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簡單概括《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紅樓夢》最大的藝術特色是它像生活本身那樣豐富復雜而渾然天成,它的創作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它善於描繪人物性格或心理,寫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打破「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寫法。小說描寫生動而細膩,善於營造意境,詞彙豐富,語言凝煉,富有藝術魅力,並且出現不少優美詩詞,而且在人物塑造上,表現了令人驚嘆的藝術成就,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描繪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形象,其中不少人物如鳳姐、寶玉、黛玉、寶釵、劉姥姥等早已在生活之中流行,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
2. 紅樓夢的藝術特色
《紅樓夢》最突出的藝術特色,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樣豐富、復雜,而且天然渾成」,它把生活寫得逼真而有味道。
《紅樓夢》裡面大事件和大波瀾都描寫得非常出色,故事在進行,人物性格在顯現,洋溢著生活的興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繼承發展了前代優秀小說的傳統。《紅樓夢》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著強烈的詩和理想的光輝」。
《紅樓夢》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徵,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遠放射著奇光異彩。
《紅樓夢》的情節結構,在以往傳統小說的基礎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變了以往如《水滸傳》《西遊記》等一類長篇小說情節和人物單線發展的特點。
創造了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眾多的人物活動於同一空間和時間,並且使情節的推移也具有整體性,表現出作者卓越的藝術才思。
(2)簡述紅樓紅的藝術創造擴展閱讀: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
小說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
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3. 簡述《紅樓夢》的藝術成就與細節描寫的關系
小說文學是離不開情節與細節的,它們共同承擔著再現生活和刻畫人物的任務,但所包含的內容、表現的形式和所需的手段卻不盡相同。比較而言,情節裝的是故事,細節則裝的是性格;情節是矛盾縱向的、公開的、快速的開展,細節則是矛盾橫向的、隱蔽的、緩慢的揭示;情節所需的手段是敘述,細節所需的手段則是描寫。它們所起的作用和所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樣:情節是小說的骨骼與筋脈,細節則是小說的血肉與細胞;情節使小說站立成形,細節則使小說搖曳多姿;情節給人以概括的印象,細節則給人以生動的形象。因此,重視細節描寫,是小說藝術成熟的重要標志。傑出的作品,總是以細節描寫取勝的。
《紅樓夢》站在中國古典現實主義的峰巔,給世界近代現實主義開了先河。在細節描寫上,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份十分豐厚的藝術遺產,滋補著我國的民族文學和世界文學。本文擬就《紅樓夢》細節描寫的特點、細節描寫在人物性格典型化過程中的作用以及細節描寫與主題思想的關系三方面,探討一下《紅樓夢》細節描寫的藝術,以期得到通家的指正。
一
在中國小說史上,細節描寫當然不是曹雪芹的獨創。但只有到了曹雪芹,才自覺地將細節描寫置於情節敘述之上,完成了從「記述小說」到「描寫小說」的轉變⑴。小說作為一種敘事文學,本來是受孕於史傳文的母體之內的。在諸子散文中,尤其是在《左傳》以及後來司馬遷的《史記》中,都在傳人記事時夾雜著生動的情節與細節。六朝志怪將小說從史傳文中分離出來,使小說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爾後志怪又繁衍成為唐宋傳奇。情節之花開得絢爛多姿了,細節的蓓蕾卻日漸枯萎下去。且宋文大得小說的滋補,顯得縱橫姿肆,波涌瀾張;而小說本身卻象宋詞一樣,顯得「體卑」,不得登大雅之堂。於是小說被擠進了「俚俗」文學的行列,成了民間藝人「說話」的專利。從此小說獲得了新生,卻也更緊地被捆綁在情節離奇的框子里難於自拔。只有當小說從口頭文學向案頭文學發展的時候,藝術欣賞的因素增加了,細節描寫才日漸引起了作家們的重視,這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作品中出現了許多令人難以忘記的藝術細節的原因所在。但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題材仍然來自於歷史事件和口頭文學中的英雄傳奇,這就決定了它們仍然是以情節為主來結構小說的,並未完成從記述體到描寫體的質變。《紅樓夢》取材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才脫盡了傳奇色彩,使細節描寫上升到主要地位。如果將《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中的細節對比一下,就可以發現:在《三國演義》與《水滸傳》中,細節是附著在情節之內的,抽去了細節,雖然影響作品的形象生動,卻不損害情節的完整統一。在《紅樓夢》中則不同,情節是寓於細節之內的,抽去了細節,不僅影響作品的形象生動,而且連情節本身也不復存在了。《紅樓夢》就是由許許多多五彩繽紛的細節織成的藝術巨錦,抽去其中一小部分,哪怕是極少的一小部分,也會使這塊巨錦出現紋疵,破壞整體的完美。抽去了所有細節,也就沒有《紅樓夢》了。
《紅樓夢》不僅把細節擺到了與藝術共存亡的地位,而且用以描寫細節的手法也與前人大異其趣。在《紅樓夢》之前,細節描寫往往是以誇張的形式出現的,而且在誇張之中籠罩著一層程度不等的離奇色彩。例如《三國演義》中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一節:
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第二十一回)聞言失箸,已屬誇張;適逢驚雷,更屬巧合。雖不失真實,總給人以離奇之感。當然利用誇張與巧合突出人物形象與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可以將人物性格寫得栩栩如生,不失其為很具表現力的一種藝術手法。但是,這種方法只適宜於表現人物性格的單純性與鮮明性,卻不適宜於表現人物性格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因為藝術的誇張本身就是一種剪裁,突出了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略了事物的其他方面。倘若全面突出,那就失去誇張的意義,也不成其為誇張了。而且用誇張的手法寫出的藝術細節,一般來說筆下藏鋒不多,缺乏含蓄耐嚼的藝術魅力。在這樣的藝術細節中,作家的主觀意圖、形象所顯示的客觀社會意義和讀者的藝術感受幾乎是相等的,給讀者留下想像與聯想的空間不多。
