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盛宣懷創造

盛宣懷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12 05:30:35

⑴ 以下民用工業中,哪個不是盛懷宣創辦的

盛宣懷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師范學堂南洋公學(交通大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
開平礦務局不是他創辦的。

⑵ 盛宣懷成晚清富商,被稱為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有怎麼波瀾壯闊的一生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漢族,祖籍江陰,出生於中國常州,死後歸葬江陰。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盛宣懷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師范學堂南洋公學(交通大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他熱心公益,積極賑災,創造性地用以工代賑方法疏浚了山東小清河。

⑶ 盛宣懷所創的十一個第一,分別有哪些

1. 1872年擬定中國第一個集商資商辦的《輪船招商章程》;
2. 1880年創建中國第一個電報局——天津電報局;
3. 1886年創辦中國第一個山東內河小火輪公司;
4. 19世紀70年代在湖北「勘礦」;
5. 1896年接辦漢陽鐵廠逐漸發展為真正稱得上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
6. 90年代後期修築中國第一條鐵路干線盧漢鐵路;
7. 1897年建成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8. 1895年創辦中國第一所正規大學——北洋大學堂,1897年在南洋公學首開師范班,這是中國第一所正規高等師范學堂;
9. 1902年創辦中國勘礦總公司;
10. 1904年在上海創辦紅十字會並於1907年被清政府任命為中國紅十字會首任會長;
11. 1910年辦成私人的上海圖書館

⑷ 評價歷史人物盛宣懷

(1)創辦廠礦局企業,推動了中國經濟現代化;創辦學校、圖書館推動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創辦紅十字會,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6分) (2)盛宣懷作為買辦商人和洋務運動的主要人物,大大推進中國現代化進程;他提出「鐵路國有」政策,引發了保路運動,促使辛亥革命爆發。但作為買辦商人,與外國侵略者、封建統治者聯系緊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進程。(9分) 分 析: 考查近代中國鐵路發展史中的重要人物盛宣懷。(1)根據材料概括盛宣懷的主要活動可以從材料中直接提取,注意材料中的標點符號,答題完整即可,難度不大。(2)評價盛宣懷,作為近代買辦商人和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在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同時畢竟是買辦商人,因此其消極方面也是不容忽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進程。 考點: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盛宣懷

⑸ 盛宣懷為i洋務運動嘔心瀝血,他建造中國第一鐵路等創造了眾多中國第一!為什麼被清廷指責為誤國首惡

黑鍋總是要有人背的。。。。。。很多事情必須找一個人出來。。。給歷史一個說法。。。就像重慶的打黑一樣。。。真正該殺的就那幾個人嗎?
老盛。。因為導致辛亥革命的直接事件是四川的保路運動。。。而導致保路運動的是。。盛宣懷修築川漢鐵路。。修川漢鐵路沒有錢。。。必須像。。英法德美四國借款。。而借錢的也是盛宣懷。。。接了錢以後。。。鐵路國有(此前四川已經捐款6000萬元修築鐵路。。被中央給黑吃了。。是樓主。。會不起來鬧事嗎)。。。侵害了。。人民的利益。。

⑹ 盛宣懷的十一項「中國第一」都是什麼他都有創立了哪些開時代先河的事業

盛宣懷,字杏蓀,號愚齋,1844年出生於江蘇常州府武進縣龍溪。盛家世代官宦,但盛宣懷的科場之路卻非常坎坷,自從22歲童子試之後就屢試不第。三次落第之後,盛宣懷放棄了科舉之路,1870年,他當上了李鴻章的幕僚。跟著李鴻章,盛宣懷開始了自己的洋務生涯。

盛宣懷早年因興辦洋務,為清政府提供財政來源,被慈禧看作是朝廷「不可缺少之人」。辛亥革命前幾個月,盛宣懷已出任郵傳部尚書(相當於鐵道部和郵電部部長),因強勢推進清政府將鐵路收歸國有的政策,導致四川「保路運動」爆發。受此牽連,盛宣懷作為替罪羊被清廷革職,其上海、杭州等地家產被抄。盛宣懷本人不得不出走日本,暫避風聲。

⑺ 盛宣懷只是一名落第秀才,為什麼成為中國實業之父呢

在晚清的洋務運動里,盛宣懷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關鍵性人物。

從1870年進入李鴻章幕府,協辦辦理洋務運動開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盛宣懷搞了41年洋務運動,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

