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文明環境

創造文明環境

發布時間:2021-08-12 07:53:19

『壹』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打造什麼環境

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貳』 創造文明環境的作文

創建文明城市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天氣:多雲
一次放暑假,我和爸爸決定去電影院看《阿凡達》,我們坐著車向電影院開去。
車跑到半路時,我們忽然聽到一陣清脆的歌聲,「小皮球,香蕉梨一看,原來是幾個可愛的小女孩把皮筋拴在剛載不久的小樹上,正高興地玩皮筋。兩棵小樹搖搖擺擺的,像是在向我們求援呢!
我想起姥姥說的話:「孩子呀,你們要積極種樹,千萬不能毀壞樹木,因為樹能吸收二氧化碳,給人以新鮮的空氣,還能綠化環境,可是現在全世界的樹木大量減少,所以我們應該種植樹木保護樹木。」想起這句話我讓爸爸停下車去勸這幾個小女孩不要把皮筋拴在小樹上。可是怎麼說呢?她們還小,根本不懂這些。爸爸忽然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
爸爸走到小樹旁,又是點頭又是說話,弄的幾個小姑娘很好奇,其中一個好奇地問:「叔叔,你在干什麼呢?」另一個迫不及待地問:「那你們說什麼呢?」爸爸回答說:「他要求你們把皮筋解下來。」兩個小女孩一聽,臉「刷」的紅了。她們把皮筋從小樹身上解下來,輕輕地撫摸著小樹,歉意地說:「小樹,對不起,我們下次再也不把皮筋拴在你身上了。」一陣風吹來,小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在感謝我們,又像是在說:「你們真是好孩子,知錯就改。」
後來,我們雖然沒有看到電影,但是我們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叄』 演講稿:創清潔環境,提高文明素養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規范行為 提高文明素養 在這初春的季節,天地萬物如同一篇和諧的樂章,而文明的行為和語言才是這個和諧樂章中最動聽的音符。開學以來大部分班級都能夠從嚴、從細、持之以恆地去做好工作,使我們的校園、班級整潔如新,窗明幾凈。我們的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夠嚴格按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規范自己的儀表,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但是,我們也看到學生當中一些不文明的現象還依然存在。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被丟棄的食品袋、果殼、紙屑;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有的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拳腳相加。 同學們,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要靠大家來創建,青山這個大家庭良好的形象和聲譽要靠我們每個人來樹立和維護。為此,我就如何規范行為,提高文明素養,提一些具體的要求: 一、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一滴水蘊藏著大海的本質,一束光反映了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個人的修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除了看重考試分數的多少,班上名次的前後,還要特別注重文明禮貌,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要求我們的同學能夠做到:在校內外遇到老師,應主動叫「老師好」;上下課的禮節程序,要注意規范,起立時應迅速及時,姿態莊重;進入辦公室或遲到進入教室時應「經老師同意後方可進入」;不說謊話;不頂撞老師,不強詞奪理,不無理取鬧。 二、注重儀表,規范行為 所謂「注重儀容儀表」,就是注重自己的儀表形象,精神面貌,唐詩曰:「一葉落知天下秋」。儀表儀容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現,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素養的體現。中學生的儀表儀容應該符合中學生的身份、年齡特點,以整潔、大方為主。同學們要一起重溫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每一位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每件事時,都要有意識地按照學校《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的規定去做,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克服不良習慣。 三、講究衛生,舉止文明 講究衛生既要講究公共衛生,也要講究個人衛生。要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做到教室、包干區每天清掃,認真做好每周一次的大掃除工作,徹底清潔,為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干凈的學習環境。我們每一個人管住自己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就是要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學子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讓文明禮儀真正成為我們的一種品質,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身邊的人,改變身邊的人!規范行為,提高文明素養,從小事做起。同學們,你的一句禮貌的問候,會給老師、同學帶來如春風般的溫暖;你彎腰從地上揀起一片紙屑,會給我們美麗的校園帶來一片文明的春色。讓我們告別陋習,規范行為,去擁抱現代文明!讓文明之風,在我們美麗的青山校園蔚然吹起! 謝謝大家!