《紅樓夢》中的細節描寫就大不相同了。曹雪芹這個作家,非常相信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也非常相信讀者的欣賞水平。他在細節描寫中不事誇飾,也不利用巧合,只是老老實實地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把它描繪出來。至於形象所顯示的社會意義,卻留給了讀者去想像,自己不加任何點評。例如有一次,眾人圍著賈母承歡,賈母講了個小媳婦吃了孫猴子的尿,變得格外聰明伶俐,最惹公婆疼愛的故事,引起了眾人的反應:
說畢大家都笑起來。鳳姐兒笑道:「好的,幸而我們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兒尿了。」尤氏、婁氏都笑向李紈道:「咱們這里誰是吃過猴兒尿的,別裝沒事人兒。」薛姨媽笑道:「笑話兒不在好歹,只要對景就發笑。」(庚辰本第54回。以下凡引《紅樓夢》文字,均見庚辰本,不再注。)這個細節,象生活本身一樣樸素自然,沒有任何誇飾的痕跡,更沒有巧合的蹤影。但在這個細節中,卻既顯示了人物性格,又揭示了人物之間那種復雜而又微妙的關系。賈母在榮寧二府的女眷中,特別寵愛鳳姐,這不能不引起其他人的明妒暗嫉,邢夫人就曾公開表示不滿,說鳳姐「雀兒揀著旺處飛」。賈母也深知大家早懷著怨憤之意,為了保持主子們關繫上的平衡,她特地講了這個故事來刺鳳姐,說明自己不是那種偏愛不明的老混蟲。其效果果然不錯,「說畢大家都笑起來」。這個「笑」有雙重含義,既是這個笑話引起的暢笑,也是對「吃了猴兒尿」的鳳姐的嘲笑。「少說也有一萬個心眼子」的鳳姐,自然知道「老祖宗」的笑話是沖著自己講的,便搶先聲明「幸而我們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兒尿了」。尤氏、婁氏卻不放過這個機會,利用開玩笑刺了鳳姐一下子,指出她在「裝沒事人兒」。薛姨媽一來是客,二來也不好公開為自己的侄女辯護,於是只好單就笑話本身發表一句評論,既以肯定這個笑話「對景」而恭維了賈母,又起到了岔開話題的作用。可以看出,這個笑話本身是沒有多大意義的,然而由於它「對景」,引起的反應卻是很有意義的。不過作者在這兒卻守口如瓶,把分析與思考全讓給讀者了。
如果我們再將《紅樓夢》的細節描寫與外國文學作品中的細節描寫作一比較,還可以發現另外的藝術特色。外國文學名著中的細節描寫,有時往往使故事滯留下來,進行大段的靜態描寫。例如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部第十八章安娜?卡列尼娜與渥倫斯奇在火車車廂門口相見的細節里,詳盡地描寫了安娜?卡列尼娜陰暗然而卻富有生氣的眼犥?以及在渥倫斯奇身上所引起的反應:
……當他回過頭來看的時候,她也掉過頭來了。她那雙在濃密的睫毛下面顯得陰暗了的閃耀著的灰色眼睛親切而注意地盯在他的臉上,好象她在辨認他一樣,隨後又立刻轉向走過的人群,象是在尋找什麼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倫斯奇已經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彎曲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里,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她故意地竭力隱藏住她眼睛裡的光輝,但它卻違反她的意志在隱約可辨的微笑里閃爍著。
安娜的眼神是她與渥倫斯奇相見場面的邏輯中心,也是她尋求真正的愛情的試探,然而也是她走向悲劇結局的開始。這個細節,無疑具有十分強烈的藝術魅力,曾經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贊賞。但也毋庸諱言,在這個描寫中,故事卻停滯了下來,一切都是靜態的,作者把讀者引向了對安娜外表美與精神美的關注,卻未能使讀者的思想與感情跟著主人公一起去流動。
《紅樓夢》很少做這種靜態的細節描寫。相反地,總是在動態中展現生活場景,而且總是把讀者也拉到這些生活場景中來,跟著人物一起去思考、去感受。如第八回寶玉與寶釵互識鎖、玉之後,黛玉也來到梨香院。書中寫道:話猶未了,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來。一見了寶玉,便笑道:「哎喲,我來的不巧了。」寶玉等忙起身笑讓坐,寶釵因笑道:「這話怎麼說?」黛玉笑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道:「我更不解這意。」黛玉笑道:「要來一群都來,要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了,明兒我再來,如此間錯開了來著,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於太冷落,也不至於太熱鬧了。姐姐如何不解這意思?」寶玉因見他外面罩著大紅羽緞對襟褂子,因問:「下雪了么?」地下婆娘們道:「下了這半日雪珠兒了。」寶玉道:「取了我的斗篷來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來了,他就該去了。」寶玉笑道:「我多早晚兒說要去了,不過拿來預備著。」
下邊接著寫寶玉因聽了寶釵的勸告,放下冷酒,換了熱酒來飲。可巧雪雁此時來給黛玉送手爐。
黛玉因笑問他:「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裡就冷死我。」雪雁道:「紫鵑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來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懷中,笑道:「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些?」寶玉聽這話,知是黛玉藉此奚落他,也無回復之詞,只嘻嘻的笑兩陣罷了。寶釵素知黛玉是如此慣了的。也不去睬他。薛姨媽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們記掛著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媽不知道,幸虧是姨媽這里,倘或在別人家,豈不惱?好說就看的人家連個手爐也沒有,爬爬的從家裡送個來,不說丫環們小心太過,還當我素日是這等輕狂慣了呢。」
這兩個細節完全是由人物的對話組成的,曹雪芹既沒有寫人物的眼神表情,也沒有寫人物的心理感受,然而各個人物的思想感情都躍然紙上了。而且隨著對話的進行,讀者的思想感情也和人物一樣在一張一弛地活動著。黛玉本來是去探望寶釵病情的,可是一見寶玉先她而來,就「半含酸」⑵地來了那句頂門針:「我來的不巧了」。這就逼出了寶釵的發問:「這話怎麼說?黛玉接著把弓拉得更緊了,說「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雖然只說了句「我更不解這意」,言下之意卻是「你必須把話說清楚」。黛玉「間錯開了來」的話顯然是在強詞奪理,但卻將拉滿的劼?又鬆弛下來。至於對雪雁說的那一席話,顯然是在借槌敲鼓,當事者的寶玉、寶釵都聽懂了,但一個不敢反詰,一個無法反詰。薛姨媽只聽懂了話面,沒有聽懂話底,所以反問了一句。黛玉的解釋卻抽去了話底,只說話面,這又使綳緊了的弓鬆弛了下來。「拉弓」的是黛玉,「收弓」的也是黛玉;她「無理」,然而她「有情」;讀者為她的「情」所動,因而也就原諒了她的「無理」。「有情」與「無理」都體現在語言之中,然而形象的美卻突破了語言的外殼,是由流動著的畫面來顯示的。
