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稅計算題
09年5月執抄行舊企業所得稅法,主要區別是用於捐贈的部分不應超過應納稅所得額的30%
方案一:
工資薪金應納計算:8800*0.3=2640,應納稅所得額為8800-2640=6160,應納(6160-2000)*15%-125=499
特許權使用費應納計算:10000*0.8*0.2=1600
稿酬應納計算:(4000-800)*0.2*0.7=448
合計2547
方案二:
工資薪金應納計算:8800*0.3=2640,應納稅所得額為8800-2040=6760,應納(6760-2000)*15%-125=589
特許權使用費應納計算::(10000-2400)*0.8*0.2=1216
稿酬應納計算:(4000-4000*0.3-800)*0.2*0.7=280
合計2085
先二
B. 初級會計實務書本的關於求總利潤的例題,求解!謝謝!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100 000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收稅額-應交營業稅100 000*5%
這種題目版我也是學過的 都是一權個路子 你這個題目的公司是生產企業一般納稅人 特權收入不是你的主營業務 是其他業務收入 (這個收入還涉及到增值稅?)
C. 有關注會稅法的題(此題怎解,謝謝,很急)
(原題為"外籍個人所得減免稅規定"講解例題:例1:某納稅人在同一納稅年度,從A、B兩國取得應稅收入。其中;A國一公司任職,取得工資、薪金收入60000元,因提供一項專利技術使用權,一次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30000元,該兩項收入在A國繳納個人所得稅5200元,因在B國出版著作,獲得稿酬收入15000元,並在B國繳納該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1720元,其抵扣計算方法如下:)
數據稍有不同(主要是工資,我進行了計算替換,你在仔細看一下,有無錯誤)
1. 所納個人所得稅的抵減
按照我國稅法規定的費用減除標准和稅率,計算該納稅義務人從A國取得的應稅所得應納稅額,該應納稅額即為抵減限額。
(1)工資、薪金所得。該納稅義務人從A國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應每月減除費用4000元,其餘額按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的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每月應納稅額為:
(5800-4000)×10%(稅率)-25(速算扣除數)=155(元)
全年應納稅額為:155×12(月份數)=1860(元)
(2)特許使用費所得,該納稅義務人從A國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按20%的比例稅率計算應納稅額,應為:
應納稅額:30000×(1—20%)×20%(稅率)=4800(元)
根據計算結果,該納稅義務人從A國取得應稅所得在A國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的抵減限額為5700元(900十4800)。其在A國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5200元,低於抵減限額,可以全額抵扣,並需在中國補繳差額部分的稅款,即500元(5700—5200)。
2.B國所納個人所得稅的抵減
按照我國稅法的規定;該納稅義務人從B國取得的稿酬收入,應減除20%的費用,就其餘額按20%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並減征30%,計算結果為:
[15000×(1—20%)×20%(稅率)]×(1—30%)=l 680(元)
即其抵扣限額為l 680元。該納稅義務人的稿酬所得在B國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1720元,超出抵減限額40元,不能在本年度扣除,但可在以後5個納稅年度的該國減除限額的余額中補減。
綜合上述計算結果,該納稅義務人在本納稅年度中的境外所得,應在中國補繳個人所得稅500元。其在B國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未抵減完的40元,可按我國稅法規定前提條件下補減。
D. 稅法題目下列所得中,按次計征個人所得稅的有 a、加班工資 b、特許權使用費 c、中獎所得 d、財產轉讓所得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中規定: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版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權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所以按次計征個人所得稅的有 b、特許權使用費 c、中獎所得 d、財產轉讓所得
E. 稅法題:支付給境外某公司特許權使用費,扣繳相應稅款並取得稅收繳款憑證,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費的金額
第一,1000000是含增值稅的
第二,特許權是無形資產,稅率是6%
F. 最難的會計計算題
(1)、果然很難,我開始居然也弄錯了,扣除數寫成3500,後來仔細一想,不對,2007年扣除是1600,2008年3月1日調整成2000,2011年9月1日調整為3500.稅率也與現在不同,
全年工資薪金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9800-1600)×20%-375]×12=15180
(2)因個稅已由單位繳納,計算時要換算,
應納稅所得額=[(30000-2000)×(1-20%)]÷[1-30%×(1-20%)]=29473.68
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29473.68×30%-2000=6842.10
(3)境外納稅抵扣限額=15000×(1-20%)×20%=2400
2400大於1500,故1500境外納稅可以全額抵扣
境內應補繳的個人所得稅=15000×(1-20%)×20%-1500=900
(4)境外未交,境內全額繳納
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10000×3×(1-20%)×20%=4800
(5)出租小汽車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5000×5%×(1+7%+3%)×3=275×3=825
(6)租金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5000-275)×(1-20%)×20%×3=2268
(7)稿酬減征30%
稿酬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56000×60%×(1-20%)×20%×(1-30%)=3763.2
(8)累計天數=2+31+30+29=92(天)
利息所得的個人所得稅=90000×1.71%×16÷365×20%+90000×1.71%×76÷365×5%=29.52
(9)有價證券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18-200)×500-870-350]×20%=1556
(10)合夥企業採取先分後稅的形式
李某分得:300000÷5=60000
生產經營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60000×35%-6750=14250
G. 稅法所得稅處理,題目:稅後利潤向全體股東分配股息1000萬元,另向境外股東支付特許權使用費50萬元。
計提現金股利: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00
貸:應付股利 1000
實際支付的時:
借:應付股利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H. 請問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包括哪些下面的題目說的商標使用權 屬於這個,還有哪些呢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I. 稅法計算題求答案
剛剛考完CPA,憑印象做的啊~~
(1)按「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專如下:
(12000-2000)×20%-375
(2)這個屬過程要分兩次進行分析。題中的股票應該是可公開交易的股票期權,員工在得到股票期權時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如下:
60000×2/7×20%-375
員工行權時不繳納稅款;
員工轉讓股權時按「財產站讓所得」納稅,但是不好意思,他賠了,所以不納稅了。
(3)這個比較復雜了,還涉及國際稅收問題。。。唉。。。
在我國應納稅為18000×(1-20%)×20%=2880 2880-1800=1080
(4)屬於「勞務報酬所得」納稅,如下:
30000/4×(1-20%)×20%×3
(5)商業保險金按「工資薪金所得」計稅,如下:
(5000-2000)×15%-125
J. 稅收,特許權使用費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個人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專次收人不超過4000元的,屬可以扣除費用800元;每次收人4000元以上的,可以扣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稅率。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20%。
在這里,關鍵是要看「每次收入」總額是否超過4000元。也就是說:
(1)每次收入小於等於4000元的,按扣除費用800元的公式計算;(2)每次收入大於4000元的,按扣除20%費用的公式計算。
在你提供的資料中,由於只有單個使用費標准,而不是「每次收入」,所以不能確定使用哪個公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