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或商標的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

專利或商標的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

發布時間:2021-03-03 11:03:48

商標注冊優先權原則是怎樣的

優先權原則源於1883年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便於締約國國民在其本國提出專利或者商標申請後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在《巴黎公約》的第四條中規定,已經在本聯盟的一個國家正式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任何人或其權利繼承人,自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起6個月內,在其他國家就同一商標在相同商品上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享有優先權。我國於1984年11月14日加入《巴黎公約》,此後在《商標法》中也體現了優先權這一概念。在2014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商標法》中,第二十五條規定了有關「優先權」的內容。根據本條第一款內容,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申請人在國外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則稱為優先權日。受優先權保護的申請人,其商標注冊申請日期不受在我國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約束,而是以其優先權日期,也就是該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注冊申請的日期為准。因此必然會出現申請日期在先卻敗給申請日期在後的情況。除此之外,在《商標法》第二十六條中還規定了另一種享有優先權的情況。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6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這是對商標在國際展覽會中的臨時保護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商標的優先權不是自動產生的,而是需要商標注冊申請人去主張的。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人,必須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時提出書面聲明,並在3個月之內提交相關證明文件,符合《商標法》第二十五條內容的優先權申請人,需要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符合《商標法》第二十六條在國際展覽會中首次使用的商標的優先權申請人,則需要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不按照規定提出書面聲明或逾期未提交證明文件的,則視為未要求優先權,不能享受優先權日期的保護。

專利申請人主張優先權時,必須具備什麼哪些條件

專利優先權是指專利申請人就其發明創造第一次在某國提出專利申請後,在法定期限內,又就相同主題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其在後申請以第一次專利申請的日期作為其申請日,專利申請人依法享有的這種權利,就是優先權。專利優先權的目的在於,排除在其他國家抄襲此商標者,有搶先提出申請,取得注冊之可能。依據《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在先申請是發明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先申請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實用新型或者發明專利申請。但是,提出後一申請時,在先申請的主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基礎:
(一)已經要求外國優先權或者本國優先權的;
(二)已經被授予專利權的;
(三)屬於按照規定提出的分案申請的。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其在先申請自後一申請提出之日起即視為撤回。
申請人在一件專利申請中,可以要求一項或者多項優先權;要求多項優先權的,該申請的優先權期限從最早的優先權日起計算。
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專利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在書面聲明中申請人應當寫明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以下稱在先申請)的申請日、申請號和受理該申請的國家;書面聲明中未寫明在先申請的申請日和受理該申請的國家的,視為未提出聲明;要求外國優先權的,申請人提交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應當經原受理機關證明;提交的證明材料中,在先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與在後申請的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不一致的,應當提交優先權轉讓證明材料;要求本國優先權的,申請人提交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應當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製作

Ⅲ 專利權申請中涉及的優先權是什麼意思

專利權人未按期繳納年費時,可以在法律規定的寬限期內補繳,同時支付滯納內金。如果專容利權人超過法定的寬限期仍未繳納年費,專利權自上個年度期限屆滿之日起終止。
專利法第二十九條外國申請人就同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就同一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提出申請的,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即以其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之日為申請日。
申請人要求優先權,有本法第二十四條所列情形之一的,優先權的期限自該情形發生之日起計算。

