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轉基因動物專利權

轉基因動物專利權

發布時間:2021-02-24 06:55:07

Ⅰ 哪些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哪些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屬於我國法律規定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如果大家需要專業的專利服務,八戒知識產權幫您支招!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業務發展迅速,專注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八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專利轉讓代理服務受業內認可,如果您有專利轉讓,專利申請的交易的需求,就趕快咨詢八戒知識產權客服。哪些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一、人類胚胎幹細胞(1)處於各形成和發育階段的人體(2)違法獲取或利用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3)微生物二、基因或DNA片段(1)動物和植物個體及其組成部分(2)轉基因動物和植物三、涉及遺傳工程的發明(1)產品發明(2)制備產品的方法發明(3)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表(4)涉及微生物的發明四、遺傳資源來源的披露(1)術語的解釋(2)對披露內容的具體要求(3)遺傳資源來源披露的審查哪些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更多詳細知識產權知識和業務,可以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致力專注知識產權領域,目前已獲中國主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創始人天使投資,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蝶國際投資。

Ⅱ 專利案例分析

不授予專利權的對象——動物和植物品種

【案情介紹】

「哈佛鼠」又叫「腫瘤鼠」,它是哈佛大學兩位科學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通過轉基因技術培育出來的一種老鼠。由於該老鼠易患癌症,因此具有重大的科學和醫學研究價值。歐盟各國、美國等已先後批准授予「哈佛鼠」專利權。

1993年,加拿大知識產權辦公室在審核「哈佛鼠」在加拿大的專利權時裁定,「哈佛鼠」作為老鼠不能被授予專利,但哈佛大學可以獲得易致癌基因及相關試驗的專利權。這一裁定引起哈佛大學的不滿。但加拿大專利申訴委員會和聯邦法院均維持了加拿大專利辦公室的裁決。到2000年8月,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又以2比1的表決結果,裁定「哈佛鼠」可以獲得專利權。不過聯邦上訴法院的判決也沒有讓人信服,關於「哈佛鼠」的官司一路打到加拿大聯邦最高法院。2002年12月5日「哈佛鼠」可否獲得專利案最終由加拿大聯邦最高法院作出判決。判決認為專利法中所使用的製程、機器與構成物質等概念並不能涵蓋高等生物本身。使加拿大成為西方國家唯一沒有給哈佛鼠授予專利的國家。

「哈佛鼠」專利案對不同的群體具有不同的意義。

對於加拿大專利界來說,這起案件代表著高等生命形式是否屬於「發明」。加拿大專利申訴委員會表示「高等生命形式」不是發明,不能被賦予專利,但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卻認為「哈佛鼠」符合專利法中關於發明的定義。加拿大以前曾對微生命授予過專利,但從沒有對高等生命形式授予專利的先例。現在加拿大知識產權辦公室中還有500多件關於轉基因動植物的專利申請,「哈佛鼠」的判決將對它們產生重大影響。

對哈佛大學來說,專利意味著財富。目前全球實驗室每年進行試驗需要老鼠2500萬只,而非常適合用於癌症研究的「哈佛鼠」,其「錢」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對加拿大科學界來說,專利意味著科研經費。如果專利不能被批准,必將使一些企業對科研資助的興趣大減,特別是在美、歐已批准這一專利的情況下,加拿大對專利的否決意味著科研經費的流失。

宗教界擔心授予「哈佛鼠」專利會引起倫理和道德上的混亂。加拿大教會聯盟的一位律師表示,僅僅知道如何排列它的基因,就宣布擁有這種生物,人類在道義上是沒有這項權力的。

環保界則擔心轉基因技術會給自然界帶來災難。他們擔心某種轉基因動植物融入到自然界的動植物中後,會改變物種的平衡,他們更擔心一個物種平衡的破壞會帶來「多米諾骨牌」一樣的效應,從而改變整個自然界。

【問題】

「哈佛鼠」在我國能夠獲得專利權嗎?為什麼?【評注】

動植物品種可以分為天然生長和人工培育兩種。自然界生長的動植物不是人類智力成果的產物,而專利法的重點在於鼓勵創新,因此不能對動植物新品種授予專利權。經過人工培養的動植物新品種雖然是人類智力勞動的產物,但是任何一種動植物新品種的培育都必須經過較長的時間,並且經過好幾代的篩選才能夠獲得顯著性、穩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國的專利法暫時沒有授予動植物新品種以專利權。1997年3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

