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與專利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專利分類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第二條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專利類型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規定。在我國專利法中規定的種類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
1.專利類型中的重要組成——發明專利
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是全新的創造,是專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首先,發明是一項新的技術方案。其次,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產品發明包括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物品,方法發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規律通過發明創造產生的方法。方法發明又可以分成製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種類型。
2.專利類型中的改良成果——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法》所稱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與發明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實用新型只限於
具有一定形狀的產品,不能是一種方法,也不能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產品;第二,對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實用性較強。比如,產品的形狀是指產品所具有的、可以從外部觀察到的確定的空間形狀。對產品形狀所提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是對產品的三維形態的空間外形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例如對凸輪形狀、刀具形狀作出的改進;也可以是對產品的二維形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例如對型材的斷面形狀的改進。
3.專利類型中的外部工藝——外觀設計專利
外觀設計是指工業品的外觀設計,也就是工業品的式樣。它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觀設計不是技術方案。我國《專利法》第二條中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可見,外觀設計專利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是指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的設計;
(2)必須是對產品的外表所作的設計;
(3)必須富有美感;
(4)必須是適於工業上的應用。
⑵ 發明專利影響到人們正常生活觸犯哪一條法律法規
哪條法律都不觸犯
⑶ 中國的專利法規真是讓人糾結,問些關於發明專利的問題,求解
你用不同的方法製造出來了和別人一樣的東西,那同樣是你的專利。打個比方,用柴火能燒熟飯,你發明了煤氣灶,你就侵犯了賣柴火的人的專利權嗎?
⑷ 發明專利申請條件是什麼
我國《專利法》規定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所以,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是授予發明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
發明專利申請程序,包括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授權及公告7個階段。
申請專利應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規定的專利申請文件,必須採用書面或電子形式,並按照規定格式填寫。
我國《專利法》第二條第二款對發明的定義是:「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所謂產品是指工業上能夠製造的各種新製品,包括有一定形狀和結構的固體、液體、氣體之類的物品。所謂方法是指對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產品的方法。發明專利並不要求它是經過實踐證明可以直接應用於工業生產的技術成果,它可以是一項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或是一種構思,具有在工業上應用的可能性,但這也不能將這種技術方案或構思與單純地提出課題、設想相混同,因單純地課題、設想不具備工業上應用地可能性。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主要體現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取得專利的發明又分為產品發明(如機器、儀器設備、用具)和方法發明(製造方法)兩大類。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⑸ 發明專利申請的公布是怎麼規定的
按照專利法的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版認為符合專利法要求的,權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所謂專利申請的公布,是指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請求書中記載的著錄事項和說明書的摘要刊登在發明專利公報上,並將發明專利申請的說明書及其附圖和權利要求書另行全文出版。
申請人撤回專利申請或專利申請被視為撤回的,如果在專利申請被公布前的,那麼申請人日後仍可以就相同主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如果專利申請或視為撤回是在專利申請公布後的,該技術則進入公知技術領域,此後任何人將不能就相同主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請求"臨時保護",即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
⑹ 專利發明的名稱有什麼規定
請求書中的發明名稱和說明書中的發明名稱應當一致。發
明名稱應當簡短、准確地表明發明專利申請要求保護的主題和
類型。發明名稱中不得含有非技術詞語, 例如人名、單位名
稱、商標、代號、型號等;也不得含有含糊的詞語,例如「及
其他」、「及其類似物」 等;也不得僅使用籠統的詞語,致使未
給出任何發明信息,例如僅用「方法」、「裝置」、「組合物」、
「化合物」 等詞作為發明名稱。
發明名稱一般不得超過25個字,特殊情況下,例如,化學
領域的某些發明,可以允許最多到40個字。
⑺ 2017年國家發明專利轉讓法新規定有哪些
國家發明專利轉讓法指將發明專利申請權有償或無償地讓給其他單位或個人,權利本身發生轉移,轉讓人不再享有權利。那麼2017年國家發明專利轉讓法新規定有哪些?2017年國家發明專利轉讓法新規定有哪些?2017年國家發明專利轉讓法新規定有哪些?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申請權可以轉讓。此項權利都是財產權,權利人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按其意自由處分,而將此項權利轉讓給其他人,就是處分權的方式之一。受讓人在取得專利申請權後,並不因此成為發明人或設計人,也不因此享有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榮譽。因為這些權利屬於人身權,與發明人或設計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所以不能轉讓,也不能通繼承等其它方式轉移。轉讓專利申請權必須訂立書面合同。經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後,才能生效。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國家發明專利轉讓法中,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以上便是小編對於2017年國家發明專利轉讓法新規定有哪些?這一問題的詳細解答,更多專利法問題,大家可到八戒知識產權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