《紅樓夢》的情節就裝在這些細節里,隨著細節的不斷流動而移步換形。它不僅體現出一種動態的美,而且在動中顯示著情節,和情節交融在一起。因此,讀外國文學作品,性急的讀者可以跳過那些細節去捕捉情節的線索;讀《紅樓夢》卻不行,跳過了細節,情節也就不復存在了。
二
有了細節就有了性格,但有了細節卻不一定會有典型。換言之,人物性格的典型化離不開細節描寫,但卻不是所有的細節描寫都能夠表現典型性格。那種不顧典型化的要求,一味去描寫細節的做法,只能導致「惡劣的個性化」,只能是「純粹低賤的自作聰明,並且是垂死的模仿文學的一個本質的標記」⑶。要把典型化與「惡劣的個性化」區別開來,就必須選擇生活中那些既含有豐富的生活內容又含有思想意義的事件。《紅樓夢》中的細節描寫可謂多矣,人們讀起來卻並不生厭,不感到煩瑣,其原因就在於它完全是服從典型化的需要,而和「惡劣的個性化」絕緣的。
任何細節都只不過是現象,但只有那些與事物的本質緊緊聯系在一起的現象,才富有社會意義,才是藝術家所光顧的對象。《紅樓夢》取材於大觀園里一群兒女們的日常生活,她們的生活圈子十分窄狹,無非是「彈琴下棋,作畫吟詩,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⑷。但曹雪芹卻從這些瑣碎的小事中選擇出了符合典型化要求的生活細節,賦予不平凡的社會意義。比如第二十九回里寫賈母領著女眷們去清虛觀打醮,張道士作為賀禮送的一盤法器中有一隻金麒麟。平庸的作家可能會在這只金麒麟本身大作文章,寫它的來歷,寫它如何金璧輝煌等等。曹雪芹卻避開了這種不足以表現人物典型性格的物的描寫,而去寫各個人物對這只金麒麟的反應:
賈母因看見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便伸手翻弄,拿了起來笑道:「這件東西好象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戴著這么一個的。」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賈母道:「是雲兒有這個。」寶玉道:「他這么往我們家去住著,我也沒看見。」探春笑道:「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他都記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戴的東西上越發留心。」寶釵聽說便回頭裝沒聽見。寶玉聽見史湘雲有這件東西,自己便將那麒麟忙拿起來揣在懷里。一面心又想到怕人看見他聽見史湘雲有了,他就留這件。因此,手裡揣著,卻拿眼睛瞟人。只見眾人都倒不大理論,唯有林黛玉瞅著他點頭兒,似有贊嘆之意。寶玉不覺心裡沒好意思起來,又掏了出來向黛玉笑道:「這個東西倒好玩,我替你留著,到了家穿上你戴。」林黛玉將頭一扭說道:「我不稀罕。」寶玉笑道:「你果然不稀罕,我少不得就拿著。」說著又揣了起來。這個細節對性格刻畫是很富有表現力的,每個人物所說的話都富有個性特點,而且都是形神兼備的「這一個」。寶釵的話正如探春所說,表現了她「有心」;而探春看出寶釵「有心」,卻又表現了她的「敏銳」;寶玉的話說明他不拘細事;黛玉的話體現了她的「尖酸」;寶釵裝作沒聽見,又顯得她胸有城府;寶玉「揣著」又「掏了出來」,掏出之後又「揣了起來」,表現出他與黛玉、湘雲之間那種微妙的感情和關系。一個細節寫出了四個人的性格特點,而黛玉的「尖酸」又是這個細節描寫的邏輯中心,不僅表現了這個少女唯恐失去愛情的怯懼心理,而且牽動著「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尖銳對立。顯然,這個細節是曹雪芹專門為林黛玉設計的,其他人物只不過是個陪客而已。他把生活壓成了碎塊,拋掉石渣,揀出美玉,然後又鑲嵌到事物的焦點上,因而顯得格外光彩奪目。
細節之於情節,無疑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沒有局部,當然不會有整體;但若脫離開整體的制約,局部也就會顯得散漫無章。要將典型化與「惡劣的個性化」區別開來,就要既使細節描寫顯示人物性格的本質特點,又要使細節描寫服從情節的需要。否則,即如曹雪芹這樣的文壇巨匠,也會出現敗筆。例如《紅樓夢》中寫了許多夢,其中絕大多數是寫得非常出色的,但有兩次夢卻寫失敗了,一次是秦可卿死時托夢給鳳姐,一次是尤三姐死後托夢給尤二姐。眾所周知,在現實生活中,做夢這種生理現象是真實的、正常的,但夢本身有時是「日有所思」的結果,有時卻與「日有所思」沒有任何聯系,甚至荒誕不經,根本沒有軌跡可尋。那些荒誕不經的夢是不能進入藝術的,因為它或者不能反映生活,或者根本就歪曲了生活。鳳姐入夢之前,想的是送黛玉往蘇州去的賈璉。她「這日夜間正和平兒燈下擁爐倦綉,早命濃熏綉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該到何處,不知不覺已交三鼓」。這段描寫是十分真實而又精採的。但鳳姐入夢之後,不是夢見了賈璉,卻是夢見了可卿,這就脫離了人物生活的規定情境,即作為局部的細節脫離了整體的情節。而且可卿「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⑸脂硯齋的這句批語,從反面證實了這個細節是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既不符合鳳姐的性格,也不符合可卿的性格。這個細節只在結構上起到了預示賈家衰敗命運的作用,而且籠罩上了一層封建迷信的色彩。尤二姐在被鳳姐折磨得奄奄待斃時夢見了尤三姐,這是「日有所思」的結果,是符合規定的典型環境與情節發展的。她夢見妹妹囑咐她「休信那妒婦花言巧語,外作賢良,內藏奸滑,他發狠定要弄你一死方罷」,也是符合這兩姐妹對鳳姐的認識的。但「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卻顯然不符合人物性格,是曹雪芹自己「紅粉骷髏」落後思想的政治圖解。當然,這樣的例子只是個別的。《紅樓夢》中絕大多數細節則是與情節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比如第二十五回「叔嫂逢五鬼」,驚動了上自賈母下至奴婢的榮寧二府,「園內亂麻一般」。這時作者忙中偷閑,閑中避忙地寫了這樣一個細節:
獨有薛蟠比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媽被人擠例,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得不堪。忽一眼瞥見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這個細節只是粗筆勾勒,卻有如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突現了三層含義:第一層,用三個「又恐」寫出了薛蟠的「忙」,而薛蟠的「忙」又襯托出大觀園內的「亂」。這個本來是女兒們生活的幽靜場所,如今竟不避「男女之大防」,各等人員混雜,多到要「擠倒」人了,足見亂到什麼程度。第二層,鳳姐、寶玉之病,鬧得閤府人仰馬翻;但來者卻不一定都是出於對鳳、寶的關心,象賈珍那樣「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不乏其人。第三層特別具有諷刺意味,薛蟠既恐這,又恐那,自己卻「早已酥倒在那裡」,活畫出了這個憊癩人物的齷齪靈魂。這個細節是很富有表現力的,然而在程、高本中卻被刪去了。
