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權行政訴訟案由

專利權行政訴訟案由

發布時間:2021-03-04 01:04:30

❶ 行政訴訟案由規定是否有修改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2004年1月14日法發[2004]2號,目前仍然沒有修訂稿,所以沒有修改。

❷ 行政訴訟案由有哪些,怎麼寫,規定

我們需要提起行政訴訟時,就要知道行政訴訟的案由有哪些行政案件的回案由的是由作為類案答件案由、不作為類案件案由和行政賠償類案件案由構成。下面是他們的構成要素和確定方法。

最高法有關於這方面的新規定,非常具體,給你一個網址。自己學習下吧!網頁鏈接

❸ 法院行政訴訟案由錯誤導致法院駁回原告起訴原告是否可以向最高法院申請案由確

可以請個律師

❹ 行政訴訟案由有哪些,怎麼寫,規定法律百

行政案件的案由分為:作為類案件、不作為類案件、行政賠償類案件。
確定方法如下:
(一)作為類案件案由的構成要素和確定方法
確定作為類案件案由的基本方法是劃分案件的類別,以行政管理范圍為「類」,以具體行政行為種類為「別」進行構造。案由的結構應當具備以下兩個要素:
1.行政管理范圍。行政管理范圍是指行政主體代表國家管理行政事務的領域。以行政管理范圍作為行政案件案由的第一個要素,將行政案件初步分為「公安」、「工商」、「稅務」等行政糾紛,從類上區別開來。
一般情況下,以行政管理范圍作為案由的第一構成要素,分類後無需再作分解,如海關、計劃生育、稅務等,直接以「海關」、「計劃生育」、「稅務」作為案由第一構成要素;對個別行政管理范圍比較寬泛的領域,如公安行政管理,可細分為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等,可以細化、分解後的具體管理范圍,將「治安」、「消防」等作為第一構成要素用語。是否分解,應當結合案件實際,以表述簡潔、清楚為原則。
2.具體行政行為種類。以具體行政行為的種類或性質,如「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確認」等,作為案由的第二個構成要素。具體行政行為的表現形式,如行政處罰中的罰款、拘留等,不以構成要素出現,而均以「行政處罰」代之。
綜合上述兩個要素,行政作為類案件案由的結構為:管理范圍+具體行政行為種類。以訴公安機關所作的行政拘留處罰為例,案由應確定為:「治安行政處罰」。「治安」為公安行政管理范圍之下具體的治安管理;「行政處罰」則是具體行政行為的種類,不用具體的處罰形式「拘留」進行表述。以海關作出沒收走私物品的行為為例,其案由應確定為「海關行政處罰」。海關管理范圍相對窄一些,無需再作分解,可直接以「海關」作為第一構成要素。
(二)不作為類案件案由的構成要素和確定方法
不作為類案件的案由,原則上仍適用上述作為類案件的兩種構成要素的結構,但又要體現此類案件的特色,其確定方法是:以「訴」作為此類案件案由的第一個構成要素;以行政主體的類別作為第二個構成要素,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海關」等;以不履行特定行政職責或義務作為第三個構成要素。以公安機關不履行保護人身權法定職責案為例,案由確定為「訴公安機關不履行保護人身權法定職責」。「履行……法定職責」中要求履行的是何種職責,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如可以具體區分為「訴XX(行政主體)不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法定職責」、「訴XX(行政主體)不履行行政合同義務」、「訴XX(房屋管理機關等)不履行登記法定職責」等等。
(三)行政賠償類案件案由的構成要素和確定方法
行政賠償類案件分為兩種情況,即一並提起行政賠償和單獨提起行政賠償。對於一並提起的行政賠償案件,在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案件案由後加「及行政賠償」一語即可。如「工商行政登記及行政賠償」;「訴公安機關不履行保護人身權法定職責及行政賠償」等。對於單獨提起行政賠償的案件,案由的確定方法為:行政管理范圍+行政賠償。以稅務工作人員在執法中致人傷亡單獨提起行政賠償之訴為例,如「稅務行政賠償」等。

