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被告是個體工商戶,怎麼寫起訴狀的被告人信息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起訴狀上被告的信息包括: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B. 個體工商戶起訴狀中是以公司還是以個人作為原告
有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在訴訟中應當以其登記的業主為原告,註明系某字型大小的業主,但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則應當以字型大小為當事人,同時列明業主。
沒有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應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原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根據《個體工商戶名稱登記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可以不使用名稱,個體工商戶決定使用名稱的,名稱作為登記事項,名稱的登記注冊依據本辦法。
個體工商戶的名稱在法律上就叫做「字型大小」,個體工商戶在注冊時可以起字型大小,也可以不用字型大小。
(2)工商登記錯誤起訴狀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
41、法人非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或者雖依法設立,但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以設立該分支機構的法人為當事人。
42、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因職務行為或者授權行為發生的訴訟,該法人或其組織為當事人。
43、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44、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有繼承人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
45、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僱傭的人員在進行僱傭合同規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造成他人損害的,其僱主是當事人。
46、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應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
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47、個人合夥的全體合夥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夥有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的,應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全體合夥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夥人出具推選書。
48、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經仲裁機構仲裁或者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不服仲裁或調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
C. 我要起訴工商局,請問各位訴狀怎麼寫
這是行政訴訟,適用行政訴訟法。你可以選擇先向上一級工商部門進行復議,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訴訟。但我要提醒您訴訟時效是應當在知道做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提起,所以如果您想訴訟應盡早區法院立案,不要超過三個月。如果您不知如何寫訴狀,可與我聯系。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MSN:[email protected]
我可幫你免費寫訴狀。
D. 單位要起訴個體工商戶,起訴書怎麼寫急急急!!!
被告列個人為被告,個體工商戶有營業執照的,註明XXX業主即可,不能列個體工商戶為被告。樓上回答錯誤。
E. "公司登記信息錯誤,能否起訴工商局"
有這個必要嗎?起訴也是要花錢的。。。。。。工商局如果給改的話,改了就成了。
F. 如何更正工商執照登記錯誤
有兩個問題:一是登記是按照區域管轄的原則,個體工商戶只要在工商所轄版區內即可辦權理;二是類別,至於你要辦理什麼類別的執照,要看申請人的申請,這個沒有強制的。你說的這個情形,可以把個體執照注銷,再到有登記權的部門登記成企業即可,沒什麼解決不了的。
G. 自己在沒有簽字的情況下被別人注冊登記為股東,如果告工商局,在起訴書中怎麼寫自己的訴訟請求
如果你沒有入股的任何文字手續,只要如實說明即可。牽連不到你。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H. 怎麼寫個體工商戶為被告的起訴狀
1、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被告;
2、沒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者為被告;
3、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兩個人為共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九條規定: 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I. 工商機關登記的地址與實際地址不符,如何起訴
在我理解,除非合同約定了管轄權法院,從其約定外,還應在工商登記地的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
第三條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能確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注冊地或者登記地為住所地。
第四條 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第五條
對沒有辦事機構的個人合夥、合夥型聯營體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注冊登記,幾個被告又不在同一轄區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九條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書面協議,包括書面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以書面形式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第三十條 根據管轄協議,起訴時能夠確定管轄法院的,從其約定;不能確定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
管轄協議約定兩個以上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二條 管轄協議約定由一方當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協議簽訂後當事人住所地變更的,由簽訂管轄協議時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