修理來說就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一要有興趣,二要有悟性,主要是實際動手能力,和高超的綜合知識的靈活運用,同時還要靠經驗的積累,最好是學電子學的人,又有實際能力來管理電鏡。
4.旋轉泵用的真空油有條件最好一年換一次油。油臟的快慢主要和實驗室潔凈程度、濕度有關。電鏡不用最好也開著,每天抽抽真空,隔一兩天電路通通電,學校放假,最好每周開兩天,尤其是夏天,暑假結束剛開學是出故障最多的時候。
看粉末樣品就更容易使油變渾濁,看到油的顏色比較深就該是時候更換了!我們這邊4年才換了一次,據說還有更長時間的。原裝油不是很貴300多點吧。還是勤換的好。
❸ 請問北京哪裡對外做透射電鏡或場發射掃描電鏡,收費比較便宜
石油大學
❹ 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哪個好,各有什麼特點,哪個貴啊
我以前也畢設也做過電鏡,是大腸桿菌的細胞表面的納米金屬顆粒,掃描電鏡,透射電鏡兩內個都做了。最後容寫論文的時候就用了掃描電鏡的圖,你說看主要做形貌,凡是需要看物質表面形貌的,都可以用掃描電鏡,不過要要注意掃描電鏡目前解析度,看看能否達到實驗要求。
兩種測試手段的適用情況
凡是需要看物質表面形貌的,都可以用掃描電鏡,不過最好的掃描電鏡目前解析度在0.5~1nm左右。如果需要進一步觀察表面形貌,需要使用掃描探針顯微鏡spm(afm,stm).
如果需要對物質內部晶體或者原子結構進行了解,需要使用tem.
例如鋼鐵材料的晶格缺陷,細胞內部的組織變化。當然很多時候對於nm
材料的形態也使用tem觀察。
區別
掃描電鏡觀察的是樣品表面的形態,而透射電鏡是觀察樣品結構形態的。一般情況下,透射電鏡放大倍數更大,真空要求也更高。
掃描電鏡可以看比較「大」的樣品,最大可以達到直徑200mm以上,高度80mm左右,而透射電鏡的樣品只能放在直徑3mm左右的銅網上進行觀察。
❺ 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的區別
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的區別在於。
1、結構差異:主要體現在樣品在電子束光路中的位置不同。透射電鏡的樣品在電子束中間,電子源在樣品上方發射電子,經過聚光鏡,然後穿透樣品後,有後續的電磁透鏡繼續放大電子光束,最後投影在熒光屏幕上;掃描電鏡的樣品在電子束末端,電子源在樣品上方發射的電子束,經過幾級電磁透鏡縮小,到達樣品。當然後續的信號探測處理系統的結構也會不同,但從基本物理原理上講沒什麼實質性差別。
相同之處:都是電真空設備,使用絕大部分部件原理相同,例如電子槍,磁透鏡,各種控制原理,消象散,合軸等等。
2、基本工作原理:透射電鏡:電子束在穿過樣品時,會和樣品中的原子發生散射,樣品上某一點同時穿過的電子方向是不同,這樣品上的這一點在物鏡1-2倍焦距之間,這些電子通過過物鏡放大後重新匯聚,形成該點一個放大的實像,這個和凸透鏡成像原理相同。這里邊有個反差形成機制理論比較深就不講,但可以這么想像,如果樣品內部是絕對均勻的物質,沒有晶界,沒有原子晶格結構,那麼放大的圖像也不會有任何反差,事實上這種物質不存在,所以才會有這種牛逼儀器存在的理由。經過物鏡放大的像進一步經過幾級中間磁透鏡的放大(具體需要幾級基本上是由電子束亮度決定的,如果亮度無限大,最終由阿貝瑞利的光學儀器解析度公式決定),最後投影在熒光屏上成像。由於透射電鏡物鏡焦距很短,也因此具有很小的像差系數,所以透射電鏡具有非常高的空間解析度,0.1-0.2nm,但景深比較小,對樣品表面形貌不敏感,主要觀察樣品內部結構。
掃描電鏡:電子束到達樣品,激發樣品中的二次電子,二次電子被探測器接收,通過信號處理並調制顯示器上一個像素發光,由於電子束斑直徑是納米級別,而顯示器的像素是100微米以上,這個100微米以上像素所發出的光,就代表樣品上被電子束激發的區域所發出的光。實現樣品上這個物點的放大。如果讓電子束在樣品的一定區域做光柵掃描,並且從幾何排列上一一對應調制顯示器的像素的亮度,便實現這個樣品區域的放大成像。具體圖像反差形成機制不講。由於掃描電鏡所觀察的樣品表面很粗糙,一般要求較大工作距離,這就要求掃描電鏡物鏡的焦距比較長,相應的相差系數較大,造成最小束斑尺寸下的亮度限制,系統的空間解析度一般比透射電鏡低得多1-3納米。但因為物鏡焦距較長,圖像景深比透射電鏡高的多,主要用於樣品表面形貌的觀察,無法從表面揭示內部結構,除非破壞樣品,例如聚焦離子束電子束掃描電鏡FIB-SEM,可以層層觀察內部結構。