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該條例第1條明確規定:「保護植物新品種權,鼓勵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種,促進農業、林業的發展」是本條例制定的目的。在本條例頒布之後,在我國,植物新品種可以根據本條例得到保護。但就動物新品種而言,我國的現行的法律法規並沒有賦予動物新品種的發明人專利權的規定。相反,我國的專利法第25條規定,對於動物新品種,不授予專利權。

「哈佛鼠」的權利人所主張的權利是典型的動物新品種的專利權,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法暫時不保護動物新品種,因此,「哈佛鼠」在我國現階段不可能被授予專利權。依據我國專利法第25條的規定,我國的專利法暫時不授予動植物新品種以專利權,但是,對於動物新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專利法的規定授予專利權。

Ⅲ 轉基因動物未來真的實現嗎為什麼現在發展到什麼階段了

實驗肯定一直在進行 雖然有某些禁止條款的限制 但人的好奇心和掌控欲是不可阻擋的
要真的實現了世界就末日了 人類就滅亡了 真的 所以還是希望不要實現 或是早日研究出反轉基因的技術為好

Ⅳ 不能獲得專利權的項目

按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對下列各項不能獲得專利權的項目:不能獲得專利權的項目1.科學發現科學發現是指人們對物質及其運動規律的新的認識,不是人們利用自然科學規律創造出的能在工業上應用的新產品、新方法,不能予以專利保護。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是指人們的思維推理、分析判斷記憶的規則和方法,不能在工業上運用,不能產生一定的技術效果,因而不是《專利法》所稱的發明創造,不能予以保護。但是,當一件涉及計算機程序的發明是為了解決技術問題,利用了技術手段和能夠產生技術效果時,則該發明屬於專利保護的客體。對於網路上的經營模式也不給予專利保護。3.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方法,因不具備工業上的適用性,也不屬於專利保護的范圍,但用於診斷或治療疾病的醫療器械、保健用品則可以申請專利,並取得專利保護。4.動物和植物品種除美國等少數國家外,對動物、植物新品種不予以專利保護是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通行做法.但對生產動物、植物品種的新方法,如人工養殖筏、栽培法等則可以取得專利保護。按照我國現行專利法的規定,轉基因動植物,克隆人的方法以及克隆人,改變人生殖系遺傳身份的方法,人胚胎的工業或商業目的應用,可能導致動物痛苦而對人或動物的醫療沒有實質性益處的,改變動物遺傳身份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動物不能授予專利權。5.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這類物質因對多是涉及軍事和國防方面,不宜公開,不給予專利保護,但用於原子核變換方法的儀器、設備等新技術可以取得專利權。近些年來,由於信息技術等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范圍不斷擴大,傳統的知識產權制度面臨挑戰。一些國家對原先不給予保護的某些智力活動的規則、方法以及用新方法獲得的動植物品種,也開始給予保護。

Ⅳ 轉基因技術介紹,怎樣利用最好,厲害分別是什麼,它涉及哪些領域等等等等…………

轉基因技術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創造出新的基因
這些新的基因在某種已知的角度上對人類有益。可以使農作物增產,讓一個物種具有其它物種的特性。例如轉基因抗蟲棉具有蘇雲金芽胞桿菌的伴胞晶體可以抵禦害蟲的侵害。但人們不能預測該基因在其它方面對該物種的影響。也就是說這個新來的「員工」對整個集體的影響是不可預測的。不僅僅對人類有益,有可能因為不匹配而導致其它的問題出現。例如受到干擾創造出未知的蛋白,這些未知的東西正是人們所擔憂的。也許那就是新的朊病毒。
克隆技術便是(利用基因或細胞工程技術)原分不動的復制一個新的出來(可以是一個基因或一個細胞)。現在一般所說的克隆技術是克隆細胞。因為這只是將同種個體間細胞核與細胞質的融合。只要在試驗步驟上不出差錯,得到的是一個的我們很了解的細胞。我們甚至可以預測它像他的父親。克隆技術所帶來的問題更多的是社會倫理道德上的爭論而非創造出什麼組合型怪物(如轉基因工程那樣)。一般人們爭論的是這個個體的存在意義。它如此的像它的父親,以至於它存在的意義受到到質疑。這個所謂的新個體究竟享不享有人身權?......
但兩個技術全部是生命科學的結晶,人類因此會更深刻的認識生命本質。生產力也會因此得到巨大發展。但對神聖的基因「動手腳」使這兩個技術也成為了真正的雙刃劍。