還有一些細節,本身所包含的生活內容是比較單純的,但由於與整體存在著有機聯系,容易調動起讀者的聯想,因而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譬如湘雲醉眠芍葯茵的細節,其生活內容並不豐富,充其量只不過說明湘雲的醉態不同於別的小姐的醉態罷了。但它卻調動起了讀者對湘雲性格整體的聯想:她的憨直爽朗,她的英豪闊大,她的詩人氣質,她的女扮男裝,她的割腥啖膻,如此等等。可見細節要成為典型化的細節,就必須與整體聯系起來。如果說情節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的話,那麼細節則是人物性格的橫斷面。橫斷面清晰了,人物性格自然鮮明。但要刻畫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卻必須與發展史相聯系;否則,橫斷面再清晰,也有可能成為「惡劣的個性化」。
不過話說回來,規律只適於一般,超出一般規律的個別總是有的。有時候,細節本身所包含的生活內容和思想含義十分豐富,雖然只是一兩個細節,卻能象顯微鏡一樣,輝照出性格的整體。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要算櫳翠庵品茶了(四十一回)。在這個細節中,由寶玉口中說出的「世法平等」是點睛之筆,因為這是佛門的信條,然而作為佛門之徒的妙玉卻把這次來品茶的人分為四等,體現了三個不平等:首先是劉姥姥與其他人不平等,劉姥姥用過的杯子她嫌臟,劉姥姥坐過的地方她要用水洗。這絕不能用簡單的「潔癖」來解釋,只能說明她頭腦里剝削階級的意識在作崇。其次是賈母與寶、黛、釵三人不平等。賈母只能坐在東禪房用茶,煮茶的水是「舊年蠲的雨水」,茶具是「成窯五彩小蓋盅」;而寶、黛、釵三人卻被請進了她的「耳房內」去吃「體己茶」,煮茶的水也換成了她五年前在蟠香寺收的「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的梅花雪水,茶具也換成了她珍藏的古玩。賈母是賈府的太上皇,她的存在是地主階級尊嚴的象徵。可是妙玉卻把她擺在寶、黛、釵之下,這說明她雖出身豪門,不得不依靠豪門,卻又蔑視豪門的思想性格。第三,黛、釵與寶玉也不平等,黛玉用的是「點瓠瓟斝」,寶釵用的是「點犀盂」,貴則貴矣,但比起寶玉來卻差了一籌,因為寶玉用的是她「素日吃茶的那隻綠玉斗」。自稱「檻外人」的妙玉,把寶玉這個「須眉濁物」看得比「閨友閨情」還要貴重,這不能不說是她身在佛門,心向紅塵,凡心偶熾的表現。可是她卻還要「正色」宣布:「你(寶玉)這遭吃的茶,是托他兩個(黛、釵)福。獨你來了,我是不給你吃的。」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辯白,說明她即使在凡心偶熾的時候,也要披上一層佛門之徒的外殼。這個頗富戲劇色彩的細節,道具只有幾只不同的茶杯,然而卻表現了如此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思想含義,象顯微鏡一樣,照出妙玉性格的幾個主要方面,表現了她既要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又無力徹底掙脫這種束縛的復雜心理。
三
細節描寫,不僅與人物性格的刻畫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而且與作品的思想傾向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優秀的作品中,細節的生動性總是與思想傾向的深刻性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而那些瑣碎的、可有可無的細節,不僅會毀壞人物形象,同時也會損害特定的主題思想。創作理性與創作感性總是一對並行不悖的姊妹,如果感性缺乏理性光輝的照耀,就會顯得蒼白無力,甚至灰色庸俗。別林斯基曾說:「當講到莎士比亞的時候,如果欣賞他以無比的精確和逼真表現一切的本領,而不驚奇於創作理性所賦予他的幻想形象的價值和意義,那將是很奇怪的。在一個畫家,當然,偉大的優點是那自由揮動畫筆和支配調色的本領,可是光靠這本領,還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概念、內容、創作理性——這便是衡量偉大的藝術家的尺度。」⑹正是滲透在作品中的這種創作理性,將典型的細節描寫與瑣碎的細節描寫區別了開來,顯示出了藝術家的偉大與平庸。《紅樓夢》與《金瓶梅》同樣是以寫日常生活出名的,同樣重視對細節的描寫,然而卻在這個地方分出了高下。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總是緊緊地把握住了細節描寫與人物性格和主題思想的內在聯系,使人物性格的鮮明性與主題思想的深刻性同時顯現在讀者的眼前。在藝術作品中,主題思想不是靠作家的主觀概念來闡述的,而是靠客觀的藝術形象來顯示的,作家「應當知道並感覺到現象的根據,但是表現的只是興盛或衰敗中的現象本身。」⑺這已是為人們所共知的一般常識了。不過,現實生活本身只是自然形態的東西,其中雖不乏閃光的事物,但平淡的或者平庸的事物則往往居多,甚至有時閃光的事物還包藏在平淡的形式之中。藝術家的任務,不僅在於要將生活中這些閃光的事物挑選並搜集起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經過理性的照射,使它顯示出不一般化的、獨特的社會意義。比如罵人與被罵,這是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的現象,但《金瓶梅》中潘金蓮的潑罵與《紅樓夢》中焦大的醉罵就大相徑庭。潘金蓮罵李瓶兒時滿口穢語,對表現這個盪婦形象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思想意義卻十分窄狹,充其量只不過表現了西門慶的諸多姬妾之間的爭風吃醋而已。焦大的醉罵就大不相同,他的罵是對賈府這個世代纓之族的道德鑒定,既突現了這了忠僕的鮮明性格,又揭示了反封建的深刻主題。這個「焦大太爺」原來有些根基,「從小跟著太爺們出過三四回兵,從死人堆里把太爺背了出來,得了命;自己挨著餓,卻偷了東西來給主子吃;兩日沒得水,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在焦大看來,寧榮二府所以能成為「鍾鳴鼎食」之家,是和他的功勞分不開的。然而如今的主子卻忘恩負義,盡教他干黑更半夜送人的苦差使,於是便懷著七分怨恨,又借了三分酒力,一罵了大管家賴二,二罵了少主子賈蓉,三罵了包括賈珍在內的賈家滿門。罵賴二,他是以奴上奴的身份出現的,說「焦大太爺蹺蹺腳比你的頭還高呢,二十年頭里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別說你們這一起雜種王八羔子們。」罵賈蓉,他是以主上奴的身份出現的,「別說你這樣兒的,就是你爹、你爺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就做官兒,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罵包括賈珍在內的賈家滿門,他是以知情奴的身份出現的,「那裡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麼不知道!」他罵得有理,罵得有據,罵得有層次。他的罵,揭示了整個賈府「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的道德根源,自然使人聯想到賈府主子們父子聚�、叔嫂通姦、嬸侄曖昧那種鸞顛鳳倒的許多情節,無異於在賈府的瘡疤上再撒了一層鹽,疼得更厲害,也爛得更厲害了。