盛宣懷的情況與左宗棠大致相同。只不過,左宗棠加入的是軍事前線,盛宣懷加入的是洋務運動。

19世紀中晚期,洋務運動在中國是一個新生事物,本身就缺乏規則和秩序,這為盛宣懷這種頭腦靈活、視眼開闊、實事求是、能夠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提供了足夠多的機會。換言之,就算盛宣懷沒有進入李鴻章的幕府,他也可以進入左宗棠或者張之洞的幕府,成為一名洋務運動的干將。

【參考資料:《成敗都是盛宣懷》《盛宣懷的兩重面孔》等】

⑻ 盛宣懷的主要成就

參與創辦第一個民用洋務企業輪船招商局;1880年創建中國第一個電報局天津電報局;1886年創辦中國第一個山東內河小火輪公司;19世紀90年代後期建成中國第一條鐵路干線盧漢鐵路;1897年創建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1895年辦成中國第一所正規大學北洋大學堂;1904年春在上海創辦紅十字會,並被清政府任命為中國紅十字會第一任會長。 1872年他建議李鴻章用建造商船來提供建造兵艦的費用,被李採納,李委任盛辦理中國第一家輪船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這是盛辦理輪船航運的開始。同年擬定中國第一個集商資商辦的《輪船招商章程》。
1873年, 輪船招商局正式營業,盛宣懷擔任會辦,從此他開始正式成為清末洋務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
1875年李又委盛辦理湖北煤鐵礦務,從此盛又開始辦理礦業。
1909年盛宣懷鑒於「商業振興,必借航業,航業發達,端賴人才」,在南洋公學增設航政科,辦航海一班,後於1912年獨立成為吳淞商船學院,是為今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前身。 1879年盛建議李建立電報事業,李採納之,又命盛督辦。
1880年創建中國第一個電報局——天津電報局。
1881年盛宣懷被任命為津滬電報陸線的總辦,從此進入電訊業。
1882年為了阻止外國人在中國沿海建立電報網,李委任盛建立上海至廣東、寧波、福州、廈門等地的電報線。
1883年盛宣懷督理天津海關,他挪用海關錢糧來資濟電報事業,混淆各個部門的經費,因此受到處分,但因多方說情未被降職。 1892年起,他又開始在上海督辦紡織業。
1894年開辦華盛紡織總廠;又以官督商辦及官商合辦名義,控制大純、裕春、裕晉諸多紗廠。 1896年起盛宣懷開始督辦鐵路。
因漢陽鐵廠生產不景氣,虧損嚴重,張之洞奏派盛宣懷接辦漢陽鐵廠(包括大冶鐵礦、江夏馬鞍山煤礦)。盛接辦漢陽鐵廠後,招募商股,將帥官辦企業改為"官督商辦",並改漢陽鐵廠為總廠,委輪船招商局會辦鄭觀應為總辦,將大冶鐵礦隸屬總廠,接著便著手改造、擴充漢陽鐵廠。針對漢陽鐵廠缺乏燃料、產品質量低劣等問題,首先派委員帶同外國礦師沿長江上下暨江、皖、楚西各境,搜求鑽試,尋覓佳煤,結果覓得萍鄉煤礦。遂向德國禮和洋行借德銀400萬馬克作為資本,開辦萍鄉煤礦,解決燃料問題。隨即奏派郎中李維格出國考察鋼鐵,求取煉鋼新法,以提高產品質量。李在考察歐美鋼鐵工業的同時,找到漢廠產品質量低劣的原因。盛於是購置新機爐,全面改造鐵廠。經過改造、擴充的漢陽鐵廠,成為東亞"第一雄廠"。外人驚呼"中國醒矣"。但盛在改造、擴充漢陽鐵廠時,為解決資金問題,在日本制鐵所的誘惑下,以大冶鐵礦得道灣礦山及礦局的全部財產作抵押,向日本興業銀行借款300多萬日元,使大冶鐵礦主權喪失。 甲午戰爭後,盛宣懷認為國家欲圖自強,籌設學堂、培育人才是關鍵。他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西國人材之盛皆出於學堂」。
1895年10月2日,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韶,稟奏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後更名為北洋大學,此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辦大學,也是天津大學的前身。這一天也成為中國第一所大學建校紀念日。
