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復活誰發明

復活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2 04:41:35

A. 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中,究竟是誰復活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演變

不是誰復活了,這指的是主人公經過一些事情她的精神猶如新生,復活!

B. 關於 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

1.本文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的著作有哪些?
2.本文的主角是一個怎樣的人?
3.列夫托爾斯泰寫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麼,他寫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麼?
4.本文是什麼題材的文章?

C. 復活是誰的作品哪國的

《復活》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一部傑作,一部不朽的史詩,寫於1889-1899年。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問題,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體現了一位偉人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世界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俄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作 。

D. 復活島的石像是誰創造

復活節島上的巨型石像(當地人稱「莫埃」)是一個待解的世界之謎,沒有真正知道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
有600多尊石像錯落分布在海濱,茫然地遙望著太平洋。大部分石像有3.5米—6米高。也有一些石像高達12米,重90噸。即使在今天,人們也很難搬動如此巨大的石像。右圖:數百個巨大的石像散布在島上,盡管有些石像已經東倒西歪了。
石像用火山岩雕成,豎立在平台上。有些石像的頭上有一塊紅石頭,就像戴了一頂」帽子」。這些石像是由公元400年左右來到島上的人雕成的。一些石像已被毀壞或被推倒,大約在公元1680年,島上的兩個部落之間發生過一場戰爭。每個部落可能都推倒自己的石像,再去雕鑿更大、更好的石像。
最早在遙遠的復活節島上定居的是波利尼西亞人,他們來自太平洋的其他島嶼。波利尼西亞人是技術嫻熟的探險家,航行到復活節島可能是為了逃避戰爭或尋找食 物。 1722年,第一批歐洲人在復活節那天登上該島,復活節島因此而得名。

E. <復活〉中的主人公是誰

聶赫留朵夫。

德米特里·聶赫留朵夫是列夫·托爾斯泰小說《復活》的男主角,年幼時與該書女主角瑪絲洛娃初遇,身為庄園女主人的侄子的聶赫留朵夫與庄園的年少侍女瑪絲洛娃(卡秋莎)有過一段純潔感情。

後在聶赫留朵夫十九歲時,他在軍隊中更為知曉世故,一時難敵慾望將兒時戀人誘奸,間接導致馬斯洛娃後來的墮落放盪悲慘生活。

書中,聶赫留朵夫數次幫助獄中瑪絲洛娃,願同她成婚,甚至和被流放至西伯利亞的瑪絲洛娃一同出行,且在同時逐漸改變自己腐朽貴族的道德觀念。

後因瑪絲洛娃同獄友西蒙松終成眷屬,而錯失了始終愛戀的女子,卻雙雙獲得了精神的復活。

性格特點:

他的性格特點主要就表現在他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和見解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對待土地問題上,聶赫留朵夫認為土地不應該成為任何人的私有財產,地主必須把土地交給種地的人。他先後採取了兩種做法:一是交給農民去種,收取很低的地租;一是交給農民,不收取任何地租。

聶赫留朵夫對待整個貴族階級的態度是:由於他看清了貴族階級是骯臟的,其生活趣味是卑劣的,所以他認為真正的上等人是勞動者和革命者。他在思想上,在行動上都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對封建官僚制度的問題,聶赫留朵夫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官僚嘴臉,他們殘忍暴戾,嗜血成性,背信棄義,貪樁枉法。他感到那些擔任要職的官員是製造「罪犯」的罪犯。

F. 《復活》是托爾斯泰在什麼背景下創造出來的

托爾斯泰出身在一個伯爵家族裡。他從小就顯露出良好的藝術素養。他善於編各種謎語,喜歡朗誦和畫畫。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心中所描繪的圖畫有了壯麗的色彩,然而他父親意外地死去了,隨後他由遠方姑媽撫養。姑媽對他的母愛給了他一生的影響。他喜歡田園風光,並在其中領悟到了博愛。年輕的托爾斯泰注意各方面的修養,如道德、文學等。姑媽窺見了他的文學天賦,便勸他動筆寫作。後來他真的在一種不可言狀的寫作沖動下,寫了數部佳作。這些佳作有《哥薩克》、《童年》等。托爾斯泰從1863年開始創作《戰爭與和平》。這是一部以歷史為主題的作品,作者用歷史資料、親身經歷和智慧釀造了成功,它使托爾斯泰贏得了世界的聲譽。後來在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下,托爾斯泰將注意由以歷史為題材的創作轉移到了以探討現代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創作上來,因此有了《安娜•卡列尼娜》的誕生。

