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回計期間的一種方法答。計算公式: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計算公式: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余額遞減法: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年數總和法: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貳』 計提攤銷額怎麼計算
2008年年末未分配利潤的貸方余額應為=2008年年初未分配特別注意的貸方余額為200萬元版+本年度實現的權凈利潤為100萬元*(1-分別按10%和5%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
=200+100*(1-15%)=285
『叄』 EBITDA,用凈利潤加上息稅、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攤銷是除12嗎
無形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采礦權,專利權等。
如果土地使用權是40年,那麼就是除以40.以此類推。
『肆』 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額
2*(1+12*2)=50,前面的2是2010年12月份的攤銷額,120萬的原值,5年使用期限,殘值為回0,則每月的攤銷額為2萬元答,從2010年12月開始到2012年12月31日共計是13個月,所以用每月2萬的攤銷額乘以13個月,是這么來的,明白了嗎?
『伍』 無形資產已計提攤銷金額=2×(1+12×2)=50(萬元)中為為什麼要+1。小括弧裡面那個那個+1
無形資產的攤銷是從投入使用的那個月就開始攤銷的,這與固定資產不一樣。固定回資產單月答投入使用,下月開始攤銷。無形資產是本月投入使用,本月就要攤銷。
2010年12月1日,該項研發活動結束,最終開發形成一項非專利技術投入使用。使用攤銷的時點是從2010年12月開始的,到2012年12月31日一共攤銷了12*2+1=25個月。
『陸』 答案為什麼累計攤銷12
土地使用權是一種來無形資產,自關於無形資產攤銷規則是:取得當月及攤銷,狀態轉變當月不攤銷。
本案例中,甲公司2009年4月5日購入,2009年10月10日計入在建工程,需要提取攤銷的月份是,4、5、6、7、8和9月六個月(4月提取,10月不提取)
由題計算可知月攤銷額為:12 000 000/50/12=20000
可計算得知累計攤銷額為20000*6=120 000
『柒』 無形資產攤銷
因為2011年12月31日的時候該項無形資產確定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378萬元,這個是內2011年12月31日的無形容資產余額,然後該項無形資產剩餘可攤銷63個月(2012年1月—2017年3月),按直線法攤銷的話,每個月應攤378÷63=6萬元,2012年度應攤銷72萬元,所以2012年12月31日年末金額為306萬元。其實第一問那裡的解析也是按月份來計算的,1000/10×9/12(表示的就是2007年4月1日開始2007年度應攤銷9個月的金額,這公式表示原值1000除以10年除以12個月乘以9個月)1 000/10×4是表示(2008年—2011年應計提的4個金額)
希望這么解釋你會明白,因為購進時該資產是按原值的10年平均攤銷的,後面2011年12月31日發生減值時,只能根據預計可收回金額來繼續攤銷剩餘的年限月份。
『捌』 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習題的答案月攤銷額*12為什麼要再加1然後再乘以攤銷年數
因為2010年12月無形資產已經開發完成開始計提攤銷
『玖』 會計 長期待攤費用 除以12 然後小數點後四捨五入後 每月分攤金額成以12後多出2分錢
你好!
沒關系的,最後一個月多攤銷2分錢就行了.
『拾』 累計攤銷額
甲公司計算確抄定該專利技術的累計攤銷額為200萬元時做的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
貸:累計攤銷 200
但當時應做的正確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240
貸:累計攤銷 240
所以還差40沒計入,調整分錄就調整差額部分: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
貸:累計攤銷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