北洋大學堂創建後,盛宣懷秉承「事事研求」的人生宗旨,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辦學方針,形成了「西學體用」的思想理念。首先,他採用專家辦學模式,奏明皇帝「須遴選深通西學體用之員總理」,聘請美國教育家丁家立具體掌管設在天津的大學堂,並聘請了一批外籍教員。其次,針對當時清王朝在處理內政外交上急需熟悉法律的人才,以及急需開發礦業資源、發展機械加工工業的實際,開設了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機械工程等學科,並隨著事業的變化,及時改變專業設置,添設新的專業。盛宣懷認為「師范、小學尤為學堂一事務中之先務」。所以他又開始了培植師資和生源的工作,1897年他建立了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師范學院,以及第一所外院(即小學),連同相當於大學附中的北洋大學堂二等學堂,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三級學制,為中國新式系統學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第四,盛宣懷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培養專門人才。學生入頭等學堂先學習第一年基礎功課,學完後,由總辦、總教習察看每一個學生的資質,酌定今後的學習內容;即便是出國留學,也要根據每人的資質,選其專門學科去深造。第五,確立了「嚴謹治學,嚴格教學要求」的校風。
1896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是為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的前身。
1897年在南洋公學首開師范班,是為中國第一所正規高等師范學堂。
1909年在南洋公學首開航政科,後發展為獨立的吳淞商船學院,是為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前身。
盛宣懷還創設了南洋公學附設譯書院、電報學堂等。為適應清政府經濟特科的選拔,他精心開辦了「特班」,專門培養政府官吏,如為發展鐵路事業,開辦了「鐵路班」。
盛宣懷與大學教育的淵源並不只體現在他親自創辦的這些學堂上,1916年4月27日他去世之後,其十餘萬卷的藏書被民國政府一分為三,分別給了聖約翰大學、交大和山西銘賢學校。解放後,這些藏書的分配又被作了重新調整,安徽大學、華東師大、山西農大成為新的受益者。甚至連盛宣懷與朋友來往的六百封信札,也被香港中文大學所收藏。 1910年辦成私人的上海圖書館盛宣懷終其一生都十分注重文檔留存,各種文稿、信札、賬冊甚至宴客菜單,吉光片羽,無不悉心收藏。盛宣懷在世共26106天,現僅上海圖書館收藏的「盛檔」就有一億余字,178633件,籠統一算,每天保存6.8件檔案。如果加上流散在海外的「盛檔」,數字就更為驚人了。
1975年,上海當時的市委寫作班子組織了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圖書館三家單位的研究人員,開始對上海圖書館館藏的800多大包的盛宣懷檔案進行整理。這是1949年後第一次整理「盛檔」。1997年,上海圖書館又再次組織整理「盛檔」,這次整理共歷時9年。800多大包的盛宣懷檔案的具體數目是178633件。
盛宣懷當年的親近幕僚葉景葵曾說過:「宣統之季,余在造幣廠監督任內,公適籌畫幣制條款,召余商榷,函電屬草,每於病榻親自為之,精細為群僚之冠。」文中「余」系葉景葵自稱,「公」即指盛宣懷。從盛宣懷對擬「函電屬草」這樣的事,即使卧於病榻,也必「親自為之」,足可見盛宣懷對文案(實際上也是對檔案)的重視。 盛宣懷作為慈善家,他在天津創立廣仁堂,在上海開創萬國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賑濟家之一。
清同治十年(1871年),畿輔大水,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捐助衣物糧食,由盛宣懷購買並運到天津散發,這是盛宣懷第一次從事福利事業。河北水災時,盛宣懷與父親盛康一起參與賑災工作,曾到江蘇、上海一帶募捐錢物,收效頗大,因此他才有把握向李鴻章要求增加一萬兩賑款,「回南勸捐,如數歸繳」。
清光緒三年至四年(1877-1878年),山西、陝西、河南、河北一帶遭受極其嚴重的旱災,史載餓殍達一千萬人以上,被稱為「丁丑奇荒」。李鴻章時為直隸總督,正處重災之區,賑災工作十分繁重。他在天津設立了直隸籌賑局處理賑務,盛宣懷以候補道的身份參加該局工作,於1878年5月,被派往獻縣主持賑災。他會同地方官員下鄉做了一次調查,給李鴻章寫了兩份報告,詳細匯報了獻縣受災後的情形。由於連年災荒,當地農民除了土地之外已一無所有,久旱無雨,土地堅硬,種糧已被吃盡,農田大半荒蕪,無人耕種,災民或者流落外省,或者坐以待斃,形勢非常嚴峻。災民人數太多,「獻縣至少須發二萬戶,方能稍援垂斃」。盛宣懷所帶政府賑災款只有區區六千串,以每戶一千文散放,只能救濟六千戶。盛宣懷請求借庫平銀一萬兩,以滿足救濟「極貧之戶」之需。由於這是計劃外的要款,可能撥不下來,盛宣懷提出:「此銀如籌賑局無款核銷,擬請代為轉借,俟職道回南勸捐,如數歸繳,決不敢短少」。