4. 簡述《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小說文學是離不開情節與細節的,它們共同承擔著再現生活和刻畫人物的任務,但所包含的內容、表現的形式和所需的手段卻不盡相同。比較而言,情節裝的是故事,細節則裝的是性格;情節是矛盾縱向的、公開的、快速的開展,細節則是矛盾橫向的、隱蔽的、緩慢的揭示;情節所需的手段是敘述,細節所需的手段則是描寫。它們所起的作用和所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樣:情節是小說的骨骼與筋脈,細節則是小說的血肉與細胞;情節使小說站立成形,細節則使小說搖曳多姿;情節給人以概括的印象,細節則給人以生動的形象。因此,重視細節描寫,是小說藝術成熟的重要標志。傑出的作品,總是以細節描寫取勝的。
《紅樓夢》站在中國古典現實主義的峰巔,給世界近代現實主義開了先河。在細節描寫上,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份十分豐厚的藝術遺產,滋補著我國的民族文學和世界文學。本文擬就《紅樓夢》細節描寫的特點、細節描寫在人物性格典型化過程中的作用以及細節描寫與主題思想的關系三方面,探討一下《紅樓夢》細節描寫的藝術,以期得到通家的指正。
5. 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紅樓夢》藝術成就 《紅樓夢》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的敘述和描寫就像生活本身那樣豐富、深厚、逼真、自然。《紅樓夢》的世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礎上虛構出來的,那環繞著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大大小小不同階級和階層、不同年齡和性別、不同姿容和性格的幾百個人物,以及他們互相之間在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所發生的依存和矛盾的關系,那環繞著賈、林、薛的愛情婚姻像輻輳式展開的眾多事件,以及它們之間互相勾連又互為因果的復雜關系,都像是天然渾成,一點不見人工斧鑿的痕跡。曹雪芹寫人物完全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壞人一切都壞」的寫法,他寫的人物都植根在社會生活環境和各自具體境遇之中,都活動在縱橫交錯的復雜的社會關系之中,其性格受著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和牽制,包含著復雜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因素,表現出多方面的特點,但是這種性格的多樣性又有機地統一在主導方面;這樣與環境交融的性格不會是凝固的,它在主導方面的支配下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展著。作者著筆稍多的人物,在他們各自的位置上都有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然而他們又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存在。所有的人物,包括中心人物、主要人物和陪襯人物,作者都是總攬全局,按照主題的需要和生活的邏輯進行了匠心的安排,使得每一個安排都盡量地發揮多方面的作用,顯示出豐富的內容和深厚的意義,而彼此又處處關合照應,緊緊圍繞中心集結成為一體。這樣,《紅樓夢》就完全打破了傳統小說的單線式結構,它以賈寶玉為中心人物,以賈、林、薛愛情婚姻糾葛為貫串線索,但作者不像通常的單線結構方式那樣把與中心情節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棄置不顧,專一去描寫中心的人物和事件,而是把中心的人物和事件放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與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矛盾線索齊頭並進,並且揭示出中心情節和其他各種情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因而《紅樓夢》展現的情節就像生活本身那樣,具有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紅樓夢》在藝術表現上普遍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鮮明對照的兩個世界:一是以女性為中心的大觀園,這是被統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這是統治者的世界。大觀園以賈寶玉、林黛玉和一群處在被壓迫地位的丫鬟為主,包括年輕的小姐們在內,是一個自由天真、充滿了青春的歡聲笑語的女兒國。而與之對立的男子世界,則在權威和禮教的外衣下,處處都是貪婪、腐敗和丑惡。這男子世界以男性統治者為中心,還包括掌權的貴族婦人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人以及執行統治者使命的老媽子如王善保家的之流。在大觀園女兒國中,以各個人物的主觀思想又分明形成兩股對峙的勢力:賈寶玉、林黛玉、晴雯、芳官等人追求個性自由,背離封建禮教;薛寶釵、襲人自覺地維護封建禮教。這兩種勢力的斗爭反映了社會上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與封建社會的矛盾。但是薛寶釵、賈探春、襲人等又不同於一般統治者,盡管她們在主觀上站到了封建勢力的一邊,但由於她們自身受人擺布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得到的悲劇結局,也和「薄命司」的其他女子一樣,程度不同地令人同情。 作者把這兩個世界對比著寫。例如第58回至63回寫大觀園的春天,展開一群少女們的優美、純潔的心靈,描寫了賈寶玉和少女們的天真無邪的情誼,接著筆鋒一轉,呈現了另外一個世界,那是賈珍、賈蓉、賈璉們的魍魎世界。賈珍們對女性的玩弄和糟踐,被視為正常和合理,而賈寶玉與女孩子對自由的追求則被視為忤逆越軌,善惡、美醜的對比如此鮮明而又如此鮮明的被顛倒,恰好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 作者還常常拿一個人對兩件事的不同態度對比,拿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態度對比,在對比中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隱秘,表達作者的愛憎傾向。