『肆』 創建文明城市我們應該應怎麼做

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內容主要包括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文化、公共服務、公益活動、公共關系等六個方面幾十項內容。具體測評內容是:
1、公共環境:有無暴露垃圾,有無隨地吐痰或口香糖,有無亂扔廢棄物、損壞綠地和花草樹木行為,有無佔道經營,道路是否破損、是否坑窪積水,公用電話、郵箱、報欄、座椅、窨井蓋、垃圾箱等公共設施是否損壞,公益廣告、門面招牌是否符合規范,禁煙場所是否有吸煙現象等。
2、公共秩序:車輛是否闖紅燈、搶道、逆向行駛、亂停亂放,是否向車外亂拋垃圾,行人、非機動車是否各行其道,行人是否亂闖紅燈、亂穿馬路、亂翻護欄,是否有序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是否存在亂晾曬、亂張貼、亂搭建、亂堆放、亂潑污水、散發小廣告、違規出攤經營等現象。
3、公共文化:網吧是否建立實名上網登記制度、是否接納未成年人上網,是否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不得進入」標志,圖書、電子、音像、報刊出版單位是否有違規出版行為,公共文化場館是否免費開放,校園周邊是否有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玩具、文具和出版物出售,校園周邊環境秩序是否良好等。
4、公共服務:窗口行業、政務部門是否規范服務,環境是否整潔,設施是否齊全,措施是否到位,群眾是否滿意。是否有社區服務中心,開展社區服務的情況怎樣,通道、安全出口、樓道是否被佔用、堵塞等。
5、公益活動:對市民參與慈善捐助活動、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以及見義勇為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6、公共關系:對公共場合人們的行為是否熱情、友善、誠信、守法、文明等進行評價。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否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能否耐心細致回答外來人員求助詢問,公共場所是否著裝整潔和儀容得體、注重禮儀等。

『伍』 關於文明環境的作文 500字

走進花博會,就像走進了花的海洋,各種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花兒很快映入我的眼簾,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花的品種很多,有常見的牡丹、向日葵、芙蓉;也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過的蝴蝶蘭、長壽花……有的花兒含苞欲放;有的花兒才剛冒出一個骨朵兒;有的花兒正熱烈地開放著…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兒彷彿讓這個花博會顯得完美無缺。不過,大概只有會留心觀察的人才能發現這十全十美的地方還存在不足——不文明。
當人們在花叢里的參天大樹旁拍照的時候,是否注意到腳下嬌小嫩弱花兒已經被奪走了生命;當孩子們正在翠色慾流的美麗草地里嬉戲玩耍的時候,又是否注意到那刻著「小草也有生命,請你腳下留情」的木牌?
有人說,小草那麼小,那麼多,死掉幾根又怎麼樣呢?雖然小草非常多,但試問大家,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這么想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恐怕就再也沒有小草這個名字了。
也有人說,就算我們愛護、珍惜花草樹木,又得不到什麼好處,憑什麼要這樣?我相信,說這話的人一定是個貪得無厭的傢伙!為什麼?因為他連做人的基本道德都不會,更談不上為社會做貢獻了!花草樹木的好處固然很多,而其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這些植物都能夠頑強地生存下來。但是,這些頑強的植物的生命,往往都毀在了人的手上。
走進花博會,就像走進垃圾的廣場。這就是彷彿完美無缺的花博會另一面的不足——不環保。
這次去花博會,我見到了一些令人吃驚的場面:本應清澈的湖面上漂著一個個垃圾袋,大概人們天生不會去找垃圾桶;本應潔凈的路面上散落著一張張廢紙、一袋袋垃圾,說不定這些人都不懂環保二字的意思吧…
地上不知道誰扔了一塊香蕉皮,成千上萬的人們從它旁邊走過,有誰想過要把它撿起來?美麗的人工湖上漂過一個個垃圾袋,數不勝數的人從湖邊走過,有誰想過要把它們撈起來?鬱郁蔥蔥的草地上散落著幾個易拉罐,又有誰曾經把它們扔進過垃圾桶里?舉手之勞,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人類,你們知道嗎?你們不僅污染了祖先留下的那個地球,還正在破壞你們子孫後代的地球!
人類,你們什麼時候才能覺醒?又什麼時候才能做到環保和文明?

