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從取得當月開始提攤銷,這里法定9年比估計的10年少,攤銷期應為回9年,取得時間是16.1.30,到答17.12.31共兩年,累計攤銷額=360/9*2=80萬元
17年12月31日減值後無形資產賬面價值是175萬元,此時尚餘7年,每年攤25萬元,至18年12月31日,累計攤銷余額=80+25=105萬元
② 企業購入一項專利權,實際成本為360000元,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在使用了3年以後,
賬面價值=360000-360000/10*3-120000=132000
a、132000
③ 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
累計攤銷
1.事業單位應當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2.攤銷是指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版內,按照確定的權方法對應攤銷金額進行系統分攤。
3.事業單位應當自無形資產取得當月起,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
4.累計攤銷的主要賬務處理如下:
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時,按照應計提攤銷金額: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
貸:累計攤銷
5.轉讓無形資產過程中取得價款、發生相關稅費,以及出售價款扣除相關稅費後的凈收入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
6.處置完畢,按照處置收入扣除相關處置費用後的凈收入: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
貸:應繳國庫款等
④ 某企業在創辦時,國家以無形資產投資360000元,以固定資產方式投資920000元,以流動資產方式
總資產=360000+920000+720000=2000000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其中流動資產=720000 非流動資產=360000+920000=1280000
⑤ 請教!!!!!!
雙學位與第二學士學位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它們都是選學一個學科門類學士學位專業,再跨學科門類選學另一個學士學位專業。畢業時獲得兩個不同學科門類的學士學位。但在我國和我校現行的制度和政策條件下,還是有區別的,雙學位與第二學士學位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招生對象不同。雙學位的招生對象窄,第二學士學位的招生對象寬。高校雙學位的招生對象是本校全日制本科學生;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范圍不限於全日制本科學生,也可以招收函授、夜大、電大、自考的本科生,不僅招收本校的學生,而且可以招收校外、甚至省外的學生,不僅招收在校生,而且可以招收在職人員。
2.招生年級不同。雙學位只招收一年級的學生,從二年級開始修讀;第二學士學位招收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的學生,也包括應屆畢業生,有的高校放寬到二年級以上的學生,從三年級開始修讀。
3.招生范圍不同。雙學位只招本校學生;第二學士學位既可以招收本校學生,也可以招收校外(包括本省和外省)學生。
4.招生人數不同。雙學位現在沒有限制招生人數;而第二學士學位只招收人數有限制,是各學校情況而定。
5.招生專業限制不同。雙學位先放開一年級所有專業由學生選,再正式確定開設的專業;而第二學士學位專業要竟教育部批准設置。
6.審批許可權不同。雙學位由高校自已制定批准,第二學士學位需要教育部審批。
7.發證不同。雙學位畢業證是在一個畢業證上註上兩個專業名稱,雙學位證是在一個學位證上註上兩個學位名稱;而第二學士學位是另外發畢業書和學位證書。
8.畢業待遇規定不同。國家對雙學位畢業生沒有明確的畢業待遇規定;而國家對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明文規定「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畢業後起點工資與研究生班畢業生工資待遇相同」。
為了盡快地培養一批國家急需的知識面寬、跨學科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以適應四化建設的要求,自1984年以來,經原教育部和國家教委批准,少數高等學校試辦了第二學士學位班。從初步實踐和社會反映來看,採取第二學士學位的方式,有計劃地培養某些應用學科的高層次專門人才,與培養研究生方式相輔相成,更能適合四化建設的實際需要。為了順利地開展這項工作,現就高等學校培養第二學士學位生的有關問題,暫作如下規定:
一、培養第二學士學位生,在層次上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與培養研究生一樣,同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一種途徑。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中所規定的十個學科門類(即: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一般地凡是已修完一個學科門類中的某個本科專業課程,已准予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再攻讀另一個學科門類中的某個本科專業,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各項要求,成績合格,准予畢業的,可授予第二學士學位。
如果國家有特殊需要,經國家教委批准,在同一學科門類中,修完一個本科專業獲得學士學位後,再攻讀第二個本科專業,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各項要求,成績合格,准予畢業的,也可以授予第二學士學位。
但是,目前有些高等學校在教學改革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寬知識面,允許跨專業選修課程的學生,不能按攻讀第二學士學位對待,不得授予第二學士學位。
三、鑒於高等學校的容量有限,而培養本專科學生的任務又很重,第二學士學位生只能根據國家的特殊需要有計劃地按需培養,不大面積鋪開,招生規模要從嚴控制,原則上限在部分辦學歷史較久,師資力量較強,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本科院校中試行。凡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均須由學校根據國家需要和用人單位的要求,提出包括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內容的申請報告,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家教委審核批准。校舍緊張的重點高等學校,可以削減一些研究生招生名額,來安排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年度招生計劃由國家統一下達,並嚴格按計劃招生。任何高等學校均不得不經批准擅自招生和授予學位。
四、第二學士學位生所攻讀的專業,原則上應是學校現設的、具有學士學位授予資格的本科專業。如設置新的專業,應按規定先履行專業審批手續。
五、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招生對象,主要是大學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在職人員(含實行學位制度以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以下簡稱在職人員)。也可以根據國家的特殊需要,招收少量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含按學分制提前完成學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學生。以下簡稱在校生);攻讀第二學士學位,均須本人自願(在職人員報考,要經過本單位的批准),並經過必要的資格審查與入學考試、考核,擇優錄取。考試、考核的內容,應是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主要基礎課程。招生考試及錄取工作,目前可根據各專業的辦學規模,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有的專業可以實行全國統一考試、錄取,有的也可以由省、市教育部門或招生學校自行組織。
為緩解高等學校校舍的緊張,在本市有住房的學生,應當盡可能實行走讀。
六、第二學士學位的修業年限,一般為二年。具體修業時間和教學計劃,由承擔培養任務的學校提出意見,報主管部門核定。修業年限確定後,未經主管部門同意,學校不得更改。
七、培養第二學士學位生,必須保證教育質量。對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生,不論是在校生,還是在職人員,在教學上都要嚴格要求,必須依照教學要求,學完規定課程,不得遷就和隨意降低標准。
