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用的財務分析指標有哪些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計算公式: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計算公式: (流動資產-存貨) / 流動負債
3、現金比率,計算公式: (現金+現金等價物) / 流動負債
4、現金流量比率,計算公式: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 流動負債
5、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計算公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利息支出)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資產負債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
2、股東權益比率,計算公式:股東權益總額/ 資產總額
3、權益乘數,計算公式: 資產總額 / 股東權益總額
4、負債股權比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 股東權益總額
5、有形凈值債務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 (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額)
6、償債保障比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7、利息保障倍數,計算公式: (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利息費用
8、現金利息保障倍數,計算公式: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利息支出+付現所得稅) / 現金利息支出
三、營運分析
1、存貨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成本 / 平均存貨
2、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公式: 賒銷收入凈額 /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3、流動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 / 平均流動資產余額
4、固定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 / 平均固定資產凈額
5、總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 / 平均資產總額
四、盈利分析
1、資產報酬率,計算公式: 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 平均資產總額
2、凈資產報酬率,計算公式: 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平均凈資產
3、股東權益報酬率,計算公式: 凈利潤 /平均股東權益總額
4、毛利率,計算公式: 銷售毛利 / 銷售收入凈額
5、銷售凈利率,計算公式: 凈利潤 / 銷售收入凈額
6、成本費用凈利率,計算公式: 凈利潤 /成本費用總額
7、每股利潤,計算公式: (凈利潤-優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數
8、每股現金流量,計算公式: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優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數
9、每股股利,計算公式: (現金股利總額-優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數
10、股利發放率,計算公式: 每股股利 / 每股利潤
11、每股凈資產,計算公式:股東權益總額/ 流通在外股數
12、市盈率,計算公式: 每股市價 / 每股利潤
13、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五、發展分析
1、營業增長率,計算公式: 本期營業增長額 / 上年同期營業收入總額
2、資本積累率,計算公式: 本期所有者權益增長額 / 年初所有者權益
3、總資產增長率,計算公式: 本期總資產增長額 / 年初資產總額
4、固定資產成新率,計算公式: 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平均固定資產原值
⑵ 會計 財務分析中 資產負債水平分析中的科目變動分析怎麼寫
應收票據增長一般是增加銷售額,提高獲利能力,但從現金流角度來講,接收銀行專承兌屬匯票,承兌或轉付供應商貨款;
其它應收款增長,一般是押金、對個人的借款或墊付的款項,增長可能與業務量加大有關,但不宜過大,要及時清收,以免資金佔用或壞賬;
長期股權投資增長,是對外投資的增加,但要注意投資增加的質量,是未來的投資收益增強,還是在整合上下游資源方面有更多的市場話語權,是需要注意的;
開發費用增加,說明研發的投入增加,但要同轉化成無形資產的能力方面來看,也就是創新成果的轉化能力,國外無形資產的比例較高,這也說明中國應加大研發力度的必要;
應繳稅費增加,要注意是正常的增長,而不是拖欠稅款,繳納的稅費和公司的業務量是聯系在一起的;
應付股利,說明公司的股利的分配政策,是注重發展積累型的,還是利益分配型的;
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未來需要交稅的而形成的時間性差異,過多說明今後的稅負較重。
⑶ 會計論文 新舊會計准則中無形資產的比較和分析
http://www.ilib.cn/A-jjs200108079.html
淺析新舊會計制度中無形資產的核算
進去看看吧
⑷ 企業財務分析從哪些方面進行主要採用哪些財務比率
一、償債能力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其他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或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非流動資產
二、營運能力指標
(一)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應收賬款
(1)應收賬款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回收期)=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平均應收賬款×360)÷營業收入凈額
2、存貨
(1)存貨周轉率(次)=營業成本÷平均存貨
(2)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營業成本 3、流動資產
(1)流動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
(2)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流動資產周轉率 =(平均流動資產×360)÷營業收入凈額
(二)固定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固定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凈額÷平均固定資產