『陸』 怎麼才能創建社會文明

(一)黨政層面:頂層設計、機制創新、強化保障
各級黨委、政府要將文明創建作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頂層設計文明創建的政策體系、輿論導向、方法措施。建立「黨委政府齊抓共管,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文明委辦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人大政協監督檢查,群團組織密切配合,新聞媒體同步跟進」、「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統籌城鄉、結對共建」的組織領導體制、工作推進機制、目標管理機制、激勵問責機制、城鄉聯動機制、信息調研機制、支持保障機制。將文明創建與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目標考核相結合,與各級黨員幹部政績考核相結合,層層組建文明委(或創建領導小組)、文明辦(或創建辦),配齊配強專兼職的文明工作者,落實好他們的經濟政治待遇,對成績突出的,要優先提撥重用,使文明創建步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軌道。
(二)社會層面:多管齊下、分憂解難、群眾自治
社會是文明創建的第三方力量,社會組織發揮著為群眾服務、為政府助力的橋梁紐帶作用。形成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行行業業創文明、家家戶戶創文明的社會化創建格局,要發揮政府、企業、學校、醫院、社團、企業等社會組織在文明創建中的骨幹帶頭作用;要發揮鄉風文明理事會、志願者協會、義工隊等民間組織的公益性、民間性、自律性、自願性作用,夯實文明創建的社會基礎;要發揮村委會、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自治組織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推動文明創建群眾自治;要發揮好黨員幹部、青少年學生、社會知名人士、廣大文藝工作者、民間藝人等重點人群在文明創建中的示範引領作用;要通過長期和風細雨式的公共文明傳播,不失時機地將公民的「被」式文明,轉化為群眾自我需求的文明,轉化為大眾文明創建、大眾文明素養提升。
(三)個人層面:開口能說、動手能寫、遇事能辦
通過學習提高,實踐養成,組織培養,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文明創建工作者,才能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扎實的作風,做好新時期文明創建工作。
1、掌握六種方法。一是頂層設計法。根據形勢發展、任務變化,對本地本單位文明創建的目標、任務、步驟、方法、保障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注重結合融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二是項目經營法。把復雜任務項目化、具體化,依據項目實施的范圍、質量、成本、時間、資源等參數,高端經營,以較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益。三是品牌帶動法。善於發現和培育有基礎、有特色的亮點品牌,把握時、度、效,有意識有目的放大品牌效應,形成「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四是系統推進法。擺脫斷章取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式創建局面,運用系統論的思維、系統化的方法,既要轟轟烈烈,又要點滴進取。五是統籌共建法。在全局工作中謀劃文明創建,把握文明創建的內部規律性,系統地推進各項任務的落實,使其互相支撐、互為條件。六是夯實基礎法。多渠道建立文明創建的組織網、信息網、保障網,健全文明創建組織,壯大文明創建隊伍,創造文明創建條件,創優文明創建環境。
2、提升六種能力。一是價值導航力。只有具有淵博的文化素養、深厚的理論功底、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引領思潮、凝聚共識,時時、事事、處處為人師表。二是科學謀劃力。要像優秀的設計師那樣,不斷創新思路,更新手段,破解難題,譜寫出文明花開的燦爛樂章,推動文明創建華麗轉身。三是牽頭抓總力。要敢於、樂於、善於、勤於發揮「統籌協調」、「關閘分流」作用,通過總體設計、安排工作、督導檢查、調查研究、聯席會議等方式,把各方面力量整合起來,步調一致地實現既定目標。四是溝通協調力。通過縱向、橫向的溝通協調,大眾的、全方位的動員引導,掌握較高的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協調能力,調動一切力量、統籌一切資源為文明創建服務。五是文字表達力。文明創建工作需要大量的理論研究、信息宣傳、典型推廣、經驗總結,沒有「筆桿子」的功力是難以承擔重任的。提高文字表達力,首先是提高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其次才是提高寫作技巧。六是高效執行力。不僅具有把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為現實的能力,更要有「嚴、實、快、新」的工作態度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
人民有信仰,發展才有力量。我們從事著極端重要的工作,只要我們勇於擔當現代文明進路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精準發掘每個人崇德向善、共生合作的力量,生產強筋壯骨的精神之鈣,就一定能為社會發展助力,為時代進步鑄魂,我們也將伴隨著文明的成長,共同出彩。

『柒』 1.為創造文明、整潔、優美、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生應自覺遵守哪些公民道德規范及學校管理制度