王熙鳳生日慶典,賈寶玉卻偷偷跑出城外去祭奠金釧,在賈寶玉的觀念中,祭奠一個屈死的丫頭要比慶祝王熙鳳壽辰重要得多。這是一個人對兩件事的態度對比。兩個人對同一件事,如賈寶玉、薛寶釵對病中林黛玉的態度,薛在一個秋雨黃昏探視林黛玉,她見面就說林黛玉氣色不好,話說得很甜,答應晚上再來卻終於沒有來;晚上來的卻是賈,他見面就說林黛玉氣色好多了。薛的真話中缺少善意,而賈的假話中卻充滿了體貼和柔情。作者運用對比十分自然,絲毫不見斧鑿的痕跡,而且意味深長。 《紅樓夢》善於處理虛實關系,它實寫而不淺露,虛寫而不晦暗,有虛有實,虛實相互照應、相互補充,創造出一個含蓄深沉的藝術境界。作者始終不肯直接描寫賈家冷遇林黛玉。但作者通過襲人的口具體描畫了史湘雲寄居嬸母家的境遇,直接描寫了中秋之夜被冷落在團圓宴席之外的三個孤女,在冷月寒塘的凹晶館的吟詩聯句描寫了她們三人的孤寂和悲苦。通過這些實筆,可以想像林黛玉的處境,林黛玉自言「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一點也不誇張,它真實地表現了環境的險惡以及她在險惡的環境中的感受。 作者很善於運用「春秋」筆法,也就是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比如寫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憎惡,就寫得十分含蓄。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提親和賈寶玉揀金麒麟,加上在這之前元春送給賈寶玉、薛寶釵兩人一樣的節日禮物,這些觸發了林黛玉與賈寶玉一場鬧動全家的口角,鬧得賈寶玉要砸碎脖子上的「通靈寶玉」,這在家長看來是嚴重的事情。作者不寫王夫人對此事的態度,筆鋒一轉,卻寫她如何抓住金釧的戲言,大罵金釧:「下作小娼婦兒!好好兒的爺們,都叫你們教壞了!」把這個貼身的丫頭逼到絕境。後來抄檢大觀園,作者寫她聽別人說晴雯的眉眼身段像林黛玉,便不管晴雯有錯沒錯,立即吩咐攆出去,她指晴雯罵道:「好個美人兒!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如此種種,王夫人都是在指桑罵槐。只要讀者仔細品味,便可意會王夫人言語和行為所潛藏的意思。《紅樓夢》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長篇小說。它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社會的各個階級和階層,上至皇妃國公,下至販夫走卒,都得到了生動的描畫。它對貴族家庭的飲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細節都進行了真切細致的描寫,園林建築、傢具器皿、服飾擺設、車轎排場等等描寫,都具有很強的可信性。它還表現了作者對烹調、醫葯、詩詞、小說、繪畫、建築、戲曲等等各種文化藝術的豐富知識和精到見解。《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學史上是罕見的。
6. 請詳細談談《紅樓夢》的藝術成就和個人感受,最好再加全文概括
藝術成就 《紅樓夢》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的敘述和描寫就像生活本身那樣豐富、深厚、逼真、自然 。《紅樓夢》在藝術表現上普遍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鮮明對照的兩個世界:一是以女性為中心的大觀園,這是被統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這是統治者的世界。作者還常常拿一個人對兩件事的不同態度對比,拿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態度對比,在對比中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隱秘,表達作者的愛憎傾向。《紅樓夢》善於處理虛實關系,它實寫而不淺露,虛寫而不晦暗,創造出一個含蓄深沉的藝術境界。作者善於運用春秋筆法,也就是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比如將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憎惡寫得十分含蓄。《紅樓夢》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長篇小說。它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社會的各階級和階層都得到了生動的描畫。《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學史上是罕見的。
版本及研究 《紅樓夢》早期流傳的抄本帶有「脂硯齋」等人批語,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種「脂評本」僅80回,現存版本完整的很少。另有《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紅樓夢稿》,則為 120 回,前80回主要據「脂評本」抄集校改 。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偉元、高鶚活字排印《紅樓夢》,題《新鐫全部綉像紅樓夢》, 120 回。乾隆五十六年排印本稱程甲本,第二年程偉元和高鶚對程甲本修訂後的排印本稱程乙本,合稱程高本。
小說在當時已廣為流傳,封建朝廷屢禁不絕。其傑出的現實主義創作成就,給後人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歷來以《紅樓夢 》題材創作的詩詞 、戲曲 、小說 、電影不勝枚舉。對《紅樓夢》的評論和研究也日見繁盛,人稱紅學。知名的學派有評點派、索隱派、新紅學派。
7. 試述《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求解
評點者評價
1、王希廉《護花主人總評》:
新紅樓夢劇照(姚笛飾王熙鳳)
(1)《石頭記》也是說夢,而立意作法,另開生面。前後兩大夢,皆游太虛幻境。而一是真夢,雖閱冊聽歌,茫然不解;一是神遊,因緣定數,瞭然記得。且有甄士隱夢得一半幻境,絳芸軒夢語含糊,甄寶玉一夢而頓改前非,林黛玉一夢而情痴愈痼。又有柳湘蓮夢醒出家,香菱夢里作詩,寶玉夢與甄寶玉相合,妙玉走魔惡夢,小紅私情痴夢,尤二姐夢妹勸斬妒婦,鳳姐夢人強奪錦匹,寶玉夢至陰司,襲人夢見寶玉,秦氏、元妃等托夢,及寶玉想夢無夢等事,穿插其中。與別部小說傳奇說夢不同。文人心思,不可思議。
(2)一部書中,翰墨則詩詞歌賦,制藝尺牘,爰書戲曲,以及對聯匾額,酒令燈謎,說書笑話,無不精善;技藝則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及匠作構造,栽種花果,畜養禽鳥,針黹烹調,巨細無遺;人物則方正陰邪,貞淫頑善,節烈豪俠,剛強懦弱,及前代女將,外洋詩人,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倡伎優伶,黠奴豪仆,盜賊邪魔,醉漢無賴,色色皆有;事跡則繁華筵宴,奢縱宣淫,操守貪廉,宮闈儀制,慶吊盛衰,判獄靖寇,以及諷經設壇,貿易鑽營,事事皆全;甚至壽終夭折,暴亡病故,丹戕葯誤,及自刎被殺,投河跳井,懸梁受逼,並吞金服毒,撞階脫精等事,亦件件俱有。可謂包羅萬象,囊括無遺,豈別部小說所能望見項背!