(三)總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凈額÷平均固定資產
三、盈利能力指標
(一)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企業成本費用總額×100%
(三)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四)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五)社會貢獻率=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社會貢獻總額包括工資、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或已交的各項稅款;
(六)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100%
四、發展能力指標
(一)營業收入增長率=本年營業收入增長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100% (二)總資產增長率=(本期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三)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五、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一)凈資產收益率(自有資金利潤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二)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三)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六、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分析
(一)市盈率(倍數) 市盈率(倍數)=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股數
(二)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數
(三)市凈率(倍數) 市凈率(倍數)=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期末所有者權益/年末普通股股數
七、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淺析
財務分析指標是以簡明的形式,以數據為語言,來傳達財務信息並說明財務活動情況和結果。在此建立的財務指標與國家考核企業工作規定的財務指標是不同的。涉及到企業財務活動較廣的范圍,包含的指標數目多,而國家規定的考核指標則是抓住重點,有選擇地規定一些指標,分為外部分析指標體系及內部分析指標體系。
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
a. 外部分析內容。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社會貢獻能力分析;企業綜合實力分析。
b.內部分析內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內容外,還包括:企業籌資分析;企業投資分析。
另外,內部分析內容還應有:企業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專題分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將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的特點, 結合特定的目標選取特定的資料及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專題分析。 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分析、資本資產結構優化分析等。
d.關於財務分析與相關學科關系的探討。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財會學界學科體系的改革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20 世紀80 年代初期的財務會計之爭深入到各二級學科,這是理論發展的必然。學科的分分合合是由於環境的變遷,歷史的發展而致,是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進入20 世紀到90 年代,財會論壇上就有財務分析要獨立成科的微弱聲音, 到了現在,對此論題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且似乎已達成共識,即由於市場機制、競爭機制的逐步完善,財務分析必須獨立出來。那麼,獨立的財務分析學科在財會學眾多學科中地位如何, 包括哪些內容,與其原附著的學科關系如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減法問題, 而是一個漫長的選擇和甄別的過程。
1 內部分析指標體系。內部指標體系的設置, 主要是為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和管理的特殊需要靈活設置,其內容相當廣泛。 一般說來,可從籌資、投資等方面設置。
1.1 企業籌資分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企業經營所需資金需靠企業自己來籌集,這樣,籌資分析便成為企業財務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籌資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業的資金需要量, 其次分析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獲利能力; 再次分析企業的資金成本和籌資風險; 最後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方案並與資金供應者進行協商, 使企業籌資活動順利進行。可設置籌資結構比率、資金成本率等指標。
1.2 企業投資分析。企業對投資活動首先應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這是投資分析的重點;其次應對投資活動進行事中分析, 以控制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最後對投資活動進行事後分析,以考核投資效果、評價投資業績,為改善企業今後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企業在投資分析時一般需考慮貨幣時間價值、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成本和現金流量等財務因素。在投資階段為考察投資方案的可行,可設置內含報酬率,為考察投資的收益可設置投資報酬率、投資回收期等指標。
2 外部分析指標體系。
2.1 企業償債能力。 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其債務的能力,通過對它的分析,能揭示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按債務償還期限的長短,又將其分為短期償債能力與長期償債能力。