Ⅳ 專利申請過程中涉及到的優先權怎麼解釋

優先權
法律上的含義
優先權原則源自1883年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目的是為了便於締約國國民在其本國提出專利或者商標申請後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所謂「優先權」是指,申請人在一個締約國第一次提出申請後,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就同一主題向其他締約國申請保護,其在後申請可在某些方面被視為是在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提出的。換句話說,在一定期限內,申請人提出的在後申請與其他人在其首次申請日之後就同一主題所提出的申請相比,享有優先的地位,這就是優先權一詞的由來。
優先權分為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所謂外國優先權是指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即以其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之日為申請日。其原則同樣適應於我國申請人向外國提出專利申請。所謂本國優先權是指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又向專利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外觀設計不享有本國優先權。
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寫明在先申請的申請日,申請號和受理該申請的國家。如果在先申請是地區申請或者國際申請,還應當寫明受理申請的國家專利局或者政府間組織的名稱。申請人要求外國優先權的,應當提交經受理申請的國家的受理機關證明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按規定應當提交專利局證明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申請時未提出要求優先權的書面聲明,或者在三個月內未提交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補充>在商標法里:
關於優先權,在新修改的商標法以及巴黎公約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商標法》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商標法》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巴黎公約》對優先權的規定為:任何人或其權利繼承人,已經在本聯盟某一成員國正式提出商標的注冊申請的,應以在六個月的期間內,為在其他國家提出的申請享有優先權。
商標法修改前並沒有關於優先權的明確規定,只是在實施細則中提到商標局受理申請商標注冊要求優先權的事宜。修改後的商標法對優先權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不僅滿足了巴黎公約的要求,而且其保護范圍要更大。巴黎公約中只是規定各國應對本聯盟任一國家內舉辦的官方或經官方認可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中的商標給予臨時保護,並未要求就此產生優先權。商標法中增加了對於一些國際展覽會中展出商品首次使用的商標給予優先權,也就是說,商標法中的這項規定賦予了申請人產生對抗他人的權利,他人在申請人首次展出到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前就相同或近似商標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提出的申請將會被駁回。
(一)在我國要求優先權
相關法律、法規:《商標法》24、25《商標法實施條例》20條
依照《商標法》第二十四條、二十五條的規定在我國申請商標注冊要求優先權,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即在申請書上填寫初次申請國、申請日期、申請號等,並且在自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該副本應當經受理該申請的商標主管機關證明,並且註明申請日期和申請號。
要求展會優先權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須是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展出的商品是使用的商標。
2:享有優先權的法定期限是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商標注冊申請。即法律對享有優先權的期限作了規定,超過法定期限,便失去機會。
3:商標注冊申請人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就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享有優先權的聲明,並且在三個月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該證明文件應當經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機構認證;展出其商品的國際展覽會是在中國境內舉辦的除外。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超過三個月未提交證明文件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提交的優先權證明文件應當附送中文譯本,代理人應如實翻譯優先權文件,做到申請的商標與優先權文件所附的商標一致,要求優先權的商標注冊申請中申報的商品/服務項目不超出首次申請中的商品/服務項目的范圍。
多份申請要求優先權而只附送一份優先權證明文件的,可以提交一份原件,其它的提交復印件,並應指明原件附在哪件申請文件上。
如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人與首次申請的申請人名義或地址不一致,還應提交相關的變更、轉讓證明文件。
(二)提供優先權證明文件申請
我國申請人到巴黎公約其他成員國申請商標注冊的,同樣可以要求優先權。如以在我國的首次申請為基礎申請,則應向我國商標局申請提供相關證明。申請時,應提交《提供優先權證明文件申請書》,共有商標申請證明,需由代表人提出申請,並被視為已經得到其他共有人的授權。