光緒五年,為了解決河北特大旱災後遺留下來的為數眾多的孤兒寡婦的撫養問題,盛宣懷秉承李鴻章的旨意,在天津設立一座名為「廣仁堂」的慈善機構,其創辦者和董事多為「南省助賑紳士」,如王承基、吳大澄、經元善、鄭觀應、李金鏞等。其中王承基是上海人,吳大澄江蘇吳江,經元善浙江上虞,李金鏞江蘇常州,鄭觀應是廣東人,但也長期在滬經商。這些人大多是上海一些著名善會、善堂的堂董或司事。王承基光緒八年(1882年)被推舉為上海同仁輔元堂的司總,經元善先後在同仁輔元堂、果育堂任職,鄭觀應曾任上海保嬰局董事,後又在果育堂任董事,他們有著長期從事民間慈善事業的經歷和經驗。盛宣懷晚年回憶廣仁堂時曾說:「北省向無善堂」,廣仁堂可稱南方紳商在北方創設善堂的開山之舉。
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為了救助陷於戰區的民眾,上海的一些慈善事業活動家仿效西方紅十字會的章程和辦法,聯合中立的英、美、法、德等國在滬的外交人士、企業家,在上海創設了一個名為「上海萬國紅十字會」。這個組織雖然也帶有政府背景,當時的兩位商約大臣呂海寰、盛宣懷是肩負政府使命的幕後主持人,但出面活動的華人董事沈敦和、施則敬、任錫汾則都是長期在上海從事慈善事業的南方商人。這為1910年2月中國紅十字會的正式成立起到先導的作用。
1906年春、夏,安徽、江蘇發生特大水災,受災人口達730萬人。由於地方官吏對賑災救濟工作的漠視和拖延,造成大批災民流離失所,清江、沭陽一帶災民每天餓死者數百人,情況非常緊急。鑒於盛宣懷在歷年賑災活動中的影響和號召力,災區紳民紛紛寫信給盛宣懷,甚至直接派代表到上海拜見盛宣懷,呼籲他出面主持賑濟工作。由於朝廷初次撥給的政府賑災款只有十萬兩銀子,遠遠不夠使用,新任兩江總督端方也竭力邀請呂海寰、盛宣懷主持義賑募捐工作。盛宣懷當時在上海和呂海寰一起與德國、義大利等國進行商約談判,雖然公務繁忙,還是難以袖手,便承擔起義賑重任。由於掌控了上海廣仁堂這樣一個民間慈善機構,盛宣懷運作起來頗為順手。上海廣仁堂成為徐、淮、海水災的義賑主持機構,刊印災啟、登發廣告、寄發募冊、派員巡視調查、收取捐銀、填開收照、編制賬冊、散放賑款賑衣、編印徵信錄,一概義賑事務,全由廣仁堂經手辦理,起到了組織機構和指揮中心的作用。
盛宣懷晚年談及廣仁堂時曾說:「上海廣仁堂系鄙人一手所建設,平常辦理各種善舉,遇有災荒,同人提倡義賑,歷有年所。堂內捐置房地、礦業股份,以為恆產,如能經理得宜,未始不可達救人目的。」這里特意提出「上海廣仁堂」,似有與1879年最初在天津創辦的廣仁堂作一區別的意思。天津廣仁堂初辦時帶有官方色彩,經費有一部分來自官方,在上海設立的廣仁堂則沒有了官方經費的來源,主要由盛宣懷主持的輪船招商局、電報局、漢冶萍公司、又新公司等企業贊助,已演變成完全民間性質的慈善組織。
這次水災的義賑工作前後超過半年。由於江蘇一些地方官員官僚作風嚴重、賑災不力,盛宣懷致電兩江總督端方表示不滿:「官賑現由鄉董地保造冊送州,勻攤辦法,義賑系經司事親歷各災區查看開辦,俟官賑放後,義賑以補不足。……向來官賑不過憑董保造冊呈送,印委分極次貧勻攤,每口極多數百錢,散放極遲,剋扣極多。且百姓皆稱吃皇糧可不吃者亦都要吃,董保徇情而不中飽者,已算極好。宣官直東,總司賑務,親督查戶,洞察其弊,曾嚴懲印委,稟院以官作義,系將官賑並歸義賑,責成義紳,隨查隨放,奏銷則列明官賑若干,義賑若干。李文忠、張勤果不派委員,即派員亦止會同義紳而已。非必委員無妥人,實因章法不同。且委員所帶之人,斷不能耐苦終日奔波,故以候補官充義紳,亦能變好」。提出「官、義合賑」的建議,得到端方的支持。盛宣懷隨後親自起草制定了《江南北官義兩賑合辦章程十八條》,規范來自政府途徑和民間途徑款物的管理和發放辦法,實際上官賑的管理權也已經歸於上海廣仁堂。端方在冬賑結束後上奏朝廷,褒揚盛宣懷等人的功績:「自議定官賑義賑合辦,紳任查產放錢,官任監視彈壓,遴派員紳,分投開辦,隨查隨放,不少耽延,辦理尚稱順手。……至各屬查賑,安靜不擾,實惠普沾,則義紳之力為多。而此次義紳之遍布各屬,力任勞怨,實由駐滬商約大臣呂海寰、盛宣懷主持公義,極力提倡所致。本年九月以後,該人臣等首倡義賑,於捐款弩末之時毅然認籌錢百萬串,所派義紳類多朴實廉干之才。」這年冬賑結束後統計:「官賑發過銀七十萬兩,合錢一百餘萬串,官辦平糶米價充賑錢二十萬串,義賑錢六十餘萬串,提用淮海各屬積谷錢十餘萬串,約共錢二百萬串有奇。」通過上海廣仁堂募捐所得的義賑款佔了全部賑災費用的30%。
晚年時,盛宣懷對江南地區的紳商長期以來樂於參與災賑活動屢有褒言:「江南義賑,聞於天下,垂四十年,凡遇各省荒歉偏災,一經官紳布告,靡不竭力集資,四齣拯濟。」這是基於他數十年來主持義賑活動事實的基本結論。中國近代歷年的賑濟救災活動中,上海地區的民間募捐活動確實是舉足輕重的。

