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會計准則固定資產預轉固如何調整折舊費
一、新會計准則固定資產預轉固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但需要按稅法規定調整版應納稅所得額。權
二、有關政策規定
1、《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五條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12個月內進行。
『貳』 固定資產只進行了預轉固,能辦報廢手續么
這個要根據你們公司具體的固定資產報廢的相關規定吧,你預轉還是結轉沒有關系的。
按照你們正常的流程走就可以。
『叄』 在建工程由預轉固變成正式轉固是不是可以改變折舊年限
不是,不能。
『肆』 什麼是在建工程預轉固
在在建工程已竣工完成,並已投入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結算手續時,要按預估價格版,在使用當期權先轉入固定資產。這就是在建工程預轉固。
首先必須有所有的工程支出發票,沒有發票不能計入在建工程科目,在固定資產完工後,要有工程驗收記錄、工程結算單(竣工結算單),需要強制檢測安全性的固定資產(如壓力管道、配電設備等)還必須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檢查認定報告。以上單據齊全,就可以將在建工程結轉為固定資產。
這個過程即是要對即將結轉固定資產的在建工程成本核算的完整性進一步進行確認,以明確結轉固定資產的成本造價總額。
在此基礎上,要求對尚未取得的項目支出及時取得結算發票,如果因合同約定限制等原因不能及時取得結算發票入賬,則可以根據上述項目決算數據對尚未結算入賬的在建工程內容進行估算,以便及時結轉固定資產。
為明確責任,確保在建工程結轉數據的准確性,對所有加工安裝、或是土建類項目建設的結轉,由項目負責人進行項目完工及數據的確認,並在「在建工程結完工結轉報告單」上簽字確認。
『伍』 固定資產轉固是什麼意思
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首先必須所有的工程支出發票,沒有發票不能計入在建工程科目,在固定資產完工後,要有工程驗收記錄、工程結算單(竣工結算單),需要強制檢測安全性的固定資產(如壓力管道、配電設備等)還必須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檢查認定報告。以上單據齊全,就可以將在建工程結轉為固定資產。
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是指資產已經達到購買方或者建造方預定的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一)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或者生產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
(二) 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與設計要求、合同規定或者生產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合同或者生產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或銷售。
(三) 繼續發生在所購建或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支出的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生。
根據以上規定: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是根據在建工程完工程度來判斷,因此,當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將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並提取折舊。如果其成本無法准確計量,可暫估入賬,並據以提取折舊,工程結算時根據實際結算成本調整暫估成本,並據以從新計提折舊,但是以前已經提取的折舊不再進行調整。
『陸』 《新會計准則》中固定資產預轉固如何調整折舊費
一、新會計准則固定資產預轉固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但需要按稅法規定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二、有關政策規定
1、《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五條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12個月內進行。
『柒』 預轉固,沒有收到發票,是按合同總金額轉,還是按扣除增值稅後的金額轉,謝謝。
預轉固,沒有收到發票,按什麼金額轉?
1.如果是不動產(指房屋建築,廠房),版不動產已竣工並達到使用狀態權,在發票未到的情況下,可按合同總金額轉固定資產,按其規定計算殘值率及按使用年限計提折舊,待發票到後可按發票金額調整其差額及其折舊金額;
2.如果是動產(指機器設備需安裝),且動產已竣工並達到使用狀態,在發票未到的情況下,可按合同總金額扣除增值稅後轉固定資產,按其規定計算殘值率及按使用年限計提折舊,待發票到後可按發票金額調整其差額及其折舊金額;
『捌』 固定資產交付使用後比預轉固增值的話,已提折舊比進行調整,那麼以後的折舊應如何計提,公式是什麼
在建工程達到預定使用狀態,可先結轉固定資產並進行折舊;最後竣工結版算確定固定權資產價值直接調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前已折舊的部分不再進行調整,後續的折舊按調整後的固定資產減去之前的折舊重新計算每期的折舊額。
『玖』 我是學校的會計,開始固定資產是預轉固
你之前暫估入賬時就存在問題,在建固定資產達到可以使用狀態,可以歸集已經回發生的答支出並考慮預計將發生的支出,暫估入賬,借:固定資產-暫估 貸:在建工程 對於後續發生的費用支出可以調整固定資產的入賬金額,折舊不追溯調整, 你之前暫估入賬,但沒有沖減在建工程,說白了,你暫估的100萬既在固定資產反應了,又在在建工程反應了,有虛增資產的嫌疑,肯定平不了。
『拾』 企業固定資產轉固的條件及流程
1、轉固定資產條件:
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是指資產已經達到購買方或者建造方預定的可使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一)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或者生產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
(二) 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與設計要求、合同規定或者生產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合同或者生產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
(三) 繼續發生在所購建或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支出的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生。
根據以上規定: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是根據在建工程完工程度來判斷,因此,當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將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並提取折舊。
如果其成本無法准確計量,可暫估入賬,並據以提取折舊,工程結算時根據實際結算成本調整暫估成本,並據以從新計提折舊,但是以前已經提取的折舊不再進行調整。
2、轉固定資產流程:
這個過程即是要對即將結轉固定資產的在建工程成本核算的完整性進一步進行確認,以明確結轉固定資產的成本造價總額。在此基礎上,要求對尚未取得的項目支出及時取得結算發票。
如果因合同約定限制等原因不能及時取得結算發票入賬,則可以根據上述項目決算數據對尚未結算入賬的在建工程內容進行估算,以便及時結轉固定資產。
為明確責任,確保在建工程結轉數據的准確性,對所有加工安裝、或是土建類項目建設的結轉,由項目負責人進行項目完工及數據的確認,並在「在建工程結完工結轉報告單」上簽字確認。
(10)無形資產預轉固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第三條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第四條 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五條 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第六條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十一條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一)該固定資產處於處置狀態。
(二)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第二十二條 企業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第二十三條 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固定資產盤虧造成的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十四條 企業根據本准則第六條的規定,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