Ⅳ 專利優先權的專利的申請

專利的申請程序
(一)專利的申請
一項發明創造完成後,當事人不可能自然而然獲得專利權,只有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後認為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申請才能被授予專利權。申請專利應提交下列文件:
1.請求書
請求書是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請求授予專利權的願望的一種書面文件。申請人只要填寫了「發明專利請求書」或者「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並交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就認為表示了請求授予專利權的願望。請求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
(2)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3)申請人身份信息(身份證號或組織機構代碼)
(4)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
(5)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身份信息(身份證號,體現其真實性)
(6)專利代理機構;
(7)優先權要求;
(8)申請人或者代理機構的簽字或者蓋章。
請求書還包括申請文件清單、附加文件清單,以及其他需要註明的事項等。
2.說明書
說明書是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公開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文件。獲得專利權,申請人應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繼而向社會公眾提供為理解和實施其發明創造所必需的技術信息。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清楚、完整地公開出來,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施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從而為社會公眾提供了新的技術信息;第二,說明書提供了有關發明創造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以及發明創造內容的信息,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審查工作的基礎;第三,說明書是權利要求書的依據,在專利權被授予後,特別是在發生專利糾紛時,說明書及其附圖可以用來解釋權利要求書,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說明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屬的技術領域,這是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直接所屬或者直接應用的具體技術領域,而不是上位的或者相關的技術領域,也不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本身。
(2)背景技術,就申請人所知,寫明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背景技術,最好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文獻。
(3)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內容,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並對照現有技術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附圖說明,說明書有附圖的,應當對各幅附圖作簡略說明。
(5)具體實施方式,詳細寫明申請人認為實現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在必要的情況下,應當舉例說明,有附圖的應當對照附圖。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八條還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人應當按照上面所述的方式和順序撰寫說明書,並在每一部分前面寫明標題,除非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性質用其他方式或者順序撰寫能夠節約說明書篇幅並使他人能夠准確地理解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3.說明書附圖
為了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說明書可以輔以附圖。對於有附圖的說明書來說,附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由於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產品的形狀、構造,因此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必須有附圖。發明專利申請必要時也應當有附圖,附圖應當附在說明書之後。
4.說明書摘要
摘要是說明書的概括和提要,其作用是使公眾通過閱讀簡短的文字;就能夠快捷地獲知發明創造的基本內容,從而決定是否需要查閱全文。申請專利時應當提交摘要。摘要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附圖所公開內容的概要,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屬的技術領域,清楚地反映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
5.權利要求書
為了確保專利制度的正常運作,一方面需要為專利權人提供切實有效的法律保護,另一方面需要確保公眾享有使用已知技術的自由。權利要求書就是為上述目的而規定的一種特殊的法律文件。
權利要求書最主要的作用是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在授予專利權之前,表明申請人想要獲得何種范圍的保護;在授予專利權之後,表明國家授予專利權人何種范圍的保護。
權利要求是在說明書的基礎上,用構成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來表明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的。權利要求按照撰寫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兩種類型。
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記載為解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需的必要技術特徵。必要技術特徵的總和應當足以構成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並比現有的技術方案有新穎性和創造性。
從屬權利要求應當用附加的技術特徵,對所引用的權利要求作進一步的限定。附加的技術特徵可以是對被引用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徵作進一步限定的技術特徵,也可以是另外增加的技術特徵。從屬權利要求所包含的技術特徵,不僅包括它所附加的技術特徵,還包括它所從屬的那個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因此,一項從屬權利要求所確定的保護范圍要小於它所從屬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應當只有一個獨立權利要求,並寫在從屬權利要求之前。權利要求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權利要求應當清楚、簡要。
(二)優先權
優先權原則源自1883年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目的是為了便於締約國國民在其本國提出專利或者商標申請後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所謂「優先權」是指申請人在一個締約國第一次提出申請後,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就同一主題向其他締約國申請保護,其在後申請在某些方面被視為是在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提出的。換言之,申請人提出的在後申請與其他人在其首次申請日之後就同一主題所提出的申請相比,享有優先的地位。
隨著專利制度的發展,優先權原則不再局限於僅對外國申請人提供這種優惠待遇,而是進一步擴大適用到本國申請人,即申請人在本國提出首次專利申請之後,在一定期間內就相同主題又在本國再次提出申請的,也可以享有首次申請的優先權。
優先權原則是指已在巴黎聯盟一成員國提出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或商標注冊申請的人或其權利合法繼承人,在規定的期限(專利和實用新型為12個月,外觀設計和商標為6個月)內,享有在其他成員國提出申請的優先權。可見,優先權原則並不是對一切工業產權均適用,只適用於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和商品商標,而且期限也不盡相同。
根據公約第4條第(4)款,在本聯盟同一國家內就第(2)所稱的以前第一次申請同樣的主題所提出的後一申請,如果在提出該申請時前一申請已被撤回、放棄或駁回,沒有提供公眾閱覽,也沒有遺留任何權利,而且如果前一申請還沒有成為要求優先權的根據,應認為是第一次申請,其申請日應為優先權期間的起算日。在這以後,前一申請不得作為要求優先權的根據。因此,依《巴黎公約》有關優先權和獨立性的規定,「在先申請」的撤回、放棄或駁回不影響該申請的優先權地位。

Ⅵ 依照《巴黎公約》,要求專利優先權必須具備的條件

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四條的規定,享受優先權必須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成員國國民或者其權利繼受人;
2、在成員國首次提出正規申請(能夠確定申請日的申請,而不論其結果如何);
3、在優先權期限內(專利和實用新型為十二個月,對於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商標為六個月);
4、履行相應的手續。

