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鍋的發明

鍋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2 10:33:49

⑴ 鍋是誰什麼時候發明

鍋n早就有了 沒有記錄了 能用火時候人就可以弄東西來盛了 也可以叫鍋了
發明高壓鍋的是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發明家丹尼斯·帕平

⑵ 鍋是怎樣發展演變來的,不是火鍋的發展史。

最早的火鍋:鼎
大約一萬年前,我國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就是他們做為鍋使用。把以肉類為主的食物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成為一鍋燴,當時叫做「羹」,這是最早的火鍋。 但那時侯沒有現在所謂的鹽,調味料,更沒有沾醬,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體積龐大的鼎,不能移動,只能固定在一地方,不方便隨時享用。於是西周時代,不但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 銅與鐵的產生,不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代的鍋子非常相近,銅制的鍋子與陶制的砂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從前的鼎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徵了。

鴛鴦鍋始祖
火鍋的發展亦如同餐飲史一樣漸進式的發展。依據當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材料的發現引進,在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比較健康),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銅鼎」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器皿歷史
從元、明、清到現今,火鍋器皿上的變化並不大。新容器鍋採用耐高溫透明玻璃,煮的時候可見食物的翻騰,吃的時候較也不會有漏網之魚外。銅鍋、鐵鍋、砂鍋等鍋具,在製作上亦更為精緻。現在最普遍的也最廣泛的鍋為「不銹鋼鍋」,也就是俗稱的「白鐵鍋」。

燃料,調料歷史
燃料使用可謂多種多樣,從柴火到木炭,從電爐、酒精到瓦斯、電磁爐。木炭的使用歷史最久,最有風味,也最污染空氣。電磁爐最干凈也最方便,但風味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過卻也較危險。 相對於燃料上的多變化,在調味沾料的演變卻趨於保守、保密。汕頭沙頭醬以獨門配方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醬也都是以老牌子為號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沾料還有醬油、蔥、蒜、蛋、醋、麻油、辣椒等等,樣式不少,如何同中求異,都依仗各家的獨門調配。

火鍋類別
一般而言,火鍋基本上只有三大類別,第一種湯為淡味,而以涮生片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廣式打邊爐最具代表,第二種是鍋內的料已熟,如砂鍋魚頭、羊肉爐等,爐火只是做為保溫作用,並用來燙青菜。第三種是鍋內的料全都熟透了,連青菜也無需再穿燙,爐火完全是用來保溫的,和大鍋菜無二樣,如佛跳牆、復興鍋等大鍋菜的方式。冬季是火鍋最火的季節,約三五好友或一家團聚,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少吃些肉,多備些蔬菜、魚類,但是沾料不要調的太咸, 鹽多了對心臟不好。建議大家在少吃肉的同時最好,每次將菜的種類減少,以免,食物營養成分相剋,抑制營養成分的吸收,並有利於我們的胃。胃好,身體才健康,才能品更多美味

⑶ 鍋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鍋是用鼎煮來的
大約一萬年前,我源們的老祖宗發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說是非常大的鍋子,無論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當時,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類為主,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讓食物煮熟,成為一大鍋的食物,當時叫做「羹」,這就是最早的火鍋了。到西周時代,不但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銅與鐵的產生,不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代的鍋子非常相近,銅制的鍋子與陶制的沙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大的鼎最後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徵了。
火鍋的發展亦如同餐飲史的發展是漸進式的,完全是依據當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物料的發現引進,而加以變化的。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⑷ 人類什麼時候發明的鍋

人類學會了種植和養殖後,飲食發生了巨大變化,肉類和穀物成為主要食物。除回了燒烤,怎樣讓答這些食物更好吃呢?人類在不斷摸索中發明了陶器,更多的烹飪方法也隨之出現。

最初的陶器多是烹飪食物的炊具,後來逐漸豐富起來。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經造出了釜、灶、鼎、_、甑(zèng)等多種用途的炊具。釜是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後來釜的造型不斷變化,又衍變出了甑、陶鼎。甑就像今天的蒸鍋,利用水蒸氣蒸熟食物。陶鼎相當於現在的火鍋,

主要用於煮肉。


點擊查看更多《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

⑸ 誰最早發明了鍋

中國人是最早發明和使用銅鍋的。因為早早開始使用青銅鍋,古代中國人喝上了開水,吃上了熟食,避免了因生食腹瀉而導致的死亡,同時大大增加了中國人的營養。韓非子說,中國人口多和使用銅鍋分不開。

⑹ 高壓鍋是哪國人發明的

高壓鍋又叫壓力鍋,用它可以將被蒸煮的食物加熱到100℃以上,於1679年由法國物理學家帕斯卡發明。

高壓鍋的原理很簡單,因為水的沸點受氣壓影響,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在高山、高原上,氣壓不到1個大氣壓,不到100℃水就能沸騰。在氣壓大於1個大氣壓時,水就要在高於100℃時才會沸騰。人們現在常用的高壓鍋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設計的。高壓鍋把水相當緊密地封閉起來,水受熱蒸發產生的蒸汽不能擴散到空氣中,只能保留在高壓鍋內,就使高壓鍋內部的氣壓高於1個大氣壓,也使水要在高於100℃時才沸騰,這樣高壓鍋內部就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飯就容易很快做熟了。當然,高壓鍋內的壓力不會無限地上升,高壓鍋的排氣裝置會在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把蒸汽排出,保證使用安全。

構造:

