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注冊優先權的相關問題
目前,各涉外代理機構要求優先權的方式及手續很不統一,一些代理機構的書件也不規范,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書面聲明不規范,填寫申請日期與副本日期不符;
(二)第一次申請書副本及證明文件不翻譯成中文,更有甚者,個別代理人不如實翻譯副本;
(三)新申請商標指定使用商品超出初次申請指定使用商品范圍;
(四)新申請商標與所提供初次申請副本中的商標不同。有的代理機構不顧我國目前不受理立體商標申請的法律事實,代理申請人用在別國申請注冊的立體商標的平面視圖到我國要求優先權,而實際上立體商標與其平面視圖是兩個不同的商標;
(五)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人不具備相應的主體資格。
《規定》明確指出:要求優先權的聲明經認可後,在巴黎公約其他成員國第一次申請商標注冊的日期,即視為在中國的申請日期。這一條在實行申請在先注冊原則的我國來說,顯的尤為重要。個別代理人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不顧我國有關商標法律法規的規定,作出一些違反其職業道德的事情,既損害了其他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又不利於我國商標代理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因此,各商標代理機構需進一步提高代理人的業務素質,加強內部管理,盡快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良好機制,同時商標局作為代理機構的業務指導部門,也應進一步加強對代理機構及代理人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2. [急]商標注冊過程中,有"優先權"這一說法么
優先權,一般是用在專利申請上的,而不是商標注冊上。
在我國商標注冊採用的是在先注冊原則內,即根據商標容法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
所以,你可以對比你們申請注冊在先並且已經拿到證書的商標和他們使用的商標的情況,看看你們屬於以上商標法規定的哪種情形,如果你們所注冊的商標確實是你們企業正常經營所用的商標,就算他們使用在先,也很難駁回你們的商標的。
3. 商標注冊優先權是如何確認的
商標注冊申請優先權,是指商標注冊申請人在申請時間日期上的優先,即以前次申請商標注冊或首次使用商標的日期,作為後次申請商標注冊的日期。
商標注冊申請優先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商標申請日期的優先權,另一種是國際展覽會臨時保護性優先權。
根據《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商標注冊申請人要求國際展會臨時保護優先權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須是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商品使用的商標;
(2)享有優先權的法定期限是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商標注冊申請。超過了法定期限,不得再行使優先權;
(3)商標注冊申請人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享有優先權的聲明,並且在3個月內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該證明文件應當經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機構認證(展出商品的國際展覽會是在中國境內舉辦的無需認證)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超過3個月未提交證明文件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注意事項:
1、第一次申請必須是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國家提出的
(1)同我國簽訂有互相承認優先權的雙邊協議的國家;
(2)同我國共同參加有優先權規定的國際條約、公約的國家;
(3)依照互相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對我國國民給予優先權的國家。
如果申請人的所屬國是上述的任何國家,而其第一次申請卻不是在上述國家提出的,則該申請人又在中國提出商標注冊申請時便不能享有優先權。
2、作為優先權基礎的申請必須是第一次申請
如果申請人在向我國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前已經分別向若干個國家提出了幾次商標注冊申請,則他只能依據第一次申請要求優先權。但是在滿足下列特殊條件的情況下,盡管不是第一次申請,根據《巴黎公約》也可以被視為第一次申請:①後來的申請與第一次的申請屬於相同的主題;②第一次申請未交給公眾閱覽,未留下任何權利,而且在後來的申請提出之前已經放棄、撤銷或者駁回;③第一次申請沒有成為要求優先權的基礎。
3、第一次申請必須是正規的申請
所謂正規的申請,是指該申請是按照外國國內法規定提交,並被國家商標局依法受理的商標申請。
4. 為什麼名稱相同的兩個商標都能注冊成功
根據《商標法》第二十條:名稱相同的兩個商標都能注冊成功可能是因為同樣的商標注冊在同樣的類別,而不同的群組上。一個的商標注冊在第九類0901計算機周邊設備方面群組,如果沒有在0907群通訊設備群組進行注冊,另一個人是可以用您相同的商標注冊在同一個類別不同的群組產品上。
《商標法》第二十條 商標注冊申請人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申請注冊同一商標的,應當按商品分類表提出注冊申請。所以可以知道相同商標在同類族群上是可以注冊的。
(4)兩個商標只有部分一樣能申請優先不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混淆可能性」通過司法解釋的形式融入到商標近似的判斷之中,規定商標近似是「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於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有特定的聯系」。
類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關公眾一般認為其存在特定聯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顯然,新商標法的相應變化,正是對這一司法解釋在立法上的進一步確認和法典化。
因此,在新商標法下,對於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是否構成侵權的,必須遵循兩個判斷步驟:第一,是否構成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第二,是否容易導致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