以前學遺傳學的時候,老師都教育大家不要吃轉基因的東西,比如油,最好是吃壓榨油

打個比方:比如種黃豆,生成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某種蟲害而降低產量,這時候給它注入某種基因,就像打了疫苗一樣,能夠抵抗蟲害提高產量,這是利。但是同時,人類食用了帶有這種基因的黃豆或是副產品(豆油,豆漿等),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影響,在短時間還不得而之,這就是弊。

2001年世界轉基因植物商品化種植面積達到5260萬公頃,其中我國的種植面積為150萬公頃,是2000年的3倍,成為世界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最快的國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已開發的產品效果良好,受到農戶的重視而加大了種植面積;另一方面是由於國家加大了研究力度,轉基因植物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不斷產生。
1、抗蟲轉基因植物
2001年,轉基因抗蟲棉在已經取得重大成績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抗蟲棉基因專利「編碼殺蟲蛋白質融合基因和表達載體及其應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的中國專利金獎。同時,雙價轉基因抗蟲棉SGK321也順利通過河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標志著我國在雙基因抗蟲棉研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目前,SGK321已經通過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性評價,並獲准在晉、冀、魯、豫、皖進行商品化生產,在湖北進行環境釋放。綜合2000年和2001年兩年區試結果,SGK321早熟性明顯優於其他品種,霜前皮棉畝產75.4公斤,相當於對照抗蟲雜交種的93.4%。該品種纖維品質好,長度為29.2毫米,比強度29.4厘米/特克斯,馬克隆值4.8,抗蟲性突出。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審定抗蟲棉品種14個,其中單價棉11個,分別為:GK1(國抗1號)、GK12(國抗12號)、GK19(國抗19號)、GK22(國抗22號)、GK30(魯棉研16號)、GK95-1(晉棉26號)和GK46(晉棉31號)、GKz10(魯棉研15號)、GKz13(魯RH-1)、GKz6(中棉所38)和GKz8(南抗3號);雙價棉3個,分別為:sGK321、sGK9708(中棉所41)、sGK5(新研96-48)。這些抗蟲棉品種均高抗棉鈴蟲,具有較好的品質性狀及豐產性。同時,還培育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抗蟲棉品種,其中雜交棉品種2個(魯H9513和中抗雜5號),常規品種2個(ZGK9708和魯S6145)。此外還有正在參加國家區試的有潛力的品種6個,雜交棉4個。2001年國產抗蟲棉已經在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新疆、遼寧等17個省市推廣60萬公頃,占據了國內抗蟲棉43.3%的市場份額。加上孟山都公司的抗蟲棉,2001年轉基因抗蟲棉的種植面積達到了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的31%,種植農戶超過350萬戶。
在抗蟲轉基因水稻方面,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製的轉SCK基因(修飾豇豆蛋白酶抑制劑基因)抗蟲水稻在福建已連續進行了5年大田試驗。經鑒定,其對二化螟田間防治效果達90-100%,稻縱卷葉螟抗性達81-100%,對大螟62.6-63.9%,稻苞蟲83.9%。鑒於目前政策原因暫時還不能大面積推廣種植,但已採取多地區多點進行大田試驗。該轉基因水稻的食品安全性檢測已基本完成,結果表明與常規稻無明顯差異。目前正進一步發展無選擇標記、高效表達、多價抗蟲基因等轉基因水稻新品種。
中國農業大學從Bt菌株克隆得到一種沉默的新殺蟲基因cry1Ie1,該基因表達的毒蛋白對亞洲玉米螟顯示了高殺蟲活性,目前國際上已經確定了其在分類上的模式基因地位。該基因及該基因與cry1A基因的組合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cry1Ie1和cry1Ac基因的密碼子改造和原核、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改造基因的殺蟲活性鑒定正在進行之中。