2、諸聯《明齋主人總評》:
《紅樓夢》人物畫-林黛玉
(1)書中無一正筆,無一呆筆,無一復筆,無一閑筆,皆在旁面、反面、前面、後面渲染出來。中有點綴,有剪裁,有安放。或後回之事先為提掣,或前回之事閑中補點。筆臻靈妙,使人莫測。總須領其筆外之深情,言時之景狀。
(2)作者無所不知,上自詩詞文賦、琴理畫趣,下至醫卜星象、彈棋唱曲、葉戲陸博諸雜技,言來悉中肯綮。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獨得。全部一百二十回書,吾以三字概之:曰新、曰真、曰文。
3、張新之《紅樓夢讀法》:
是書敘事,取法《戰國策》、《史記》、三蘇文處居多。《石頭記》脫胎在《西遊記》,借徑在《金瓶梅》,攝神在《水滸傳》。
4、戚蓼生《石頭記序》:
吾聞絳樹兩歌,一聲在喉,一聲在鼻;黃華二牘,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見也。今則兩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牘而無區乎左右,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此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嘻!異矣。
5、脂硯齋《紅樓夢旨義》:
87版紅樓夢劇照
(1)此書只是著意於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於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此書不敢幹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謂其不備。
(2)詩曰: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名家點評
1、毛澤東
(1)(中國過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上有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
《紅樓夢》書影
(2)《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說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致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
(3)《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紅樓夢》、《聊齋志異》是尊重女性的。
2、魯迅
(1)《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2)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
(3)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纏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
3、胡適
因為《紅樓夢》是曹雪芹「將真事隱去」的自敘,故他不怕瑣碎,再三再四的描寫他家由富貴變成貧窮的情形。我們看曹寅一生的歷史,決不像一個貪官污吏;他家所以後來衰敗,他的兒子所以虧空破產,大概都是由於他一家都愛揮霍,愛擺闊架子;講究吃喝,講究場面;收藏精本的書,刻行精本的書;交結文人名士,交結貴族大官,招待皇帝,至於四次五次;他們又不會理財,又不肯節省;講究揮霍慣了,收縮不回來:以至於虧空,以至於破產抄家。《紅樓夢》只是老老實實的描寫這一個「坐吃山空」 、「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因為如此,所以《紅樓夢》是一部自然主義的傑作。
4、王國維
(1)《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此《紅樓夢》之所以大背於吾國人之精神,而其價值亦即存乎此。
(2)《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
5、俞平伯
《紅樓夢》作者第一本領,是善寫人情。細細看去,凡寫書中人沒有一個不適如其分際,沒有一個過火的;寫事寫景亦然。《紅樓夢》自發牢騷,自感身世,自懺情孽,於是不能自已的發為文章。並且他底材料全是實事,不能任意顛倒改造的,於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讀者了。作者當時或是不自覺的也未可知,不過這總是《紅樓夢》底一種大勝利,大功績。《紅樓夢》作者底第一大本領,只是肯說老實話,只是做一面公平的鏡子。
6、蔡元培
《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離痛惜之意。
7、黃遵憲
《紅樓夢》乃開天闢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
8、戚蓼生
(1)寫閨房則極其雍肅也,而艷冶已滿紙矣;狀閥閱則極豐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寫寶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減歷下琅琊;寫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罵愛深憐,不啻桑娥石女。
(2)蓋聲止一聲,手止一手,而淫佚貞靜,悲戚歡愉,不啻雙管齊下也。噫,異矣!
9、周汝昌
(1)《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捷便(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去讀通了《紅樓夢》。
(2)《紅樓夢》是一部以重人、愛心、唯人為中心思想的書,是我們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部最偉大的著作。所以他說,《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強的作品。
國際評價
1、英國
(1)1892年,裘里《中國小說紅樓夢》譯本「序」:作為一個學生,我必須置身於《紅樓夢》的宏麗的迷宮之中。
(2)1910年版《大英網路全書》:《紅樓夢》是一部非常高級的作品,它的情節復雜而富有獨創性。
(3)2014年,《每日電訊報》:這本史詩般的巨著以白話文而非文言文寫就。全書中出現了400多個人物,以一個貴族家庭中的兩個分支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充滿人文主義精神。
2、俄國
19世紀80年代,瓦西里耶夫:《紅樓夢》寫得如此美妙,如此有趣,以致非得產生模仿者不可!
3、德國
1932年,庫恩《紅樓夢》德文節譯本「後記」:這樣一個關心精神文明的歐洲,怎麼可能把《紅樓夢》這樣一部保持完整的巨大藝術品、這樣一座文化豐碑忽視和遺忘了一百年之久呢?
