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中各國軍隊用的那種可以相互講話聯系的單兵電台,怎麼稱呼什麼時候發明的有網上能搜索到的型號嗎
大批量裝備的,只有老美的AN/PRC-10型,摩托羅版拉公司生產的權
The AN/PRC-10 came into the Army inventory in March,1942. It is a 16 tube FM radio which was used as a squad radio. It is part of a family of radios AN/PRC-8, AN/PRC-9, and AN/PRC-10 which differ only in the frequency of operation and the components that determine that frequency.
Radio Set Frequency Band
AN/PRC-8 20.0 to 27.9 mc
AN/PRC-9 27.0 to 38.9 mc
AN/PRC-10 38.0 to 54.9 mc
❷ 軍用無線電的發展史
http://www.hudong.com/wiki/%E5%86%9B%E7%94%A8%E6%97%A0%E7%BA%BF%E7%94%B5%E9%80%9A%E4%BF%A1%E8%A3%85%E5%A4%87
軍用無線電還不錯值得參考
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502809.htm
淺析軍用認知無線電
這是我們的資料庫http://cacp.ilib.cn/C-E962~1.html
首頁 >> 軍事>> 軍事技術>> 軍事通信>> 軍用無線電通信>>
http://ke..com/view/19599.htm
無線電
❸ 軍用電台與民用電台的區別
區別就在與 一個是軍用 一個是民用
❹ 坦克電台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最早抄的坦克上的電台不是襲專門的坦克電台,1916年初坦克剛發明之際英國人就在訓練中指出坦克作戰中幾輛坦克就有一輛應裝有電台。但究竟裝沒裝(如果裝應為馬克一型)不可考。因為實戰中確實未見記載。1917年5月英國為馬克四型坦克部分地裝備電台,1917年9月法國的雷諾FT17設計中,指揮型在一開始就去掉了炮塔,裝有電台,應為「坦克電台」的發明點。
❺ 能供特種兵單兵作戰使用的無線電,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軍用無線電通信裝備 - 簡史與現狀
軍用無線電通信裝備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J.C.麥克斯韋創立了電磁輻射的理論。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H.R.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1895年,義大利物理學家G.馬可尼和俄國物理學家A.C.波波夫分別研製成無線電收發報機。
1905年,中國北洋新軍裝備了火花式無線電台,供海軍艦隊指揮通信用,發射功率為1.5~2.5千瓦,工作波長為600米。1927年,中國北伐軍開始使用電子管短波電台。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31年開始使用15瓦、50瓦短波電台和小型收發報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使用報話機、超短波電台、調頻電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續裝備了國產的步談機、超短波電台、短波電台、單邊帶電台、接力機和其他通信設備。60年代以後,戰術分隊裝備的小功率電台、接力機已陸續半導體化。火炮、坦克、飛機、艦艇都配有專用的無線電通信設備。70年代以來,散射機、衛星通信設備以及快速電報終端機、跳頻電台等新型通信設備也已裝備使用。