轉基因技術還能用在人類繁殖上,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實際技術還不成熟,已經幾乎沒有人再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第一是人類是高等動物,基因組太過復雜,換掉基因的話生下來的不會成活。(這就是為什麼多利當時那麼轟動了,即使是今天,就算是完全沒有改變基因的克隆較普通的哺乳動物成活率也不是100% ,更別說人類了,加上道德不允許研究人類的轉基因,沒有相關的技術研究)
第二是無法控制基因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無法保證能達到我們要達到的效果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對於微觀世界的改造,來實現對宏觀物質的改良,我個人認為它的風險體現在對於微觀世界,我們現有科學的認識可能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在微觀世界的改造過程中,對微觀的世界是否會造成影響,是一個問題,而且目前,我們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好處,在未來的歲月中,經過漫長的演化,這種改良是不是可能成為一種潛在的危害,還不好說。而且,
對於食物鏈上可能產生的效應,是以目前人類的科學,很難預料到的。比如,我們現在使用轉基因豆油,我們對大豆進行轉基因改造,那麼經過改造後的豆油會不會對人的身體中的某些器官或構造,甚至人體內的微觀粒子已經產生了隱性的改造,在條件適當的時候才會體現出來,現在沒有辦法進行論證,原因這是個嶄新的課題。你所說的新的病源物質,很可能出現,微觀世界,我們人類知之甚少。

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報道說由於轉基因技術造成了什麼不良後果。但是有些國家在進口糧食的時候,寧可高價購買非轉基因商品,其原因就是避免由此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

Ⅵ 什麼是轉基因技術

第一:安全性
①什麼是轉基因?
轉基因技術就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目的生物體的基因 組中,從而改造生物的現代分子生物技術。
轉基因技術的理論基礎來源於 進化論衍生來的分子 生物學。 基因片段的來源可以是提取特定 生物體 基因組中所需要的 目的基因,也可以是 人工 合成指定序列的 DNA片段。DNA 片段被轉入特定生物中,與其本身的基因組進行 重組,再從重組體中進行數代的人工選育,從而獲得具有穩定表現特定的遺傳 性 狀的個體。
簡單的說轉基因是用一種基因感染另一種基因,進行基因組重組,根據人類的要求所自行調整。
②安全性。
對於轉基因安全與否還有待考證。
由於轉基因食品中有些成分是傳統食品中從來沒有的。現代生物技術將其他生物基因轉入植物,將病毒、細菌和非食物品種的外源基因,以及標記基因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引入食用作物,都是傳統育種技術無法實現的。再者,現代遺傳工程學還比較年青,誰也說不清這些遺傳改變將來會產生什麼後果。因此,各國對這類食品的安全檢驗要求比用傳統方法培育生產的更加嚴格。截至2013年,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是以實質等同性原則為依據的安全性評價方法。

第二:優缺點
①優點。
轉基因食品有較多的優點:可增加作物產量;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可增強作物抗蟲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農產品耐貯性。
例如:轉基因食品——土豆;縮短作物開發的時間;擺脫四季供應;打破物種界限,不斷培植新物種,生產出有利於人類健康的食品。

②缺點。
轉基因食品也有缺點:所謂的增產是不受環境影響的情況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災害,也有可能減產更厲害。同時在栽培過程中,轉基因作物可能演變為農田雜草;可能通過基因漂流影響其他物種;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等。

第三:民意調查
①網路爭執。
關於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爭論,近期再次躥紅網路。原央視著名主持 人崔永元和打假鬥士方舟子的一場微博論戰引來網路圍觀。
從轉基因發展開始,就有跟多關於轉基因的謠言,科學家也用有力的證據證明轉基因的清白。(如發生在1998年的普斯泰案)
②民意說法。
1.轉基因食品安全既是科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公眾有質疑的權力。將質疑等同於「傳謠」,邏輯太霸道。
2.轉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風險,「實質等同」不等於「實質安全」。傳統食品同樣需要監管,申請專利和食品安全是兩個問題.反駁乏力。

第四:禁播廣告
2014年10月,農業部向國家工商總局發函,商請要求加強對涉及轉基因廣告的管理。10月9日,央視廣告部門官微稱禁止對非轉基因廣告使用「更健康、更安全」等誤導性廣告詞。
將對涉及轉基因、非轉基因的產品廣告加強審查,其中,在我國和全球均無轉基因品種商業化種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廣告,禁止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對已有轉基因品種商業化種植的大豆、油菜等產品及其加工品廣告,除按規定收取證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轉基因效果的詞語,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誤導性廣告詞。

