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質量管理中的六要素(人、機、料、環、法、測)具體概念是什麼
在質量管理中,六要素分別表示:
人:操作者對質量的認識、技術熟練程度、身體狀況等;
機:機器設備、測量儀器的精度和維護保養狀況等;
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等;
法:這里包括生產工藝、設備選擇、操作規程等;
環:主要指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是否標准、正確;
測:工作地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等;
由於這五個因素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是M和E,所以常簡稱為5M1E。
工序是產品形成的基本環節,工序質量是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工序質量對產品質量、生產成本、生產效率有著重要影響。
工序標准化作業對工序質量的保證起著關鍵作用,工序標准化在工序質量改進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質量受5M1E即人、機、料、法、環、測六方面因素的影響,工序標准化就是要尋求5M1E的標准化。
㈡ 創造思維能力測量簡稱是什麼
創造思維能力測量簡稱是TTCT,創造性思維測驗是研究者們編制的用於測量個體的創造性思維的測驗工具。科學界普遍採用的是托蘭斯創造性思維測驗(TTCT)。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
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為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往往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
托蘭斯創造思維測驗(TTCT)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托蘭斯等人於1966年編制而成,是應用最廣泛的創造力測驗,適用於各年齡階段的人。主要考察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精確性這幾個變數。托蘭斯測驗由言語創造思維測驗、圖畫創造思維測驗以及聲音和詞的創造思維測驗構成。
托蘭斯創造思維測驗包括12個分測驗,稱之為「活動」,以緩解被試緊張心理,它適合於幼兒園直至成人被試。主要有三套測驗,每套皆有兩個復本。
㈢ 測量上確定點的位置是通過測定三個定位元素來實現的,下面哪個不在其中
三個定位元素是X、Y、H,此外的可認為不在其中。
㈣ 一行發明了的測量工具有什麼實用價值
一行還創造了一種測量北極出地高度(即所測地的地理緯度)的專用新儀器——「覆矩」(又叫「覆矩圖」)。關於覆矩的式樣,史料沒有詳細記載。
根據我們的考證,「矩」在中國古代天算典籍中有兩種含義:一是形似木工曲尺的平面區域,即所謂的「積矩」;一是勾股形中的勾邊加股邊夾一直角構成的直角折線,即所謂的「矩線」。「覆矩」當理解為將積矩開口向下。
《舊唐書·天文志》有「以覆矩斜視,北極出地」多少度的記載,又說:「以圖(即覆矩圖)校安南,日在天頂北二度四分」。這說明一行的覆矩是一種用「角度」表示地平高度的測量工具。在覆矩的直角頂點系以重錘,在兩直角邊間安裝一個0度到91.31度(因中國古代歷法多取圓周為365.25度,故直角當為91.31度)的量角器。使用時,把覆矩的一個特定邊指向北極,使此邊恰好在人眼和北極的連線上,則重錘線即能在量角器上直接讀出北極的地平高度。
一行發明的覆矩是一種簡便的測量北極高度的儀器,它在一行領導的開元年間天文大地測量活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行受詔改歷後組織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天文大地測量工作。這次測量,用實測數據徹底地否定了歷史上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錯誤理論,提供了相當精確的地球子午線一度弧的長度。
一行發起這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主要目的有二。
其一,中國古代有一種傳統理論:「日影一寸,地差千里。」劉宋時期的天算家何承天根據當時在交州(今越南河內一帶)的測量數據,開始對此提出了懷疑,但長期未能得到證實。
隋朝天算家劉焯則提出了用實測結果來否定這一錯誤說法的具體計劃,他說:「交愛之州,表北無影,計無萬里,南過戴日,是千里一寸,非其實差。」他建議:「請一水工,並解算術士,取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數百里,南北使正。審時以漏,平地以繩,隨氣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則天地無所匿其形,辰象無所逃其數,超前顯聖,效象除疑。」但這個建議在隋朝沒有被採納。一行的測量則實現了這一計劃。
其二,當時發現,觀測地點不同,日食發生的時刻和所見食象都不同,各節氣的日影長度和漏刻晝夜分也不相同。這種現象是過去的歷法所沒有考慮到的。這就需要到各地進行實地測量。
這次測量過程中,由太史監南宮說及太史官大相元太等人分赴各地,「測候日影,回日奏聞」。而一行「則以南北日影較量,用勾股法算之」。可見,一行不僅負責組織領導了這次測量工作,而且親自承擔了測量數據的分析計算工作。