2.1.1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一個企業以流動資產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設置該指標對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對於企業來講,該指標也至關重要,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企業營運資金的大小以及資產變現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准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未決訴訟等對它也有影響。短期償債能力通常設置以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或酸性測驗比率;現金比率。
2.1.2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資產或勞務支付長期債務的能力。對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是因為企業的利潤與其有緊密的聯系,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獲利能力, 這是因為企業的現金流入量最終取決於能夠獲得的利潤, 現金流出量最終取決於必須付出的成本。此外,債務與資本的比例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外。還有長期租賃、擔保責任、或有項目等因素。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有:已獲利息倍數;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
2.2 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資產運用效率是指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運用效率和周轉情況所作的分析。企業經管的目的在於有效運用各項資產獲得最大的利潤。利潤主要來源於營業收入,企業必須憑借資產、運用資產才能取得營業收入。資產周轉速度越快,表示其運用效率越高,利潤越大。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有無過量投資? 有無因設備短缺而導致生產不足? 有無因資產閑置而導致利潤降低?凡此各種問題,皆為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相關人士所關切。通過分析資產運用效率, 則可以評價企業營業收入與各項營運資產是否保持合理關系, 考察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效率的高低。資產運用效率指標有: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2.3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況所作的分析。它是企業財務結構和經營績效的綜合表現。企業經營之目的,在於使企業盈利且使其經營與規模不斷成長與發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無不對企業盈利程度寄與莫大的關切。投資者關心企業賺取利潤的多少並重視對利潤的分析, 是因為他們的投資報酬是從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業盈列增加還能使股票市價上升, 從而使投資者獲得資本收益。對於債權人來講,利潤是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來源。政府有關部門關心的則是微觀和宏觀的經濟效益以及各種稅費上交的可靠性。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講, 可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來評價判斷企業的經營成果, 分析變化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企業獲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對於職工來講,則是豐厚報酬及資金的來源,並可保證工作的穩定。它也是集體福利設施的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可從一般企業及股票上市公司兩方面制定。一般企業盈利能力指標有: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權益利潤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標外,還可藉助以下指標:每股盈餘;每股股利;市盈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 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社會貢獻能力是從國家或社會的角度衡量企業對國家或社會的貢獻水平。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 單純的片面的追求企業個體的經濟效益是不行的,還必須包括對社會的貢獻。對盈利企業可用實現利稅來衡量, 但對一些主要體現為社會效益的企業講,則無法適用。故為此設計的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可兼顧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情況。
2.5 綜合財務能力分析。
綜合財務能力分析是根據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總體變化的性質、趨勢進行的分析。前述指標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必須把它們綜合在一起,進行系統分析。其指標有杜邦模型中的權益報酬率和計分綜合分析法的實際得分值。
⑸ 財務分析。。。分析哪些方面啊
財務分析,給人的直觀感覺是很深奧,先不說財務分析的能力如何,光是能夠看懂財務分析的人回,在常人來答看,也已經很了不起似的。
你的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問過無數次,得到了無數的答案,但結果是無用的。因為,大家說的都是很堂皇的東西,卻並不實用。
希望今天我的回答,即使不能解惑,至少可以啟迪。
財務分析,首先要知道的是給誰看,給BOSS看,就是以他所關注的方面為主,BOSS通常關注的經營狀況,因此銷售分析是首當其沖的;給股東看,就要以企業價值即市值為主,這就要以公司凈資產分析為主。
通常的公司,主要分析的經營狀況。銷售量如何,銷售額如何,銷售收入如何,銷售毛利如何,銷售毛利率如何,費用如何,等等。進行縱向對比,比的是前一年與今年同一時期的值,這當然有個前提,要有可比性;進行橫向對比,比的是實際與預算的值,這是非常關鍵的對比,因為橫向對比不僅為下一年的預算制定提供很重要的數據支持,同時也是薪酬獎勵的標准。
其實是公司競爭力的分析,外部盈利能力與內部盈利能力的分析,這是公司規模與成長型分析。
財務分析最重要的是現金流分析,這對於資本運作是至關重要的。
簡而言之,財務分析,要看分析給誰看,這個「誰」最關注的是哪方面。
⑹ 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中,真實案例,具體的哪個公司哪項無形資產的分析,怎麼寫的
無形資產按公司分,分成幾個公司,然後,按初始入賬價值,攤銷,賬面價值進行登記。