Ⅶ 歐洲專利局植物發明專利包括哪些

同中國專利法一樣,歐洲專利公約對於動植物新品種或者是生產動植物的生物學方法是不給專予專利保護的。
那麼,與屬此對應的,專利法保護的是:動植物的非生物學的生產方法。歐洲是案例法國家,根據歐洲的以往案例,轉基因植物在歐洲是可以授予專利權的。另外,我看到資料說,(舉個例子)對於土豆新品種不給於專利保護,但對於土豆本身是可以給予專利保護的。
若要更詳細的對植物品種或者是生物學方法的保護,需要尋求「植物品種保護法」法案。
在中國,目前,轉基因動植物是不給於專利保護的。

Ⅷ 哈佛鼠在我國能獲得專利權嗎

專利是一項技術性的東西,是自己或者公司開發的,不是一個名稱就可以申請的,就算要申請也是需要改進的,具體的看情況!

Ⅸ 轉基因作物是否可以視為一種特殊的外來物種入侵

轉基因技術是科學研究的成果,是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情況下才完成的,而專且大多屬都是植物及食物的運用方面,是造福人類的舉措,不能算是外來物種入侵。而外來物種入侵是當地沒有這種動物或植物的天敵,進而導致其大量繁殖,影響了當地的生態平衡。