無線電通信裝備的發展, 經歷了火花式、 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等階段,今後的發展趨勢是:提高可靠性,實現通用化、標准化、系列化;採用數字傳輸與數字交換;應用微處理機技術,以實現自動化;廣泛應用保密設備以提高無線電通信的保密性;採用各種措施,如檢錯糾錯、擴頻技術、自適應天線等,以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短波通信利用實時選頻設備,可隨時探測信號傳輸和干擾情況,以獲得最佳工作頻率,進而向短波通信自適應方向發展;戰術分隊將裝備輕便的綜合測試儀,配合機內檢測電路,可在戰地迅速查明並排除故障;進一步尋求對抗電磁脈沖的有效途徑;以無線電傳輸為主的、自動轉接的移動式綜合通信網和地域通信系統將不斷完善,並在實現軍隊指揮自動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❻ 軍用電台和民用電台的解釋
軍用和民用的頻率不同,軍用的頻率范圍更大,可以收到民用頻率的電台,調頻是從FM:87.5~108MHz,正常的民用收音機頻率范圍,各國的民用電台 都有頻率范圍的
要看電台的信號強度,一般在30公里內能收到,距離城市很遠超過100公里,就收不到電台了
❼ 電台是什麼時候用於軍事
德國的毛奇在普魯士統一戰爭中首先了使用了電台。有篇文章說,後發撞針槍、鐵路和電台,成就了普魯士統一戰爭。從此,德國就開始潛心研究機動戰,後來閃電戰的淵藪也出於此。
❽ 這是什麼單兵電台
晶體管708炮兵調頻電台
(俗稱「708」電台)
在電子管炮兵調頻電台裝備部隊後(即A21X系列電台),隨著我國晶體管技術的發展,在技術條件上就有了採用輕便的晶體管電台來代替笨重的電子管電台的可能。
與電子管的A21X系列炮兵電台相比,晶體管的70X系列炮兵電台輕便了不少,同時,根據使用的環境與具體用途的不同,天津無線電廠也生產了外形相同,工作頻率不同的不同型號的70X炮兵電台,它們的電源部分還有高頻等部件是可以互相換用的。
該系列電台的具體的型號如下:
705 工作頻率:36.0-46.1MHZ 用於步兵團和炮兵團無線通信聯絡
708 工作頻率:28.0-36.5MHZ 用於炮兵營和炮兵連的射擊網無線通信
709 工作頻率:21.5-28.5MHZ 用於炮兵營和炮兵連的射擊網無線通信
714 工作頻率:20.0-26.0MHZ 用於炮兵和坦克協同
它們的工作功率都是1.5W,(我(業余無線電電台四級操作員)採用隨機所配的垂直天線,在傳播條件好的時候,使用708電台在29.6MHZ上可以呼叫上千KM的朋友。而在傳播條件不好的時候,則只能呼叫同城的朋友了。)重13KG。
該系列電台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改進,先後發展出70XA和B還有C型三大系列,其中C型的機器性能最好,而B型就很常見,而A型就有點少見了。 型號:
工作頻率:28.0-36.5MHZ
最大功率:1.5W
通信距離:最大1000KM
戰斗質量:13KG
電源電壓:24V
裝備時間:
裝備級別:炮兵營連級單位
晶體管884步兵調頻電台
(俗稱「884」電台)
晶體管884步兵調頻電台是62式(883電台)的改進型號,該機小巧輕便,適用於步兵分隊的連排一級單位在各種情況下使用。
該機在70年代初期定型後,在湖北/安徽/吉林三地共同生產,所以裝備數量巨大,並且有相當數量的884電台援助了越南人民軍,所以在79年--88年的中越戰爭中,雙方的基層作戰單位都使用同一型號的戰術電台,他們經常在電台上展開看不見的戰線----對罵。
我國湖北/安徽/吉林都有生產884電台,它們的區別是:吉林生產的884電台所用的1.2米垂直天線的外環節是用鋁合金,而安徽/湖北生產的則是工程塑料件。
884調頻電台的弊病是收到強信號機器會過載,於是生產企業對此方面加以改進,於是定型了884A步兵調頻電台,這兩款電台的外形一致,只是內部線路有點差異。並且884A電台在機身上的編號前打有「A」的鋼印標志。