⑺ 如何進行企業財務分析之一
大家好!很高興波波開講系統又和大家見面了,這次咱們要討論的主題是有關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 首先我發現目前無論是市面上,還是網上,都很難找到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針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讓他們切身感覺到這些文字是為我而寫,這些文字與我有關,這些文字我很有興趣,沒有,真的沒有,要不就是我沒找到,總之,讓我覺得非常沮喪和惱火,它們要不就是太細,太專業,隨便打開一頁,就有一大堆復雜的公式和圖表,不得不讓你望而卻步,要不就是太粗,太泛,讓人總覺得隔靴捎癢,說不到點子上。 我一直認為,象企業財務管理這樣的知識,應該是一個大眾的知識,她不應該是個明星,她不應該在那裡作秀而讓人生畏和生厭,她也不應該讓人感覺總是那麼嚴肅和無情,她必須有親切性,如果不太和藹可親,至少也得憨態可鞠 ,總之不應該被關在公司財務部的那扇防盜門裡面,對著鏡子孤芳自賞,無論是因為害羞還是高傲,都應該摘掉那塊面紗,讓人真正的了解,讓人真正覺得她很重要,覺得她很有趣,覺得她也離我們不太遠。 因此,我常常想,作為一個對財務和對業務都有一點了解的人,作為一個對企業整體管理略知一二的人,作為一個對推動企業管理的普及有一點興趣的人,我想,我有這樣一個責任和使命,同時也應該有這樣一個膽量,在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讓他們用共同的語言對話,讓他們相互理解各自的想法,讓他們相互協作而減少對抗,建立和諧企業(呵呵,我們胡老大提的那個口號還真不錯,和諧社會嘛,什麼都要和諧才是),不一定做得好,但我會盡力而為。 其次,作為一名有點財務背景的人,我了解財務人員曾經或正在經受的痛苦,要不就是對如此多的財務分析指標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痛苦不堪,要不就是有幾個記憶力好的全部搞定,卻發現自己被淹沒在財務指標的汪洋大海里,找不到整體結構和方向。同樣,作為一名經常同業務人員對話的人,我也非常了解業務人員的痛苦和惱怒,面對財務人員不曉得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方法搞出來的一大堆指標,還配上一大堆文字,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基本上就一個感覺,昏就一個字!基本上有五大不知,就是,不知為什麼會有這些指標,不知這些指標之間是什麼關系,不知這些指標代表什麼意思,不知這些指標如何計算,不知為什麼這樣計算。 於是,今天我選擇了這樣一個主題,或者想以這樣一個主題做為切入點,以一點愚公的精神,或者以一點唐吉坷德的精神,希望搭起一個財務和業務共同的平台,用一種大家都聽得懂的話,說一些大家都聽得懂的道理,講一些大家都想聽的故事。
⑻ 財務分析中常用的指標有哪些啊
財務分析是抄指以財務報表襲和其他資料為依據和起點,採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的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利益關系集團改善決策。
財務分析常用指標
1、變現能力比率
(1)流動比率
(2)速動比率
2、資產管理比率
(2)存貨周轉天數
(3)應收賬款周轉率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5)營業周期
(6)流動資產周轉率
(7)總資產周轉率
3、負債比率
(1)資產負債比率
(2)產權比率
(3)有形凈值債務率
(4)已獲利息倍數
4、盈利能力比率
(1) 銷售凈利率
(2)銷售毛利率
(3)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
(4)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報酬率)
5、現金流量分析
(1) 現金到期債務比
(2)現金流動負債比
(3)現金債務總額比
(1) 銷售現金比率
( 2)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3)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財務彈性分析
(1)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
(2)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3)營運指數
⑼ 無形資產中財務軟體如何評估
一般用收復益法
要確定 每年能帶來的收制益額,報酬率,剩餘年限
收益額視情況而定 報酬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剩餘年限也是是情況而定
一般無形資產評估教材都有關於軟體的評估 有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編的無形資產評估,有一節將這個的,
⑽ 如何進行財務分析
你好,海眾財務軟體為您解答
一、目的(判斷、決策)
利益相關者,與企業結合的目的不一樣;
股東:盈利能力;債權人:償債能力;經營者,主要關注貨幣性收益以及控制性權益;
1) 評價過去的經營業績,主要是成長率以及與行業平均水平的比較;
2) 了解目前企業的財務狀況怎麼樣;因為這影響到未來;
3) 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證券定價的核心就是准確預測未來現金流)
二、框架(分析的整體結構,就像蓋房子一樣,先要把整體的架構搭建起來)
哈佛的財務分析框架:
1) 戰略分析:行業分析、競爭戰略分析、業務分析;
2) 會計分析: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是否合理,評估財報的質量;(審計報告)
3) 財務分析:三張報表以及財務比率的分析(盈利、償債、資產管理、成長性)
4) 預測分析:預測未來的經營業績三張表,評估企業價值動因以及可持續性;
哈佛財務分析框架中財務分析的基本內容
1) 基於價值投資的三張報表分析(不適用比率法,直接分析報表)
A 資產負債表:(有哪些關注點,得到什麼信息,什麼判斷)
具體資產、負債、權益的科目分析;各個科目如何變化;
同比分析(資產、負債以及權益的結構,編織共同比資產負債表)
B 利潤表:(有哪些重點關注地方,可以得出什麼判斷)
收入、費用來源以及相應地結構,盈餘質量;
C 現金流量表(重點關注點,發現問題)
凈現金流、現金流量構成、流入流出是否有重大波動;
2) 基於財務比率的五因素分析(盈利、償債、資產管理、成長性、杜邦)
基本邏輯是要去橫縱向比較,核心是如何選擇比較標准(經驗、歷史、行業、預算)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五因素中最為核心的因素是盈利能力分析;
3) 基於管理層討論的分析,補充印證作用;
對於報表已有的信息:判斷是否與我們的分析邏輯一致;
對於報表沒有的信息:重點關注資本性支出以及未來盈利趨勢分析;(基於未來)
三、步驟(時間順序展開,財務分析的邏輯展開)
基本步驟:
1) 閱讀審計報告;
2) 審閱全套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財務報表附註;
3) 運用財務比率法分析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與前景;給出結論;(第十節)
4) 參考其他補充信息,主要是核對與印證第三步的結論;(管理討論,行業報告)
尤其是管理層討論:回顧與展望;(第十一節)
5) 得出結論並撰寫投資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