4、法國
1981年,法文版《紅樓夢》正式出版,《快報》周刊評價:現在出版這部巨著的完整譯本,填補了長達兩個世紀令人痛心的空白。這樣一來,人們好像突然發現了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我們似乎發現,法國古典作家普魯斯特、馬里沃和司湯達,由於厭倦於各自苦心運筆,決定合力創作,完成了這樣一部天才的鴻篇巨著。《紅樓夢》是「宇宙性的傑作」,曹雪芹具有布魯斯特的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包括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
8. 論述:《紅樓夢》在人物塑造上的藝術特色
《紅樓夢》藝術成就
《紅樓夢》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的敘述和描寫就像生活本身那樣豐富、深厚、逼真、自然。《紅樓夢》的世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礎上虛構出來的,那環繞著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大大小小不同階級和階層、不同年齡和性別、不同姿容和性格的幾百個人物,以及他們互相之間在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所發生的依存和矛盾的關系,那環繞著賈、林、薛的愛情婚姻像輻輳式展開的眾多事件,以及他們之間互相勾連又互為因果的復雜關系,都像是天然渾成,一點不見人工斧鑿的痕跡。曹雪芹寫人物完全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壞人一切都壞」的寫法,他寫的人物都植根在社會生活環境和各自具體境遇之中,都活動在縱橫交錯的復雜的社會關系之中,其性格受著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和牽制,包含著復雜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因素,表現出多方面的特點,但是這種性格的多樣性又有機地統一在主導方面;這樣與環境交融的性格不會是凝固的,它在主導方面的支配下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展著。作者著筆稍多的人物,在他們各自的位置上都有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然而他們又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存在。所有的人物,包括中心人物、主要人物和陪襯人物,作者都是總攬全局,按照主題的需要和生活的邏輯進行了匠心的安排,使得每一個安排都盡量地發揮多方面的作用,顯示出豐富的內容和深厚的意義,而彼此又處處關合照應,緊緊圍繞中心集結成為一體。這樣,《紅樓夢》就完全打破了傳統小說的單線式結構,它以賈寶玉為中心人物,以賈、林、薛愛情婚姻糾葛為貫串線索,但作者不像通常的單線結構方式那樣把與中心情節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棄置不顧,專一去描寫中心的人物和事件,而是把中心的人物和事件放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與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矛盾線索齊頭並進,並且揭示出中心情節和其他各種情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因而《紅樓夢》展現的情節就像生活本身那樣,具有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紅樓夢》在藝術表現上普遍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鮮明對照的兩個世界:一是以女性為中心的大觀園,這是被統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這是統治者的世界。大觀園以賈寶玉、林黛玉和一群處在被壓迫地位的丫鬟為主,包括年輕的小姐們在內,是一個自由天真、充滿了青春的歡聲笑語的女兒國。而與之對立的男子世界,則在權威和禮教的外衣下,處處都是貪婪、腐敗和丑惡。這男子世界以男性統治者為中心,還包括掌權的貴族婦人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人以及執行統治者使命的老媽子如王善保家的之流。在大觀園女兒國中,以各個人物的主觀思想又分明形成兩股對峙的勢力:賈寶玉、林黛玉、晴雯、芳官等人追求個性自由,背離封建禮教;薛寶釵、襲人自覺地維護封建禮教。這兩種勢力的斗爭反映了社會上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與封建社會的矛盾。但是薛寶釵、賈探春、襲人等又不同於一般統治者,盡管她們在主觀上站到了封建勢力的一邊,但由於她們自身受人擺布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得到的悲劇結局,也和「薄命司」的其他女子一樣,程度不同地令人同情。
作者把這兩個世界對比著寫。例如第58回至第63回寫大觀園的春天,展開一群少女們的優美、純潔的心靈,描寫了賈寶玉和少女們的天真無邪的情誼,接著筆鋒一轉,呈現了另外一個世界,那是賈珍、賈蓉、賈璉們的魍魎世界。賈珍們對女性的玩弄和糟踐,被視為正常和合理,而賈寶玉與女孩子對自由的追求則被視為忤逆越軌,善惡、美醜的對比如此鮮明而又如此鮮明的被顛倒,恰好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
作者還常常拿一個人對兩件事的不同態度對比,拿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態度對比,在對比中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隱秘,表達作者的愛憎傾向。王熙鳳生日慶典,賈寶玉卻偷偷跑出城外去祭奠金釧,在賈寶玉的觀念中,祭奠一個屈死的丫頭要比慶祝王熙鳳壽辰重要得多。這是一個人對兩件事的態度對比。兩個人對同一件事,如賈寶玉、薛寶釵對病中林黛玉的態度,薛在一個秋雨黃昏探視林黛玉,她見面就說林黛玉氣色不好,話說得很甜,答應晚上再來卻終於沒有來;晚上來的卻是賈,他見面就說林黛玉氣色好多了。薛的真話中缺少善意,而賈的假話中卻充滿了體貼和柔情。作者運用對比十分自然,絲毫不見斧鑿的痕跡,而且意味深長。
《紅樓夢》善於處理虛實關系,它實寫而不淺露,虛寫而不晦暗,有虛有實,虛實相互照應、相互補充,創造出一個含蓄深沉的藝術境界。作者始終不肯直接描寫賈家冷遇林黛玉。但作者通過襲人的口具體描畫了史湘雲寄居嬸母家的境遇,直接描寫了中秋之夜被冷落在團圓宴席之外的三個孤女,在冷月寒塘的凹晶館的吟詩聯句描寫了她們三人的孤寂和悲苦。通過這些實筆,可以想像林黛玉的處境,林黛玉自言「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一點也不誇張,它真實地表現了環境的險惡以及她在險惡的環境中的感受。
作者很善於運用「春秋」筆法,也就是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比如寫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憎惡,就寫得十分含蓄。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提親和賈寶玉揀金麒麟,加上在這之前元春送給賈寶玉、薛寶釵兩人一樣的節日禮物,這些觸發了林黛玉與賈寶玉一場鬧動全家的口角,鬧得賈寶玉要砸碎脖子上的「通靈寶玉」,這在家長看來是嚴重的事情。作者不寫王夫人對此事的態度,筆鋒一轉,卻寫她如何抓住金釧的戲言,大罵金釧:「下作小娼婦兒!好好兒的爺們,都叫你們教壞了!」把這個貼身的丫頭逼到絕境。後來抄檢大觀園,作者寫她聽別人說晴雯的眉眼身段像林黛玉,便不管晴雯有錯沒錯,立即吩咐攆出去,她指晴雯罵道:「好個美人兒!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如此種種,王夫人都是在指桑罵槐。只要讀者仔細品味,便可意會王夫人言語和行為所潛藏的意思。《紅樓夢》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長篇小說。它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社會的各個階級和階層,上至皇妃國公,下至販夫走卒,都得到了生動的描畫。它對貴族家庭的飲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細節都進行了真切細致的描寫,園林建築、傢具器皿、服飾擺設、車轎排場等等描寫,都具有很強的可信性。它還表現了作者對烹調、醫葯、詩詞、小說、繪畫、建築、戲曲等等各種文化藝術的豐富知識和精到見解。《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學史上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