到了80年代,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了激變,他不願做貴族,寧願成為平民。因此一方面他的創作也以平民的悲慘生活為主題。《復活》就是這種作品。另一方面他與妻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最後的30年裡他過著矛盾而痛苦的生活,直至他客逝他鄉。

G. 列夫 托爾斯泰《復活》的開頭

「盡管好幾十萬人聚居在一小塊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盡管他們肆意把石頭砸進地里,不讓 花草樹木生長,盡管他們除盡剛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盡管他們濫伐樹木,驅逐鳥獸,在城市裡,春天畢竟是春天。陽光和煦,不僅林蔭道上,就連石板縫里,到處又都長出了青草。凡是青草沒有鋤盡的地方,都一片翠綠,生意盎然。樺樹、楊樹和稠李紛紛抽出芬芳的粘稠嫩葉,菩提樹上鼓起一個個脹裂的新芽寒鴉、麻雀和鴿子感到春天已經來臨,都在歡樂地築巢。就連蒼蠅都被陽光照暖,在牆角下 嗡嗡地騷動。花草樹木也好,鳥雀昆蟲也好,兒童也好,全都歡歡喜喜,生氣蓬勃。惟獨人,惟獨成年人,卻一直在自欺欺人,折磨自己,也折磨人。他們認為神聖而重要的,不是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上帝為造福眾生所創造的人間的美,那種使萬物趨向和平、協調、互愛的美;他們認為神聖而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發明的統治別人的種種手段。」(《復活》開頭第一段)

H. 《復活》的作者是誰,主人公是誰

《復活》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99年。男主人公為聶赫留朵夫,女主人公為女僕瑪絲洛娃。

托爾斯泰(1828年-1910年),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家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

《復活》是托爾斯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小說通過瑪絲洛娃的苦難遭遇和聶赫留朵夫的上訴經過,廣泛而深刻地抨擊了法庭、監獄、官僚機關的腐敗、黑暗。

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動官吏的殘暴昏庸、毫無人性,撕下了官辦教會的偽善面紗,反映了農村的破產和農民的極端貧困,勾畫了一幅已經走到崩潰邊緣的農奴制俄國的社會圖畫。

(8)復活誰發明擴展閱讀:

該書取材於一件真實事件,主要描寫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姑媽家女僕瑪絲洛娃,使她懷孕並被趕出家門。後來,她淪為妓女,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

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他為她奔走伸冤,並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上訴失敗後,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亞。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使她重新愛他。但為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和地位,她最終沒有和他結婚而同一個革命者結為伉儷。

I. 列夫托爾斯泰之《復活》

《復活》是什麼時候創作的?列夫托爾斯泰七十多歲的時候。綜觀列夫托爾斯泰一生的創作,哪一段生活沒有他生活的烙印呢。
列夫托爾斯泰創作它時,僅僅是因為報紙上的一個報道,是間接題材吧,但列夫托爾斯泰卻演繹成了世界名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細節的准確牢靠,他並不是以故事而故事,而是生活的全部調動,把自己所經歷的感受很深的東西,以及他以為重要的思想,埋藏在敘述里讓讀者去感受。所以,列寧說:「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

《復活》一書如實地描繪了人民的悲慘境況;描繪了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惡嘴臉,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會欺騙的實質。表現出深厚的人性,宣揚了人性。
弘揚人性,歌頌人性,不管是過去的人,還是現在的人都需要人性的關懷。在當今社會,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精神卻徘徊不定。因此可貴的人性,更為我們所重視關注。書中「聶」一次又一次戰勝人性的弱點,喚醒起精神的人,就是在讓人性復活。而所謂精神之人就是有良知、有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有正義感的有人性的人。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世界觀轉變以後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他思想、宗教倫理和美學探索的總結性作品。它是以一個真實的案件為基礎構思而成的小說,表現了主人公的"心靈凈化"過程,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質以及教會的丑惡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爾斯泰世界觀的終結作品。小說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刻畫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爐火純青的老辣筆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與女性在"靈與肉"之間的痛苦掙扎。這部史詩般的經典著作,被譽為"19世紀俄國生活的網路全書"。