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生,凡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完規定課程,經考試合格,取得畢業和授予學士學位資格者,即可授予第二學士學位。凡達不到要求的,不再延長學習時間,亦不實行留級制度,可發肄業、結業證明。
對於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生,如發現有學習困難,無能力完成學業或表現不好的,學校可以取消其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資格。同時也允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申請中途終止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學習。被取消資格的及中途終止學習的學生,屬在校生的,按第一學士學位專業畢業分配,屬在職人員的,仍回原單位工作。
八、在校生攻讀第二學士學位,修業期滿,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原則上應根據國家需要,按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分配工作。在職人員攻讀第二學士學位,修業期滿,不論是否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均回原單位安排工作。
凡學習期滿,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畢業工作後起點工資與研究生班畢業生工資待遇相同;未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仍按本科畢業生對待。
九、經國家教委批准,列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內的攻讀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其所需經費按學校隸屬關系和財政管理體制,按照研究生班的經費標准及其他待遇,分別在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事業費中開支。
在校期間的生活補助費標准及其他待遇,按照碩士研究生待遇的有關規定執行,在規定學習期限內的書籍補助費,每生每年為30元。
十、第二學士學位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仍按現行規定的統一格式,由學校制定頒發。但須在證書中註明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科門類和專業名稱。
⑥ 清產核資無形資產損失的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中予以明確。無形資產減值損失應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為了遏制企業利用減值准備的計提和轉回來調節利潤,同時規定,無形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稅法規定,企業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因為屬於或有支出,不符合確定性原則,因此,不得在所得稅稅前扣除,應作納稅調整增加處理。因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不得轉回,而稅法不考慮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對無形資產攤銷的影響,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以後各年,會計確認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將小於稅法允許在所得稅前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因此,每年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若在使用壽命期內處置無形資產,應轉銷由於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導致的會計與稅法的收益差異。
對無形資產減值的稅收籌劃,建議如果無形資產預期不能或很少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盡量通過轉讓或報損等方式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而不是計提減值准備,因為計提減值准備稅法上不允許稅前扣除,而出售無形資產的凈損失可以稅前扣除。
【例1】假設公司2007年1月購入一項專利技術,取得時成本為360萬元,估計使用壽命10年,2007年12月31日該技術發生減值,並提取減值准備21.6萬元。該無形資產不考慮殘值,採用直線法進行攤銷,則2007年涉及的稅務及會計處理如下:
1.2007年1月購入無形資產時,以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入賬價值
借:無形資產 360
貸:銀行存款 360
2.2007年攤銷無形資產費用時,
借:管理費用 36
貸:無形資產 36
3.2007年12月31日提取減值准備時
借:營業外支出 21.6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21.6
2007年攤銷無形資產費用36萬元,2007年末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302.4萬元(360-36-21.6),該項無形資產在2007年合計影響利潤57.6萬元,稅法只允許扣除當年攤銷的無形資產費用36萬元,因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1.6萬元。
2008年涉及的稅務及會計處理如下:由於2007年末計提了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應當在無形資產剩餘使用壽命9年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302.4萬元,每年應攤銷33.6萬元。
借:管理費用 33.6
貸:無形資產 33.6
2008年攤銷無形資產費用33.6萬元,2008年末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268.8萬元(302.4-33.6),該項無形資產在2008年影響利潤33.6萬元,而稅法不考慮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對無形資產攤銷的影響,允許按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扣除無形資產攤銷費用36萬元,因此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4萬元。
因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不得轉回,若公司一直擁有該項專利技術,則在2009~2016年每年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4萬元。即2008年~2016年9年共計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1.6萬元,等於2007年末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例2】承例1,假設公司2010年1月將此專利技術轉讓,取得收入200萬元,營業稅稅率為5%,不考慮其他轉讓費用及稅金和附加。
2007年~2009年會計和稅務處理與例1一致。2009年末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235.2萬元(268.8-33.6),攤余價值256.8萬元(360-36-33.6×2)。
2010年1月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200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21.6
營業外支出 49.2
貸:無形資產 256.8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14(280×5%)
會計上確認的無形資產處置損失為49.2萬元。從稅法的角度看,無形資產處置的計稅成本為252萬元(360-36×3),轉讓稅金14萬元,處置損失為66萬元(200-252-14),兩者相差16.8萬元,差額即為轉讓該期應調減的應納稅所得額21.6-2.4×2=16.8(萬元)。
⑦ 攤銷無形資產360000,攤銷印花費60000,攤銷基本生產車間保險費540000(後兩項已列入其他應收款)
借:管理費用36
貸無形資產36
借:管理費用6
貸:其他應收款6
借:製造費用51
貸:其他應收款
不明白你列入其他應收款是什麼意思,是沒給你發票還是什麼
⑧ 今天出報表,無形資產成負數,多攤銷了。現在無形資產借方余額24360,累計折舊貸方余額25452元,差額1092
我先更正你一抄點錯誤,無形資產對應的叫累計攤銷不是累計折舊
現在你們的情況是累計攤銷做多了,費用做多了,此時應該紅字沖銷差額1092的費用
借:管理費用(看你們是記的什麼費用) 1092 紅字
貸:累計攤銷 1092 紅字
而不應該是再記一次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