當時測量的范圍很廣,北到北緯51度左右的鐵勒回紇部(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南),南到約北緯18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等十三處,超出了現在中國南北的陸地疆界。這樣的規模在世界科學史上都是空前的。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由南宮說親自率領的測量隊,按劉焯的計劃在黃河兩岸平原地區測量的四個點,由北向南有滑州白馬(今河南滑縣)、汴州浚儀太岳台(今開封西北)、許州扶溝(今河南扶溝)、豫州上蔡武津館(今河南上蔡)。其中白馬在黃河北,其他三點都在黃河以南。它們均介於東經114.2度—114.5度之間,差不多在同一經度上(即劉焯所說的「南北使正」)。總計白馬至上蔡526里270步,北極高度相差1.5度,從而得出大約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極高度相差一度的結論。這實際上給出了地球子午線一度的長度。
由於對唐尺數值的大小,人們目前的看法還不一致,故評價一行這次子午線測量的精度受到限制。初步的估計結果是,一行的測量值與現代值相比,相對誤差大約為11.8%。
國外最早的子午線實測是在公元814年,由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米(約783—850)參與組織,在幼發拉底河平原進行了一次大地測量,測算結果得出子午線一度長為111.815公里(現代理論值為110.6公里),相當精確。但這已在一行之後九十年了。
中國古代歷法從東漢《四分歷》開始,就有各節氣初日晷影長度和太陽去極度的觀測記錄,漏刻、晷影成為古代歷法的重要計算項目。隋朝劉焯發明二次等間距插值法之後,李淳風首先將二次插值法引入到漏刻計算中,由每氣初日的漏刻、晷影長度數求該氣各日的漏刻、晷影數。
但是,各歷法中所記載和計算的漏刻和晷影大多是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告成鎮)的數值。一行在編制《大衍歷》時,曾進行了大規模的天文測量,通過觀測知道,隨去極度變化的影長,又因地方而異,但同太陽的天頂距有固定的對應關系。一行在《大衍歷》中發明了求任何地方每日影長和去極度的計算方法,叫做「九服晷影」。
歷法中已給出陽城各氣初日的太陽去極度,則各氣的去極度差即為已知,同樣各氣的太陽天頂距差亦為已知,而這個差數對於任一地點都是相等的。
這樣一來,對於任一地方,只要知道某一節氣(如夏至)的太陽天頂距,其他各氣的太陽天頂距都可以通過加減這個差數求出。剩下還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其一,如何求某地夏至(或冬至)的太陽天頂距;其二,已知天頂距如何換算出晷影長。這兩個問題都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影長與太陽天頂距的對應數表來解決。
如果列出一張以天頂距為引數,每隔一度的影長的數值表,則以上兩個問題都可以解決:先在所測地測出(冬)夏至晷影長度(在一行領導的大地測量中,在每處都進行了這樣的測量),由影長查表得出太陽天頂距,再加減一個如前所述的差數即可求出該地各氣的天頂距,返回再查表得影長。
一行在《大衍歷》「步晷漏術」中就建立了這樣一個從0度到80度的每度影長與太陽天頂距對應數表,這是世界數學史上最早的一張正切函數表。
在國外,大約920年左右,阿拉伯學者阿爾·巴坦尼(約858年—929年)根據影長與太陽仰角之間的關系,編制了0度—90度每隔一度時12尺竿子的影長表,這實際上是一個12ctgα的數表。另一位阿拉伯學者阿爾·威發(940—998)在980年左右編成了正切和餘切函數表,每隔15度和10度給出一個值。他還首次引進了正割和餘割函數。
一行和阿爾·巴坦尼差不多沿著相同的途徑編成正切和餘切函數表。一行用太陽天頂距,阿爾·巴坦尼用太陽仰角,兩者互為餘角,所以他們兩人的發現是相同的。而一行的正切函數表比阿爾·巴坦尼的餘切函數表早近兩百年,比阿爾·威發的正切表要早二百五十年。盡管一行的正切函數表只從0度到80度,誤差也相應大一些,但它畢竟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切函數表。
㈤ 關於測量的名言名句
人的生活象廣闊的海洋一樣深,在它未經測量的深度中,保存著無數的奇跡
四季測量著一年的行程——濟慈
人和動物真正的區別,在於他內在的、無形的力量和價值。——泰戈爾《民族主義》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飛鳥集》)
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來貢獻於人世,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
要不冒點危險,人也要悶死了。和喜歡像我們的大白牛那樣,晚上反芻白天吃過的東西。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撿到的東西,拿來像吃的東西一樣摸摸、捏捏、揉揉,這多麼愜意呵!——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我越活下去越聰明,越活下去越有趣……雖然他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糟,可是他們的想頭一天比一天高。——高爾基《下屋》
人不能不在他的歷史中表現出他自己,他在歷史中奮斗著露出頭角。——泰戈爾《飛鳥集》
生活的唯一目的是,為無限修築一條有限的堤壩。——《泰戈爾評傳》
人是「大地之子」是「天國的繼承者」。(《泰戈爾評傳》)
人類是控制陸地和海洋的主人,
天賦的智慧勝過一切走獸飛禽。——莎士比亞《錯誤的喜劇》
人是世界的主人,年輕,美麗,征服了世界,改造了大地,會使草木生長,能和樹木、野獸、天神談心。——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世界上只有人才是最有趣的,而且只有人才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和生活的創造者。——高爾基《與世隔絕》
人的價值表現在心靈上。——高爾基《好鬧事的人》
㈥ 測量創造力的工具是什麼
可以著一些關於創造力的問卷,網上是有的!!!