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四條

第四條 〔(一)至(九)專利、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發明人證書:優先權。(七)專利:申請的劃分〕
(一)(1)已在本同盟一個成員國內正式提出申請專利、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或商標注冊的人,或其權利合法繼承人,在下列規定的期限內享有在本同盟其他成員國內提出申請的優先權。
(2)凡依照本同盟任何成員國國內法或本同盟成員國之間簽訂的雙邊或多邊條約相當於正常國內申請的一切申請,都認為產生優先權。
(3)正常國內申請,指能夠確定在該國家中提交申請日期的一切申請,而不問該申請的結局如何。
(二)因此,在上述期限屆滿前,任何後來在本同盟其他成員國內提出的申請,都不因在此期間他人所作的任何行為,特別是另一項申請、發明的公布或利用、出售設計復製品或使用商標而失效;而且此類行為不能形成任何第三者的權利或任何個人佔有的權利。第三者在作為優先權根據的初次申請日期以前所取得的權利,應按照本同盟各成員國的國內立法加以保留。
(三)(1)上述優先權的期限,對於專利和實用新型為十二個月,對於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商標為六個月。
(2)這種期限應自第一次提出申請之日起算,提出申請的當天不計入期限之內。
(3)如果期限的最後一天是其提出保護請求的國家的法定假日或專利局當天不辦理申請,則該期限應順延至其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4)如果後來提出申請時,在先的申請已被撤回、放棄或駁回,而沒有提供公眾審閱,也沒有遺留任何未定的權利,並且如果在先的申請尚未成為請求優先權的根據,則應按照本款第(2)項規定在本同盟同一個國家內就在先的申請的同樣主題所提出的後來申請應認為是第一次申請,其申請日應為優先權期限的開始日。此後,在先的申請就不得作為請求優先權的根據。
(四)(1)凡因前已提過申請要求承認優先權者,須要作出聲明,指出提出該申請的日期和所在的國家。每一個國家應確定必須作出該項聲明的最後日期。
(2)這些事項應在主管機關的出版物中,特別是在有關的專利證書和專利說明書中載明。
(3)本同盟成員國可要求任何聲明具有優先權的人提出在先的申請書(說明書和附圖)的副本。該副本經原受理申請機關證實無誤後,不需要任何其他證明,並且可以在後來的申請提出後三個月內隨時免費進行備案。本同盟成員國可要求該副本附有原受理申請機關出具的證明申請日期的證明書和譯本。
(4)在提出申請時,不得要求對聲明具有優先權再辦理其他手續。本同盟每一成員國應確定對不遵守本條規定手續者採取相應措施,但這種措施應不超過剝奪優先權為限。
(5)因而,應要求提供進一步證明。凡利用在先的申請而獲得優先權者,應寫明該申請書號碼,此號碼應按上述第(2)項的規定加以公布。
(五)(1)如根據實用新型申請注冊取得優先權而在一個國家申請工業品外觀設計時,其優先權期限應與外觀設計規定的優先權期限一致。
(2)此外,還准許在一國中根據專利申請的優先權提出實用新型的申請,反之亦然。
(六)本同盟任何成員國均不得由於申請人請求多項優先權(即使是優先權產生於不同國家之中),或者由於請求一項或多項優先權的申請中,包含有已要求優先權的申請里所未包括的一個或幾個因素,而拒絕賦予優先權或駁回專利申請,只要在上述兩種情況下都存在該國法律所要求的發明單一性即可。對已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中所未包括的因素,在通常條件下,後來的申請應即發生優先權。
(七)(1)如在審查中發現一項專利申請中包含一個以上的發明,則申請人可將該申請分案申請,原申請日期仍視為各分案申請的日期,如原申請具有優先權者則仍保有優先權利益。
(2)申請人也可主動將一項專利分案申請保持最初申請的日期與各該分案申請的日期,如原申請具有優先權者仍保有優先權利益。本同盟各成員國有權決定批准這種分案申請的條件。
(八)不得因請求優先權的發明中有某些因素未包含在向發明起源國所提出的申請內為理由,而拒絕賦予優先權,只要在申請文件的總體中明確地表達了這些因素即可。
(九)(1)在申請人有權自行選擇申請專利或申請發明人證書的國家裡,申請發明人證書應發生本條規定的優先權,其條件與效力和申請專利一樣。
(2)在申請人有權自行選擇申請專利或發明人證書的國家裡,發明人證書的申請人應按照本條關於申請專利的規定,享有以申請專利、實用新型或發明人證書為基礎的優先權。
第四條之二 〔專利權:同一發明在不同國家取得的專利權的獨立性〕
(一)本同盟成員國的國民向本同盟各成員國申請的專利,與其在本同盟其他成員國或非本同盟成員國為同一發明所取得的專利是相互獨立的。
(二)上述規定,應理解為具有不受限制的意義,特別是指在優先權期限內申請的各項專利,就其無效和剝奪其權利的理由以及其正常有效期而言,都是相互獨立的。
(三)這項規定應適用於在它開始生效時已存在的一切專利。
(四)這項規定應同樣適用於在新參加國加入時每一方已存在的專利。
(五)取得的具有優先權的專利在本同盟各成員國的期限,應與申請的或被核準的沒有優先權的專利期限相同。
第四條之三 〔專利權:在專利證書上寫明發明人的名字〕
發明人有權在專利證書上寫明發明人的名字。
第四條之四 〔專利權:在法律限制出售情況下的專利權〕
不得以本國法律禁止或限制出售某項專利製品或以某項專利方法製成的產品為理由,拒絕核准專利或使專利權失效。