⑼ 盛宣懷的介紹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漢族,祖籍江陰,出生於中國常州,死後歸葬江陰。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盛宣懷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師范學堂南洋公學(交通大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他熱心公益,積極賑災,創造性地用以工代賑方法疏浚了山東小清河。

⑽ 盛宣懷簡介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漢族,祖籍江蘇江陰,出生於江蘇常州,死後歸葬江陰。

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他熱心公益,積極賑災,創造性地用以工代賑方法疏浚了山東小清河。盛宣懷一生經歷傳奇,成就不凡,創辦了許多開時代先河的事業,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諸多領域,影響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後世。

(10)盛宣懷創造擴展閱讀:

盛宣懷可能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譽之則以「中國現代企業之父」,詆之則曰「封建買辦官僚」。

揆諸盛氏一生,中國近代企業多與之有瓜葛,如輪船招商局、電報總局、通商銀行、漢冶萍公司、修築盧漢鐵路等等;盛宣懷於教育、慈善事業之投入,比諸他人亦不遑多讓。

如他創辦的交通大學、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至今仍為名校,中國紅十字會亦他倡導建立,在清末民初救濟、賑災方面頗有作為。

清末實業家、慈善家經元善不無諷刺地說盛宣懷「一隻手撈十六顆夜明珠」,由此可見當年盛氏旗下企業之盛。近代學者左舜生評價盛宣懷「所從事建設各端,對於國家關系之大,又遠非李(鴻章)、張(之洞)輩所能及」、

盛宣懷早年入李鴻章幕,李告誡他「要做大事,先做大官」。在李幕歷練之下,盛宣懷洞察人性、人心,熟諳人情、世事,洞悉儒家社會之下的潛規則,練就一手厚黑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盛宣懷

閱讀全文

與盛宣懷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