由鍋身、鍋蓋、易熔片、放氣孔、安全閥和密封膠圈組成。

易熔片的作用:安全閥失效後,鍋內溫度達到其熔點,熔化,鍋內氣體噴出,防止爆炸。

⑺ 鐵鍋的發明者是誰

朱宏鋒

⑻ 鐵鍋的發展和鐵鍋的文化

做飯炒菜的鐵鍋基本分為三種:一種是鑄鐵的,一種是熟鐵的,還有一種是不銹鋼的。市場上還有一種是用厚鐵皮壓制的,因屬於糊弄人的東西,故不在我講的范圍之內。

鑄鐵鍋應該是正宗做飯炒菜的鐵鍋,比較厚,比較重。這種鐵鍋受熱均勻,不糊鍋,應該是所有鍋當中最適合炒中國菜的鍋了。

說起這種鑄鐵鍋那可是歷史悠久了,大概從春秋戰國出現了鐵器之後,首先進入生活用品的東西就應該是這種鑄鐵鍋了,中國人已經使用了兩千多年了。據史書記載,武則天最喜歡吃用這種鐵鍋炒的菜了,拿武則天的話說,就是「餚味適於口」。當時皇宮里最貴重的鑄鐵器皿只有兩個,一個是擺放在院子中間防火用的大鐵缸,一個是御膳房裡做飯炒菜用的大鐵鍋。文化大革命以後開始吃大鍋飯,食堂使用的就是鑄鐵鍋,大個的鑄鐵鍋直徑能達到兩米左右,炒菜用的鏟子是木把大鐵鍬。

熟鐵鍋是制鐵工藝進步的產物,大量生產應該是清末以後的事情了,清代皇宮御膳房為皇帝做飯用的鍋就是這種鍋和上面說的鑄鐵鍋。國內飯店餐館使用的鐵鍋就屬於這種熟鐵鍋,現在加拿大唐人街越南人店鋪里賣的真正鐵鍋就是這種熟鐵鍋,這種熟鐵鍋都是手工打制的,這種熟鐵鍋相對於鑄鐵鍋薄很多,也輕很多,缺點是比鑄鐵鍋容易糊鍋。

上面說的這兩種鐵鍋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生銹,通常都是越使越黑,無論用什麼辦法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在制鐵工藝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人們又發明了不銹鋼鐵鍋,也就是我說的第三種鐵鍋。

不銹鋼鐵鍋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鐵鍋生銹的問題,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不銹鋼鐵鍋遇熱不均勻,糊鍋現象無法解決,盡管現在的不銹鋼鐵鍋對這個問題已經有所改進,但這個缺點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不過不銹鋼鐵鍋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不生銹不沾鍋,顯得干凈好看。

在鐵鍋缺點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美國杜邦發明了不沾鍋,不沾鍋解決了很多鐵鍋的缺點,但它自身的缺點又出來了,那就是致癌。說句老實話,杜邦不沾鍋是為美國人發明的,而不是為中國人這種大火大油炒菜而發明的。盡管不沾鍋不怕高溫,不怕油炸,但在現實中,不沾鍋的所謂不怕都是有條件的,而這些條件又恰恰是我們中國人在炒菜過程中無法克服的。

用中國人炒菜的方法,不沾鍋就沒有不掉漆的,結果是使用到一定程度的不沾鍋的鍋底就變色了,所謂的不沾鍋也開始沾了,掉下的漆在高溫與熱油作用下,出現了可怕的化學分解,於是致癌物質出現了。

當然了,對於我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中國人來說,死都不怕還怕得癌嘛?!所以使用杜邦產的不沾鍋的中國人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連不是杜邦產的不沾鍋都敢用,圖的就是個便宜。

呵呵,結果怎麼樣呢?那隻好讓上銹的鐵鍋去見鬼去吧!

⑼ 鍋是哪個朝代出現的沒有鍋古人是怎麼做飯的

宋朝之前,鐵鍋尚未發明。鐵鍋作為一種炒菜的工具在那時候還未出現。古人做飯則是使用釜、鼎、甑等器具。宋朝之後,鐵鍋大面積普及,同時也促進了兩宋時期的美食文化的發展。

歷史上鐵的出現是在春秋戰國末期,由於當時的鐵礦生產量很低,所以鐵的開采和使用都是由國家直接管理的,人們日常生活中是無法接觸到鐵器的。漢代有出現過鐵質炊具,它的外形像釜,中間凹陷,四周不平。這類器具出現後,大多也是給貴族們使用,普天下的百姓是沒有使用權的。

(9)鍋的發明擴展閱讀:

宋朝以前,鐵鍋並沒有在民間廣泛普及。唐代人們使用的炊具多為鐵鍋、鐵城等含鐵器皿。他們可以用這樣的炊具煮湯和配菜,如肉和蔬菜。漢代的人大多使用瓷器鼎、鼎,也有一些人使用青銅炊具。

這種器具熱平衡,傳熱性能好,便於食品的烹調。商周以前,人們只能使用陶瓷炊具。由於青銅被朝廷徵用來製作三腳架,可供人們開發的原材料已經不多了。

1987年,中國發現了宋代沉船「南海一號」。其中有大量的鐵制炊具,這說明鐵制炊具在宋代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鐵制炊具已成為出口商品之一。宋代的鐵鍋是典型的淺底煎鍋,底薄,邊厚,導熱性好。宋代鐵鍋的發明可以說是我國的第五項發明,它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烹飪器具的改革和發展。

閱讀全文

與鍋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