該機工作頻率:45--50MHZ,連續可調,並且可以進行簡單的等幅報。重10KG。電台工作功率:0.75W。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晶體管884步兵調頻電台的照片。
面板上的蓋板可以蓋上。天線可以隨意調節方向。天線柱前的橡皮鈕就是該機的等幅報報鍵。
晶體管884步兵調頻電台的頻率是45--50MHZ,實際上可以達到:44--51MHZ,而劃給業余電台的頻段頻率為:50--54MHZ即所謂的「6米」波段,從該電台的頻率指標上可以看出該電台只搽了業余電台頻率的邊,一般業余電台的操作員一般會選擇在合法頻段里的中間部分呼叫即在52-53MHZ左右。並且多數業余無線電電台操作員在這個米波段上使用的是調幅話/報的工作方式,而該機是調頻話工作制式,所以從電波的原理上說不沒有可能聯系和通聯上的。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對方也使用調頻制式的機器,並且頻率在你所在頻率上,於是你們就可以通聯了,但要注意,該電台只有0.75W,在6米波段這個魔術波段里,你的呼叫肯定會被同城但也有被歐洲或者其它地區的HAM接收到,(國內HAM界有HAM在這個米波段上叫通了歐洲的業余無線電電台。)但通聯的時間會很短。
884電台,目前的用處是可以收聽到當地的部分頻率的調頻廣播信號和子母機的通話。
晶體管861A炮兵調頻指揮機
(又稱「861班排指揮機)
在炮位上,一般的情況下是一個班一門炮,而炮連指揮所要傳令到各個炮位的方式是電話/傳令/遙控指揮等方式,前兩種方式在實際使用中有很多的不便,所以都直接採用了建立炮兵指揮通訊網來傳達命令為最好的方式。而以往在炮位上的電台需要有專人操作,在炮戰激烈,炮位上有人員減員時卻不能及時支援,所以在發展的炮位電台中都採用了頭戴式耳機與喉頭話務器合二為一,從而徹底解放了電台操作員的雙手。
說到861A電台就不得不先說861炮兵電台,861炮兵電台採用了厚膜式電路(集成電路的初級階段),體積比較大,在操作中梢有不便,於是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在隨後研製出體積更小的861炮兵電台,即861A電台(在眾多的生產廠家中,有幾家企業生產的861(小)裡面採用了集成電路塊)。
861A電台的頻率49.1--50.1MHZ,固定波道(波道間隔100KHZ,共11個波道),可以做簡易的等幅報。重1.9KG。發射功率:0.3W。在地勢起伏不大的環境里,可以通1KM。
而861電台的最初用途是要解放炮位上炮長的雙手,一般是裝備炮兵部隊,但我們在老山作戰中看到,也有861電台裝備了步兵班,但這只是對884電台的一種合理補充。861的最主要的還是裝備炮兵。861電台的全稱為「861攜帶型指揮機」。 晶體管硅兩瓦短波電台
(通251)短波電台(俗稱 硅兩瓦電台)全半導體化團營短波73型電台
上貼說到國產軍用退役電台中最雄壯傲人的是晶體管81短波電台,而最靚麗可人的就是要算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晶體管硅兩瓦電台。
在60年代末,我軍裝備開始向著輕便化發展,所以硅兩瓦電台也就應運而生了,73年正式定型並且列裝部隊,成為我軍營連用短波電台用機的主力機型。
該機定型後,全國各地的有關軍工廠開始全力生產該機,而各地生產的該機在外觀上(特別表現在機器的銘牌上是有差異的,所以要考證機器的原產地只能從銘牌入手)略有差異,但產品性能則完全一致。
晶體管硅兩瓦短波電台的工作頻率:1.5-6MHZ,發射功率:2瓦。重12KG。
該機裝備部隊後,有關生產單位根據部隊的反饋信息而不斷改進該機,目前最常見的是通251A這個型號。
實際上現役軍用電台是不會流入社會的,因為這牽扯到保密的問題,多數都是退役過期型號改裝後流入社會,一般價格為3W左右。
❾ 三四十年年代軍用電台如何被地方發現
電訊頻率是嚴格限制的,始終又一批人在專門進行監聽
一旦發現出現了電台,就會進行檢測
檢測原理就是三點定位法,理論上當收報機天線和發報機天線在一條直線上時訊號最強,通過調整接受天線位置,獲取最強訊號後,形成一條連線
多個點的連線所在位置就是電台所在位置
下一步就是利用這種方法進一步縮小范圍