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營農場收土地承包收費用可以要求其開據發票嗎
當然要給你開據發票了,國有農場土地對外承包,獲取的收入就是其主營業務收入,必須給付費方也就是承包方開具發票,承包方據此入賬並作為增值稅抵扣基數。
⑵ 國營農場最新土地政策
國有農場的土地屬於國有土地。國家在徵收該土地時,一般不會給土地補償費,最多補償的是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⑶ 原國營農場農民土地被強行徵收是否有賠償
國營農場土地依法屬於國有土地,這確實有別於一般農民集體土地版。但國營農場職工權對該土地使用用途具有知情權及決策權。對於國營農場土地使用權收回的,依法應當給予經濟補償及生活安置(具體補償標准參照當地集體土地補償標准執行)。根據《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於加強國有農場土地使用管理的意見 國土資發〔2008〕202號》文件規定:依法收回國有農場土地使用權,應給予經濟補償。經濟補償參照徵收農民集體土地的補償標准計算,並安排相應的社會保障費用。國有農場因土地被收回而不具備失地職工基本安置條件的,各地應將失地職工納入當地城鎮職工再就業體系。具備安置條件的,在安排失地職工新的勞動崗位後,國有農場可將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用於農場基本農田的建設保護和補充社會保障資金。
⑷ 國營農場的土地為什麼這么多年一直收地畝費
相關部門就是這么規定的
⑸ 個人承包國營林場土地被徵收安置費的補償依據
根據《土地管理法》四十七條的規定,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內置的農業容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⑹ 農場職工在國營農場土地承包費現在不應該收了吧有沒有相關政策
這方面沒什麼問復題的 國家見制面的是農業稅 不是承包費 土地承包費是一定要交的這是兩個性質 比如說你買房子 買房子你要花錢 這個是房子的錢 但同時你也要向國家繳納交易稅印花稅等等稅費 國家減免農業稅 只是減免了稅收的部分
⑺ 國營農場征地補償費中的土地補償費是歸單位所有還是個人所有
你都說了國營的了,肯定歸單位。
但是現在的情況一般都會分給農民大頭的。
⑻ 國家對國有農場土地分配收費是否合理
除長期以來以土地為生存的農村村民依法承包經營集體土地外,個人以租賃等方式承包經營國有農場的土地應當有償使用。所以,國有農場土地分配分包採取有償使用的處理方案是合法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