❺ 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案由的規定有哪些

一、行政訴訟案由新規定
案由是案件的名稱,反映了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是人民法院將訴訟爭議所包含的法律關系進行的概括。案由規范與否,影響著案件的准確性,亦從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辦案的質量和水平。當前,關於行政訴訟案由,我國尚沒有類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具體規定,現存的關於行政案件案由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僅有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而該通知也僅僅是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各個法院在適用案由時,仍然會遇到各種問題。
二、現行行政案件案由的規定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將案由分為三大類,即:作為類、不作為類及行政賠償類。每一類的案由結構分別為:
(一)作為類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作為類案件的案由確定方法為:行政管理范圍 + 具體行政行為種類。具體對管理范圍而言,是否分解,應當結合案件實際,以表述簡潔、清楚為原則;對具體行政行為而言,以種類的形式出現,而不出現其具體表現形式。
(二)不作為類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不作為類案件的案由確定方法為:訴 + 行政主體類別 + 不履行特定職責或義務。
(三)行政賠償類案件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行政賠償類案件的案由確定方法為:
1、一並提起行政賠償的,在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案件案由後面加「及行政賠償」即可;
2、單獨提起行政賠償的,案由結構為:行政管理范圍 + 行政賠償。
三、行政案件案由適用時問題諸多
由於行政案件案由規定出現的較晚,出現以後規定的又比較寬泛,因而人民法院在適用行政案件案由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
1、在具體行政行為後冠以「糾紛」二字的案由形式還時有出現。行政案件案由與民事案件案由結構的最大不同在於行政案件案由中不使用「糾紛」二字。這是因為行政案件是發生在非平等的主體之間的爭議,其一方是行政主體,一方是行政相對人,行政相對人訴至法院後,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受理案件後,在保護相對人利益的同時控制行政權力的濫用,制約和監督行政權力的使用,在保護與控權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而民事案件是發生在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爭議,法院對雙方當事人的利益的保護是同等的。
2、行政管理范圍在何種情況下予以分解尚不夠明確。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對於行政管理范圍是否分解,原則是:行政管理范圍寬泛的則予以分解,管理范圍窄的,則不予分解。是否分解,應當結合案件實際,以表述簡潔、清楚為原則。而在實際案由的適用中,根據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後所附的行政管理范圍,只對有些行政管理范圍作以分解,具體為公安行政管理、資源行政管理、城鄉建設行政管理、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管理、農業行政管理、交通運輸行政管理。而對於有些應該分解的沒有分解,使得按照該文件的案由結構表述出來的案由不是那麼精煉明確,如具體行政行為為行政登記,行政管理范圍為民政,作為類的案由就會表述為:民政行政登記,而如果我們想表述婚姻行政登記,用民政行政登記來表述就不是那麼精煉明確了。
3、對於行政訴訟案件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案由未區分,容易形成混亂。行政訴訟案件與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如前者提起主體是行政相對人,而後者的提起主體則是行政機關;前者適用的是訴訟程序,後者適用的則是執行程序等。

❻ 求近年來專利侵權案件的案由,經過等,寫完整,發[email protected]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昆明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與昆明龍津葯業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一案的答復

(2005)民三他字第10號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雲高法報(2005)68號《關於昆明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昆明龍津葯業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上訴案》有關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有獨立權利要求,也可以有從屬權利要求。因此,一件申請的權利要求當中,應當至少有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有關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單一性規定的情況下,即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為一件專利申請時,權利要求書中可以有兩項或者兩項以上獨立權利要求。其中,寫在最前面的獨立權利要求為第一獨立權利要求,其他獨立權利要求為並列獨立權利要求。《審查指南》第二部分2.2.1(2)對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發明規定了六種權利要求的撰寫方式,其中,"產品和專用於製造該產品的方法的獨立權利要求"的組合即為撰寫方式之一。因此,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其權利要求書中可以有兩項或者兩項以上獨立權利要求。

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和第三款規定,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徵。從屬權利要求應當用附加的技術特徵,對引用的權利要求進一步限定。因此,只有從屬權利要求對所引用的權利要求有限定作用,而獨立權利要求之間不具有相互限定的作用,應當按照各自的內容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就本案來說,昆明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的"燈盞花素粉針劑及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實質上是"燈盞花素粉針劑"產品和製造該產品的方法兩個發明,二者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可以作為一件專利申請,其權利要求1記載的是"燈盞花素粉針劑"產品的技術方案,權利要求2記載的是製造該產品的方法的技術方案,二者均為獨立權利要求,屬於前述《審查指南》規定的"產品和專用於製造該產品的方法的獨立權利要求組合"的撰寫方式。由於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2都是獨立權利要求,應當按照各自的權利要求的內容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2對權力要求1不具有限定作用。故此,同意你院審判委員會的第二種處理意見。

二、有關本案產品涉及的檢測問題,如果國家沒有制定相關的檢測標准,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按照本領域的慣常作法來進行檢測。只要所採用的方法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其檢測結果一般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至於本案中雲南省分析測試中心所作的檢測結果能否作為定案的依據,請你院根據上述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予以確定。

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日

❼ 行政訴訟案由誰取證

行政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也就是由行政機關證明自己沒有責任。但是原告有義務去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❽ 專利復審糾紛案由怎麼寫

起訴狀的寫法和內容:原告: 被告: 訴訟請求: 事實與理由: 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 此致 人民法院 起訴人: 年月 日 附:本訴狀副本x 份。
具體的內容根據具體案情定。在起訴書中列明相關的違約事實和相關的證明材料和資料即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拒絕履行】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第一百一十七條【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閱讀全文

與專利權行政訴訟案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