㈦ 測量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測量的基本要素如下:
1、測量的客體即測量對象:
主要指幾何量,包括長度、面積、形狀、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誤差等。由於幾何量的特點是種類繁多,形狀又各式各樣,因此對於他們的特性,被測參數的定義,以及標准等都必須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進行測量。
2、計量單位:
我國國務院於1977年5月27日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管理條例(試行)》第三條規定中重申:「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採用國際單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確定米制為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
3、測量方法:
指在進行測量時所用的按類敘述的一組操作邏輯次序。對幾何量的測量而言,則是根據被測參數的特點,如公差值、大小、輕重、材質、數量等,並分析研究該參數與其他參數的關系,最後確定對該參數如何進行測量的操作方法。
4、測量的准確度:
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的一致程度。由於任何測量過程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測量誤差,誤差大說明測量結果離真值遠,准確度低。因此,准確度和誤差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由於存在測量誤差,任何測量結果都是以一近似值來表示。
(7)測量重點在於創造的量上擴展閱讀
測量的注意事項
1、正確讀出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最小分度值)、測量范圍(量程);
2、把刻度尺的刻度盡可能與被測物體接近,不能歪斜;
3、讀數時,視線應垂直於被測物體與刻度尺;
4、讀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數字;
5、記錄的測量數據,包括准確值、估計值以及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值是毫無意義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測量
㈧ 急求測量創造力的量表!!
一、完整測量表
這是一份幫助你了解自己創造力的練習。在下列句子中,如果你發現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適合你,則請在題後的表格里「完全符合」的選項內打鉤;若有些句子只是在部分時候適合你,則在「部分適合」的選項內打鉤;如果有些句子對你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則在「完全不符」的選項內打鉤。
注意:
1. 每一題都要做,不要花太多時間去想。
2. 所有題目都沒有「正確答案」,憑你讀完每一句的第一印象作答。
3. 雖然沒有時間限制,但盡可能地爭取以較快的速度完成,愈快愈好。
4. 切記:憑你自己的真實感受作答,在最符合自己的選項內打鉤。
5. 每一題只能打一個鉤。
1. 在學校里,我喜歡試著對事情或問題作猜測,即使不一定猜對也無所謂。
2. 我喜歡仔細觀察我沒有見過的東西,以了解詳細的情形。
3. 我喜歡變化多端和富有想像力的故事。
4. 畫圖時我喜歡臨摹別人的作品。
5. 我喜歡利用舊報紙、舊日歷及舊罐頭盒等廢物來做成各種好玩的東西。
6. 我喜歡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
7. 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會繼續嘗試,直到完成為止。
8. 做功課時我喜歡參考各種不同的資料,以便得到多方面的了解。
9. 我喜歡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歡去找其他新的方法。
10. 我喜歡探究事情的真相。
11. 我喜歡做許多新鮮的事。
12. 我不喜歡交新朋友。
13. 我喜歡想一些不會在我身上發生的事。
14. 我喜歡想像有一天能成為藝術家、音樂家或詩人。
15. 我會因為一些令人興奮的念頭而忘了其他的事。
16. 我寧願生活在太空站,也不願生活在地球上。
17. 我認為所有問題都有固定答案。
18. 我喜歡與眾不同的事情。
19. 我常想要知道別人正在想什麼。
20. 我喜歡故事或電視節目所描寫的事。
21. 我喜歡和朋友在一起,和他們分享我的想法。
22. 如果一本故事書的最後一頁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編造一個故事,把結果補上去。
23. 我長大後,想做一些別人從沒想過的事。
24. 嘗試新的游戲和活動,是一件有趣的事。
25. 我不喜歡受太多規則限制。
26. 我喜歡解決問題,即使沒有正確答案也沒關系。
27. 有許多事情我都很想親自去嘗試。
28. 我喜歡唱沒有人知道的新歌。
29. 我不喜歡在班上同學面前發表意見。
30. 當我讀小說或看電視時,我喜歡把自己想成故事中的人物。