學生管理規定知識競賽試題(卷) 上 的吧?第四十二條 學生應當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范,自覺遵守學校管理制度,創造和維護文明、整潔、優美、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毆、賭博、吸毒,傳播、復制、販賣非法書刊和音像製品等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不得參與非法傳銷和進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動;不得從事或者參與有損大學生形象、有損社會公德的活動。
【解讀】本條是關於學生應遵守道德規范、遵守學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行為的總體要求的規定。
管理學生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等學校的學生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而且大多數人已年滿18周歲,對自己的行為具有應有的認知能力,能夠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能夠承擔完全民事行為責任。因此,對高等學校學生的管理,主要是制定標准,明之以理,引導踐行,弘揚正氣,對有違規、違紀行為應依法依章給予必要的懲戒。制定行為規范標准,並講清其道理是高等學校學生管理的重要職責,是維護秩序、調控行為、減少事故的重要舉措,是學校履行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條專門對學生在校園中的文明行為規范進行了明確和規定。
學生應當自覺遵守校園管理制度,創造文明、整潔、優美、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這是對學生維護校園正常秩序的總體要求。校園管理制度包括校門管理制度、公共設施與公共場所管理制度、學生活動與集會管理制度、校園環境管理制度、教室(實驗室、操作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報告廳、食堂、公寓(宿舍)等場所的管理制度等,學生對這些制度應當自覺遵守。
學生應當對校園公共設施加以愛護和保護。公共設施是指學校為了保證教育教學正常實施和學生學習、生活、娛樂、休閑以及環境美化等需要而設置或搭建的設備、物具(件)、建築、網(管、線)路等。這些設施設備本身既是國家財產,又是供學生和學校職工使用的,學生理應愛護和保護。損壞學校設施設備或因自己責任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應按相關規定和要求賠償;情節嚴重的,應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觸犯刑律的,應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學生應當自覺維護校園的正常秩序。校園秩序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成長影響很大。而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校園內最大的群體,又對校園秩序的好壞產生直接作用。因此,學生應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做起,自覺維護校園的正常秩序。
學生遵守校園管理的目的在於和學校的教職工一起,共同創造一個文明、整潔、優美、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文明,主要指語言和行為要文明,要符合學校和社會的規范要求。整潔,指校園環境及各個學習、生活場所要整齊、潔凈。優美,這是對校園環境更高層次的要求,即校園內不僅要整潔、干凈,而且要富有文化和美感。安全,這也是對校園秩序的一個基本的要求。校園內必須採取堅強有力的措施,確保師生及其他員工的人身與財產安全。
不得酗酒。在我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對於在沒有行為控制能力狀態下的犯罪或違法行為,如精神病人在犯病狀態中或有生理缺陷的人因生理缺陷觸犯了法律或違反了相應的治安管理規定等,可減輕或免除法律責任或處罰,但對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下的犯罪或違法行為,都規定了應當追究法律責任或處罰,甚至承擔的責任或給予處罰的力度還比較大。因此,為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維護其合法權益,預防事故和維護正常的教學與生活秩序,學生不得酗酒。高校校園內也應限制出售酒精度較高的白酒或其他酒類;對慶祝重大節日,學生飲用低濃度的酒,學校也應作相應的規定。
不得打架斗毆、賭博、吸毒等。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政策規定中,已三令五申,明令禁止,高等學校的學生應自覺和嚴格遵守這些規定,不得違反。
不得傳播、復制、販賣非法書刊和音像製品等。這里的「非法」書刊和音像製品,是指未按國家有關書刊和音像製品等管理規定,進行備案、登記、審查、監管、上稅等的書刊和音像製品,包括反動、迷信、邪教、淫穢和各種盜版的書刊及音像製品等。學校是創造、傳承、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是育人成才的專門機構,因此,應當是一個相對凈化的文化環境,學生應當自覺遵守國家和學校的相關規定,主動和自覺地接受先進文化、健康文化,排斥和抵制反動、淫穢、盜版等非法的不健康的文化,不參與和從事傳播、復制、販賣非法的書刊和非法的音像製品等。
不得參與非法傳銷和進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動。非法傳銷是一種欺詐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而邪教和封建迷信是偽科學,高等學校的學生應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法制意識,自覺抵制非法傳銷和邪教、封建迷信,更不能參與非法傳銷和進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動。
不得從事或參與有損大學生形象、有損社會公德的活動。高等學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和行為方式對同齡人及社會具有很強的示範性和誘導性。為此,高等學校學生要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其行為要文明、得體、高尚,要有良好的大學生形象;要保持健全人格,遵守社會公德,弘揚優良傳統和先進文化,自覺抵制不良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不得從事或參與有損大學生形象、有礙社會公德的活動。
此外,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還規定了影響和妨害公共秩序、安全和侵犯他人人身權利、公私財物等其他行為或情形,而且規定得很詳盡,如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侵犯公私財物的行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違反消防管理的行為、違反交通管理的行為、違反戶口或者居民身份證管理的行為等。這些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對高等學校的學生,也應嚴格禁止。
高等學校的學生應加強法制學習,養成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管理制度的良好習慣。高等學校應加強學生的法制宣傳和教育,制定相應的實施管理辦法,加強引導,嚴格要求,嚴格規范,按章處理。

『捌』 為創造文明的環境,小學生應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積極宣傳:宣傳創造文明環境的重要性。
二、身體力行: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伸張正義:敢於、善於同破壞文明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玖』 簡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八大環境建設

1.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

2.民主公正的法制環境

3.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

4.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

5.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6.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

7.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8.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9)創造文明環境擴展閱讀

全國文明城市,簡稱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中國大陸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

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大陸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有價值的城市品牌。

『拾』 倡導文明行為,共創優美環境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創造文明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