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吃下30G撲熱息痛大概多少時間致死
這要看一個人的抵抗力,就是所謂的綜合應激能力,簡單的說,抵抗力差的,器官功能性衰竭較快,抵抗力強的,器官功能性衰竭較慢,正常人如果服用30g,保守來講,30分鍾到1個小時,是足以要人命的,所以服用撲熱息痛,一定要遵醫囑。本人絕不贊同利用它自殺或是他殺,慎之又慎。
B. 什麼是撲熱息痛
撲熱息痛,是乙醯苯胺類解熱鎮痛葯,別名有乙醯氨基酚、對乙醯氨基酚、醋氨酚、退熱凈等。該葯具有解熱鎮痛作用,主要用於緩解輕、中度的疼痛,如關節痛、頭痛、神經痛、牙痛及痛經等。
作用:
1、用作解熱、鎮痛、抗風濕葯。
2、該品為解熱鎮痛葯,國際非專有葯名為Paracetamol。它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熱鎮痛葯,解熱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鎮痛作用較弱,無抗炎抗風濕作用,是乙醯苯胺類葯物中最好的品種。特別適合於不能應用羧酸類葯物的病人。用於感冒、牙痛等症。
其它名稱:
日夜百服嚀;小兒百服寧;加合百服寧;必理通;醋氨酚;撲熱息痛;泰諾止痛片;退熱凈;雅司達;泰諾林;泰諾;對乙醯氨基酚;斯耐普;一粒清;Bufferin
不良反應:
1.不良反應較少,不引起胃腸道出血。偶見皮疹、蕁麻疹、葯熱、血小板減少症及白細胞減少症(如粒細胞減少)。長期大量用葯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
2.可引起惡心、嘔吐、出汗、腹痛及面色蒼白等。
3.劑量過大可引起肝臟損害,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如有可能可測定本品血葯濃度,以了解肝損程度。
C. 撲熱息痛是誰發明的
60年代的通用葯
D. 撲熱息痛、 急急急!
撲熱息痛是退燒止痛葯,副作用挺大的,一般葯店有賣,喝不醉不大可能,個人身體有差別,可以喝酒前喝袋牛奶保護胃
E. 撲熱息痛多長時間退燒
每個人對葯物反應不同,退燒時間也會不一樣,建議溫水擦拭,物理降溫,同時多喝水。
F. 撲熱息痛說明書
復方磺胺甲惡唑片不是撲熱息痛.復方磺胺甲惡唑片是抗菌消炎葯,而撲熱息痛是解熱鎮痛葯.
G. 對乙醯氨基酚為何叫撲熱息痛
對乙醯氨基酚的英文名為Paracetamol,撲熱息痛是根據對乙醯氨基酚的英文名音譯過來的。
對乙醯氨基酚片是作為葯品的通用名,而撲熱息痛則是作為商品名,在臨床上主要是作為解熱鎮痛葯來使用。
它們主要通過抑制環氧化酶,選擇性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出汗而達到解熱的作用;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釋放,提高痛閾而起到鎮痛作用,屬於外周性鎮痛葯,僅對輕、中度疼痛有效。
(7)撲熱息痛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反應
對阿司匹林過敏者對本品一般不發生過敏反應,但有報告在因阿司匹林過敏發生喘息的病人中,少數(<5%=可於應用本品後發生輕度支氣管痙攣性反應。
2、下列情況應慎用:
(1)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時,有增加肝臟毒性作用的危險;
(2)腎功能不全,雖可偶用,但如長期應用,有增加腎臟毒性的危險。
3、在長期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及肝功能。
4、對實驗室檢查的干擾:
(1)血糖測定,應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時可得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脫氫酶法測定時則無影響;
(2)血清尿酸測定,應用磷鎢酸法測定時可得假性高值;
(3)尿5-羥吲哚醋酸(5-HIAA)測定,應用亞硝基萘酚試劑作定性過篩試驗時可得假陽性結果,定量試驗不受影響。
H. 撲熱息痛的前葯設計
撲熱息痛的前葯設計一般採用成鹽方法。具體實驗步驟參照如下:1.取撲熱息痛3g,水20ml,在(10-15℃)攪拌下緩慢加入10%的NaOH12ml2.降溫冷卻到6到8℃3.緩慢滴加琥珀酸酐無水丙酮液(現配:琥珀酸酐,丙酮,二甲基亞碸助溶)4.用濃HCL調pH,至4~55.冰浴1到2小時6.抽濾7.三倍乙醇重結晶
I. 撲熱息痛保質期為什麼會有12年
是印錯了 是2年的有效期 會加重不良反應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