Ⅶ 什麼是商標申請的優先權原則

優先權原則源於1883年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便於締約國國民在其本國提出專利或者商標申請後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在《巴黎公約》的第四條中規定,已經在本聯盟的一個國家正式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任何人或其權利繼承人,自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起6個月內,在其他國家就同一商標在相同商品上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享有優先權。
我國於1984年11月14日加入《巴黎公約》,此後在《商標法》中也體現了優先權這一概念。
在2014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商標法》中,第二十五條規定了有關「優先權」的內容。根據本條第一款內容,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申請人在國外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則稱為優先權日。
受優先權保護的申請人,其商標注冊申請日期不受在我國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約束,而是以其優先權日期,也就是該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注冊申請的日期為准。因此必然會出現申請日期在先卻敗給申請日期在後的情況。
除此之外,在《商標法》第二十六條中還規定了另一種享有優先權的情況。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6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這是對商標在國際展覽會中的臨時保護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商標的優先權不是自動產生的,而是需要商標注冊申請人去主張的。
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人,必須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時提出書面聲明,並在3個月之內提交相關證明文件,符合《商標法》第二十五條內容的優先權申請人,需要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符合《商標法》第二十六條在國際展覽會中首次使用的商標的優先權申請人,則需要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不按照規定提出書面聲明或逾期未提交證明文件的,則視為未要求優先權,不能享受優先權日期的保護。

Ⅷ 商標注冊申請書的要求優先權聲明怎麼填

米蘭登商標專利事務所為您解答:
新商標法規定:第二十五條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回商標在外國第一次答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商標的優先權]
依照前款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商標注冊申請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第二十六條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
依照前款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證明文件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第二十七條 為申請商標注冊所申報的事項和所提供的材料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Ⅸ 商標權的優先權與專利權的優先權之間的關系

商標權的優先權與專利權的優先權之間的關系如下圖:

Ⅹ 請問一下商標申請聲名和要求優先權聲名怎麼填寫,謝謝

商標申請聲名和要求優先權聲名可以不用填寫的。商標注冊需要遵循下列原則:
1、自願注冊和強制注冊相結合原則。
我國大部分商標採取自願注冊原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主要指卷煙、雪茄煙、有包裝的煙絲)的生產經營者,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核准注冊的,商品不得在市場銷售。
2、顯著原則。
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具有顯著特徵,便於識別,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如外觀設計專利權、姓名權、著作權)相沖突。
3、商標合法原則。
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得使用法律禁止的標志。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未經授權,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標進行注冊,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商標中有商品的地理標志,而該商標並非來源於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誤導公眾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但是,已經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有效。
4.對商標注冊申請進行審查公告時,堅持申請在先為主、使用在先為輔的原則。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
5.禁止搶注商標原則。
申請商標注冊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閱讀全文

與專利或商標的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