《復活》是歌頌人類同情的最美的詩--最真實的詩,書中體現了卑劣與德性,一切都以不寬不猛的態度、鎮靜的智慧與博愛的憐憫去觀察。
--法國著名評論家 羅曼•羅蘭

整個19世紀還不曾有過《復活》這樣的作品,它高於《悲慘世界》,因為這里沒有一點幻想的、虛構的、編造的東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國著名評論家 斯塔索夫

讀托爾斯泰的《復活》,我感覺他的確了不起,他筆下的***瑪絲洛娃給人一種聖潔之感,而我們有些小說的所謂"聖潔女性"形象卻給人卑瑣之感。這就看出大師與普通作家之間的差別了。 更多文章:01power.com
--著名作家 遲子建

《復活》是總結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裡骯臟的東西都拿出來了,人內心很復雜,好人和壞人、善與惡都很復雜。
--著名作家 高莽 讀托爾斯泰的《復活》

《復活》是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為是其創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沒有《戰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與不安的騷動--它,完全是體現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在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繪的精確、筆力的雄渾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這與作品內容的嚴肅性是相符合的。在這里,面對人類的苦難,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鎮靜,然而讀者卻不得不為見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動。托爾斯泰在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說整個俄國都被他翻了出來。他再現的藝術世界已經達到可作為一面"鏡子"的程度。偉大的真實!正因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義的萎靡因素,因而整個顯出了威力,如同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一般。然而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是一座宏偉的紀念碑。它把19世紀末整個俄國的現實熔鑄進去,上面刻有窮人、貴族、獄吏、監犯、革命者、醫生、***、學生……裡面混合了懺悔、憐憫、寬容、無恥、欺詐、放盪……這里,作者唱出了人類藝術最崇高的歌:"我們為不幸者撒一掬淚,人世的悲歡感動我們的心。"

J. 復活節島是被誰發現的

復活節島是由荷蘭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於1722年4月5日首先發現,當天正值基督教的復活節,故得名。島上的居民則稱它為「拉帕努伊」,意為「石像的故鄉」,或稱「特皮托·庫拉」,意即「世界的肚臍」。小島東距智利本土3700公里,西距最近的皮特克恩島1900公里,像一葉孤舟漂泊在萬頃碧波上。

復活節島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們或卧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台上,單獨一個或成群結隊,面對大海,昂首遠視。這些無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動,高鼻樑、深眼窩、長耳朵、翹嘴巴,雙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幾十噸,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噸。有些石像頭頂還帶著紅色的石帽,重達10噸。這些被當地人稱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鑿而成,有些還用貝殼鑲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令人不解的是,島上這些石像是什麼人雕刻的呢?它象徵著什麼?人們又是如何將它們從採石場運往幾十公里外的海邊呢?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復活節島北部的阿納凱是全島最富魅力的景點,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一片金黃色的沙灘又長又寬;岸上的棕櫚樹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島最高點,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頂,極目遠眺,島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盡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與藍天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從山上下來不遠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點。據傳,它是一個毛利巫師的七個兒子等待歐圖-瑪圖阿王到來的地方。「達海」是全島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當傍晚,人們步行到這里觀看日落,霞光映紅半邊天,巨大的石像被襯托出永恆的剪影。

復活節島人熱情好客,友善禮貌,每迎來賓都獻上串串花環。男女青年能歌善舞,每逢節假日,男人頸套花環、裸露上身,女人頭戴花飾、下穿羽裙,跳起優美的羽裙舞。這種舞蹈同夏威夷的草裙舞相似,是智利旅遊活動的「保留節目」。

閱讀全文

與復活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