如果商標和商品不相同但近似或者類似,則不一定構成商標侵權,還需要確定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只有同時具備相似性與混淆可能性,才構成商標侵權。如果商標和商品既不相同也不近似或類似,則直接判定不構成商標侵權,不再判斷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
在新法的背景下,如果兩種商品或市場足夠分離,則兩個或者多個企業完全可以同時使用同一標識或高度近似的標識做商標。在這種情況下,分別與不同消費市場相聯系的兩種商品的商標,即使高度近似,也可以並行不悖,不會造成混淆。
例如,在汽車類商品上使用的韓國現代汽車商標和日本本田汽車商標,雖然在外形上非常相似,由於兩種商標都形成了穩定的消費群體,並且由於汽車類的消費者注意力水平較高,不會產生混淆,由於彼此不存在市場利益的不當損害,因此也不存在侵權。
5. 類似商標,可否根據優先權,刪除後來注冊的那個
根據《商標法》,第二十四條 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回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答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而且要在申請注冊時提出。
既然兩個商標都已核准注冊,優先權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B公司可以向商標局申請商標爭議(根據《商標法》第四十一條),請求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不需要通過法院,法院也無權撤銷注冊商標。爭議的成功率要看兩個商標 的近似程度,而定。
至於商標爭議的審查周期,之前一個商標爭議需要2、3年的時間才會有結果,現在可能審查速度加快了,時間也縮短了很多。
6. 什麼情況下商標注冊有優先權
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自國商標法》(以下簡稱《商標法》)第九條和《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第四條的規定,保護工業產權聯盟內任何人或其權利繼承人,已經在某一巴黎公約成員國正式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在第一次申請後6個月內在中國就同一商標在相同商品上提出商標注冊申請,可以享有優先權。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部分商標代理機構代理的申請件要求優先權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7. 什麼情況享有商標注冊優先權
所謂優先復權是指商標制注冊申請人對其商標注冊在申請日期上享有的優先權。《商標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注冊申請的,依照外國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8. 商標文字相同圖案不相同請問這兩個商標 後面那個是注冊的了,都是做餐飲,前面那個只有圖案部分注冊了,
您好,這邊幫您查了一下,第二個「泰開心」+「四個人」的這個是已經核准內注冊的商標。
第一個圖形,容未查到注冊信息,也沒有查到注冊申請。
兩個商標,雖圖形不近似,但「泰開心」在兩個商標中均比較顯著,和圖形是商標的兩個部分。
在審查的時候,會將圖形和「泰開心」分開審查。那麼第一商標無疑,用在與第二個商標「泰開心」同類43類餐飲上,是肯定無法通過審查的。
作為商標使用,也是會構成侵權行為的。
如果這個商標對您很重要,可以作一些修改,改動「泰開心」,再將大象進行查詢,如果修改後的「泰開心」、大象均無近似,可以嘗試申請。
另外可以了解第二個商標是否在使用,您可以聯系該商標注冊人,購買,也是一種渠道。
除此,第二個商標是在2015-08-21注冊的,如果在2018-08-21以後該商標沒有實質使用,您可以向商標局撤銷三年未使用商標申請,同時提交第一個商標的新申請,掃清障礙,從而完成注冊。
第一個商標如果您已經在使用的話,先進行「大象」圖形查詢吧,如果無近似,咱們可以先將「大象」圖形部分單獨提出申請注冊了,「泰開心」據情況再做處理。
9. 商標注冊優先權原則是怎樣的
優先權原則源於1883年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便於締約國國民在其本國提出專利或者商標申請後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在《巴黎公約》的第四條中規定,已經在本聯盟的一個國家正式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任何人或其權利繼承人,自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起6個月內,在其他國家就同一商標在相同商品上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享有優先權。我國於1984年11月14日加入《巴黎公約》,此後在《商標法》中也體現了優先權這一概念。在2014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商標法》中,第二十五條規定了有關「優先權」的內容。根據本條第一款內容,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申請人在國外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則稱為優先權日。受優先權保護的申請人,其商標注冊申請日期不受在我國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約束,而是以其優先權日期,也就是該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注冊申請的日期為准。因此必然會出現申請日期在先卻敗給申請日期在後的情況。除此之外,在《商標法》第二十六條中還規定了另一種享有優先權的情況。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6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這是對商標在國際展覽會中的臨時保護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商標的優先權不是自動產生的,而是需要商標注冊申請人去主張的。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人,必須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時提出書面聲明,並在3個月之內提交相關證明文件,符合《商標法》第二十五條內容的優先權申請人,需要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符合《商標法》第二十六條在國際展覽會中首次使用的商標的優先權申請人,則需要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不按照規定提出書面聲明或逾期未提交證明文件的,則視為未要求優先權,不能享受優先權日期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