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破壞是指破壞了原有技術根基

創造性破壞是指破壞了原有技術根基

發布時間:2021-08-12 12:34:02

㈠ 為什麼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破壞力量

創造性破壞理論是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觀點,這是其企業家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的基礎。在熊彼特(1883~1950)看來,「創造性破壞」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性事實,重要的問題是研究資本主義如何創造並進而破壞經濟結構,而這種結構的創造和破壞主要不是通過價格競爭而是依靠創新的競爭實現的。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並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

㈡ 破壞性技術創新有什麼破壞性技術創新有什麼好處好處

①能敏銳地抓住創新升級點,創造性地打破平衡。②有勇氣,能頂住壓力,承受代價專。③有能力屬,能突破規則和固定化模式,開辟出可行性路徑。④不滿現狀,有反叛精神,科學創新精神,人文精神。⑤有推動社會前進的能力。扣住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要求學生能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內容要點。總結和概括引領創造性破壞的人的特點,能概括出敏銳的觀察力;有勇氣;有能力;有反叛和創新精神;有推動社會的能力即可。

㈢ 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和克里斯坦森的破壞性創新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熊彼特所說創造性破壞:
創造是指創新引起新產業的興起、生產力提高,破壞內是指要發展新產業容就必須從舊產業處佔用資源,這無疑會影響舊產業;再即是新產業成長後可能導致一些舊產業的消亡,比如火車取代馬車。

克里斯坦森所詵破壞性創新,專指這樣一種技術創新:剛出現時不成熟、水平不高,不為主流市場所青睞,只能憑其某些新特性服務於小眾市場;待技術水平提高,原來的弱點得到長進,就會搶佔主流市場,取代舊技術。

㈣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一種創造性毀滅力量

因為科學是人們慢慢一步步創造的
沒有人去研究
它就不會被發現
科學也有利有弊
看怎麼用
像原子彈
氫彈
就是科技的成果
只不多是毀滅性的科學成果
所以此案說科學急速是一中創造性毀滅力量

㈤ 哪個學術學派提出了"破壞就是創造

達達主義藝術

㈥ 創造性破壞的介紹

這是一部美國當代企業的績效史和診斷史。麥肯錫咨詢公司兩位資深專家,利用版他們於麥肯錫公權司的服務機會,針對過去三十六年多以來一千家以上分屬十五種產業別的企業,進行長達40年的深度研究。指出企業運營面臨的重大改變的必然性,即「不連續性」或「斷層」。企業長期運營其績效的增長是有局限性的,不連續性其實就是市場中創造性破壞發難的結果。當某個新競爭者掌握了更以讓消費者接受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時,市場會毫不遲疑地接受,而原本在產業中長期占據優勢的企業則可能一舉被擊敗。

㈦ 「創造性破壞」是指破壞了原有技術根基,讓人享受到新技術好處的行為。閱讀下列材料,探究引領創造性破壞

①能敏銳地抓住創新升級點,創造性地打破平衡。②有勇氣,能頂住壓力內,承受代價。容③有能力,能突破規則和固定化模式,開辟出可行性路徑。④不滿現狀,有反叛精神,科學創新精神,人文精神。⑤有推動社會前進的能力。扣住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㈧ 下列哪個學術學派提出了「破壞就是創造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德在五十多年前提出的「創造性破壞」、「 企業家精神」、回「創新」,如今已成為答企業變革的核心概念。

作者在麥肯錫的協助下,經過十餘年,收集了40年來橫跨十五大產業、千餘家企業的績效,組建了「麥肯錫企業績效資料庫」。通過分析,作者指出企業運營面臨的重大改變的必然性,即「不連續性」或「斷層」。

企業長期運營其績效的增長是有局限性的,不連續性其實就是市場中創造性破壞發難的結果。當某個名不見經傳的新競爭者掌握了更以讓消費者接受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時,市場會毫不遲疑地接受,而原本在產業中長期占據優勢的企業則可能一舉被擊敗。

作者在《創造性破壞》中分析的企業,讓人觸目驚心、給人警示。

㈨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毀滅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毀滅
1)創造性毀滅的定義:
創新是資本主義的動力所在,只有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才能為資本家帶來超額利潤,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新的市場需求。這種不斷破壞舊結構,創造新結構的過程,被有的經濟學家稱作是「創造性毀滅」的過程。

2)產品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阻止了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程度上促進了平均利潤率的下降,由此導致了資本積累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大規模波動。
①產品創新阻止了平均利潤率的下降。由於存在著對新產品的旺盛需求,新產品的社會價值是由勞動生產率最低的企業決定的,這樣一來,整個部門會出現超額利潤,從而引起平均利潤率的提高。產品創新及新興產業部門的建立,在質上擴大了勞動的社會分工體系,使得勞動(從而剩餘勞動)的質的差別不斷擴大,社會需要日益多樣化,由此擴大了社會總勞動的規模和商品價值總量,為剩餘價值和利潤的增加開辟了新源泉。
②產品創新對利潤率提高的促進作用只是暫時的。一方面,產品創新是一個「創造性的毀滅」過程,一些舊的產品和舊的部門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削弱,甚至遭淘汰,資本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利潤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隨著新產品在技術上壟斷性的喪失和部門之間競爭的充分發展,由產品創新引起的超額利潤會逐步消失,各部門之間的利潤差別會逐步消除,從而導致了一般利潤率的下降

㈩ 創造性破壞

根據熊彼特的創新理論,改變社會面貌的經濟創新是長期的、痛苦的「創造性破壞過程」,它將摧毀舊的產業,讓新的產業有崛起的空間。然而,面對這個「創造性破壞過程」,熊彼特特別指出:「試圖無限期地維持過時的行業當然沒有必要,但試圖設法避免它們一下子崩潰卻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場混亂 ——可能變為加重蕭條後果的中心——變成有秩序的撤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近年來,在我國存在一種自由追捧「新經濟」的現象,有些人認為我國的傳統產業已經毫無希望,應該把資源集中於「新經濟」,集中於信息產業,跳過漫長的工業化階段,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誠然,在發達國家高科技創新浪潮的推動下,全球正在展開一輪長期的、由機器經濟轉變為信息經濟、工業經濟轉變為服務經濟的產業變革。但是,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即使在發達國家仍有一批傳統產業在蓬勃發展,並與新興產業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從大趨勢看,「新經濟」只有與「舊經濟」融合才有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在傳統經濟結構的困境中尋求突破,確實需要進行結構調整,但同時應該做到「有秩序的撤退」,注意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那些傳統產業的結構和素質,而不能顧此失彼,簡單拋棄傳統產業。如果進退失據,只是一窩蜂地關停,使所有傳統產業一下子崩潰,那麼,滾滾的下崗失業洪流,源源不斷的低收入人群的涌現,供求總量、供求結構的嚴重失衡,必將迫使背離「創造性破壞」的初衷,變成只有破壞而沒有創造,經濟創新將被經濟崩潰所代替。

與創造性破壞是指破壞了原有技術根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