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二者成像原理上根本不同。透射電鏡成像轟擊在熒光屏上的電子是那些穿過樣品的電子束中的電子,而掃描電鏡成像的二次電子信號脈沖只作為傳統CTR顯示器上調制CRT三極電子槍柵極的信號而已。透射電鏡我們可以說是看到了電子光成像,而掃描電鏡根本無法用電子光路成像來想像。
3、樣品制備:TEM:電子的穿透能力很弱,透射電鏡往往使用幾百千伏的高能量電子束,但依然需要把樣品磨製或者離子減薄或者超薄切片到微納米量級厚度,這是最基本要求。透射制樣是學問,制樣好壞很多情況要靠運氣,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制樣室都貼著制樣過程規范,結語是祝你好運。
SEM:幾乎不用制樣,直接觀察。大多數非導體需要製作導電膜,絕大多數幾分鍾的搞定, 含水的生物樣品需要固定脫水乾燥,又要求不變形,比較麻煩,自然乾燥還要曬幾天吧。
二者對樣品共同要求:固體,盡量乾燥,盡量沒有油污染,外形尺寸符合樣品室大小要求。
❻ 請問全國都是有哪些單位使用透射電鏡
大學,科研院所,一些有需要的公司,比如某些鋼鐵企業、intel之類的半導體回企業,可能還有一答些做納米材料的大企業。TEM價格昂貴,至少幾百萬一台,運行與維護費用都比較高,對維護人員的要求也很高,不是一般的小企業能承受的。
❼ 透射電子顯微鏡法有什麼用
用途:
透射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生物學上應用較多。由於電子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故穿透力低,樣品的密度、厚度等都會影響到最後的成像質量,必須制備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為50~100nm。
由於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非常短,透射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比光學顯微鏡高的很多,可以達到0.1~0.2nm,放大倍數為幾萬~百萬倍。因此,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可以用於觀察樣品的精細結構,甚至可以用於觀察僅僅一列原子的結構,比光學顯微鏡所能夠觀察到的最小的結構小數萬倍。
TEM在中和物理學和生物學相關的許多科學領域都是重要的分析方法,如癌症研究、病毒學、材料科學、以及納米技術、半導體研究等等。
(7)透射電鏡使用費擴展閱讀:
透射電子顯微鏡原理
由電子槍發射出來的電子束,在真空通道中沿著鏡體光軸穿越聚光鏡,通過聚光鏡將之會聚成一束尖細、明亮而又均勻的光斑,照射在樣品室內的樣品上;透過樣品後的電子束攜帶有樣品內部的結構信息,樣品內緻密處透過的電子量少,稀疏處透過的電子量多。
經過物鏡的會聚調焦和初級放大後,電子束進入下級的中間透鏡和第1、第2投影鏡進行綜合放大成像,最終被放大了的電子影像投射在觀察室內的熒光屏板上;熒光屏將電子影像轉化為可見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觀察。
❽ 透射電鏡一般多少錢一台
透射電子顯微鏡 英文 Electron Microscope ,意思是使用電子束成像的電真空裝置。主要分內為掃描電子顯微鏡電鏡容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當前市場上各種類型的電子顯微鏡價格:48萬~3200萬元左右。主要是看發射的功率和精細度而定。功率高的透射電子顯微鏡能看清小於0.2µm的細微結構,這些結構稱為亞顯微結構(submicroscopic structures)或超微結構(ultramicroscopic structures;ultrastructures)。
以上為個人看法,手打很辛苦,希望採納,謝謝您的支持。
謝謝您的支持,有任何疑問歡迎您再次通過此渠道提問,讓大家共同解決,共同進步!
以上回答僅為「網路規則」,沒有任何違法行為,請樓主採納,謝謝!
❾ 想用下TEM(透射電鏡),一次得費用大概是多少
一般是幾百塊1小時,根據電鏡型號不同,價格也不同,少的200也有,多的上千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