Ⅹ 專利權案例分析

1、【案情介紹】 「哈佛鼠」又叫「腫瘤鼠」,它是哈佛大學兩位科學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通過轉基因技術培育出來的一種老鼠。由於該老鼠易患癌症,因此具有重大的科學和醫學研究價值。歐盟各國、美國等已先後批准授予「哈佛鼠」專利權。 1993年,加拿大知識產權辦公室在審核「哈佛鼠」在加拿大的專利權時裁定,「哈佛鼠」作為老鼠不能被授予專利,但哈佛大學可以獲得易致癌基因及相關試驗的專利權。這一裁定引起哈佛大學的不滿。但加拿大專利申訴委員會和聯邦法院均維持了加拿大專利辦公室的裁決。到2000年8月,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又以2比1的表決結果,裁定「哈佛鼠」可以獲得專利權。不過聯邦上訴法院的判決也沒有讓人信服,關於「哈佛鼠」的官司一路打到加拿大聯邦最高法院。2002年12月5日「哈佛鼠」可否獲得專利案最終由加拿大聯邦最高法院作出判決。判決認為專利法中所使用的製程、機器與構成物質等概念並不能涵蓋高等生物本身。使加拿大成為西方國家唯一沒有給哈佛鼠授予專利的國家。 「哈佛鼠」專利案對不同的群體具有不同的意義。 對於加拿大專利界來說,這起案件代表著高等生命形式是否屬於「發明」。加拿大專利申訴委員會表示「高等生命形式」不是發明,不能被賦予專利,但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卻認為「哈佛鼠」符合專利法中關於發明的定義。加拿大以前曾對微生命授予過專利,但從沒有對高等生命形式授予專利的先例。現在加拿大知識產權辦公室中還有500多件關於轉基因動植物的專利申請,「哈佛鼠」的判決將對它們產生重大影響。 對哈佛大學來說,專利意味著財富。目前全球實驗室每年進行試驗需要老鼠2500萬只,而非常適合用於癌症研究的「哈佛鼠」,其「錢」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對加拿大科學界來說,專利意味著科研經費。如果專利不能被批准,必將使一些企業對科研資助的興趣大減,特別是在美、歐已批准這一專利的情況下,加拿大對專利的否決意味著科研經費的流失。 宗教界擔心授予「哈佛鼠」專利會引起倫理和道德上的混亂。加拿大教會聯盟的一位律師表示,僅僅知道如何排列它的基因,就宣布擁有這種生物,人類在道義上是沒有這項權力的。 環保界則擔心轉基因技術會給自然界帶來災難。他們擔心某種轉基因動植物融入到自然界的動植物中後,會改變物種的平衡,他們更擔心一個物種平衡的破壞會帶來「多米諾骨牌」一樣的效應,從而改變整個自然界。
【問題】 「哈佛鼠」在我國能夠獲得專利權嗎?為什麼?
【評注】 動植物品種可以分為天然生長和人工培育兩種。自然界生長的動植物不是人類智力成果的產物,而專利法的重點在於鼓勵創新,因此不能對動植物新品種授予專利權。經過人工培養的動植物新品種雖然是人類智力勞動的產物,但是任何一種動植物新品種的培育都必須經過較長的時間,並且經過好幾代的篩選才能夠獲得顯著性、穩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國的專利法暫時沒有授予動植物新品種以專利權。1997年3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該條例第1條明確規定:「保護植物新品種權,鼓勵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種,促進農業、林業的發展」是本條例制定的目的。在本條例頒布之後,在我國,植物新品種可以根據本條例得到保護。但就動物新品種而言,我國的現行的法律法規並沒有賦予動物新品種的發明人專利權的規定。相反,我國的專利法第25條規定,對於動物新品種,不授予專利權。 「哈佛鼠」的權利人所主張的權利是典型的動物新品種的專利權,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法暫時不保護動物新品種,因此,「哈佛鼠」在我國現階段不可能被授予專利權。依據我國專利法第25條的規定,我國的專利法暫時不授予動植物新品種以專利權,但是,對於動物新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專利法的規定授予專利權。
2、【案情介紹】 1985年4月1日,葉某向中國專利局申請了名為「新的現代漢字速查法與編碼法」的發明專利申請。1985年8月6日,中國專利局以該申請屬於一種信息的表述,這種信息的表述只需要人們對它去進行理解和思維,其中沒有使用任何自然力為由,未能授予專利權,駁回了葉某的專利申請。葉某於1985年7月5日向中國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了復審請求。復審委員會經審理認為,申請人提交的原始說明書所載的全部實質內容為:本編碼法只用六個號碼組成漢字,按六類筆形號碼表重點記住三句話,對筆形多的漢字只取頭三後三的號碼,但對筆形如何分類、究竟是哪六個號碼、每個號碼各代表哪些筆形等無規定。盡管後來申請人分別提交了補正說明書,但其內容都超出了原始說明書記載的范圍,不符合專利法第33條關於「申請人可以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但是不得超出原始說明書記載的范圍」的規定,因此對超出原始說明書記載范圍的修改不予考慮。復審委員會仍認為該申請的內容是一種指導人們進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根據專利法的有關規定,該申請不屬於專利法所規定的可以授予專利權的法定主題,故復審決定,維持中國專利局的決定,駁回復審請求。葉某不服復審決定,起訴至法院,法院作出維持專利復審委員會決定的判決。
【問題】 1、沒有同計算機相結合的漢字編碼方法能否獲得專利授權?
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是否可以獲得專利授權?
【評注】 所謂智力活動,是指人的思維活動,它源於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分析和判斷產生抽象的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腦思維活動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產生結果。智力活動僅是指導人們對信息進行識別、判斷和記憶的規則和方法,由於其沒有採用技術手段或者利用自然法則,也未解決技術問題和產生技術效果,因而不構成技術方案。《專利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九章對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進行了進一步解釋:「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是指包括數學方法以及一切屬於以人的抽象思維、主觀意念或者感覺為特徵的非技術方案。」按照這一界定,要獲得專利授權必須是一個技術方案,而且這一方案應該解決技術問題,利用非顯而易見的技術手段,並能夠產生實用的技術效果。 本案中,葉某向中國專利局提交的「新的現代漢字速查法與編碼法」發明專利申請,因為「新的現代漢字速查法與編碼法」的原始說明書在實質內容上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所以葉某的補正說明書的內容超出了原始說明書的范圍,不符合法律規定。此外,該項申請的原始說明書內容過於簡單,沒有清楚、完整地提出漢字編碼法與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的技術方案,其作為單純的漢字速查法和編碼法由於缺乏利用自然規律的技術構思,只能被確認為是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依法不能授予專利權,專利復審委員會和人民法院的判決啟示我們,申請人向中國專利局提出的專利申請,其內容必須屬於專利法規定的授予專利權的主題,並且從形式上到實質上應符合法律要求。在區分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與涉及計算機程序的發明時,應以「技術」二字為核心。凡是對現有技術作出了技術上的貢獻的發明創造,都可以成為專利保護的客體。相反,如果該方案不是「技術」的,則不能得到保護。

閱讀全文

與轉基因動物專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