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轉讓專利或者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業務活動,指的是什麼
屬於技術轉讓,具體應該是專利轉讓或專利許可,需要簽訂相應的專利轉讓或專利許可合同,並在合同內約定相關技術轉讓和實施的細節。
目前,社會上一些單位研究開發出一項技術成果後,往往宣布對該項技術成果擁有「所有權」。這種說法並不確切。一般,我們只有對於專利技術,專利權所有人才有所有權。而非專利技術,一般不稱所有權,只涉及使用權和轉讓權的問題。
「所有權」指的是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處分和收益的權利。所有權是排他權,其權利主體是特定的,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一項技術成果,只有經申請並被授予專利權以後,專利權人才在專利權有效期內享有與所有權相類似的實施其發明創造專利的排他權。非專利技術成果使用權、轉讓權則不同,第一,它只存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具體說,一是在單位與職工之間,職務技術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屬於單位,非職務技術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屬於完成非職務技術成果的個人。二是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約定非專利技術成果使用權、轉讓權歸一方當事人的,另一方不得使用、轉讓;約定使用權、轉讓權歸雙方共有的,各方均可使用,但任何一方轉讓非專利技術成果應當徵得另一方同意,所得利益由雙方合理分享。第二,它沒有對抗第三者的效力。這就是說,非專利技術成果的權屬只在單位和其職工之間,在合同當事人之間具有法律約束力,不影響任何掌握該項技術的第三方使用、轉讓同一技術。因此,非專利技術成果的使用權和轉讓權,不是排他權利,而是非獨占的權利,因而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的屬性。
② 企業提供非專利技術使用權取得收入應在何時確認收
特許權使用來費收入,自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因此,企業提供非專利技術使用權取得收入應在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③ 請問生產企業轉讓非專利技術使用費的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還是營業稅稅率是多少呢
不繳納增值稅,繳納營業稅,稅率應該是5%
④ 我們給美國一所大學支付非專利技術使用版權費,現要去國稅代扣代繳增值稅和所得稅,
據我了解非專利技術沒有稅收優惠。
不是北京吧?北京國稅現在服務不錯,都能一次性告知需專要的資料。屬
做售付匯確實有些麻煩,需要備案,資料比較多。而且根據合同約定的稅款負擔方式的不同(境外非居民自行承擔還是境內付款方負擔),稅款計算還挺復雜的。
實話是,如果你單筆支付不超過5萬,外匯管理局應該不需要《售付匯證明》,很多人是通過拆分付款方式逃稅的。
⑤ 轉讓非專利技術使用權是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嗎
使用權是其他業務收入
如果全部轉讓就不是了
⑥ 非專利技術投資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個人所得稅征稅內容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他有償服務活動專取得的所得。經營屬活動取得的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計算方法:
1.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3.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⑦ 圖一第3小題,轉讓非專利技術權使用費收入10w為什麼屬於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
你好,技術使用權轉讓,既不屬於籌資活動也不屬於投投資活動,只能屬於經營活動的其他業務收入.
⑧ 下列各項收入中,屬於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是()A教育培訓所得 B中介代理所得C非專利技術使用權轉讓所得D轉
C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專及其他特屬許權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所得。以上所說的專利權是批由專利注冊機構授予發明者或者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獨家創造使用和轉讓技術發明的權利;所說的商標權,是指為標識某種商品而專門使用特定詞語、名稱及圖案的權利;所說的著作權是指書籍、美術作品、音像製品的創作人以及他們授權的出版商所擁有的製作、出版、發行上述作品及復製品的權利(不包括稿酬所得);所說的非專利技術是指享有一定價值的,為生產某種產品或某項工藝技術所需的一切技
術知識、經驗和技能或其組合,包括各種設計資料、圖紙、數據、工藝流程、配方等。個人在出讓以上這些權利時所取得的所得就是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⑨ 轉讓非專利技術使用費的收入應如何計繳企業所得稅
好像沒有這個規定啊,應該全額計征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