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企業才能加以確認:
(1)該資專產產生的經屬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無形資產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1)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
(2)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有效年限。
(3)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應取受益年限與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4)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所以,甲企業可以先按300萬元計入無形資產,其中的200萬元先暫估入賬,這樣不影響其攤銷的問題。
特別提醒:根據新發布的無形資產准則可以使用多種方法攤銷無形資產,如產量、年限等,不限於直線法。
B. 按照實際成本調整暫估價的,不需要調整以前計提的折舊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需要涉及到折舊的會有按暫估價格入賬的情況。先付款再拿發票,需要調整暫估價格的,已經計提折舊的資產不需要調整折舊額,只需要調整資產賬面價值,然後接下來按照調整後折舊就可以了。
C. 請問一下有加盟合同的無形資產當時會計沒按合同暫估入賬,合同為5月開始,5年期限,8月才入賬怎麼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應該根據受益期限來確定。加盟合同的無形資產應根據合同的開始月來攤銷,合同開始你就先擁有該權益。之前應當暫估入賬
D. 工業企業購入土地時交納的契稅,印花稅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嗎若土地使用證未取得,可以暫估入帳並
1、《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版價款、相權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貴公司購入土地繳納的契稅屬於相關稅費,應計入土地成本。
2、《企業會計准則——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6403營業稅金及附加」第一條規定: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因此,貴公司產權轉讓書據合同的印花稅,直接在當期損益中列支。
E. 暫估入賬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嗎
暫估入賬的資產,入賬的次月計提折舊。
1、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按暫估價值入賬;
2、從辦理竣工開始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計算折舊,已經計提的折舊不再調整;
3、在涉及暫估入賬時,就是從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下個月開始計提折舊,之後竣工決算時是從當月開始調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重新計算折舊額。
註:調整後賬面價值=辦理竣工結算後總成本-自估價入賬已經計提的累計折舊-預計殘值
暫估入賬已經計提折舊,正式入賬時發現少提部分不應做補提,而是在剩餘的折舊年限內攤提少提部分。固定資產需要分別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時,一定要分開核算,你可按正式入賬時候的成本比例開攤已提折舊。
(5)暫估入賬無形資產攤銷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F. 無形資產暫估需要攤銷嗎
需要。先按照暫估價值攤銷。等確定價值調整賬面價值後,以賬面余值為基數做攤銷。
G. 無形資產分期支付的賬務處理
你好!
1、購入無形資產(支付分期,餘款暫估入賬)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版款
貸:應權付賬款—暫估—XX公司
2、無形資產攤銷(當期攤銷)
借:管理費用—攤銷費
貸:無形資產
3、收到XX公司交來發票
借:應付賬款—暫估
貸:銀行存款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H. 無形資產沒入賬,已在使用,等收到發票該如何處理
按照正式的規來定,就像樓上說的,應源該在你們公司實際已經取得ERP系統的時候,就確認為無形資產入賬,並從當月開始正常攤銷,等取得了發票再調整之前的入賬價值(如果發票金額與原入賬價值不符時才調整)
上面說的是理論。實際上,因為你之前沒有取得發票,是不好直接計入無形資產核算的。你可以之前支付的時候,就當是預付賬款,收到發票的時候,在確認為無形資產,從收到發票當月開始計提攤銷,也就是說不管之前你已經使用了幾個月,你就當是取得發票的當月才購入開始使用的入賬就可以了,這個沒有太大影響的
I. 暫估入庫以及暫估沖回在會計分錄上怎麼處理
1、暫估入庫憑證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附明細)
貸:應付賬款--暫估材料
2、次月沖回暫估入庫憑證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材料(紅字)
3、收到發票該怎樣做就怎樣做就OK了
(9)暫估入賬無形資產攤銷擴展閱讀:
根據現行財務會計制度以及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與要求,固定資產已實際投入使用的,可按暫估價值計提折舊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待辦理竣工決算確定實際價值後,再進行相應的調整處理。分錄一般如下:
暫估固定資產入賬分錄:
借:固定資產-暫估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暫估轉入固定資產
財務決算批復入賬分錄:
先沖紅原有暫估分錄:
借:固定資產-暫估固定資產(紅)
貸:在建工程-暫估轉入固定資產(紅)
在做以下分錄:
借:固定資產-在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者長期待攤費用)
貸:在建工程-各明細科目
增值稅法規定了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而未對收入確認條件作出規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了收入確認的條件,其規定與《企業會計准則》趨同。因此,我理解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0號所稱暫做收入,是「會計上已做銷售處理」。
如果納稅人的銷售業務,
①符合《企業會計准則》關於收入確認的條件;
②按稅法規定,尚不產生納稅義務;財稅處理如下:
1、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交確認收入時:
借:應收賬款
貸:產品銷售收入(營業收入)
2、產生納稅義務時:
借: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暫估商品未做入庫但成本已結轉,發票到後調整。
如果當時估價較低,那麼現在補計成本即可。
借:庫存商品貸:應付賬款補結轉差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