31. 我喜歡幻想200年前人類生活的情形。
32. 我常想自己編一首新歌。
33. 我喜歡翻箱倒櫃,看看有些什麼東西在裡面。
34. 畫圖時,我很喜歡改變各種東西的顏色和形狀。
35. 我不敢確定我對事情的看法都是對的。
36. 對於一件事情先猜猜看,然後再看是不是猜對了,這種方法很有趣。
37. 玩猜謎之類的游戲很有趣,因為我想知道結果如何。
38. 我對機器感興趣,也很想知道它的裡面是什麼樣子,以及它是怎樣轉動的。
39. 我喜歡可以拆開來玩的玩具。
40. 我喜歡想一些新點子,即使用不著也無所謂。
41. 一篇好的文章應該包含許多不同的意見或觀點。
42. 為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找答案,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43. 我喜歡嘗試新的事情,目的只是為了想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44. 玩游戲時,我通常是有興趣參加,而不在乎輸贏。
45. 我喜歡想一些別人常常談過的事情。
46. 當我看到一張陌生人的照片時,我喜歡去猜測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47. 我喜歡翻閱書籍及雜志,但只想大致了解一下。
48. 我不喜歡探尋事情發生的各種原因。
49. 我喜歡問一些別人沒有想到的問題。
50.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我總是喜歡做許多有趣的事。
題目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符 題目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符
1 26
2 27
3 28
4 29
5 30
6 31
7 32
8 33
9 34
10 35
11 36
12 37
13 38
14 39
15 40
16 41
17 42
18 43
19 44
20 45
21 46
22 47
23 48
24 49
25 50
二、評分方法
本量表共50題,包括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挑戰性四項。
冒險性:1、5、21、24、25、28、29、35、36、43、44這11道題。其中29、35為反面題目,得分順序分別為:正面題目:完全符合3分,部分符合2分,完全不符1分,反面題目:完全不符1分,部分符合2分,完全符合3分。
好奇性:包含2、8、11、12、19、27、33、34、37、38、39、47、48、49這14道題,其中12、14為反面題,其餘為正面題目。計分方法同冒險部分。
想像力:包含6、13、14、16、20、22、23、30、31、32、40、45、46這13道題,其中45題為反面題,其餘為正面題。計分方法同冒險性部分。
挑戰性:包含3、4、7、9、10、15、17、18、26、41、42、50這12道題,其中4、9、17為反面題,其餘為正面題。計分方法同冒險性部分。
計算自己的最後得分,得分高說明能力強,得分低說明能力差。
㈨ 工程測量學習心得
我也是學工程測量的,我認為要學好這個專業,必須具備以下素質:
第一,必須先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不要覺得我現在只是大一,還有幾年的學習時間,其實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我們要自學的話,都能搞懂,但是為了便於形成完整的知識網路,准確把握重難點,還是不要翹課的好
第二,要具備不派苦不怕累的意志,我們這學期最後三周都是實習,那幾天都在四十度左右徘徊,我們早上六點半出發,晚上八點多回來,累的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們每天要寫實習日記,苦死了 ,不過我們小組最後的地形圖質量最高了,想想也值了
第三,一定要抓住「准備」這個環節,他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地基不牢,後患無窮。每次上室外課,都要准備充分。整個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及其注意事項
,走要做到心裡有數,不能騎率驢看唱本一一走著瞧。
第四,要培養自己認真仔細的良好學風。拿閉和線路表的計算來說,那是一環扣一環,數字還多,還涉及到正負號問題,所以不但要思路正確,還要有耐心,細心和熱心,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具備的生活作風
第五,每一小組成員的團隊合作意識要強,大家是一個整體,要互相信任互相幫助,盡全力在短時內高效完成任務,與此同時,隊員之間也增進了了解,這也是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的好機會,實習時我也深刻感受到樂這一點,我由於一時疏忽,把一下午的數據都整錯了,我很內疚,不停的在責備自己,但我們小組內每個人都來勸慰我,我很感動
第六,針對一些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想老師虛心求教,不能盲目向前,一個實驗是一個連貫的過程,一招不慎,可能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